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茶是全人类相通的工具,是最高级的甘苦

2022-02-11 08:29许淑瑶,韩政,陈嘉琦
中学生天地(A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望江南发音茶文化

中学生天地 问 王旭烽 答

绿茶,是自然对江南的馈赠。它的秘密,被采撷、冲泡,也被记录、想象。

30 多年前,王旭烽动笔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将茶文化碾碎了撒入忘忧茶庄杭氏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变迁中,即后来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2000 年,王旭烽凭借前两卷获得茅盾文学奖。组委会的颁奖词是:“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今年,王旭烽的新作《望江南》出版,填补了“茶人三部曲”中缺少的一个历史阶段。

作家之外,王旭烽是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她工作、生活在茶的辽阔宇宙里。

“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迎面走去。正好茶向我走来了,我就不假思索地向它走去。”

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对您来说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茶是我从小相对熟悉的一种绿色植物。虽然我小时候不喝茶,但到了春天,母亲会分茶,把茶一两一两或半两半两放到信封里,说这个送给谁,那个送给谁。这样一来,我就知道茶是用来送的,是一种珍贵的礼物。我真正跟茶产生比较深的接触,还是在1989 年进入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资料室工作之后。我进去的时候,“恶补”了许多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因此,我从一个对茶只有感性认识、原本喝茶不多的人,变成了一个从此与茶相伴相生的茶人。

茶人系列作品以杭州忘忧茶庄几代人的起落浮沉为脉络,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卷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什么?杭氏家族是否有现实原型?

我到资料室以后,翻到了很多茶人的故事,这些人我以前都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群人叫“茶人”,所以当时我觉得很意外、很新鲜,一下子就对此有了好感。同时,我还要采访很多茶人,渐渐发现很多故事无人知晓,更没什么人写过。我不满足于仅仅收集这些资料,就动了把它们写下来的念头。

在“茶人三部曲”和今年出版的《望江南》里,茶与人、茶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您偏爱的人物是谁,这些人物身上有茶的特质吗?

上一辈的话,我比较喜欢吴茶清、杭天醉、赵寄客。下一代的话,我更喜欢杭嘉和、杭寄草。他们身上都是有茶的特质的。

首先,茶本身很长寿。我们现在还能见到1700 多岁的古茶树,包括天台山的葛玄茗圃,那都是三国时期的,是很久的文明了。茶的那种永恒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一种坚持、对抗漫长的生命力,这种精神是茶人特有的。

其次,茶没有虚荣心。它刚刚发芽,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采摘下来,到火里去烤,烤了之后要闷起来。做好以后,还要把它放进一个罐子里,不能见人。等到要喝的时候,还要用开水来冲泡它。它经历了重大的苦难和考验,换来的是甘醇的茶水,为人类服务。这就象征着茶人身上的奉献精神,不图虚荣,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出去。

还有一点,茶的内敛。茶其实是有喜怒哀乐的,但它不动声色,就算内心有多么饱满的情感,它都把持得住,有定力。这一点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我想这三点就是茶可以人格化的一种显现吧。

您在学校跟年轻人的接触中,觉得他们对茶最大的好奇或误解是什么?

我们学校的茶文化学院是我和同事们一起创建的,所以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的学生是主动报考的,有的是被调剂过来的。确实,有一些同学并不喜欢茶,自己也不喝茶。一开始,我也有点“霸道”,我最喜欢的东西,你们也必须喜欢。后来我慢慢认识到,茶人精神不是这样的,而是包容的、宽容的。

王旭烽作品:“茶人三部曲”、《望江南》

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喝茶的一个原因就是茶太苦了。怎样才能让他们认可、欣赏这种苦?

小孩肯定喜欢吃甜,但茶的本质是苦的,而这种甘苦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是所有味蕾的综合,是最丰富的,是经过岁月的历练而成的。人生要有苦味,每个人长大后都会经历。哪怕他们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等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能体味这种高级的感觉了。

中学生能从茶文化中得到什么样的滋养?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好玩的。一个“茶”字,可以看成由三个字组成:草、人、木。为什么“茶”是草木当中的一个人,因为中国文化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我们现在讲生态文明,大自然和人类一样珍贵,所以“茶”字本身带来哲学观。再来看“茶”的发音chá,它的外语发音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叫tea,一种叫cha。凡是通过陆路接触到茶叶的国家,发音就类似cha,比如俄罗斯是chai,伊朗是cha。而通过海路引进茶叶的国家,茶的发音基本都是由中国南方话里的te 演变而来的,比如英国是tea,德国是tee,意大利是te。这就是语言学的解释。茶文化里还有很多其他知识,是包罗万象的,也是有趣生动的。

在茶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中,目前茶叶圈有哪些举措?

一直都有。疫情之前我经常出国,带着同事、学生交流茶文化。全世界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 亿人在喝茶,比如在英国、俄罗斯、日本,人们都非常喜欢饮茶。中国的茶传到这些地方以后,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吸收了本国的营养,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种文化,比如日本的茶道、美国的冰红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互相交流和对话,这就是文化互相碰撞、交融、进步的过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能够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很便捷的、全人类相通的交流工具。

猜你喜欢
望江南发音茶文化
I’m a Little Teapot
望江南·荷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PBS/望江南提取物抗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研究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山居书写:王崇炳《望江南》组词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