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素通过上调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表达保护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2022-02-14 03:01叶方雄杨雪雁万雨涵杨定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素处理鸢尾肾小管

郭 诚 叶方雄 杨雪雁 李 威 万雨涵 杨定平

肾脏是脓毒症中最脆弱的器官之一,由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肾损伤预后较差[1-2]。然而,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策略。最近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SA-AK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6]。

线粒体是氧化磷酸化产生高能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也是活性氧(ROS)产生的部位。此外,线粒体还参与调节膜电位、调控细胞凋亡、调节细胞代谢和增殖、调节钙信号、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肾线粒体功能障碍发生在脓毒症早期,与ROS产生有直接关系[7]。

解偶联蛋白(UCP)是线粒体内膜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将线粒体的ATP合成与电子传递解偶联,与消散质子梯度有关[8-10]。哺乳动物中有5种UCP,即UCP1~5,其中UCP2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类型,包括肾小管细胞[11]。UCP2在控制线粒体产生ROS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2-13],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外,UCP2还参与控制其他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神经退化、葡萄糖代谢、脂肪酸氧化能力对饥饿的适应、炎症反应和自噬。最近研究表明[14-15],通过上调UCP2的表达可减少ROS生成,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16],对SA-AKI有保护作用。

鸢尾素是由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含结构域蛋白5(FNCD5)释放的一种免疫调节性脂肪肌肉因子,参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氧化代谢。大量研究证实FNCD5过表达或补充鸢尾素可以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14-15,17-19]。然而,鸢尾素对SA-AKI的保护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SA-AKI模型来验证这一假说。

材料与方法

对象和分组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安置在12 h的光/暗周期中。所有动物实验均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并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IACUC Issue No.20211103)。

为探讨鸢尾素在SA-AKI中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实验组(LPS+鸢尾素组)。实验组在腹腔注射LPS 10 mg/kg,前14 d连续腹腔注射重组鸢尾素100 μg/kg(Novoprotein,中国深圳)。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此外,鸢尾素的用量是根据先前的一项研究确定的[18]。腹腔注射LPS或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以0.05 mg/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处死小鼠,并采集血液和肾脏标本。

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培养与处理HK-2购自武汉华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含5%胎牛血清(FBS)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培养基(DMEM)/F12(美国Gibco)中,37°C,5% CO2温箱中培养。当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用LPS孵育8 h,建立脓毒症模型。

为探讨鸢尾素的作用机制,在LPS孵育前分别用重组鸢尾素5 μmol/L和10 μmol/L处理细胞12 h和18 h。另外,部分细胞在加入鸢尾素之前先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抑制剂:化合物C(5 μmol/L,Sigma-Aldrich)预处理8 h。

肾功能评价血液样本凝结后,离心获得血清,分别测定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浓度,评价肾功能。

肾小管损伤评价肾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备厚度为3 μm,苏木精-伊红(HE)染色。肾小管损伤情况由两名有经验的肾脏病理研究人员盲法评估。评分标准:0分,肾小管损伤<10%;1分,肾小管损伤10%~25%;2分,肾小管损伤25%~50%;3分,肾小管损伤50%~75%;4分,肾小管损伤>75%。随机选择至少10个部分,计算平均分。

WesternBlotting(WB)检测蛋白质水平肾组织用RIPA裂解缓冲液收集蛋白质。用BCA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用SDS-PAGE凝胶分离蛋白质并转移到PVDF膜上,用5%脱脂牛奶封闭后,用以下一抗在4 ℃孵育过夜:UCP2、bcl-2原癌基因的编码蛋白(Bcl-2)、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Bcl-2样蛋白4(Bax)、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损伤分子1(KIM-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1:3 000稀释度)在37 ℃孵育1 h,每步洗涤3次,每次10 min。最后,使用化学发光ECL试剂盒(Bio-Rad,USA)检查这些膜并由Image Lab 5.2.1扫描。蛋白表达归一化为GAPDH表达。

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利用武汉赛培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小鼠IL-1β(SP12667)、IL-6(SP13755)和TNF-α(SP13726)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根据试剂盒说明,将血清标本和生物素偶联剂加入到抗体预涂布孔中。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剂和TMB底物。用荧光微板阅读器在45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量黄色的强度。

