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2022-02-11 14:00李元博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媒介中学生素养

文 李元博

一、关于媒介素养的提出

(一)提出背景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每一项新产品的出现除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捷外,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观念。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介高度发展,智能手机、电视、互联网等深刻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通过这些媒介获得认知、了解社会,同时媒介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客观理性地认识大众媒介、认识它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关注人类自身在科技面前的命运。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但却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面对大众媒介带来的海量信息和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他们很容易出现认知和行为上的偏颇,这对学校传统教育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在传统社会,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多是来源于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过程则很大程度上由大众媒介来完成。媒介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不但影响家庭教育的功能地位,也冲击着学校教育的地位。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课程标准提出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在课程总目标方面,提出“自觉辨别数据真伪,判断和评估所获取信息的价值,增强信息交流的主动性和友善性,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养成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能安全、自信、积极地融入信息社会”等目标。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传播主体平等的特点易放大各类事件的负面影响,也对人们选择、质疑、理解、评估信息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二)媒介素养的概念

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里维斯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训练》一书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1]随着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了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英国学者大卫·贝金汉姆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3]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是我国最早引入“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等相关概念的文献。她认为媒介素养即使用媒介的能力,包括对各种特定媒介的认知,了解媒介内容中的各种问题,了解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了解媒介真实。随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媒介素养研究。

由上述专家学者对媒介素养的解读可以总结出,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批判、评估、创造能力,对媒介的利用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媒介素养主要涵盖了三个行为层面:接触媒体、解读媒体、利用媒体。

接触媒体即选择和使用媒介获取信息,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技能。解读媒体即对媒介信息的阅读理解,对信息的真实性、价值、目的等进行分析评估并选择性地接收,需要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估能力。利用媒体即对信息进行加工创作,并借助恰当的媒介进行传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也更高(多媒体制作、互联网应用等)。媒介素养的行为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媒介素养图解

二、广州地区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设计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素养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张洁博士与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展开合作项目,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对学校五年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思路。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中学也在课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大胆尝试。

但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研究多集中于高校新闻专业和部分师范院校;第二,研究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对中小学的实践研究较少;第三,缺乏深入调查,定性分析多于定量分析。

笔者通过对广州地区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对该地区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为中学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内容设计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接触媒体、解读媒体、利用媒体。

接触媒体部分问卷题目主要包括选择媒体的类型、接触媒体的时间、获取信息的倾向、利用媒体的目的等;解读媒体部分问卷题目主要包括对媒体传达信息的理解、对其中所包含是非观的辨识、对信息可信赖度的判断以及对多方面信息的取舍等;利用媒体部分问卷题目包括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媒体信息的二次加工、主动利用媒体表达观点、对信息进行加工创作等。

本调查以广州市某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年龄介于12~14周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阶段的学生又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逐步形成,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和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出现认知上的偏颇。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七至九年级270人展开问卷调查。男生131人,女生139人,性别比例适中。其中,七年级学生92人,八年级学生94人,九年级学生84人,年级人数比例适中。共发放问卷279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1.中学生接触媒体情况的调查结果

图2 通过媒介获取新闻及课外信息情况

图2显示,调查群体获取新闻及课外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电脑、电视、书刊与手机、报纸、广播。270份调查问卷中,选择了电脑或手机选项的问卷高达261份,占96.67%。而电脑和手机在获取资讯时都毫无例外地要依托互联网。

图3 对媒介内容的关注情况

图3显示,调查群体在接触媒介时最为关注的内容依次为:娱乐、社会、军事、科学、时政、体育。由此可见,个人兴趣在选择媒介资讯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当前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数量较多对此有一定影响。调查还发现,选择娱乐选项的女生占多数。

图4 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

图4显示,调查群体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只有小部分学生把媒介视为学习的工具。这也解释了娱乐版块总是最受欢迎,娱乐元素容易在校园内流行的原因。

图5 不同形式资讯的吸引力

图5显示,调查群体最青睐的资讯表现形式为视频,其次是图片。这体现了受众对资讯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追求,在追求更加直观的同时还要更能刺激感官。这也解释了以文本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媒介逐渐失去吸引力的原因。

图6 接触不良信息的情况

图6可以看出,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大众媒介上充斥着各种不适宜青少年接触的信息,这些信息已经对中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中学生群体中拥有更高的使用率,因此调查的问题也涉及互联网、手机的使用,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以及新媒体时代下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图7 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图7显示,调查群体使用手机的用途依次为:与他人联系、听音乐、拍照、上网、游戏、看小说。据此可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附加功能也越来越多,如今中学生使用手机不局限于与他人联系这一功能。但也正因为手机附加功能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手机该不该在校园内出现”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调查问卷还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是否收到过色情、诈骗等垃圾短信?在被调查的所有拥有手机的调查者中,选择“接收过”的为百分之百。而对于是否了解或使用软件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和举报这一问题,笔者对一些中学生进行访谈,他们大多数表示未使用过,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在使用高科技媒体设备时,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短信广告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受众往往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接收,对于心理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讲,很容易因为好奇而误入歧途。

2.中学生解读媒体情况的调查结果

图8显示,在调查群体中最值得信赖的媒体依次为:电视、报纸与网络、书刊、广播。对比图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网络媒体的受众高达96.67%,但其信任度并不是最高,多数受众对其有一定的怀疑。由于广播在当代中学生中接收程度较低,不作为主要媒介,所以该选项并未进入调查者的考虑之列。电视媒体为什么“最值得信赖”,笔者通过访谈法了解到,受访者普遍认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具有较高的门槛,且电视台多为政府机构,故其可信度有一定的保障。

