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游融合:论影视行业的生产与传播新变

2022-02-15 01:08杜君
传媒 2022年2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杜君

摘要:游戏“身体介入影像”的特性为影视行业打开了全新的实践空间,包括技术维度的工业化理念、内容维度的游戏化美学以及市场维度的粉丝营销。但游戏与影视是不同的媒介,因此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游戏玩法破坏内容叙事、感官追求消解精神品格、市场导向限制题材类型等问题。影视业要从影视本位出发,以内容为主导,精细化运作IP,提高项目前瞻性,加强文化引导,促进影游融合类影视剧产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 影游融合 影视传播

近年来,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影视业积极探索“跨媒介”实践,将游戏元素纳入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活动,“影游融合”成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样态。游戏具备“身体介入影像”的独特美学性,为影视打开了全新的艺术想象空间:影游融合不仅为市场带来一批兼具游戏“沉浸感”、“第一视角”、“互动式”、“关卡性”的影视作品,同时进一步影响了影视行业的生产消费业态,引发影视技术革新,为影视产业注入一股强劲的生命力。笔者围绕影游融合趋势,分析影视行业表现出的新特征和新问题,提出助力影视行业良性发展的策略。

影游融合并非是一种新事物,自千禧年以来,就有许多知名作品采用过这种方式,如《生化危机》、《花千骨》等。但这些早期作品普遍停留在“IP联动”层面,且数量较少。近年来,影视与游戏从“联动”走向“融合”,影视内容中的游戏元素植入更加多元,其中不乏《1917》、《头号玩家》、《八佰》、《动物世界》等海内外大作。影游融合的新兴态势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内容创作和受众市场。

1.技术维度:工业化意识与刺激型视听。在现代传播技术快速发展下,游戏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背后有较强的工业技术逻辑支撑。游戏的工业化意识和技术属性已经与部分影视内容和生产方式深度融合。传统的影视作品以表演、导演、蒙太奇等“手艺”技巧为主架构,近年来,技术要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头号玩家》等CG电影大作采用了大量虚拟场景和精美特效,表现出极高的技术特点。2018年,《滚蛋吧!肿瘤君》的导演韩延推出新作《动物世界》,这部作品从主场景、角色设计到动作戏分镜,均体现出技术的驱动性和架构性:主场景“命运号邮轮”的设计,运用电脑动画技术进行前置概念设定,通过生锈的铁架、精妙的几何花纹等细节,突显出轮船的废旧工业感。這与游戏场景设计一样,需要对每个场景都进行精细的建模与贴图。另外,“命运号邮轮”的大海外景采用了3D Realtime场景拍摄技术,全部用游戏画面进行呈现。在人物表现上,影片也进行了游戏化特效包装。片中有一段发生在地铁上的动作戏,主角化身为小丑,对手在受到攻击后喷出了五颜六色的血液,视觉表现张力极高。可见,商业影视与游戏一样,越来越追求视听感官刺激。现在,影视当中的工业意识更加凸显,表现为高标准的制作水平、细化的制作流程以及对工业美学的极致追求。

2.内容维度:游戏化美学与游戏性逻辑。在内容叙事层面,近期不少影视作品也建立了风格化的游戏美学,具体表现在视觉和情节两个方面。

其一,一些影视作品仿照游戏的叙事手段,甚至把游戏作为主要的叙事结构,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跨媒介通感,整体的观影过程犹如通关玩游戏。例如,斩获2020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1917》,其镜头语言采用了游戏玩家的主角视角,将电影观众与游戏角色之间的心理体验彻底打通。全片只有一个镜头,观影体验与战争类单机游戏融为一体,营造出沉浸式的感官效果,实现了游戏和影视的双重审美融合。

