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夫之思想对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启示

2022-02-14 09:16吴秀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王夫之道德教育德育

吴秀君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引言

作为宋明理学的总结者,王夫之极为重视道德教育,因而造就了他极为丰硕的道德领域的教育思想。本文尝试对其理论思想进行分析在把握其人性论的基础上,试图从德育理念、德育原则、德育方法三个方面探寻王夫之思想对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借鉴与启示,试图总结出对当下教师提升德育水平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经验,以此丰富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的实践水平。

一、“性者生理、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以人性论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框架。王夫之的德育思想正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并且王夫之的人性论也是其德育思想的最终落脚点与归宿。在人性论问题上,王夫之提出了“性者生理也”“性日生日成”的两个重要命题。王夫之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与感性欲求是“俱可谓之为性”。由此可见,王夫着眼于人性的空间结构,认为人性就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以及物质属性与精神本质的统一。王夫之不仅认识到了人性静态的空间结构内的统一,同时也认识到了人性动态的时间历程,王夫之认为“习与性成”从而将人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统一起来。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片面的静止,人性是一个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后天的习染和社会环境对人性有着重要作用,由此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命题。基于此观点,人性不再是某种先验不变的,也不再是某种片面的物质,而是一种处于不断生成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王夫之从人性的“日生日成”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因此王夫之十分强调“性、教原一贯”,认为人性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德行是可以培养的,进一步阐释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王夫之认为“自非圣人,必以学为成人之道”指出了人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继善成性”的理论,王夫之指出:“成,犹定也,谓一以性为体而达其用也。善端见而继之不息,则始终一如善而性定矣[1]。”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夫之基于其“日生日成”的人性论,阐明了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人性论是其德育思想的基石,同时“成性”也是王夫之德育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立志持志、正志为本”的德育理念

“志”在中国古代道德修养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众多古代思想家都强调“志向”的树立对于个人的发展必要性,并对此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同样,王夫之也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基于对王夫之思想的理解研究尝试从立志、正志、持志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王夫之曰“夫志者气之帅,气者志之役[2]”。自古以来,人们十分强调“志”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王夫之对此也阐释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志”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统率地位,并且“志”也是区分人与动物本质性的特征,他说:“小体,人禽共者也,虑者,犹禽之所得分也。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不守其志,不充其量,则人何以异于禽兽哉![3]。”因而,王夫之极其重视“立志”教育,从而有别于动物,以此推动个人发展。那何为“志”,王夫之所言的“志”具体又是指向什么?在王夫之的论述中,我们可将其所言的“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精神层面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取向;第二是活动层面,要有稳定的、专一的精神活动;第三是行为标准方面,要求有正确的善恶判断尺度与标准。对于“正志”,王夫之所言“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对于“持志”,王夫之所言“志正则无不可用,志不持则无一可用”这表明个体的行为可以千变万化,但究其一个人的最终目标与人生志向,实则只有一个,从来没有兼并两个终极目标的个体。由于矛盾的普遍性,那种持有多个人生志向与终极目标的人,在具体的目标行为中必然充斥着不可调、彼此割裂的对立性,其行为与实践也便失去了专一的特性,这实则也是“无志”的表现。

“立志、正志、持志”也是王夫之对教师道德品质重视的彰显,“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慎天下之师受”王夫之认为教师担负着社会道德教化的任务,因此教师理应具备较高层次的道德水平,否则久而久之便会因为“师道贱而教无求”导致“监司府县任意差委,滥与钱谷刑名之役,若簿尉仓巡为奔走之下吏,仆仆参侯与僧道之长同其趋跄,不肖者因之以希镏铢之利”混乱的局面[7]。“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首先应完善自身良好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坚定且持久的德育理念与追求,对学生树立“性者生理,日生日成”的德育期待。其次,学校要完善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教师秉持良好的精神与心理内环境。同时教师要坚定正确的学生观与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德育评价标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也必须要“正其志”以此来保障学生发展不偏离方向,所以对于实施道德教育的教师而言在“立志”的基础上严格把控“正志”教育的推进。“正志”教育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志”植根于社会优良品德、公序良俗之上,而非为服务于自己的恶习和私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辨是否的标准与意识,在道德教育中促使学生具备自我反省审视与自我修正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贯彻德育发展的初衷,推动学生“事理皆得”全面发展。并且教师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授课的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可以形式多样,但在课程目标上要始终将学生的道德培养置于课程目标的重要地位。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志向追求与抱负,重视学生道德培养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系统性,注重各年级各阶段学生道德培养的纵向衔接以及与各学科内容的横向衔接。

三、“因人而进,择机而授”的德育原则

1.“因人而进”的教育原则

“因人而进”的思想,指的是教育者在进行德育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王夫之认为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开展教学,从而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在王夫之看来,每一个人都因智力、性格等方面与生俱来的差异致使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教育就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王夫之:“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其之训焉”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同样的德育措施在不同学生身上显现出的教育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审其才质刚柔之所自别”,切实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内心感受和实际需要等因素,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德育效果。所以王夫之指出,教育者需要“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在学生已有的特点和差异上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地实施道德教育,教师要“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之气质之偏而变化之。”由此可见,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既是德育的压力,也是德育的资源。因而王夫之也认为进行德育的思路是广阔的,不束缚于某一种固定形式,而需“始则视其质,继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殊焉。”作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是“因人而进”是实施德育的基本前提,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明确学生各自的志向与兴趣,同时在平日教学中也要留心观察审视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择机而授”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原则上,王夫之认为教育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要懂得“择时而授”“择时而教”。王夫之曰:“可者,当其时也;间者,可受之机也。”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长期性与教育影响的迟效性,决定了教师德育工作的常态化,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敏锐感知开展德育的最佳时机,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难成。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 “一切课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德育教育的理想境界理应呈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态。德育教育应淡化说教痕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德育更容易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激发内心情感共鸣。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实施无痕德育,要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善于观察,借助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同学交往中所遇的真实案例敏锐感知德育契机,发挥教育机制,“择机而授”以此深化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把握教育机遇,寓教于无形之中。

