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2022-02-14 08:17田英辉曹洋汪欣宇
内蒙古统计 2022年6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牧区支配

○ 文 /田英辉 曹洋 汪欣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总书记为内蒙古擘画的壮阔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十年来,全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

一、城市品质明显改善 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24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2012年增长13.7%,年均增速1.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2%,较2012年提高9.8个百分点。

(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全区公共供水普及率97.4%,较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97.4%,较2012年提升13.8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4%,较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4%,较201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城市居住环境极大改善。2021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36.5%,较201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公园面积为2.5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4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平方米,较2012年提升55.6%。

二、就业结构优化调整 共同富裕稳步推进

(一)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向城镇转移。十年来,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8.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余人。2021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90.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员比重达到64.9%,占比较2012年提高了15.0个百分点。

图1 2012—2021年内蒙古分城乡就业人员数

(二)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市场主体空前活跃。截至2021年底,全区民营市场主体达到233.0万户,较2012年增长1.1倍,民营市场主体户数为吸纳就业拓宽了渠道。2021年,全区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达到656.7万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的83.1%,比2012年提高10.0个百分点,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群体。

图2 2012—2021年内蒙古城镇非公就业情况

(三)重点人群就业保障有力

十年来,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2552.83万人次,年均转移就业255万人以上,占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超三成。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达141.3万人,年均实现就业超14万人。全区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5.9万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9.4万人,累计帮助零就业家庭中的6307人就业。

(四)劳动报酬差距缩小

2021年,全区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其他类型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88900元、90860元和97643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78.9%、96.2%和132.3%,不同单位在岗职工劳动报酬差距逐步缩小。

三、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幸福生活人民共享

(一)居民收入水平更有质量

1.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十年来,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之后连续两个5年,分别达到了2万元和3万元,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108元,较2012年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累计增长73.6%。

2.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十年来,全区居民收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收入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构成可支配收入的四大类收入增幅明显。可支配收入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但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较2012年提升4.3个百分点。

表1 2012—2021年内蒙古全体居民收情况(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缩小。十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全区农村牧区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2-202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4%,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为7.8%。2021年,城乡收入比为2.42,较2012年缩小0.55。

(二)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改善

1.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十年来,内蒙古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全区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内蒙古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658元。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194元,较2012年增加9482元,年均增长4.9%;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691元,较2012年增加7719元,年均增长7.8%。

图3 2012—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2.发展型消费增势良好。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全区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交通通信支出不断增加。2021年,全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3087元和1710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60.0%和65.4%;城、乡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分别为4063元和2606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62.8%、1.5倍。

(三)社会保障成果突出

1.最低生活保障金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十年来,全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稳步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受益人群不断增加。全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2年的每月每人385元提高到2021年772元,增长1倍,覆盖了28.3万城镇居民低保人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2年的每月每人215元提高到2021年的560元,增长1.6倍,覆盖130.6万农村居民低保人群。

图4 内蒙古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单位:元/人/月)

2.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十年来,全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保障网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21年,内蒙古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1614.8万人,工伤保险从248.9万人增加到338.2万人,失业保险从232.8万人增加到291.9万人,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全区民生福祉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区上下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千方百计改进公共服务,千方百计加强社会保障,让全区2400万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幸福、未来更美好。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牧区支配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跟踪导练(四)4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