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论教学的改革探索*

2022-02-14 06:58王亚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农耕案例理论

王亚锋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江苏南京 210037)

我国高校的生态学科创建于20 世纪50 年代,自此以后,生态学课程成为很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从1977 年开始,我国诸多大学陆续创办了生态学专业,生态学分支课程逐渐增多,并成为专业必修课。1989 年,我国教育部在一些大学设立了一批生态学重点学科,生态学理论教学得到进一步重视。

2018 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即用三年时间(2019—2021)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各一万个左右,简称“双万计划”。以此为重要契机,很多大学的生态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这对生态学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有5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生态学本科专业。近几年来,部分高校成立了独立的生态学院,这是发展和强化生态学专业的新举措,旨在引领我国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服务和满足地方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尽管如此,目前,关于生态学理论教学的研究仍然偏少,尤其是缺少有关教学改革与探索方面的论文。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生态学理论教学的内容有必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生态学学科的发展。

一、重视我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

众多的考古研究证实,中国的灿烂文明史长达五千多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过一系列的生态学思想。在生态学理论教学过程中,介绍我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认识古人的真知灼见,对于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研究表明,早在舜的时代,国家就设置了专门掌管生态事务的官职[1]。《尚书·舜典》中曾记录了“虞官”的职责,即负责管理山泽草木鸟兽等自然资源。《易经·水雷屯卦》的六三爻爻辞指出:“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这句爻辞的意思是,猎捕野鹿时没有虞官做向导,野鹿仓皇逃入森林,不见踪迹。捕猎者只好放弃追逐,否则,进入茫茫大森林,不但找不到野鹿,还可能迷路难返。古代虞官的职责主要包括:(1)按照时令开放或禁止田猎采伐;(2)禁止不当的田猎采伐方法;(3)负责防火等事宜;(4)为政府或百姓开采资源或围猎充当向导。之后,我国儒家提出了“仁民爱物”的重要思想,这里的“爱物”是爱惜自然万物的意思。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但不能毫无原则地折腾和破坏自然,而是“取用有法、取用有时、取用有度”。支持这一观点的古籍有很多。例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管子·权修第三》曰:“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论语·述而篇》指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说只用一个钩而不用多钩的鱼钩钓鱼,只射击飞行的鸟而不射击巢中休息的鸟。孔子提出的“不倾巢尽剿、不一网打尽”的主张体现了生态学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述生态学思想具体表现为:不能毫无节制地采集植物,不能猎捕幼龄动物,禁止滥杀乱捕,不能破坏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1]。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增添以上内容对于认识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不可或缺。

我国古代对生态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非物质文化。从人本的角度,我国古代很早认识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1]。《春秋左传·成公六年》曰:“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诗经》中的很多诗句也能反映我国先民们的生态资源意识,即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兴邦建国之所。通过长期观察天气和气象的变化以及生物生长发育的动态,古代不断总结天时变化和生物动态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很多“节气”。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一书已经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2]。2016 年冬季,“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指导着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学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6]。在生态课堂教学中,讲解以上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坚持经典案例与前沿案例相结合

在生态学理论教学中,仅仅讲解理论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典型的研究案例讲解某个生态学理论知识点,学生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课堂教学方能栩栩如生,异彩纷呈。那么,在生态学理论教学中,应该选择哪种典型案例呢?

