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百米超长水中桩基施工防塌孔技术研究

2022-02-11 22:22张天宇邵昀周克虎周菲唐铭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4期
关键词:护壁护筒泥浆

张天宇,邵昀,周克虎,周菲,唐铭阳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1 工程案例

灵江特大桥采用7×30 m+13×40 m+(120+260+120)m+11×40 m+20×30 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连续/钢-混凝土组合刚构结构,全长2 275.96 m;其中Z3主墩(22#墩)位于灵江内,距南岸约75 m的水中,最高水位+7.65 m,最低水位-1.63 m。灵江特大桥Z3主墩桩基直径达3.2 m,桩长96 m,属大直径深孔桩基。

2 防塌孔技术

发生塌孔后,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产生塌孔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实际情况,查明产生塌孔的主要原因。并且应通过加大水头、移开重物等方式确定产生塌孔的原因,以防止塌孔现象进一步产生[1]。对于塌孔较少的情况,如果确定不会进一步产生塌孔现象,可以恢复正常钻进。对于塌孔工作不严重的情况,能通过填土、采用改善泥浆性能、深埋护筒等方式继续开展施工工作。当塌孔情况非常严重时,应立即对钻孔进行回填,回填材料选择砂石或者砂土,填充完成后,应等待数日,确定其不会再产生塌孔后才能进行进一步施工。这时钻孔工作运行过程中应积极吸取上次塌孔的经验,及时改善泥浆性能,严格控制钻进速度等。

2.1 钻机卡钻与钻物脱落

卡钻现象一般产生于钻孔产生冲击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是由于钻孔的过程中产生梅花孔,或者钻推受到磨损,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导致钻孔变小,或者新换的钻孔过大,产生倾倒现象。当遇到深石或者在钻孔的过程中有物体掉落,导致钻孔卡住等。一般情况下,如果产生这一问题,不能直接将钻头提起,应使用小锥对钻孔进行冲击,将钻渣或者松动的物体进行清理后提出钻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钻物掉落,应及时使用绳套、钩子等将掉落的物体进行打捞。如果掉落的物体已经被泥沙埋住,应先将周围的泥沙清理干净,直至打捞物体能直接接触掉落的物体后才能进行打捞工作。当钻推断裂,进入钻孔时,应尽快加大泥浆的浓度,然后进行打捞工作。如果无法将其进行打捞,应聘请有专业经验的打捞队进行打捞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工作不能耽搁较长的时间,以防止产生塌孔。对于无法打捞上来的钻堆,应与业主、设计单位等进行最终孔洞方案的确定,重新进行开孔方案的制订。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任何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无护筒或者防护措施的钻孔中,如必须进行钻孔施工,应聘请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并且进行该工作的过程中应佩戴齐全的防护措施以及防堵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 导管进水

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导管可能会产生进水、阻塞等情况,一旦发生这一问题,应及时分辨并找到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产生该现象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当导管进水时,应分辨其进水程度为初期还是中期。如导管进水初期,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储存量不足或者孔底间距过大等因素导致,因此,当混凝土落下后,不能将导管埋没,导致水从导管底部进入导管中。针对这一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拔出,并将其底部的混凝土通过泥石泵吸出,或者使用抓斗对其进行清理,如果实在不能将对其清理干净,应将钢筋笼提出对其进行反复清理。然后,按照产生塌孔等情况的处理方式对其进行重新下放骨架,及时改正施工中混凝土的操作工艺,并进行重新灌注。如果在混凝土灌注时由于接头不严等问题导致气囊裂开,使水从裂开处流入,或者由于导管提升速度过快,导致导管底部混凝土面产生积水现象,能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施工人员将导管中的水全部抽干,并进行混凝土灌注。同时,还应防止导管外部的混凝土与原有的混凝土从导管底部翻入,应确保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足够,一般情况下应大于3 m。由于导管中可能存在水分,不能被完全抽干,后续灌入的混凝土可能会被稀释,并增加混凝土量。因此,后续进行混凝土灌注应适当增加混凝土的浓度。灌注混凝土后,应小幅振动,弥补原有混凝土的流动性损失。如果混凝土在水面以下不深,则可以使用吸泥机将原有的混凝土以及其表面沉淀的土吸走,将导管重新压入混凝土中,然后进行重新灌注。灌注时,应快速对其进行提升,以冲开导管底部产生的阻塞成分。如果混凝土面在水下不深的位置,但是已经基本凝固,则导管不能重新插入混凝土中,能在原有的护筒中增加直径稍小的护筒,并在较大压力下,将其压入原有混凝土中的适当深度,然后,将护筒抽出,并将其表面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再在护筒中灌注普通的混凝土。

2.3 导管阻塞

导管阻塞也分为初期与中期。

初期阶段导管阻塞多由于水栓卡管导致,有时产生该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本身流动性较差,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剩余物质将导管阻塞[2]。针对该情况,可以采用长杆冲捣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或者使用吊绳对混凝土进行抖动,或者使用钻杆对混凝土进行冲击。如果采用该方式后仍不能奏效,可将导管中的混凝土提出钻孔,对其进行清理,然后进行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发现有混凝土掉入井孔,应及时将散落在孔底周围的混凝土进行清理。

