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三条河的绝唱

2022-02-15 01:08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神木河床河水

世界上大江大河究竟有多少,没有人能完全统计出。像埃及的尼罗河、俄罗斯的顿河、伏尔加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不胜枚举。河流贯穿了人类生存领地,孕育出璀璨的文明,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史奋斗史,每一滴雨露都是上天赋予人类殷切的眼泪,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人们也无法在土地上进行繁衍生息。

以河流命名的国家;以河流命名的地名;以河流释解的文化数不胜数……

今天要说的是发生在神木境内的三条河流。

一、窟野河

黄河的一级支流,入黄的八大水系之一。它发源于内蒙古东胜巴定沟,流经伊旗府谷一直向东南方向,进入神木市大柳塔镇石圪台境内。在内蒙古称乌兰木伦河,神木境内叫窟野河。“窟”在北方注解为穴,或者是类似于窑洞的意思,形容为大。静静流淌的河水,养育了麟州五十四万儿女,人们在晴朗的夏日,在河边嬉戏玩耍,冬天在河面上滑雪溜冰,利用清澈的河水灌溉农田饲养家禽。

每年窟野河在雨季来临时,人们都要提前防洪抗汛,以免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逐水而居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一条河流,都是在位置相对低洼地段经流,窟野河水就在河床的下面,昼夜不息地奔流着。

窟野河在海拔高度有一千多米的鄂尔多斯高原出发,一路逶迤向南,穿越莽莽群山沟壑,在声声嘶吼中狂奔麟州大地。窟野河水像夸父雄壮的手臂,环拥神木,抚慰这里的万千生灵。

在夏日平静的河水中,波光粼粼风景旖旎,令人流连忘返。

但也有愤怒狂躁粗暴的时候。

看吧,雷声咯嚓咯嚓连响几下,豆大的雨点在黑压压的乌云里降落下来,转瞬间,便像扳倒的大水桶,一个劲地往下倾泻。此时的天空,已分不清远近与高低,雨水像瀑布直抵大地。九龙大道上的洪水,不经过二中路口就直接在濱河大道俯冲下来,远远看见,小汽车一个个像乌篷船一样在滨河大道上艰难地游动,三三两两的人们像落汤鸡一样焦急地等待着救援。

窟野河的水也暴涨起来了,在浑浊浩荡的激流中,磅礴的洪水奔涌而下,暴躁的水流顺着水势溅起雄壮的浪花,你能远远地嗅到那散发出来的土腥味。奔在最前面的洪水以及随后猛蹿的波浪,像愤怒嘶吼的野蛮牛群,越过二郎山大桥冲向对岸,奔腾的洪水,冲撞着两岸河田,一路狂奔向南而去……奔涌的洪流中夹杂着煤块,裹挟着木头树根以及大大小小的木屑,浩浩荡荡扬长而去。窟野河以雄浑壮阔的气势,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自然诡异与神奇。

直至现在,人们提起这场暴雨,还在胆颤心惊。一直心里嘀咕着,这一场突袭的大暴雨,让人们措手不及。每每遇到阴云密布,雷声大作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提醒出门在外的家人朋友,小心来雨了。

窟野河在春冬是最平静安宁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静静地让你在它温柔的怀抱里肆意低鸣歌唱。

窟野河,一条神木人的母亲河,在沙峁镇头村汇入黄河,形成奔流不息的中华魂。

窟野河,一条神木人的生命之河。

窟野河,一条护佑千万生灵的希望之河。

二、秃尾河

我一直在思索“秃尾”两个字的含义,静静流淌的河水,就在我的脚下轻缓流过。轻轻浅浅的河面,在泥沙深积的河床上,像大漠身上的波纹,婆娑地漫卷起微细的淤沙……

秃尾河相传是一条没有尾巴的河,起源于天外,消失于大地的尽头。这让人感觉很神秘的河流与洞川沟河交汇,形成边塞重镇高家堡,形成辉煌璀璨的人类发祥地——石峁皇城。

秃尾河,汉称圜水,后称吐浑河,明代起才叫秃尾河。发源于神木市瑶镇宫本海子村,在圪丑沟汇流后形成现在的秃尾河。全长一百四十多公里,在佳县的武峁汇入黄河。

顺着秃尾河的河床一路向南,河堤两岸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塞外人家,秃尾河千百年来一直静静地守护着河堤两岸的人们。

