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从“大”走向“强大”

2022-02-11 08:19朱雪峰
企业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远海运强国

朱雪峰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如火如荼推进之际,有幸读到卢纯先生的《重企强国》一书。联系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完善、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发挥,包括深化“混改”和三项制度改革等核心改革任务,中国企业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新发展格局,通过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这本书里也许可以找到许多生动的答案。更难得的是,卢纯先生的阐述并不是单纯的谈管理、谈改革,更不是就企业而论企业,而是把视野拓展到更宽广的历史维度和全球视野,博古通今,连贯中西,读来如坐春风、酣畅淋漓。

书中至少在两大问题上给我们带来思考。

书中提出:强国皆重企,重企能强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重企以其“跨越国界性、连接世界性、功能多元性、发展无限性、创新永恒性和多元价值性”,成为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成为国家的科研中坚和科技创新主力军,成为一流人才保障的支撑,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舉足轻重地位的“压舱石”。

如同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全球,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和强国联系得如此紧密。伴随着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崛起,中国企业快速改变世界经济版图。2021年,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到了 143家,比美国多了21家。而且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建集团、中国建材、中远海运等很多优秀的中央企业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登上行业龙头宝座,一举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可以说,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而大国之间国际竞争也突出表现为各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角逐。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之所以成为强国之重,可以说是天然使命,特别是国有企业,承担着“六种力量”,肩负着“三大责任”,与其他领域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体量之重、责任之重、地位之重。因此,卢纯先生提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需要、中国机遇、中国优势。

书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大”只能引起世人的惊叹,只有“强大”才能获得敬畏和尊重。因此卢纯先生提出:从“大”到“强大”,中国企业需要二次蝶变。由此提出重企强国的中国探索,包括聚焦核心主业、瞄准世界一流、坚定战略引领、加强风险管控、树立全球视野、打造合作平台、提升市场价值等一系列路径和对策。特别是关于全球化竞争的阐述,联系本人所处的行业和企业来理解,更能够产生强烈共鸣。本人所在的中远海运集团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航运企业,作为“强国”难以复制的动力要素和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航运业理所当然成为大国重企,中远海运集团理所当然成为“国家船队”。与新中国同龄,中远海运参与了中国航运70多年从近海到远洋、从追随到领跑的历史进程,亲历了国家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也成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企业之一。在航运业大风大浪、大进大出、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洗礼中,在与国际强者的同台竞争中,企业熟悉了国际规则、深化了全球思维、学到了先进管理,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航运业得以做强做优做大。目前集团经营网络遍及全球,在构建全球化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成为行业内东方平衡西方的重要力量。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近年来的成绩单值得喝彩,但面对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与国际竞争加剧的局面,特别是从行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来看,仍需发力追赶。当然,有些梦想,虽然从没有锣鼓喧天,却一直在悄然进行。

《重企强国》的作者卢纯先生,曾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掌门人。其论述精准务实、催人奋进,蕴含企业家创新思维、求索精神的同时,更以铿锵文笔彰显学者风范和作家风华。这不仅是一次治企思想的解构,更是一部气宇轩昂的雄文。掩卷长思,不禁从内心发出“强国有我”“强企有我”的呐喊。

猜你喜欢
中远海运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欢迎订阅《世界海运》(月刊)
天价海运为哪般?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