中期阶段导管阻塞时间较长,一般是由于施工故障导致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阻塞。该现象的处理方式是将导管与阻塞物一同拔出。如果这时原有的混凝土未完全凝固,能将新的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中,并将其底部的水抽出,彻底清理参与的土渣,然后继续进行灌注,但灌注结束后,这一桩基能作为断桩进行补强。当灌注时间过长,孔洞中的混凝土已经产生凝固时,导管中仍存在混凝土阻塞情况,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对钢筋孔中的混凝土吸出,并将骨架一一拔出。然后使用黏土等将孔洞填塞,当其凝实后,重新进行钻孔。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管中混凝土过深,导致管外混凝土已经初步凝固,加大导管与混凝土之间的阻力。并且在过于快速提升导管的过程中导致其产生断裂情况。如果埋管过程中产生事故,当事故产生初期,可通过千斤顶等拔出,如果不能处理,可通过插入较小的护筒的方式吸出其中的混凝土,在水下将混凝土面进行切断,重新进行灌注。为防止这一情况的产生,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并在导管上安装振捣器,防止拔管过快。除此之外,为防止钢筋笼上升,应使用钻机对其进行控制,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桩,应将钢筋笼拔除,重新灌注混凝土。

2.4 泥浆三大性能指标测定

泥浆三大性能指标是影响施工过程中塌孔产生概率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之前,应重点进行泥浆三大性能指标的测定,保证泥浆黏度、比重以及含沙量能符合施工的实际需求。

1)泥浆比重应使用泥浆比重计进行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

2)泥浆黏度应使用泥浆黏度计进行测量。在施工现场,使用泥浆黏度计,用手堵住漏斗的出口,将200 mL与500 mL的泥浆进行过滤后灌入漏斗,然后将出口打开,让泥浆从管子中流出,计算其流出所用的时间以及计算泥浆的黏度。在测量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

3)含砂率的测量应使用含沙量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将100 mL泥浆灌入量杯中,使用清水将泥沙进行稀释,后将其倒入过滤网中进行过滤处理,并使用清水对其进行冲洗,后将过滤出的泥沙倒入含沙量杯中,静置1 min,后观察沉淀物的毫升数,为泥浆的含砂率[3]。

控制泥浆比重是防塌孔的关键,考虑本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具有一定难度。项目部根据试桩的施工经验,以本项目的地质条件拟采用PHP优质泥浆,以确保成孔质量方面要求。

3 不同防塌孔技术中的局限性

3.1 泥浆护壁法

泥浆护壁法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桥在成孔的过程中产生孔壁坍塌情况,能将钻渣实现悬浮,并实现挟渣的过程。公路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膨润土泥浆或者CMC泥浆等材料,需要根据施工地址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泥浆。泥浆的主要成分是黏土与水的混合物,其中还可能会掺杂少量的其他物质,如纤维素、碱等,促使其性状产生改变,进而提升其护壁作用。但是使用其进行灌浆护壁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小对桩体的摩擦力,从而减小阻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施工工程的承载力,影响施工质量的提升。同时这一施工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泥浆的质量、性状、操作方式等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桩体摩擦力发挥其作用。

3.2 加长护筒法

施工人员在实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应先在其上部预埋护筒,对桥梁桩基础进行加护。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钢板制作,使其具有较强的坚固程度,能耐得住水下的压强,并且还应提升其对水中杂质的阻隔作用,同时该材料制成的护筒还能符合施工过程中大空洞的要求。为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深水的影响,整体应以焊接方式进行。

3.3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施工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施工主要是通过钻孔的方式施工,一般情况使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孔,将深度保证在标高范围内,停止钻孔后,将其内套管抽出,并在提钻的同时,将其顺利通过钻头上的混凝土孔。将压灌的水泥或者动态化的混凝土进行压灌,将钻杆移开,并将钢筋笼压入桩体。该施工方式在成孔时,能利用钻机中的钻杆实现护壁的效果。这种施工方式能防止其他类型的护壁方式降低其对护壁中的阻力,更好地应用于黄土状粉土、沙土地基中。在粉质黏土以及密实黏土中使用,则能使其阻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如果是在淤泥土壤中使用桩基,则需要注重混凝土桩体的宽度,不能过细,否则可能导致压入钢筋笼的过程产生困难。

4 结语

综上所述,泥浆护壁与钢筋护筒均能提升桩基孔壁的稳定性,并能有效实现防塌孔。本文在研究与分析防塌孔技术的基础上,对大直径百米超长水中桩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施工人员应针对不同施工情况以及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防塌孔技术对施工情况进行处理,减少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施工事故,保证孔壁的稳定性,提升桩基成孔施工的质量。

猜你喜欢
护壁护筒泥浆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水中桩基施工平台钢护筒纠偏对策
超深桥梁人工挖孔群桩基础混凝土施工安全性分析*
泥浆分离施工技术研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流砂层灌注桩人工成孔钢管井架和工具式模板超前支撑混凝土护壁施工工法研究
旋挖钻机“环接法”护壁工艺探析
泥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