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预测在扶余油层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

2022-02-13 09:00代宇航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油层剖面水平井

代宇航

(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地质录井二公司,吉林松原 138000)

1 概述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是吉林油田的主力油层之一。埋深在300~1750m,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1mD。随着吉林油田松辽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剩余资源品位逐渐变差(剩余资源中致密油94%),以致密油藏为主,致密岩性油藏已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主要开发对象。致密油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导致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成本费用高于常规油,这种高成本、低产量的开发形式严重制约了这类油藏的开发动用。为实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动用,2012年以来,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提升提高储层识别精度,精细油藏油层认识,满足致密油水平井部署钻探及勘探开发一体化的需求。

本文针对区块储层特征分析,通过致密油地震综合预测难点的攻关,拓展致密油地震预测研究思路,总结了一套适合扶余致密油藏Ⅰ砂组储层识别技术,指导水平井部署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 针对储层预测的保幅拓频处理技术

吉林探区扶余油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但储层厚度薄,呈薄互层发育,目前地震资料很难识别,另外扶余油层Ⅰ砂组呈地震弱反射特征,受上覆地层T2强反射屏蔽的影响,产生波场干涉现象,弱反射被强轴T2“屏蔽”。为了准确识别Ⅰ砂组,需要通过分析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应用保幅拓频处理技术,消除波场干涉影响等技术手段,在保真的前提下有效提取地质信息。

扶余油层的Ⅰ砂组“复波”不明显,且只能识别10m以上的砂层组,还无法识别2~7m的单砂体,难以满足后期水平井有效动用,如何挖掘地震资料的最大分辨潜力和保持振幅特征不失真,也就是在保幅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分辨率是处理的攻关内容之一。

通过区块地质特征分析,明确了扶余油层2个制约储层预测的关键问题:①上部大段泥岩形成T2低频强反射屏蔽影响,导致扶余油层反射能量弱,频带窄,分辨率低;②储层内部砂泥岩叠置发育,地震反射同相轴关系复杂,准确的储层预测难度大。

通过消除T2强反射屏蔽影响突出层间能量,保幅拓频为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保幅、保低频,采取叠前分频噪音衰减技术压制了噪音,同时应用地表一致性两步法反褶积拓宽有效频带宽度;叠后采用调谐反褶积进一步提高有效波的分辨率,利用高密度剩余速度拾取方法提高速度分析精度,提高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横向分辨率。

同时应用波形分解方法消除T2强反射屏蔽影响,利用井控处理提高分辨率和保幅;最终提高了地震识别的精度,与老地震成果对比,主频提高了8Hz,频带展宽了10~15Hz,处理成果具有较高保真度,CRP 道集质量能满足叠前反演需要,地震属性与储层变化吻合较好,致使扶余油层Ⅰ砂组复波特征清楚(如图1所示)。

3 基于水平井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

以乾安地区为例,它位于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带,典型的致密油储层,研究区面积较大,有预探井25口,开发目的层为扶余油层Ⅰ砂组,主要沉积三角洲前缘相,属于“泥包砂”的特征,总体砂比小于30%,单砂层厚度2~6m,纵向上2~3个单砂体组成,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

运用合成地震记录、VSP,建立地震地质准确对应关系,通过极性、相位、子波、时深关系等,井震结合,精细地震标定分析,本区块扶余油层Ⅰ砂组储层发育的井,对应地震剖面上T2反射层之下都有复波发育(如图2所示)。

通过正演明确储层在地震上的反射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研究区扶余油层Ⅰ砂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应用大量实际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再开展地震剖面正演,把正演的地震剖面与实际过井剖面进行对比分析,正演的地震剖面与实际过井剖面吻合度较高,剖面上T2反射层之下有复波发育的,对应的井上Ⅰ砂组储层相对发育,反之,剖面上T2反射层之下没有复波发育,对应的井Ⅰ砂组储层不发育或为泥岩。

通过反演地震反射特征倒推储层特征:通过模型正演加实际井震对比分析发现,扶余油层Ⅰ砂组储层发育且相对较厚度时,T2为相对弱反射,同时T2下部有“复波”反射特征;储层发育但相对较薄时,T2为强连续反射,T2下同样具有“复波”反射特征;“复波”特征越明显,而且“复波”离T2越远,厚层砂岩发育在顶部时,“复波“较弱,而且纵向上越靠近T2,并与T2反射轴相连;当储层不发育时,T2轴表现为单轴连续、强振幅反射特征。为此,对“复波”进行提取,该属性在平面上分布呈南北条带状,再结合钻井分析,认为是主河道发育区,对应河道砂体发育带,应用钻井情况对其属性图进行标定,符合率达到85%以上。

4 精细河道识别有效指导水平井部署

扶余油层Ⅰ砂组在乾246 区块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交互发育2~5 个薄层砂体,单层一般1~6m,上下均为大套泥岩,属于典型的“泥包砂”特征。以测井实际数据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揭示扶余油层Ⅰ砂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都具有“复波”特征,且特征非常明显。进一步统计该区所有完钻井的储层发育状况与地震响应特征,证明乾246区块扶余油层Ⅰ砂组有效储层发育区,均对应地震上都有“复波”特征。应用“复波”特征可以识别有效储层分布,通过进一步井震结合,建立“复波特征分析”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通过以上方法,优选Ⅰ类区,有效储层厚度大于6m,复波特征明显,面积40km2;优选Ⅱ类区,有效储层厚度大于4m,复波特征不明显,面积95km2(如图3 所示)。应用此结论部署完钻43口水平井,平均砂岩钻遇率88.8%、油层钻遇率80.1%,取得了较好钻探效果,为后期效益开发奠定了基础。

5 结论

(1)基于模型正演建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地震T2具有“复波”的反射特征,根据这套技术方法进行河道砂体刻画、预测,效果较好。

(2)波形约束高分辨率反演有效提高了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的纵横向分辨率及识别能力,储层反演成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水平井部署和钻探。

猜你喜欢
油层剖面水平井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三塘湖油田马中致密油水平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实践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水平井提高油砂SAGD井组后期开发效果研究
低效水平井防砂治理技术
基于声场模信号特征和多项式拟合的声速剖面反演技术研究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中国有了第11颗“金钉子”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