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多学科融合点的选取

2022-02-14 00:33赵晓宁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三分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科融合

■ 赵晓宁(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三分校)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教师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创设更为宽广的“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学习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跨学科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在明确的主题下,其教学素材的选取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更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从语文学习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出发,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情感体悟等多元因素的积累,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语文学科的开放性与整合性真正体现出来。在设计主题教学时,教师就要恰当、合理、科学地选取学科的融合点,从而让多学科知识更自然地在语文课堂呈现,成就语文学科自身的整合性特点,将各种学习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语文课堂的跨学科构建,现实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一、着眼语文之美融入美育学科,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低年级学生本身逻辑能力不强,同时大家普遍觉得语文学科更适合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作用不大。其实,借助学科融合,在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一样会在联想、对比中实现举一反三与逻辑思辨,不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更有效发展了他们的多元思维。

字词的学习是小学低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亦是语文工具性学科特点的重要体现。然而,字词的学习也同样是学生最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的内容,一直以来课堂效率并不高。在语文主题教学中,教师找准融合点,将学生置身于多学科知识和多教学方法的综合作用下,他们就很容易感受到美育带来的快乐元素,将字词学习与塑造形象、展示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他们会更主动地学习,思维也不会再局限在语言功能方面。

如在学习《四季》时,“尖尖”“圆圆”“弯弯”这些充满美术色彩的词让学生更愿意将他们“画”出来,而不是“写”下来。教师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动手“画”,并渗透汉字造字方法,让学生逐步感知汉字的美与魅力,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我们常说“学贵有疑”,融合点不仅是引入多学科的良好载体,更是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多样思维的有效媒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高效方式。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给学生播放儿歌《小蝌蚪》,歌中“小蝌蚪游啊游”“后腿长出来了”“前腿长出来了”“尾巴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大青蛙”,清晰地展现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儿歌在给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亦带来了新的问题,小蝌蚪必须要“游啊游”才能长大吗?为什么青蛙可以从水里跳出来,小蝌蚪却不能离开水呢?这个问题一时间也难住了语文教师,不过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很多学生建议用百度搜问题的答案,更有学生在搜索答案前积极进行科学猜想和解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整体素养自然地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让语文课堂充满科学幻想,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学低年级教材选取的课文大多充满童趣,在突出文学魅力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引入科学知识,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技能来观察认知宇宙以及周围世界,丰富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不再平淡地学习语文知识,而是真正去用眼、用手、用脑来探究。在当前的教材中,对大自然、对学生喜欢的动植物的描写众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合理地将科学元素引入,给孩子们设计一个个科学活动的片段,让他们自由地观察记录,自主完成对课文的认知,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与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悟统一起来。

如在学习《纸船和风筝》一课时,教师通过情景创设、课文展演等方式将遥远的童话世界带入课堂之中。孩子们在成为小熊和松鼠后,不仅更容易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美好,还会急切地想把维持友谊的那些举动亲身做一做。那么小小的纸船怎样才能将友爱送到目的地呢?小船只能送出,它为什么不能回来呢?借助工具能让它回到山顶吗?同样,风筝如何能成为可以往返的友谊列车呢?一颗颗童心,充满着好奇,而不断膨胀的对真挚友情的向往,让孩子们想来创造出更美丽且功能丰富的友谊桥梁。陶行知先生常说要“在做中学”,有了科学学科的引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要“做”的内容就多了起来。科学的观察促进文学的学习,文学幻想又促使孩子们对世界不停地进行观察和探究。

在文学作品中,常会有“空白点”来引发学生想象。课文中的那些“空白点”就是学生思维放飞的翅膀。在主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空白,借助科学知识,为学生铺垫想象的“基石”。如在学习《黄山奇石》时,文中对黄山石的各种形态的描写非常精彩,教师不妨借助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可以先给大家展示奇特巨石的照片,然后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它们。刚开始学生的描述不可避免地简单乏味,无外乎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大小如何。教师再出示雄鸡、猴子、仙人等图片,让学生对照观察。有了这些具体的形象,学生就容易将岩石拟人化描述了。这时,教师让学生给那些还没有名字的怪石取个名字,大家立马兴奋地一边观察怪石的形状颜色,一边找寻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以及动画片中的明星人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有的说怪石像一只坐着的兔子,因为怪石上面有明显的两处高耸,那分明就是兔子的耳朵;有的说怪石就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那块颜色深些的石块就是它伸出来的舌头;有的还讲述出一段有趣的故事,让大家都不住地点头,觉得怪石分明就是他说的样子。这些文中作者原本没有起名的怪石,借助科学观察,反而给学生更多的想象,这就是科学知识为语文学习插上的有力翅膀!