谁家发生了什么事情,秃尾河是最清楚的。它一刻不停地注视着这里的万物生灵,这是一条怎样的河流呢?会回报这片祥福之地,多少年来一直没干涸没断流。

在高家堡镇上居住的人们,有的祖坟就在秃尾河的对岸,人们必须蹚过这条河才能进行祭祀。宽阔的河面,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浮桥之类的建筑,但是无论春夏秋冬,人们都会穿着雨具,一次次跨越这条河流。

每一条河流,都会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秃尾河一直滋润着这片热土——在秃尾河沿岸形成有三百多座上古时期遗址,在不到三公里远闻名遐迩的石峁古遗址,就一直沉睡在它的怀抱里。

如果把神秘的秃尾河比喻成一位母亲河,那么华夏儿女都是吃着它的乳汁成长起来的。秃尾河畔辉煌璀璨的文明,一直改写着人们对上古早期中国历史的认知。你不能说,这条河流是虚弱的颤栗的,湟湟中华,伟伟华夏就是在这样一条极普通极平凡的河流中孕育出来。

高家堡古镇自古人才辈出,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深厚,一条河流足以让后人铭记于心,让远方的游子们魂牵梦系牵肠挂肚。

秃尾河,人类文明的起源之河,生命之河,映照着整个神州大地。

三、洞川沟河

在写完窟野河与秃尾河之后,脑海中有这样一条河,一直在盘旋游动,这条称不上河的河流,就是洞川沟河。

我之所以写它,就是因为洞川沟河孕育出举世闻名石破天惊,距今四千三百多年的石峁古城遗址。进入石峁古城遗址,你必须经过洞川沟这条河,石峁遗址的全身都被洞川沟河揽入怀中。

洞川沟河也叫永利河。起“洞川”两个字,我猜想应该和洞川沟河岸上的李家洞有关吧。“川”就是平的意思,在李家洞村一道川下来,出了斜马沟村算是最开阔地段了,而石峁古遗址就在斜马沟村正对面的山梁上。

洞川沟河床不是很宽,多以岩石为主。可以说,石峁皇城十分巨大的建筑运用石材,都和洞川沟的每一块岩石有很紧密的关系。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岩石群,把黄土高原满眼泛滥的黄土覆盖得严严实实。这里的路,都是从岩石上凿出来的。你不得不感叹,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甚至是没有炸药的情况下,人们仍能开疆拓土改造山河,征服大自然的能力,真让人惊叹佩服。

洞川沟河水不是很大,但四千三百年前,石峁人就是饮用洞川沟的河水,才使石峁皇城存在了五百多年。现在当你踏上这条充满神奇与血泪的古道,山顶上还在嘀嗒嘀嗒流淌着纯净的甘泉水。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洞川沟河水不是很大,却滋养着河堤两岸的糜谷高粱。哺育着一代代不屈不挠的儿女,回首山间童年纯真有趣的往事,多少年之后,仍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洞川沟河,应该说是一条自强不息的河流。在麻堰渠村出发,三里墩湾与秃尾河交汇。每一滴水都是珍贵的眼泪。洞川沟河一路上仅凭自身或地下河床冒出的山泉水汇聚而成。每当雨季来临,河面上的洪水还是很大的,你别因为是一条小河而小觑了它,洞川沟河床都呈石头状分布,并且在石头上粘有青蛙衣,那是光滑无比的冰面,一不小心踉跄一跤,你只能乖乖地瘫坐在水里。

在洞川沟河两岸居住的人们,大部分都在道路的对岸而居,所耕种的庄稼则在河的两岸,所以洞川沟河,一直是人们在心里跨不过去的河。尤其是在夏天雨季来临,婆姨女子们,男人宽厚的肩背永远是她们最踏实的桥梁,老公背老婆,公公背媳妇都是河上常有的事情。女人怕水,有的女人见水就晕,有的是怕沾了凉水不会生养,也有的是故意报复一下公婆——专门挑公公背自己过河,以泄平日公婆对自己的不好。洞川沟河上的喜怒哀乐,一直在这条河流上千转百回地传唱着……

“趟了一次浑水,活了一回人”,

“不趟这浑水,你白来世上走一程”。

洞川沟两岸的人们,谁也说不清自己在这条河上蹚过多少回了。

夜幕下的洞川沟河水,在静静地流淌着,日夜歌唱着这片酸甜苦辣的土地,歌唱着幸福与希望,一路向南而去。

洞川沟,我心驰神往的圣地。

猜你喜欢
神木河床河水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神木有石峁
河 床(外一首)
一滴河水
“神木”倒了
躺在那样的河床上
洗手歌……
运河边的“神木”
枯树
河水与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