图8 对不同媒介的信任度

图9 接触媒介时的从众心理

图9显示,当人们对媒介的某种观点不确定时,将近一半的调查群体会选择赞同大多数人的意见,现实生活中的从众心理在媒介的诱导下也可能发生。

图10 对网络上不同观点的认可度

图10显示,大多数调查群体在面对网络上的某种观点与自己的认识相左时会选择查资料弄清事实,但也有部分调查群体选择直接反驳,缺乏理性的思考。怀疑自己的群体为0。

针对目前网络社交平台上“转发”多,“原创”少的问题,笔者选取了40个中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作为调查对象,查阅每个学生最新的10条“朋友圈”,并统计有多少条属于转发,多少条属于原创。

图11 信息的原创度

图11显示,调查群体所发布的信息中有大部分来自“转发”。对调查群体进行访谈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转发”是属于跟风行为;还有部分“转发”,当事人甚至只看标题,不顾内容,更不用说有深度的思考。

3.中学生利用媒体情况的调查结果

图12 主动利用媒介发表意见情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青少年接触新媒体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4]图12显示,如今大多数中学生都会通过新媒体来发表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看法。

图13 提升一篇报道点击率的有效途径

图13显示,当前各类媒体一味地追求点击率,重形式轻内容。用标题博眼球的做法已经在中学生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利用媒体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偏离中心,效仿“标题党”的做法。

图14 利用网络媒体基本情况

图14显示,调查群体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应用网络媒体发布信息的能力要强,发布视频这种较复杂的媒体表现形式普遍较弱。笔者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对“查询下载文字”的操作大多停留在复制粘贴阶段,查询手段单一(多使用百度搜索)。对“编辑发布图片”的处理也多停留在裁剪、调整对比度等简单的操作层面,对经过软件处理后的虚假图片的识别能力也有所欠缺。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广州地区的中学生接触新媒体的年龄普遍较小。新媒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频繁和较早地接触新媒体,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容易获取自己想要的资讯,但其媒介素养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新兴媒介对他们成长的不利影响。当前广州市中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问题如下。

1.接触媒体方面:青睐新兴媒介,追求感官刺激与信息的形象化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高效的传播方式、海量的传播内容、几乎为零的传播成本等,都使得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竞争力不足。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现如今的中学生从一出生便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所包围,而这些高科技产品正是新兴媒介天然的寄生体。喜欢追逐潮流的学生也自然而然地习惯了通过新兴媒介来获取资讯,读报、看新闻联播等行为对他们而言接触较少。新兴媒介固然能够提供更为高效和海量的信息,但其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考验。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兴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往往缺乏过滤与深加工,甚至缺乏理性的考量,这就需要受众对信息有更高的理解和评估能力。[5]

从图5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在选择媒介表现形式的时候更加青睐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视频。视频相对于文字和图片而言,能带来更大的感官刺激,充分调动人的视觉与听觉,而且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受众理解。而文字作为一种较为抽象的语言符号,在认知门槛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譬如识字水平与阅读水平,并且人们在阅读文字信息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思考与想象对其进行再加工。[6]通过视频获取信息虽然更加直观,但缺少对信息的深加工,并且视频所带来的信息不便于记忆,这就对人们深入解读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过分的依赖视频所传递的信息,也会让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学生越来越淡化阅读。[7]

2.解读媒体方面:娱乐至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从图3可以看出,娱乐资讯在中学生群体中最受关注。多数受访者表示,平时的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他们不愿意再去关注严肃的话题。这也比较符合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心态,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更乐于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刺激。多数媒体在这方面总是喜欢迎合观众的口味,为了吸引眼球,挖掘一些所谓“毁三观”的新闻报道,甚至把许多严肃的新闻娱乐化。例如炒作某些刑事犯罪,而且使用“黄色新闻”的报道手法来报道严肃话题,这都对当今社会的公序良俗产生了不良影响。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群体都有意或者无意地接触过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大部分调查群体在收到垃圾短信时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在转发他人的信息时没有认真阅读其内容……这些都对自身的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当今,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体现在许多学生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照片、电话、学校等个人信息。

3.利用媒体方面: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的结合有待加强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化与普及,当前的中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我们要让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前者注重培养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解决信息时代的问题的能力,而后者则偏向于人们对各种信息进行解读、评估、加工并利用媒介的能力。[8]利用信息技术不等同于利用媒介,人们在利用媒介的时候应该更着重于如何抛开形式看本质,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合理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四、新课标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媒介素养教育显而易见就是对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要让他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能正确地选择媒体、解读媒体、利用媒体。

媒介素养必须建立在对信息技术有一定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9]因此,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校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相互促进。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以及“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的总目标,并将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课程内容“互联网应用与创新”也提出了“能够根据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使用互联网搜索、遴选、管理并贡献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能够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的内容要求。与旧版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多体现出对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视。

“互联网”及“多媒体制作”都是新媒体传播重要的技术支撑。广州市使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网络基础与应用”“信息与信息处理”及“制作多媒体作品”三部分内容刚好为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切入点。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以媒介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将三部分内容有机整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媒体、解读媒体、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自己搜索内容、采集素材、遴选素材并进行加工创作和选择适当的媒介发布。

除了媒介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渗透,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校本课程,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合作,开展跨学科主题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了解媒体并参与实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培养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新时代的年轻父母越来越缺少时间陪伴子女,青少年接触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立规矩、定公约;在孩子获取信息时,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大众媒介及正确地使用媒介。

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泛滥,他们的甄别能力有限。学校教育要重视媒介教育,探索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道路。

猜你喜欢
媒介中学生素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