其二,游戏中的一些元素,如关卡、数据值、角色属性、地图、战斗画面等,也被融合运用到一些影视作品中,有助于观众在已有的游戏体验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叙事内容。例如,在《动物世界》这部影片中,简单的纸牌游戏被视觉化为“打怪”。导演把主角的对手打造为游戏中的“怪兽”,片中怪兽的血液和潇洒的刀刃具有浓厚的游戏色彩,能帮助观众切身感受主角所处的惊险环境。再如,在《勇敢者游戏》中,各个角色在登场时都配有武力值等信息的介绍,这种游戏元素简洁地向观众解释了不同角色的特征与定位。

3.市场维度:粉丝型消费与市场性自觉。游戏消费领域在近年来蓬勃增长,表现出较强的资本“吸金力”。据《2021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6.67亿,市场半年收入突破1500亿元。在此背景下,影视与游戏展开跨界融合联动是一个新的机遇。相对而言,游戏业对影视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导向,相关IP改编作品数量大幅增多,比如,国外的《大侦探皮卡丘》、《魔兽世界》、《愤怒的小鸟》等,以及国内的《古剑奇谭》、《赛尔号》、《龙之谷》等。另外还有一批与游戏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国内的《全职高手》、国外的《无敌破坏王》等。游戏的“玩家文化”进一步形塑了影视行业的“粉丝文化”,影视生产愈发重视营销层面的资金与人力投入,例如,邀请偶像明星出演并宣传作品,积极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展开游戏化的互动营销,推出一系列“衍生剧”“番外剧”,满足粉丝需求,刺激粉丝消费,不断增强影视作品的流量变现。

影游融合目前仍属于新兴文化业态。游戏与影视,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主体存在差异性,融合存在排斥性。两种不同媒介形式的混杂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值得从业者的反思与关注。

1.游戏玩法对内容叙事的破坏。从叙事差异来看,传统的影视作品以“讲述者”为中心展开叙事,观众是被动倾听者;而游戏必须以玩家为中心,强调积极参与,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因此,过度在影像叙事中融入游戏元素,可能会打破影视作品的连贯性。现在许多流媒体平台推出了新颖的互动剧,例如,奈飞的《黑镜:潘达斯奈基》和哔哩哔哩上线的“互动视频”功能。这种视频的特色在于,观众可以在进度条节点上作出行动选择,触发多重剧情和不同结局,从而决定主人公的命运走势。虽然游戏元素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但也可能让叙事碎片化,还会给不熟悉游戏的观众带来更高的认知成本。如果把游戏和影视生硬嫁接,游戏的形式感可能会凌驾于故事叙事,消解电影和电视剧的本体意义,使作品沦为叙事零散的影像“玩具”。

2.感官追求对精神品格的消解。通过暴力、血腥元素刺激玩家感官,一直是游戏业备受批评的一个原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视产业。一些影视作品大量吸收游戏创作理念,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盲目放大视觉快感,用猎奇、低俗、违反常理的方式攫取观众的注意力,引发价值扭曲和精神失格。例如,中美合拍的《魔比斯环》是一部游戏风的真人CG电影,但这部影片的价值观完全是从西方角度出发的,片中人物动机不充分、外星人造型设计猎奇,大有炫技之嫌。其剧情主线应用了好莱坞“王子复仇记”的套路模式,场景则仿照《阿凡达》,缺乏内容新意。尽管打斗场面酷炫,但价值内核空洞,似乎纯粹是为了呈现3D特效场面,最终惨遭票房滑铁卢。概言之,过度放大感官刺激,有可能消解影视作品的艺术韵味和价值品格,使影视作品成为文化工业下的快消品。

3.市场导向对题材类型的限制。影游融合的另一大问题是题材类型比较局限。在资本纷纷转向影游融合类影视产业的背景下,影视创作容易为流量和数据所绑架,甚至沦为市场的“奴隶”。目前,国内的热门游戏多集中于魔幻、古装等题材,这些题材容易有销量和卖点,因此出现了扎堆拍片的现象。市场导向的影视创作容易陷入模式化的套路,使得表现手法相对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最终限制影游融合类作品的多元发展。例如,哔哩哔哩推出的互动视频主要集中于推理破案和后宫争霸两种题材,内容千篇一律。这不仅容易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也限制了从业者的创作想象空间。