TUNEL检测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石蜡切片按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南京KeyGen Biotech,江苏)制作,细胞核用DAPI(Boster,武汉)染色。用立式荧光显微镜观察每切片10个随机区域,计数阳性细胞数,进行凋亡细胞的相对定量。

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用TRIzol试剂从HK-2细胞中提取总RNA,随后使用转录器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罗氏,巴塞尔,瑞士)将该mRNA反转录为cDNA。用LightCycler 480SYBR Green 1 Master Mix(罗氏,巴塞尔,瑞士)进行RT-qPCR分析基因表达。引物由高原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北京)合成,引物序列为:FNDC5(F:5’-AGCTCAGAAGTAGAATGCGAGAG-3’;R:5’-GGTGATAGGAAGATGGTGGTGGT-3’)AMPK(F:5’-GGGCACCTGTGGTGCTACCTG-3’;R:5’-ATGAGCTTTGCCTCCGTCCGC-3’)UCP2(F:5’-CACCTTCGGCAAAGTGAAGA-3’;R:5’-TCTTCAACCCTCCCGTGTTT-3’)GAPDH(F:5’-AGACAGCCGCTTCTTGT-3’;R:5’-CTTGCCGTGGGTAGAGTCAT-3’)。

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和二氢乙锭(DHE)测定HK-2细胞内ROS水平。DHE(Beyotime,中国,上海)用于超氧阴离子染色,DCFH-DA(Beyotime,上海,中国)用于评估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相同条件下采集图像,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Media Controbernetics,MD,USA)对各组的平均荧光强度进行量化以进行结果比较。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进行后LSD检验。采用Spearman’s分析评价两因素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所有测量数据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鸢尾素显著改善SA-AKI的肾损伤C57BL/6小鼠肾经LPS处理后BUN和SCr显著升高。在给鸢尾素后,小鼠的肾功能明显减轻,表现为BUN和SCr水平显著下降。WB检测SA-AKI中KIM-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LPS组KIM-1水平升高,然而,在补充鸢尾素后,SA-AKI小鼠中KIM-1的表达显著降低。用HE染色观察各组SA-AKI小鼠肾脏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肾小管损伤评分水平升高,在补充鸢尾素后,能显著改善肾损伤,降低损伤评分(图1)。

图1 各组小鼠肾功能、肾组织肾小管损伤评分和肾组织蛋白提取物KIM-1浓度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BUN:血尿素氮;SCr:血清肌酐;KIM-1:肾损伤分子1;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各组小鼠BUN浓度;B:各组小鼠SCr浓度;C:肾组织蛋白提取物KIM-1水平;D:肾脏病理图片(HE,×400);E:肾小管损伤评分的定量分析;F:肾组织蛋白提取物KIM-1水平及内参GAPDH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P<0.01,***P<0.001,****P<0.000 1

鸢尾素显著改善SA-AKI的炎症反应小鼠血清和肾组织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在LPS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经过鸢尾素处理后的实验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较LPS组明显下降(图2)。

图2 肾组织蛋白提取物和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IL-6:白细胞介素6;IL-1β:白细胞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肾组织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及内参GAPDH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B~D:肾组织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分析;E~G: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ELISA结果分析;*P<0.05,**P<0.01,****P<0.000 1

图3 肾组织蛋白提取物中凋亡因子浓度和肾组织细胞凋亡水平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Bcl2:Bcl-2原癌基因编码蛋白;c-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Bax蛋白;A:凋亡因子(Bcl2、c-caspase3、Bax)及内参GAPDH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B~D:凋亡因子(Bcl2、c-caspase3、Bax)及内参GAPDH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分析;E:肾组织中TUNEL检测的代表性图像;F:肾脏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比;**P<0.01,***P<0.001,****P<0.000 1

图4 肾组织蛋白提取物中UCP2、AMPK和P-AMPK的浓度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UCP2:解偶联蛋白2;AMPK: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AMPK;A、B:细胞中UCP2及内参GAPDH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分析;C、D:各组胞中AMPK、P-AMPK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和结果分析;*P<0.05,**P<0.01,****P<0.000 1;NS:无显著差异

