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然春意人感伤

2022-02-14 09:41蔡晓鸿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长安城烽火战火

蔡晓鸿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草木萌发,生机盎然,而杜甫眼中却是处处疮痍、萧条零落的景象,面对破败的长安城,想起艰难的国运,杜甫有何感慨呢?下面,一起赏读《春望》,聆听他深重的叹息。

■诗歌先读

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①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②。

注释:①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②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妙语解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无情,如何“有泪”?鸟实无恨,怎能“惊心”?不过是杜甫将满腹愁绪寄托在花与鸟身上而已。

花、鸟是春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春花娇艳明媚,令人沉醉;春鸟千啼百啭,令人愉悦。但诗人此刻被困于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是否平安……明媚的春景也只能增加他的忧愁与感伤。

看到花开,想到花好而梦不能圆,不禁潸然,以泪眼观花,顿觉花也在“溅泪”。听到鸟鸣,想到长安沦陷后妇孺的悲泣之声,不免心如刀割,以此心度彼心,顿觉鸟也似“惊心”。

人的内心痛苦,遇到欢乐之景,会触发更深沉的痛苦。《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触动了征人离别的情思。杜甫以“溅泪”写春花,以“惊心”写春鸟,是借乐景表现哀情。与“昔我”句相比,“溅泪”“惊心”句更能寄情于物,使花、鸟与人声气相应,心灵相通。在满目春光中,我们看到两鬓斑白的诗人在叹息,在悲吟;而春花、春鸟也应和着他,在痛心离别,在感伤时事。

■诗意放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长安城往日的盛况。

可是如今,长安沦陷,一片萧条凄凉。

阳春三月,往日的长安何等繁华,我宴游曲江,留下了“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如今,正值草木繁盛、万物勃发的季节,长安城却到处断壁残垣,百姓流离失所。昔日神圣的庙堂,如今荒芜破败,草木杂生。而名胜曲江,则增添了处处坟茔!

我独居于斗室之中。在倾圮的篱墙旁边,一朵小小的迎春花开放了。小小的黄色花瓣,在经过战火焚烧的庭院中分外显眼,那金黄的花瓣上挂着的露珠似一颗颗泪珠。迎春花啊,你的泪是为我而流,还是为大唐而流呢?想到战败的时局,我不禁潸然泪下。

拭干眼泪,耳边传来黄鹂的鸣叫,那原本婉转悦耳的叫声回荡在死寂的长安城里,令人心惊胆寒。黄鹂啊,你是否在我妻儿的所在鸣叫过呢?他们是否也像我一样痛恨离别而心生惆怅怨恨呢?

战火蔓延,经历冬天,又到春天,一点儿也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太上皇巡幸蜀地,新皇刚刚即位,贼军势力猖狂,官軍举步维艰。迎春花啊,黄鹂鸟啊,你们什么时候能够带来官军收复长安、平定叛乱的好消息?

我想投奔新皇,却不幸被俘,被扣于贼人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了,他们生死未卜,祸福未知。我那娇弱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女怎么样了呢?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家书该多好啊!战乱年代,家书的珍贵,抵得上万金。

自离家以来,我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满头青丝变白发。如今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仇家恨时时涌上心头。满眼荒芜,满怀惆怅,百无聊赖之际,我用手搔发,顿觉头发愈加稀疏,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猜你喜欢
长安城烽火战火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战火中的叙利亚
“三言二拍”对唐代小说中长安城改写的数字化研究
烽火服务器
逃离家乡
在战火中告别
大圣归来
烽火重燃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