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

2022-02-14 09:16黄义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育人思政

黄义春

(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课程思政是一种提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综合教育理念,旨在构建全员、全课程、全过程育人格局,加快“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中职学校应督促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应用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数学教师可从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内涵教育等方面落实课程思政,以教学实例为论据阐述思政教育思想,加强对学生思想认识及个性品德的培养[1]。

一、中职数学课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中职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企业实践课程三类。过去,不少教师认为,思政育人任务专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没有意识到专业课程及企业实践课程同样具备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理念提倡中职学校各专业教师在完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特点、就业岗位人才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特点,精准推进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发挥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

当前,部分研究者片面地认为,某些课程所设置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并不具备思政教育功能。实际上,这些课程所蕴含着隐性的思政教育素材,尽管思政教育的渗透点较少,但不能认为专业课程不具备思政教育功能。以中职数学课程为例,部分教师侧重于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的讲授,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缺乏挖掘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主动性,若教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便能发现,中职数学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可延伸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时代精神、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中职数学是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的学习对其他科目学习有着基础性的影响,教师将数学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且也作用于学生其他专业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理念与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有着较高的可行性。首先,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故需要思政教育引领其价值观念;其次,中职数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多,思政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时间保障,且不会影响课程知识学习;再者,数学知识的使用范围较广,许多理工科学科的学习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扩大思政教育的育人范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最后,数学学科有着抽象、科学、严谨等特点,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则能在思维培养之外优化学生的精神品质及价值观念[2]。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

1.引入数学发展史,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当前,由于部分中职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学生形成了数学学习枯燥死板的固有印象。为展现数学知识的实用及美妙,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中职数学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学史,以贴合教学内容的数学史创设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在介绍古代数学家发明定理的过程时,可突出这一过程的艰辛曲折,强调定理的发明离不开数学家们科学严谨、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以此培养学生勤奋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又如,教师可向学生普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卓越贡献与著作,从《九章算术》到《周髀算经》,从祖冲之的《缀术》到秦九韶的《数学九章》;从刘徽的《海岛算经》到徐光启的《几何原本》等进行系统介绍,让学生在认识数学家们各项成就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再如,教师可讲述近代数学家、科学家借鉴西方先进数学成果为国家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故事:数学家华罗庚推广的优选法已在我国各生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实用;数学家陈景润成功证明了“1+2”定理;科学家杨振宁、李震道在科学上贡献卓越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典型的数学史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教师也要告诉学生,时代是发展的,若一味地停滞不前,就会被别人所赶超,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3]。

2.联系数学与生活,落实价值观念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其与现代社会发展存在着紧密关联,科研创新、国防事业以及医药卫生、餐饮服务、经济贸易等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学的支持。同样,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网购商品、成本核算、旅游出行等也离不开数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学习的现实价值。这样既能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也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教师可在讲解三角函数图像时,引导学生从函数图像的增减联想到有起有落的人生,使其意识到人只要是成长必然会经历挫折与困难,无论置身于高峰或低谷,我们都应秉持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讲到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时,教师可列举生活实例阐述对称的含义,向学生展示雪花、蝴蝶、剪纸艺术等具有对称之美的生活元素,让学生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中受到审美启发,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在学习及生活中追求美、欣赏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美的创造。教师也可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教导其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如我们常用的水杯大多为圆柱体,这是因为在周长相等的图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圆柱体的水杯能够装更多的水,节省原材料,且更为美观大方。在教学分段函数时,教师可以“居民用水分段计价”为背景设计相关例题,让学生通过联系掌握分段函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并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以及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同理,教师还可以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为主题设计数学例题,弘扬当下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

3.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学科蕴含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思想,我们能够从数列、函数、概率等数学知识中发现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等元素;各类概念、定理也反映出数学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又服务于客观世界”的特点;许多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也体现出“由特殊到一般”“由点到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我们通过分析数学知识,不难发现,正与负、变与常、数与形、直与曲、点与线、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都贴合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教师可以此为基础灵活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4]。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教师可将解不等式转化为解方程,借助函数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等式与不等式的转化解决问题。在教学“极限”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分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无穷小与零、数列与其极限和函数与其极限、有限与无限等的区别或关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透彻认识数学有穷与无穷的辩证观。在学习函数定义时,教师可由“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引导学生理解事物变量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即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在日常生活中,事物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我们会遭遇失败,也会迎来成功,只有保持沉着冷静、积极乐观,才能将挫折转化为机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4.确立价值塑造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尽管中职数学教学已基本确立了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但由于具体规划较为混乱、实施过程缺乏科学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甚理想。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应进一步细化中职数学教学目标,将价值观念塑造这一目标融入其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程度。首先,教师应通过广泛地调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此为依据设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使其具备以哲学眼光及思维判断事物的能力。中职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不少学生都存在心态失衡、学习自信不足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沟通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等元素。其次,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征设计教学目标,兼顾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授以及价值观念与意志品质培养。教师可运用数学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觉遵守纪律、勇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创造,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5.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政教育效果

新时期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日益紧密。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活动内容,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并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推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习数列概念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的采访视频,将珠峰高度设置为有关的数列,便于学生理解数列概念,感受中华儿女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在备课环节收集有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基本是每10年翻一番,由此自然引出等比数列知识。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游泳运动员跳水的视频片段,提出计算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探讨。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该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计算出问题答案。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够增强数学学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具象且深刻的认知,并通过优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三、中职数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加强品德修养,树立德育意识

作为“传道者”,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将知识传授及价值引领作为目标,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的学习,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国际政治问题,充实自身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时政热点,开阔其学习视野。此外,教师应以数学课程内容为依托,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避免思政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的生硬融合,也可从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与教学相关的课外思政教育资源,做到从方向着手、在细节上落实[5]。

2.养成终身学习观念,丰厚专业知识

为提升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应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各类数学概念、数学文化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丰厚自身知识积累,充分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优势。例如,教师可通过讲述数学家故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立志为国家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优秀的数学家们大多有着刻苦钻研、不畏艰苦、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作为人生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并朝之不断努力。又如,教师可为学生列举我国古代丰硕的数学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各类数学知识,也能带动学生主动了解数学知识,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

3.形成协同育人意识,共享思政教育成果

现阶段,中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着流于表面的问题,思政教育被忽视、被弱化的情况比较突出。不论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应形成协同育人意识。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意识到数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积极地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交流思政教育经验与想法,借助集体备课的形式共享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学习情况调整课程思政教育方案,推动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下的中职课程教学不能满足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好各类显性及隐性的思政教育素材,促成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以“数学+思政”的新型模式,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