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CT与MR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2022-02-15 16:26唐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诊断

唐亮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肝细胞肝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影像学检查的比较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肝细胞肝癌患者74例,均行CT与MR影像学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下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阳性检出率为89.19%,MR为97.30%,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1 cm病灶,MR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P<0.05)。在1~3 cm病灶与超过3 cm病灶检查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平扫结果密度较低,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MR动态平扫病灶显示低信号与稍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 结论 肝细胞肝癌检查中,MR检出率较CT检查高,尤其针对小病灶检测精准度更高,更有助于实现疾病早期诊断。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CT;MR;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01-0125-0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 imaging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ANG Liang

Medical Imaging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and MR imaging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underwent CT and MR imaging examinations. The diagnosis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T was 89.19%, and the MR was 97.30%.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inspection methods (P<0.05). For lesions less than 1 cm,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 exa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examination of lesions of 1 to 3 cm and lesions over 3 cm (P>0.05). The density of plain scan results of CT examination was low, and the arterial phase of the enhanced scan focus was enhanced. MR dynamic unenhanced lesions showed low signal and slightly low signal, and the arterial phase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nclusion In the examin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ared with CT examinat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 is higher, especially for small lesions, which is more accurate and more helpful to realiz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T; MR; Diagnosis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虽然肝癌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展,但即使经过根治治疗,肝癌2年的复发率仍高达50%[2-3]。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为此早期治疗对于提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4]。患者早期诊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因此,在其发展的早期发现HCC,对于提高受影响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虽然不同的指南所采用的监测策略不同,但目前所有的指南都推荐超声检查作为监测的主要影像学检查[5],一旦监测测试是阳性(即检测到异常,可能代表HCC),对于HCC的无创诊断和分期,建议进行更明确的影像学检查[7]。目前,所有的指南均赞成将多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MR)检测作为HCC的一线诊断方式,在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目前基于影像学的CT和MR成像对在HCC中诊断价值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T与MR影像学检查。74例患者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38~73岁,平均(52.26±3.25)岁。纳入标准:①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肝细胞肝癌者[8];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主要脏器重大疾病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与MR检查。

CT检查:应用飞利浦的256层螺旋CT机,常规禁食6 h后开始检查,取仰卧位,在膈顶至髂前上棘实施扫描。优先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对比剂应用碘海醇,外周静脉输注70 ml。利用生理盐水冲管,于20、65、180 s观察图像,多平面重建获取病灶相关信息。

MR检查:应用美國GE生产的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常规禁食6 h后开始检查,仰卧位平静呼吸,在膈顶至髂前上棘实施扫描。参考患者具体情况设定相关参数。于20、65、180 s观察图像,三维成像获取病灶相关信息。诊断结果有争议时,由两名中级职称医师联合诊断。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检查方法下诊断结果,计算真阳(阴)性率、假阳(阴)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计算公式如下:真阳(阴)性率=检测出的真阳(阴)性例数/所有真实阳(阴)性例数×100%,假阳(阴)性率=1-真阳(阴)性率,灵敏度=真阳性率/(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特异性=真阴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细胞肝癌影像学特征

CT表现为肝脏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肿块,呈膨胀性生长;肿块边缘不清楚,有假包膜者则边缘清楚,占位效应明显;肿块多数为低密度,少数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MR检查,肿块表现CT相似,中晚期肝细胞癌在T1WI上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表现为高信号,坏死囊变则出现低信号灶;T2WI上肿瘤呈稍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肿块表现为更为清楚的稍高信号;若门、肝静脉扩张,其中见到软组织肿块信号,提示门、肝静脉癌栓形成。同时也可见到腹部淋巴结肿大等转移征象。见图1。

2.2 不同方法检出率比较

CT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89.19%,MR检测方法中阳性检出率为97.3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病灶诊断灵敏度比较

本组74例患者检出病灶110个,针对<1 cm病灶,MR高于C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 cm病灶与超过3 cm病灶检查中,MR和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核磁共振MR及螺旋CT增强诊断方法评估

核磁共振MR及螺旋CT增强诊断方法评估,计算后发现MR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7.30%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3.70%,CT组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89.19%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10.81%,M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6.4%,CT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0.19%,MR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均高于CT。见表4。以病理为金标准,以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出ROC曲线,见封三图8。MRI和CT增强的不同诊断分类方法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978和0.948。可见MR检测方法要优于CT。见表5。

2.5 肝细胞肝癌影像学特征

CT检查平扫结果密度较低,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密度下降低于肝脏实质,延迟期密度相对较低,病灶包膜强化37例,占50.00%。MR动态平扫病灶显示低信号与稍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低信号,包膜强化44例,占59.46%。

3 讨论

3.1 肝细胞肝癌病因及表现

肝细胞肝癌作为原发性肝癌中的一种,其死亡率相对较高,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9]。肝细胞肝癌在原发性肝癌病例中其所占比例约为90%,是基于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与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等,而长期吸烟与肥胖及糖尿病等也均可诱发肝癌。肝癌常规依据肿瘤形状进行鉴别,包括巨块型与结节型以及弥漫性,而其中较为常见是巨块型癌组织出现坏死的可能性较高,可进一步引发肝脏损坏,弥漫型发生率相对较小[10]。肝细胞肝癌邻近部位分布扩张的血窦,癌细胞排列呈现为团块状。细胞在形状上近似于圆形大小不存在显著差异。肝细胞肝癌在发作初期并不会有显著临床特征,在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可出现疼痛、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表现。肝细胞肝癌初期发展阶段多见分化良好且明确的肿瘤结节[11]。肿瘤大小发展到1.5 cm左右,肿瘤内部可出现低分化增生明显肿瘤组织。肿瘤组织转移分为直接浸润或经由门静脉侵犯,常规多出现在直径超过两厘米肿瘤中。若肿瘤大小超过3 cm,原发肿瘤组织边缘可出现中分化肿瘤组织。