王夫之所言的“因人而进,择机而授”的德育原则,蕴含着平等、尊重、融合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体现着德育教育的本质内涵。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与追求就是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建树,推动学生成人的教育。王夫之所言的“因人而进”德育原则,充分彰显了教育对于学生、教师的重视与肯定,他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多样性,维护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地位,启发教师在尊重学生差异性与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有利于引导教育将目光真正聚焦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因人而进”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主导作用的彰显,鼓励教师在全面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择机而授”积极主动地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保障教师教学话语权。“因人而进,择机而授”的教育原则在充分肯定学生与教师两者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推动了老师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有助于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提升。

四、“立教有序、教必躬行”的德育方法

1.“立教有序”的方法

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教有序”的德育方法。所谓的“立教有序”,指的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实际状况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以及学习需求,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最终达成王夫之所言的“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的水平,但这一德育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期教育与熏陶的过程,需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稳步过渡,需要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化,最终引导学生实现“人之自悟”的道德目标。王夫之认为“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矣。故积小者渐大也,积微者渐著也。念念之积渐而善量以充,事事之积渐而德之成以盛。”由此可见,成为君子般的道德教育是一个逐步推进,由近及远、由少成多积累的过程,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致使更加聚焦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品行道德的发展实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由于道德教育的长期性与延效性,因此教师的道德教育理应突破来自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努力提高自己道德教育的意识与技能,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要敏锐地感知德育教育的契机,使有形的德育课程化为无形的德育意识,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实现道德教育的长效性。除此之外,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王夫之指出:“于事有大小精粗之分,于理亦有大小精粗之分。乃于大小精粗之分又有大小精粗之合。事理之各殊者分为四:一、事之粗小;二、事之精大;三、粗小之理;四、精大之理。众理之合一者为五,此事理之序也。”事有大小之分,理有粗细之辨,教师在德育内容选择上也要区分轻重缓急。按照王夫之所言,德育教育之初,要让学生接触粗小之事所暗含的粗小之理,随着学生自身的发展,继而让学生接触精大之事,学习精大之理,最终要引导学生在“大小精粗之合一”中返璞归真,让学生在道德教育引领下真正成为能够在“粗小之事”中以小见大,在“精大之事”中坚守本真,以此真正达成德育“成人”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甄别,要注意德育内容的适切性。例如,低年级阶段的德育内容可以围绕着课堂纪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展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规范,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中期阶段的道德教育可围绕着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展开教学,深入开展爱国教育、法制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高年级阶段可结合具体案例鼓励学生结合以往经验与知识进行分析,在与学生交流中积极引导巩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渐进有序”的德育方法表明道德教育需长期坚持,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家长的配合,构建家校教育合力,实现校内与校外的长效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则是启发教师在实施德育课程时要注重德育内容的层次性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切不可陵节而施。

2.“教必躬行”的方法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虽从先秦起已是有据可查,历经了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补充发展与阐释,但对其教授方法进行考究会发现,其始终未能突破讲授法的桎梏。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言传一直重于力行,而王夫之所言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德育方法,彰显了其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视。王夫之认为“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王夫之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躬,“躬行”是“起化之源”,是教育之本。王夫之所坚持的“教必躬行”对教师开展道德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启示作用,一是指向教师本人,教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人要“必躬行”,用自己“正言、正行、正教”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师本人要严于律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与生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身体力行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力行的教育方式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在针对高年级的道德教育课程时,要极力避免冗长枯燥的理论教育,教师良好道德形象地树立对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推动道德教育的实施,提升道德教育成效具有显著效果。第二“教必躬行”指向课程本身,教师在道德教育实施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课程的设置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才能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真实的实践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够让相应的道德知识赋予特殊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德育学习的成效感与满足感,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的习惯,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自发性。第三“教必躬行”指向课程评价,面对“言传”与“力行”王夫之也言明“行不足以尽教之理,而教必著于行”[15]由此可知,单纯依靠躬行,学生很难历经所有的德育之事,很难穷其所有的德育之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兼顾“言传”与“力行”,但作为教师也要意识到德育最终是通过行来展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并不能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将目光转向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度上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应关注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认同感以及践行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与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次课堂教学就能实现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认同并内化为自我稳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见,学生道德教育呈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态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吾将上下而求索”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教育的能力。王夫之“立教有序”的德育方法既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的进程中要看到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渐进性,也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内容选择上要做到循序性。其所言的“教必躬行”不仅强调了教师要重视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规范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启示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重视道德教育实践性的本质,强调课程创设与学生评价的实践性标准。因此教师的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从粗小之事入手,在教育实践中秉持“立教有序、教必躬行”的德育方法,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摒弃急于求成之心,转向关注学生道德的长足性发展,在磨炼自身德育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德育的效果。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王夫之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尽管如此,他的德育思想仍有不少合理的地方,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理论价值,为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来自历史层面的理论经验,对当下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具体的要求与指导。

猜你喜欢
王夫之道德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心送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