三、将汉字与数字自然融合,让思维在发散中整合发展

语文给大家的印象是感性的,而数学则是理性的,如果将数学理性带入感性的语文课堂中,又会发生哪些奇特的反应呢?这个事事严谨、处处讲求规律的数学先生会阻碍学生的梦想吗?让学生再不能随意发散思维?其实,语文教师只要选取好融合点,就能借助数学元素,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更系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还会更有趣。

如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将数学的加减法借用过来,巧妙运用笔画的加减或者部首的加减来系统、成组地学习,不仅加深和巩固,还完美地完成了学习。“加一加”的汉字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同一个部首如果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是一组意思上有相通之处的字,如悄、梢、俏;不同的形旁如果加上相同的声旁,就是一组读音相近的字,如晴、清、请、情等。还有,一个字笔画加一笔可以变化出许多新的字,大字加一笔可以是:天、夫、木等。这种学习方法在使用时,既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也可以轻松愉悦地想到就自由发言。总之,如此学习,学生不仅记得轻松,还记得牢靠,更是在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故事类的文章非常多,这些故事中的数学元素亦不少。教师选好融合点,从这一点入手,启发孩子进行发散性思考,轻松实现了思维从一个点发散出去,形成广泛的富有逻辑的联想。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解题方法来解答语文课文中的问题。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问大家:曹冲称象的方法好不好?有没有缺点呢?借此启发学生思考更好的方法。学生一:我们可以不用大石头,大石头太重了,搬运起来也比较危险,可以换成成袋的沙土,搬运和称量时都更容易。学生二:我觉得去挖土装袋子也挺费力气的,还不如直接用人,当时看大象的人应该有很多吧,大家都陆续上船达到正好的刻度就行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教师不由得带头为他鼓掌。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多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法出现在课堂之上,在想这些方法时,学生的思维不仅更加发散,而且逻辑清晰,足以证明大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思辨。将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融合进语文学习,开启了学生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大门,培养了学生借助数学思维解决语文问题的创新意识。

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增强合作探究氛围

语文主题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给学生搭建更多样化、知识体系更丰富的学习平台,不同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都会得到尊重和遵循。淡化学科特色,并不是取消学科特点,而是给语文课堂更多的视角、层面。这种多视角、多层面,给了学生更多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得课堂交流更丰富和有意义。为此,合作探究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主题教学。以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为例,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合作探究氛围,课前的工作不可少。教师与学生共同选取了课堂要解决的问题:蚕有眼睛吗?学生课前查阅资料,预设实验方案。

课堂开始,学生有秩序、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有的学生已经提前进行了实验,他将两片桑叶,一片涂上了蚕并不喜欢喝的牛奶,而另一片什么都没有涂,结果蚕却跑到了涂了牛奶的桑叶上。由此认定,蚕没有眼睛。这一总结陈述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有不少同学提出质疑。一位学生认为:蚕不一定都讨厌牛奶的味道,说不定它就是想尝试一下呢。据此,大家分别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有的说可以设置一条崎岖的“迷宫”道路,迷宫的那头放着桑叶,如果蚕能沿着迷宫爬过去,就说明蚕有眼睛。这个方法同样被大家质疑,很多人认为蚕爬过去可能就是靠着不断的身体探索完成的,最后到达迷宫那边的桑叶,也可能仅仅是因为闻到桑叶的味道。经过大家的不断讨论,最后大家觉得可以将桑叶装进透明玻璃瓶中,并盖上盖子,这样确保蚕不能闻到桑叶的味道,如果能看到,蚕就会一直往玻璃瓶那里跑。通过大家的不断质疑和思考,实验方案得到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仅足够发散,且考虑问题全面,分析思辨透彻,整体素养大大提升。

五、德育贯穿教学始终,加重语文课堂的情感色彩

语文不仅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最接近的学科之一,还是孩子们情感表达与升华的重要媒介。在教材中,孝敬父母、友爱同学、真诚守信等精神时时呈现。教师抓住这些与品德学科相关的关键点,将原本严肃的品德与思想课程带入语文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情感色彩,也坚定了学生的美好品德与道德情操。

品德教育是贯穿语文课堂的,品德学科较其他学科与语文的融合更为密切。但有的教师对两学科之间的融合点缺乏重视,殊不知,这种日久天长的融合中,关键点的点拨才更容易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比如,在孩子们诵读《游子吟》时,就让学生结合品德课程中已经学过的《百善孝为先》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如此,孩子们将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对双方都起到加深和巩固的作用。再如,在语文课堂《我多想去看看》中,学习到“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可能学生一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用“雄伟”和“壮观”两个词,这两个词到底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怀。为此,教师就可以将品德课程中爱国教育的内容引入进来,给学生明确的点拨,他们就很容易想象到升旗的肃穆,心中的爱国情愫也随着国旗的升高不断升华。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更是要让这种情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时刻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和升华着学生的心灵。比如,在每堂课的字词学习中,教师将汉字的由来故事——传统美德故事与意思,一点点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木字旁原来是引申为谦让的,真正从汉字的一笔一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感悟到古代先贤的治学态度,使得自己的学习态度更为端正,道德品德也不断提升,进而促使他们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同时,在找寻品德学科融入语文课堂的这些关键点时,语文教师也会对核心素养、对中华传统美德等不断认识和感悟,使得语文课堂不仅在知识面上更为广博,而且在情感上更为厚重。

总而言之,融合点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天然纽带。融合点选取得好,学生的多元思维就能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作用下,更为和谐自然地渗透、互补,并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真正发挥多学科融合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