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三唑类农药①

2022-02-13 06:37黄海珠韩丙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唑杀菌剂标准溶液

张 月 黄海珠 韩丙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省热带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三唑类农药是指含有1,2,4-三唑环的有机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属于杀菌剂,同时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1],是杀菌剂类别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2],具有广谱、内吸、高效等特点,可防治多种作物的锈病、白粉病、叶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3-4],对防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黑疫病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三唑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5-8]。本研究应用 QuEChERS 方法,采用液质联用仪检测香蕉5种三唑类农药的残留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岛津LC-40DX3,配AB SECIENCE 4500质谱检测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柱1.7 μm,2.1×50 mm;离心机,HITACHI公司制造;快速混匀器等其它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1.2 材料与试剂

香蕉:采自海口香蕉基地。甲醇、乙腈(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其他未说明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农药(戊唑醇、氟环唑、氟硅唑、丙环唑、腈菌唑)标准品(纯度均>98%):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制造。

1.3 方法

1.3.1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5种三唑类杀菌剂标准品,用甲醇定容,配制为1 0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18 ℃保存。本实验上机检测采用基质标准曲线,现用现配。

1.3.2 样品前处理

将10.0 g香蕉样品(精确至0.01 g)放入50 mL聚丙烯刻度离心管中,20 mL乙腈溶液提取,混合振荡10 min,加入2 g氯化钠,振荡5 min,离心,取上层清液,经PSA净化,过0.22 μm滤膜,待测定。

1.3.3 仪器条件

液相条件:色谱柱C18,1.7 μm(2.1×50 mm),流动相A水-B甲醇,0.25 mL/min流速,进样量1 μL,柱温35 ℃,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具体参数见表1。质谱条件:ESI+离子源。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雾化气压力55 psi,离子源温度450 ℃,电喷雾电压4 500 V,雾化气、碰撞气为氮气。其他监测条件见表2。

表1 流动相比例

表2 多反应监测条件

1.3.4 准确度与精密度测定

绘制以峰面积为应变量,质量浓度为自变量的标准曲线。在空白香蕉样品添加标准溶液(0.005、 0.010、 0.100 mg/kg) 3 个 浓 度 , 按1.3.2开展回收率试验。每浓度重复5次,得到平均回收率、精密度及RSD。

1.3.5 基质效应

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基质效应(ME)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评估基质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基质效应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9-10]。本研究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与试剂标准工作溶液分别拟合曲线方程斜率之比来评价基质效应,见式(1)。

式(1)中,B为基质中配制的标准溶液曲线斜率,A为纯溶剂中配制的标准工作液曲线斜率。

根据ME绝对值,将基质效应强度分为不同级别,当∣ME∣≤ 20% ,为弱基质效应;∣ME|为20%~50% ,为中等程度基质效应;|ME∣≥50%,为强基质效应,需采取措施补偿基质效应[11-12]。且当ME 值≥1,为基质增强效应,反之则存在基质减弱效应[13]。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质效应及方法的线性关系

以香蕉为研究对象,考察5种三唑类农药的基质效应。相同样品前处理净化后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溶液与甲醇配制的标准溶液采用1.3.5中的公式计算基质效应,结果如表3所示,5种三唑类农药在香蕉基质中产生不同强度的基质效应,戊唑醇在香蕉中产生的基质增强效应为弱基质效应,氟环唑、氟硅唑、丙环唑和腈菌唑在香蕉中产生的基质减弱效应为强基质效应。

表3 5种三唑类农药的基质效应

2.2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香蕉基质中添加0.005、0.010、0.100 mg/kg 3个浓度的5种三唑类标准溶液,每个水平进行5次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3个浓度水平下,5种三唑类杀菌剂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0%~118%,RSD为0.8%~8.8%,说明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农药定量分析要求[14]。

表4 三唑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和RSD( n = 5)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香蕉中5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可对待测组分进行准确地定性定量分析,回收率满足农残检测要求,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完善和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三唑杀菌剂标准溶液
碘标准溶液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研究
QoI类杀菌剂环境风险浅析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配制及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不同浓度三唑锡悬浮剂防治效果研究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