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赋能我国乡村振兴

2022-02-13 05:18张晓月
重庆行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统农业

张晓月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今天,需要汲取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智慧和精髓,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一些国家政府,共同提出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的先行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从重拾农业文化自信、守护农业文化记忆、融合乡村文旅发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赋能乡村振兴。

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内涵

(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由来

21世纪初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在回顾最近一百年农业发展状况时,发现20世纪现代农业科技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显露出过度依赖机械装备、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污染严重、农牧生物品种严重单一化等诸多负面影响。再回顾延续了数千年基本内涵甚至上万年的传统农业,以其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和农业文明持续不断地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滋养。几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传统农业是可持续的农业和环境友好的农业。面对现代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张回到传统农业中去寻找智慧来对治、减少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让农业生产回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模式。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了当下主流话语,为了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得以延续,于是提出并产生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判断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包含了三个层次的价值判断:一是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尽管传统农业在现代农业机械化大生产面前看起来不再有效率优势,但其只取其所需、保护地力,真正显示出其保证人类持续生息繁衍的生态智慧。二是历史证明传统农业是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相比近一百多年的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已经哺育从古到今的人类这是不证自明的事实。三是当下需要的是回到传统农业里去寻找“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系统地保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让当下与今后的人们可以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中不断地去发现、探究传统农业之所以能持续养育人类的生态智慧而不是要倒退到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具有独特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知识体系;二是在当地的食物与生计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包含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生物多样性;四是拥有突出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五是拥有独特的农牧业景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需要在这些方面同时具有显著特点和全球重要性。

2.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提出,标志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全球性意义,同时还拥有传承、保护和管理的特殊价值。联合国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行动,是以1992出台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03 年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并派生出来的结果。这项行动的目标,不但在于肯定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而是要借此指明未来的农业发展走势,特别是要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维护、食品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景观保护等多重功效。[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通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可以更好地挖掘传统农业价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实现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繁荣。

二、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实践

(一)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先行者

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农耕实践中,主要以农业立国,在顺应天时、讲求地利、重视人和的农业劳作中,孕育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创造了类型众多、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系统,不仅保障了粮食供给和生计安全,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哲学。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是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类型最多、分布最广、传承最好的国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于 201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年底发布了408项具有保护潜力的农业文化遗产;一些地方还组织了区域性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为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以及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二)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践者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文化保护,特别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国是最早响应、积极倡导“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之一,自觉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评审和保护工作,从世界层面保护作为全人类共同智慧结晶的农业文化,并率先出台了国家层面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制定了“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媒体宣传”的工作方针。各个地方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受益者

目前,全世界共有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有18个遗产地,位居第一。[3]

上述项目清单(表1)显示,中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不仅存在丰富多样的物种基因,而且拥有秀美的农牧业景观,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治理环境突出问题、提升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美丽田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

表1 中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清单

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一)重拾农业文化自信

农耕文明是中国五千年来先人们的敬天爱人的智慧传承,包含着华夏先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与尊重以及“仁义礼智信”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农耕文明及农耕生活的世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在古老东方五千年的延绵不断与勃勃生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从全世界、全人类层面对农业文化的历史人文价值给予了正面的、系统的确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有助于人们对于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觉醒从而实现文化自信。这从他者视角唤醒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文化自觉: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传统农业在现代农业机械化大生产面前看起来不再有效率优势,但传统农业只取其所需、长久地保护地力,从而保证人类得以长久地生息繁衍,体现了人类真正的生存智慧。从中国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国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和农民更富。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展现了中国新时代的“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守护农业文化记忆

作为一种“情感的学问和实践”,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是能形成一种精神动力,让我们的子孙在祖荫下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如果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丧失了对这些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失去的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更是基于历史认同的安顿心灵之所。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传统农业的智慧,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乡土文明,其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留住现在与过往生活之间的联系,留住那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承的集体记忆。[4]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让我们回到前现代的农业社会,而是立足于当下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未来。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特色农业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积极意义,即传统文化可以用来保护特色农业以及生物多样性,而特色农业以及生物多样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反过来传承和延续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农业文化集体记忆的重要内容。

(三)融合乡村文旅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各具特色。各地可以借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结合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产品、生态环境等文化优势,通过打造特色农业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旅业发展壮大。以乡村农业文化为内核,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农业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一个主要内容。要在深入发掘乡村传统农业文化、特色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基础上,以产品互补、市场互促、信息互动为原则,不断丰富文旅产品,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建立村史馆与乡村种子库,记录和保存传统耕作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参与性活动,并且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5]

通过文旅融合持续壮大乡村产业。乡村特色农业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及休闲化的旅游需求,可以吸引游客前往乡村旅游,除了日常的食宿外,还有购买特色农产品、采摘季节性鲜果、体验农耕生活以及非遗产品制作、健康养生等消费,有效提升游客对农村文化的理解以及农村生态价值的认知并促进农产品销售,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与增收。同时,文旅融合还带动了农产品物流、农村发展信息流,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旅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农村文旅良性、深度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国际性”使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交流显得很重要。一是农业文化具有普遍性。以自然空间、田园气息、良好生态、传统手作等为特征的农业与农村,几乎是所有人内心的一个眷恋,是栖息、安放心灵之所。因此,农业文化题材容易被国际大众接受与理解。二是农业文化具有广泛性。农业文化包含饮食文化、耕作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非遗制作等丰富内容,反映中国乡村有滋有味的饮食、互帮互助的邻里友好、有诗有意的场景以及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三是农业文化具有客观性。在国际传播日益受制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价值观的当下,农业文化,特别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价值中立性与权威性。可以借助我国诸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开展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交流促进会议,吸引国际公众来中国参观旅游,让国际公众深入中国乡村,看到不同层面的中国乡村及其文化,促进乡村国际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灵活地建立起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国家叙事体系,向世界全面讲述“传统的”“当代的”“世界的”三个维度的中国。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传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