第一种案例是经典案例。尽管这些经典案例年代久远,但其包含的生态学思想和方法却历久弥新。学生们也想知道前人是如何开展生态实验以及如何得到研究结论。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章节时,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设计的内陆湖泊营养动态简图就是一个经典案例[3],值得在生态学教学中使用。针对这个经典案例,任课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生态系统类型有很多,为什么R.L.林德曼要选择内陆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在完成课堂提问之后,可以给出该问题的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依赖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与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内陆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较小水域空间内能够呈现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利于开展相关的野外实验。当然,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其他方面的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种案例是前沿案例。例如,在讲解“限制因子”这个概念时,提及1840 年“最小量法则”是必要的,然而,当代学者如何认识和使用限制因子这个概念,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关于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的前沿案例有很多,而且,在不同气候区的树木往往具有不同生长限制因子[4]。还有研究表明,在剧烈的气候变化背景下,限制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会发生改变[5]。教学中介绍此类前沿研究案例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限制因子这个概念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在介绍前沿案例时,尽量涵盖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但迄今为止,大量的生态学理论教学案例集中于农田、低海拔区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对高寒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关注甚少。不可否认,近10 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高寒生态和海洋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生态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素材。譬如,在高寒生态系统中,高山树线(即2 米以上直立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边界)是一个有趣的生态学概念[6],高山树线的变化和形成涉及了很多生态学理论知识点,而且,关于高山树线的精美景观图片也有很多网上资源,因此,展示有关高山树线的研究案例有助于生动地解读生态学理论,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又如,海底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学功能,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保礁护岸以及生态观光旅游等方面都至关重要[7]。有鉴于此,举出一些关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案例,能够让生态课堂教学充满新意。大量研究指出,作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热带和亚热带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海诸岛和华南沿海,珊瑚礁总面积约3.8 万平方公里。不过,在快速的气候变化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礁已经出现严重退化趋势,珊瑚礁白化现象显著。近30 年来,中国南海尤其是近岸区域的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下降了80%,大面积珊瑚白化事件时有发生[7]。在课堂教学中,对比分析正常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现五颜六色)和退化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白色),能够给予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清晰地显示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显著影响。

在生态学理论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经典的生态学案例,还要重视国内外前沿的生态学案例。通过详细讲解经典的生态学案例,学生们可以从厚重的生态学发展历史中获得新启发。而对国内外前沿生态学案例的介绍,学生们可以掌握相关概念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知识面,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的生态学视野。

三、关注中华农耕文明

农业为立国之本,本固则邦宁。究其根本,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与农耕文明相关的生态学案例,对于丰富生态学理论教学以及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需求均具有重大价值。

首先,农业遗产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为生态学理论教学提供有趣的案例。农业遗产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独特的生态景观,是传承和记录我国优秀农耕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或“生物与环境关系”章节时,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重要农业遗产[8]。作为我国北方旱作梯田的雨养农业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由8 万块土地组成,高低落差接近500 米,总面积达204.35 平方公里。上千年来,当地社区保留了环境友好的耕作技术和丰富的传统品种,确保了当地的粮食安全,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在展示这个教学案例过程中,学生们既欣赏了我国北方美丽的梯田景观,又认识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中华农耕文明的伟大,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认识中华农耕文化能够为我国的乡村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这一战略需求,生态学理论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可以把农耕文化纳入生态课程教案当中加以强调。随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农业的绿色生产方式及其多功能性被重新认识,生态农业只能靠社会化,而不能靠单纯的资本化。尤其是,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开展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长期以来的旧观念是,农业的功能是生长粮食、瓜果蔬菜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则认为,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努力探索和提升农业和农村的多元价值,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理念。近几年来,大城市近郊的一些村落兴起了农业生态旅游,这是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很好体现。今年春季,笔者前往南京市浦口区不老村参观旅玩,对农业生态旅游有了切身体会。不老村依托老山生态资源和当地乡村田园景观,集吃、住、游、娱为一体,吸引了大量市民游憩。不老村于2019 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另外,去郊区采摘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每逢节假日,市民们纷纷驱车前往大城市近郊的采摘园,亲近绿色蔬菜,亲手采集各种水果,在轻松的氛围中亲近农业生态环境,回归大自然,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将以上内容融入生态学理论教学中,能够使生态学理论与农业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所学有所用。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按下了加速键,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案例。例如,2013 年,河南信阳平桥区郝堂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之一。报道指出,郝堂村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建设,依据的是有自身特色的“建设与修复”模式。走进郝堂,村口绿林成荫,路旁花草芬芳,豫南有狗头门楼,柴门轻掩小院,民舍自然散布,泉水环村清流。该村建设确定的原则是: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落原貌、尊重民众意愿、不填塘、不扒房、不挖山、不伐树。生态建设之后,郝堂村经历了从省级贫困村到国家级最美乡村的蝶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像郝堂村这样的教学案例,能够让生态课堂增彩添墨,使学生们认识到,农耕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与农耕文明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我国美丽乡村建设。

结语

在国家推进一流生态学专业建设以及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生态学理论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角度,生态学理论教学中亟待重视我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坚持经典案例与前沿的生态学案例相结合,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态学最前沿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入中华农耕文明,不仅为生态学理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还能为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总之,各高校院所应基于自身的教学平台、研究特色与发展目标,归纳总结出丰富、合理的理论教学案例,勇于探索,推陈出新,以推动新时期生态学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耕案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