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2-02-11 08:19姜晓锋
企业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管理体系绩效考核

姜晓锋

随着国企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成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绩效管理意识、优化企业内部沟通机制、设立科学考核内容三个方面给出了实施对策。

为了提高国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多数国企将“监督”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将员工的绩效与实际工资挂钩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从而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国企对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考核结果也不会对员工的工作和薪酬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国有企业对绩效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体系,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比较考核结果、分析原因,从而提高员工绩效的过程。但大多数国企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仅仅以考核结果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作为控制和监督员工日常工作绩效的工具,管理理念只停留在考核员工个人的层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全局效果。这种重视短期收益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误区之一。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调整机制。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一旦确定就很难轻易改变,但实际执行时企业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绩效管理的内容,对不合理或不完善的部分及时修改。制定考核办法的上层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敏锐地了解员工对绩效管理内容的看法和评价,而员工作为绩效管理的个体对象,很少参与目标设定的过程,这会导致绩效考核的实际效果变差。

考核内容相对局限,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国有企业的考核侧重于财务指标,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但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政治属性也不容忽视。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内容过于有限,不利于绩效循环的有效实施。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评价主观性强,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从宣传、培训、激励三个方面增强绩效管理意识。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级员工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滋生了各方的怠惰意识。因此,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深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员工灌输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展在线学习等方式,帮助员工了解绩效管理的价值;通过绩效薪酬、股权激励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将绩效管理转变为直接有利于员工自身利益的管理行为。

优化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绩效管理主要涉及人力资源部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普通员工。在制定绩效管理办法时,应该优化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利用官网评论区或企业微信订阅号等互动讨论平台,及时了解员工的观点和态度,灵活调整管理内容,最终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

根据企业特征设置考核内容。国有企业在建立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时,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适当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等绩效管理工具,還要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市场特点,考虑国有企业的政治性和市场性特点,根据特点设计绩效管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绩效考核作为划分为员工薪酬的工具。国有企业可以从政治、经济、市场、文化、人文五个方面分析绩效管理体系评价的意义,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具有中国国有企业特色的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管理体系绩效考核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