鸢尾素显著改善SA-AKI的细胞凋亡肾小管细胞凋亡是SA-AKI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通过分析caspase 3的激活和TUNEL法来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B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c-caspase-3、Bax激活明显,Bcl-2受到明显抑制,然而,在鸢尾素预处理后,SA-AKI小鼠中c-caspase-3、Bax的激活显著降低,Bcl-2 水平恢复(图3A~D)。此外,TUNEL检测显示同样的结果(图3E、F),在LPS损伤前,经鸢尾素预处理后的小鼠,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鸢尾素上调SA-AKI中UCP2和AMPK通过WB检测分析各组小鼠肾组织蛋白提取物中UCP2和AMPK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LPS组UCP2和AMP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经鸢尾素预处理后,UCP2和AMPK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图4)。

鸢尾素显著改善SA-AKI的氧化应激在体外,用LPS孵育HK-2细胞,建立脓毒症模型。DHE/DCFH-DA荧光染色(图5A)所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OS和H2O2水平明显升高。然而,与LPS组相比,经过鸢尾素预处理的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细胞中ROS和H2O2水平(图5B)。

图5 HK-2细胞内ROS水平(DHE/DCFH-DA荧光染色)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HK-2: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A:HK-2细胞DHE/DCFH-DA荧光染色的图片,比例尺=40 μm;B:HK-2细胞ROS荧光检测结果分析;****P<0.000 1

鸢尾素调控的UCP2表达可能与AMPK的激活有关利用RT-qPCR技术测定各组HK-2细胞中FNCD5 mRNA 、AMPK mRNA、 UCP2 mRNA的水平。对照组与LPS组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LPS刺激不会导致内源性FNCD5含量增加。经过鸢尾素处理后,FNCD5 mRNA水平升高,而且不受化合物C影响,说明鸢尾素不受AMPK抑制剂的影响(图6A)。与对照组相比,鸢尾素处理的HK-2细胞具有明显的AMPK激活和UCP2表达。但是,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预处理可明显抑制鸢尾素对AMPK和UCP2水平的影响(图6B、C)。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采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鸢尾素预处理HK-2细胞。加大鸢尾素剂量和延长处理时间均可导致AMPK和UCP2水平升高,表明鸢尾素和AMPK及UCP2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图6D、E)。

图6 HK-2细胞中FNCD5、UCP2和AMPK mRNA浓度CON:对照组;LPS:脂多糖处理组;LPS+IRISIN:脂多糖和鸢尾素处理组;LPS+IRISIN+CC:脂多糖、鸢尾素和化合物C处理组;FNCD5: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含结构域蛋白5;UCP2:解偶联蛋白2;AMPK: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C:细胞中FNCD5 mRNA 、AMPK mRNA和UCP2mRNA的含量 (RT-qPCR);D、E:鸢尾素处理后HK2细胞AMPK mRNA和UCP2 mRNA (RT-qPCR)的变化;*P<0.05,**P<0.01,****P<0.000 1;NS:无显著差异

讨 论

在脓毒症期间,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出氧化应激、ROS的产生和线粒体损伤的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在SA-AKI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改善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成为SA-AKI治疗研究的重点。UCP2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阴离子转运蛋白,在控制线粒体产生活性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2-13]。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经典的LPS诱导的AKI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鸢尾素来研究鸢尾素在SA-AKI进展中的作用。通过对肾功能、肾小管损伤、各种促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的对比检测,证实LPS成功造模后小鼠的肾功能明显恶化,肾小管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增多,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同时也证实了鸢尾素能明显改善SA-AKI模型肾功能和小管上皮的损伤,抑制TNF-α、IL-6、IL-1β和KIM-1的表达,降低氧化应激和凋亡水平。此外,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鸢尾素对SA-AKI的保护作用可能至少部分与激活AMPK/UCP2信号通路有关。

综上所述,鸢尾素通过上调线粒体UCP2的表达在SA-AKI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因此,鸢尾素是一种针对LPS诱导的AKI的潜在治疗剂。此外,本研究主要研究鸢尾素对SA-AKI中UCP2的影响,其他机制和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猜你喜欢
素处理鸢尾肾小管
毛壳素对绒山羊ADSCs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影响研究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鸢尾繁殖方法及园林应用分析
鸢尾,只绽放一天的彩虹女神
黄芩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氮磷钾素对朝阳大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