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绿色发展的积极践行者

2022-02-11 08:19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亚湾核电基地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是20世纪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大亚湾核电站自投产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为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或公司)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与“魂”,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核电行业标杆企业,为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在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绿色更是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核电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的代表,首先要保证核安全万无一失。为此,大亚湾核电把守护核安全上升到讲政治高度,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秉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通过不懈努力,力保大亚湾核电基地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公司牢固树立“核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管理者带头履行对核安全的承诺,切身践行核安全文化。广大员工按制度程序和行为规范扎实做事,筑牢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防人因(防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管理方面,公司要求全体员工主动思考,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防人因管理成熟度评估,全面完善防人因体系;重点抓透明度建设,细化优化透明度指数等指标,进行正确引导和激励。在核安全监督方面,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工作的范围与重点,建立矩阵式监督体系并试点运作,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勇于发声。

公司引入卓越绩效管理工具,深挖公司运作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对标找差距,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管理改进方案。将卓越绩效理论渗透到每个领域、每个工作单元里,通过卓越绩效成熟度提升,促进公司整体的卓越绩效成熟度提升;将卓越绩效体系应用向重要合作伙伴延伸,使所有参与核电站工作的人员均得到卓越绩效管理工具的有效指导。

公司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设备可靠性。在设备管理中,公司整合资源、全方位谋划,实现从“救火”到“防火”的转变。在设备管理核心能力建设方面,推广应用预防性维修;完善配置管理成熟度指标体系,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指标覆盖范围,科学探测配置管理水平。在设备管护组织运作方面,继续平稳可控地推进改革,实现以安全为前提的效率提升;细化点检制日常/大修业务运作,推进缺陷响应及处理日常事务等执行层面的规范性;确定作业管理中心功能和运作模式,明确作业标准化业务方向,并利用这个平台实现现场作业的高标准高水平。

公司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以来,公司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结合公司业务工作,深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的切入点。依托“一区两队一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坚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岗)模式,引导带领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做好大修基础性工作及大修攻坚性项目,服务好各部门员工,为大修的安全、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互促互进、共融共赢。通过“一区两队一岗”探索效果较好。大修期间安全、质量、进度控制优良,关键指标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大亚湾核电基地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指示要求,在“常备不懈、系统防控”的核应急管理体系下,充分发挥公司风险管理优势,通过全局性谋划、制度化管控、基于大数据的决策,落实科学精准防疫措施,高质量确保安全、稳定发电,“防疫情、保供电”的“大亚湾方案”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还被国际同行借鉴和应用。

核电是安全、清洁、可靠和经济的低碳能源。据广东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15个独立环境监测站长期跟踪监测的数据显示,基地周边地区的环境放射性水平与运行前的本底数据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2020年,基地6台机组平均能力因子达93.64%、WANO(世界核营运者协会)综合指数全部达满分,均创全面商运以来历史最佳。其中,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截至2021年10月24日已累计5 585天;大亚湾核电站截至2021年9月21日已实现安全运营10 000天;公司在国际安全业绩挑战赛已累计获得39项次第1名。今天的大亚湾核电不仅成为中国核电的代名词,还坚定了社会各界对核电发展的信心,而且从大亚湾核电基地起步,在广东省陆续建设了阳江、台山、陆丰、惠州等核电基地,为广东成为核电大省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截至2021年6月30日,整个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达8214.64亿度,其中输港电量为2794.78亿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新兴能源,核电在节约煤炭等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显著优势。按基地6台机组年均上网电量450亿度计算,与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减排标准煤1 4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 615万吨、二氧化硫34万吨,相当于种植了半个深圳或一个香港大小的森林面积。大亚湾核电20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发展,是大鹏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将大亚湾核电构筑为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天蓝地绿水清湾美的生态空间,在环保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陆地和周边海域的动植物物种超过了200种,核电站周边已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的石珊瑚种类7种。基地还发布了国内核电企业首份《生物多样性报告》,建立了首个珊瑚保育区。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大亚湾核电基地从1994年至2019年运营期间,自然资本总价值约为4 244.87亿元。

大亚湾核电近年来以卓越绩效管理为抓手,加强科技和管理创新,大力推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现场攻关。根据现场应用场景确定流程图活化应用方案,建成应用系统并完成重要流程图活化,推动数字化应用的持久发展;开展典型冷源致災海生物防治和三维立体可视化冷源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可视化海水过滤系统和海生物监测、预警平台,以数字化软实力推动提升安全生产硬实力;建设大修指挥中心,实现大修管理业务统一监控、调度,实现智能化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以创新解决现场难点痛点问题,在岭澳核电站4台机组应用多样化灵活性燃料管理技术,解决原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问题,实现岭澳二期数字化仪控系统重要场景数字化顺控逻辑的设计和模拟机验证,提高操控效率并减少人为失误。

作为深圳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亚湾核电创新成果斐然,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国内核电行业前列,2次获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是深圳市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企业;2次获国家级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在中国科技和管理创新领域发出了大亚湾核电的最强音。今后,大亚湾核电还将围绕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强化核电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带动上下游链企业共同发展,持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大亚湾核电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成绩获得了各级肯定,公司先后获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科普基地”“国家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电力行业党建品牌影响力企业”“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大亚湾核电基地定将奋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继续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深圳品质提升的先行者、新发展理念践行的排头兵。

猜你喜欢
大亚湾核电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又一里程碑!大亚湾区与欧德油储签订合作协议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现状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核电链接
基于SOP规程的大亚湾堆芯冷却监测系统改造
基于HJ-1B星热红外数据的大亚湾海温反演模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