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打造具有石化辨识度的干部队伍

2022-02-11 08:19潘培青
企业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扬子干部职工党员干部

潘培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出深刻阐述,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最新总结概括和提炼。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党中央赋予石油石化国有企业以新的重大使命。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风雨兼程、实干担当的奋进姿态,当好“大国重器”顶梁柱,朝着加快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三力”,才能做到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信得过。

在“学有所思”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上清醒,实践中方能坚定。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提高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力尤为重要。面对复杂局面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扬子石化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始终保持自信、坚定和从容,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毫不动摇,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两个大局”,不断提高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在“细枝末节”中观察识别、分析研判,做到清晰把握形势、识别本质、明辨是非。

在“融会贯通”中增强政治领悟力。从政治上领悟透、领悟好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是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历练的基础任务,是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扬子石化党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内重要会议、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作为党员干部培训轮训的“第一课程”,提升干部理论素养,培育干部政治眼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打造世界领先企业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让思想伟力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充分释放。

在“学用转化”中增强政治执行力。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要密切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找准职责定位,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切实落实党组决策部署、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维护员工根本利益。扬子石化党委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努力做到政治与经济一体抓、党务与业务相融合、政治素养与经营管理能力相匹配,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地见效。

中国石化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关键要靠党员干部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做到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能干事、履责于行干成事,肩负起打造世界领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

守初心、担使命,知责于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回顾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壮大历程,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淬炼出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精细严谨为特质的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在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壮大经济实力等方面作出历史性贡献。中国石化事业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辱使命。扬子石化党委号召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要汲取党史伟力,秉承和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践行“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责任担当,做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实践者。

强筋骨、增本领,担责于身。“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中央把国有企业干部定义为“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就是要求国有企业干部不仅要懂经济工作、有企业管理经验,同时要有较高综合能力素质。扬子石化党委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求,用好中青班、“三百三千”等专业训练重点班次和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主动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清单对标对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接受磨砺,练就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具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能够独当一面、驾驭复杂局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真本事,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

扛责任、挑重担,履责于行。“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石油石化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光荣传统。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石化也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项任务极其繁重,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千重困难脚下踩、越是困难越向前”的顽强意志,就会在挑战面前败下阵来。扬子石化党委激励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善于选用那些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攻坚创效、安全环保、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石化“挑山工”。

“崇高理想要用热血来浇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分化,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和制约性因素,给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在大战大考中锻炼、提高、检验、考察党员干部队伍。

搏浪翱风,做改革发展的“开路人”。中国石化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密集施工阶段,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作為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道“必答题”。扬子石化党委把推进改革同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改革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更为灵活、可复制、能推广的实践经验,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齐抓共管、合理推进的合力;要带头跳出舒适区、敢闯无人区,破除与当前新发展理念不相事宜的理念,彻底从以前铺摊子、规模速度情节中彻底走出来,敢想、敢为、敢当,将各领域蕴藏的巨大潜力彻底释放出来,在改革中既出成果、出业绩,又出干部、出人才。

未雨绸缪,做防范风险的“守护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石化发展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既有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风险、也有新产生的风险,既有输入性风险、也有内源性风险。扬子石化党委在企业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运用制度优势应对包括财务、经营、汇率等各类风险挑战,练就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好本领;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控,打好安全生产主动仗,推动公司安全生产迈向本质安全、长治久安。

有破有立,做创新创造的“排头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有新局,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绝好时期。扬子石化党委牢牢抓住创新这把利刃,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勇于突破制度瓶颈,破解“卡脖子”技术和发展难题,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以全方位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干部员工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率先探索,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

“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国有企业生来为党为国为民。在党和国家需要之际,中国石化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既要挑起担子为党分忧,也要俯下身子为民解忧,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把“两个维护”作为“度量衡”。扬子石化党委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及时解决“不看齐”“看不齐”等突出问题。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实施“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部署,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抓落实,以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石化的实际成效来践行对党忠诚。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中,扬子石化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在稳岗就业、脱贫攻坚、保能源安全、应对低油价挑战、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担当起应尽之责,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把群众路线作为“指南针”。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党领导下的经济组织,近年来,扬子石化在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疫情防控等各个“战场”上发挥出了“国家队”“顶梁柱”作用,成为了强国兴邦、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充分考虑群众诉求、主动保障职工群众利益,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把清正廉洁作为“生命线”。“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上过得硬,工作上才能过得硬。扬子石化党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大力破除“圈子文化”,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重点加强干部“四风”方面的監督,切实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精准用好“四种形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纪律尺子衡量违纪行为,坚决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树立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扬子干部职工党员干部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2019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红雪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