海南传统古民居聚落调查及保护研究*

2022-02-11 16:09王一宁姚凌枫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古民居民居古城

李 乐,王一宁,张 熙,姚凌枫

(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1 调查背景

崖州古城,即现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市西约40km处,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居聚落。崖州古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三亚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2 000多年三亚文化的符号和生动反映,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本项目主要针对崖州古城进行相关研究。

崖城镇现为三亚唯一的历史文化名镇,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书院、公馆、会馆、庙宇、名人故居和重要古名居50多座,新石器遗址7个,古城墙和历史文化遗迹20个。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传统民居聚落历史研究(民居分布);崖州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现状调查(环境选址、布局规划、建筑类型、气候适应性、保护措施);现阶段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建议。

研究方法: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海南省传统民居聚落留存情况,确定调查对象;②进行资料的搜集,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调研的内容;③进行实地调查,调研崖州古城内现存的传统民居,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

3 研究过程

传统民居的类型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反映出因地理、气候、文化、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地方色彩。首先要确定其所处环境,进而确定其选址条件。研究传统民居聚落的布局规划、建筑类型。并根据相应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为何聚落选址于此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1 资料收集

前期资料收集方向:崖州古城内的传统民居布局规划、选址环境、气候特征及其建筑结构、高度测量、古建筑外观设计、当地人对于传统民居保护的了解、当地环境情况对于传统民居的影响。

3.2 地理位置分布

调查初期制作了海南省的传统民居聚落分布图,在一张海南地图上把各个传统民居聚落标示出来。最后根据环境、方位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了实地考察崖州古城内的传统民居聚落。

3.3 实地调研

从现场可以看出,崖州古城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建筑修补工作。许多已经改造且保存完好的建筑民居经过一定程度的维护修缮,现在都由当地居委会负责对传统民居景区进行开发与宣传。部分传统民居因其为个人宅基地,曾经的风貌没有被及时修复,导致大面积的砖块脱落。

鉴于人流量较大,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街头走访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部分街道排水系统良好,下雨时不会出现积水情况,但局部街道的积水已达中度积水程度。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当地居民多是在自家古民居旁边新建房屋,当地居民说由于政府方面不让拆除现有古建筑民居,尚未解决古民居的保护问题,加上原住居民安置问题,使拆除工作搁置。

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中的一些特色之处,适用于现在的现代建筑构造美学。如果能将其运用到现在的建筑构造上,会对传统民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留最原始的结构,使文化得以传承,保护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思想。

4 古民居保护的现存问题

随着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岛将会迎接更多的游客,所以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新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充分发挥海南建筑独有的优势,全面打造一个可以面向国际的岛屿。但根据对三亚市崖州古城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海南传统民居保护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1)了解不足,保护意识欠缺 首先要从政府方面出发,尽可能协助地方进行民居保护。通过调查崖州古城古建筑民居发现,保存较好的民居都是第一时间进行了人为干预,通过修补技术使建筑寿命得到延长。当地居民和来自外省的游客对崖州古城的了解很少或者根本不了解,这样就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危机。

2)保护技术运用不广泛 崖州古城现存的传统民居建筑,一部分为本身保存尚为完好且仍具备居住资格的;一部分经过再改造和一定程度的维修,是政府的保护对象,可对游客进行开放;还有一部分因年代较久,房屋破损严重,无法居住也无法修复,被荒废或者面临拆除。解决方法是吸纳新的保护技术和人才。建筑的保护和修缮需要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在技术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些错误的改动对于古民居建筑是永久的损害,当地政府可以主动培养和招纳这方面的人才,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3)积水问题较严重 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4—9月为雨季,降水量大。崖州古城街道大部分为水泥灰地,根据调查,古城局部街道积水比较严重,达到中度积水。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土坯等,水对这些建筑材料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4)古民居保护和新农村发展 当地政府没有处理好古民居保护和新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地居民多是在自家古民居旁边新建房屋,但留下的古民居基层政府不让拆除。当地政府既没有解决古民居保护问题,也没有解决原住居民安置问题。希望当地政府出面与居民一同完成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任务。

5 保护措施

1)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居民、游客对于传统古建筑民居保护方面目前处于漠不关心阶段,没有太多的保护意识。解决措施是提升群众对于古民居保护的意识和思想,向群众宣传古民居保护对于群众和国家的作用与意义。可以通过宣讲活动提高群众意识,还可以通过向古民居周围居住的群众提供便利性提醒群众了解古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又或者可以用传单或者网上宣传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古民居的传统意义和研究作用。

2)提升保护技术 让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用于研究和观赏,让破损的房屋得到应有的修缮和管理。大部分古民居都处于散落状态,可以将它们开发成有集聚性的景点。或者对附近居民进行管理和协商,让这些居民在居住的同时可以自觉地保护其他古建筑房屋。在调查中发现了很多居民是自建房屋,有关于海南古民居建筑的建造经验。建议政府方面把这些人才集结起来,共同为海南的古建筑民居尽自己的力量。

3)增加排水设施 比如地下排水管道或者是在台风季节铺设吸水材料来保护传统古民居的完整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些墙面或者屋顶因为雨季的潮湿和大风影响已经脱落,但是由于海南传统古民居的屋顶瓦片及墙面雕刻和壁画设计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因此在保护过程中还要注意对这些墙面等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进行保留,不至于因为时间和气候影响而失去本身的设计色彩。

4)在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附近居民对于古民居不重视、不了解,还有的传统民居目前还有人居住,所以协调好社区居民与古民居保护的关系也是重中之重。一是不能打扰附近群众的正常日常生活,二是注重对海南传统古民居的保护。

5)因为海南传统古民居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人员和调查人员去做研究,所以政府和群众对海南传统古民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方面需要注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建设。也可以引进新的保护技术和专业人才,利用新兴技术把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保存下来。

6)数字化保护成为一种趋势,面临着越来越快的科技发展进程和5G时代的来临,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更好的保护。可以是纯数字化建筑辅以模型展览馆,也可以是保留实体传统建筑加以数字化引导。

6 结语

在不断调研和讨论过程中作者发现,无论是对当地居民还是古民居建筑本身来说,海南传统民居聚落保护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发展中,海南作为国际性旅游岛之一,需要打造自己独有的名牌标记,深入了解当地民居的地域文化,还要注重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挖掘海南传统民居的潜在价值。建筑保护在社会上也备受关注,因此,如何正确面对建筑保护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三亚崖州古城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还在进行阶段,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呼吁大家一起行动,以更好地推动海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古民居民居古城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