面对影游融合这股创作浪潮,影视行业还需回归“初心”,从影视本位的角度出发,审视游戏的价值与特色,不断调和两种媒介的差异性,借势借力,开拓创新,从不同维度延展影游融合的边界。

1.以游戏激活创意,以内容主导融合。影游融合的背景下,影视业要厘清影视创作的基本逻辑,实现内容创新。一是借游戏激活创意,以玩法服务剧情。例如,电影《头号玩家》中“找彩蛋”的情节,既属于游戏环节,也是剧情主线,看似在闯关解谜玩游戏,实际上是主人公成长抗争之路中的重要节点。片中的游戏元素在剧情层面深度服务电影叙事,而且VR游戏的精彩呈现也表现出导演对未来社会的极致想象,创意十足。二是优先内容表达,减少形式干扰。电影《八佰》讲述了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抗日战役,影片作为一部主旋律战争片,不适宜过多的游戏元素,但其中依稀可见战争类游戏的叙事特点,例如,瞄准镜视角和临近耳畔的呼吸声是射击类游戏的常见元素;影片以时间为切分的结构则与游戏关卡结构有所呼应;四行仓库与战争类游戏场景在空间大小、布局和构造上亦有相似之处。这种隐蔽的影游融合也是拓展影像表达的有效方式。

2.全方位展开布局,精细化运作IP。影视业要强化“产业”思路,有效整合资源,开拓生产格局。例如,国内游戏公司“完美环球”更名“完美世界”,全面布局影视游戏业务,正式确立了“影游综合体”的发展思路。该公司投资打造《烈火如歌》电视剧并在互联网走红以后,“趁热”上线同名手游,打通了影视与游戏的互动,充分引发热度。因此,影视业不应只着眼于打造“一波流”的快消品,而要实现IP的可持续运作。与此同时,也要将游戏思维渗透到影视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例如,推出H5互动游戏、动态海报等多样化的趣味玩法,不仅有助于塑造具有创新感的IP,也能在受众层面产生深度连接。

3.提高项目前瞻性,避免流量化桎梏。影视创作具有艺术性和引导性,不应该一味地迎合受众。在数据流量当道的数字媒体环境下,影视业更要提高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拒绝盲目从众,被数据绑架。对此,一是要加强对影视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的培养。影视公司可以建立影游融合人才库,做到严格的内容把关,发掘优质游戏IP。二是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立足内容,从审美维度打磨作品。目前,“大IP+流量明星”的项目模式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快速变迁的市场。影视生产要回归初心,挣脱资本捆绑,谨慎选用流量明星,做到“引领”大众,而非“盲从”大众。

4.把握主流价值观,加强文化引导力。主流价值观是文艺生产的基石,影游融合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好主流声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主流价值并非与市场对立。例如,《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的主旋律电影,通过跨界的游戏改编,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游戏的价值感召力。影游类创作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从业人员更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审核流程,拒绝低俗媚俗内容,向青年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影游融合创作要从单纯的感官刺激走向深层次的价值认同,打造出有力量、有思考、有深度的优质作品。

影游融合是数字媒介时代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前景与潜力。未来,影游融合要大胆创新,拥抱新兴技术,增强内容体验,不断拓展生态版图,提高影游融合类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真正实现影视与游戏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长远、强劲发展。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文系2019年山西省软科学项目“虚拟现实技术视野下山西省名胜古迹的文化推广和记录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04103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张明浩.形态格局、工业化追求与想象力美学表达——论近年中国剧集生产的影游融合新态势[J].中国电视,2020(10).

[2]刘梦霏.叙事VS互动:影游融合的叙事问题[J].当代电影,2020(10).

[3]李雨谏,周涌.当下影游融合类电影的影像美学研究[J].当代电影,2020(06).

[4]澎湃新闻.2021游戏产业半年度报告:中国游戏用户规模6.67亿[EB/OL].(2021-07-30)[2021-12-02].https://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13812875.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