3.2 肝细胞肝癌的CT检查

肝细胞肝癌早期治疗效果良好,但多数中晚期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后复发风险较高,早期经手术或介入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控制疾病复发。基于此,认为对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于确保其自身安全以及延长其生存时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针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主要可参考超声检查,与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以及磁共振成像等检测结果进行。而其中CT超声检测方法简单且价格较低。但存在的问题是CT检查受到检测盲区与操作者经验影响,导致其无法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尤其针对早期肝细胞肝癌患者检出率相对较低。经有效CT扫描可观察患者肝脏整体情况,显示出肿瘤与肝门胆管以及大血管之间的关联。CT扫描适合的力度与有效方式控制静脉压力注射对比剂,动脉期实现快速扫描,可显示出肝癌肿块强化,获取到数据结果,由此对疾病进行诊断。但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进行CT检查期间,针对没有强化的低密度区诊断存在一定局限,容易出现误诊情况。

3.3 肝细胞肝癌的MR检查

现阶段临床中多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肝细胞肝癌进行检查。常规情况下,结合患者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与静脉期,以及延迟其快速洗脱征象做出最终诊断[11]。选择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期间,能够显示出患者肝细胞肝癌结节与邻近血管浸润情况,可辅助医生对患者实现早期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指导。以往有关研究显示,肝细胞肝癌组与良性组病灶及周围正常肝组织定量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2]。依据此结果可代表应用磁共振检测,可对肝细胞肝癌良恶性进行早期鉴别。在磁共振检测技术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具体为在细胞组织间,水分子布朗运动基础上,实施磁共振检测方法。可结合水分子在患者病灶与正常组织中定量弥散情况,显示不同组织之间结构与微循环情况,可辅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表观弥散系数属于磁共振彌散加权成像的关键指数,有助于显示水分子的活动能力。对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期间,可鉴别肝细胞良恶性病灶,同时对于微小病灶也可实现精准检测。为此认为这种检测方式在患者病理分级,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而此种检测方式在应用期间并不应用特异性造影剂,为此可有效防控相关不良反应。如本次调查结果所示,CT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89.19%,MR检测方法中阳性检出率为97.30%。MR检查中针对<1 cm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结果;两组在1~3 cm病灶与>3 cm病灶检查中,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充分证实在肝细胞肝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均可作为主要检查手段应用,但对比之下MR检查方法的精准度相对较高,更有助于控制漏诊与误诊情况的发生。

3.4 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征

在肝细胞肝癌影像学特征方面,较为受到关注的是微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属于判断肝细胞肝癌预后情况,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关键性指标。有关报道显示,微血管侵犯与病灶大小以及数量等方面均存在重要关联[13]。以往临床影像学技术针对微血管侵犯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不能够全面显示病变情况,需在部分影像学征象,特异性推理出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唯一的途径便是经由病理学检查证实。微血管侵犯存在多病灶性特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更为全面,探查低信号环变化,有助于控制疾病误诊率。以往临床实践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复发率较高,患者生存时间与微血管侵犯之间关联密切[12]。微血管侵犯存在,肿瘤边界不清晰,以及动脉期肿瘤周强化等特征。应用磁共振检测图像表现为2~3个征象,代表患者存在严重威胁管侵犯情况。肿瘤边缘不清晰类型与多结节融合类型,对比单结节光滑型,其发生微血管侵犯风险更高。临床中经穿刺活检诊断为血管侵犯精准性较低,且基于诊断期间操作,可引发针道转移等不良事件[14-15]。对比之下,磁共振技术更具有无创性优势,为此其逐渐发展成为肝细胞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检查的主要方法。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判断肝细胞肝癌病变期间,可显示出病灶周围的纤维包膜或假包膜情况,将其作为患者预后情况评估指标。如本次调查所示,CT检查平扫结果密度较低,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密度下降低于肝脏实质,延迟期密度相对较低,病灶包膜强化37例,占比50.00%。MR动态平扫病灶显示低信号与稍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低信号,包膜强化44例,占比59.46%。将纤维包膜内层作为基础,存在显著致密纤维组织特征。将纤维包膜外层作为基础信号存在高信号特征,可将其作为疾病诊断主要参考。门静脉期与延迟期肝细胞肝癌能够显示出特征性假包膜,属于血窦扩张与肿瘤周围纤维组织影响所致。采用磁共振技术对肝细胞肝癌结节情况进行诊断精准率较高,针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均可提供较为精准的参考依据。多数患者存在大结节病灶特征表现,常规存在结节征象,显示肿瘤特征生长方式。将大结节信号特征作为基础,与分化较好的肝脏组织征象表现较为相近,对于患者整体状况评估以及疾病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肝细胞肝癌检查中,与CT检查对比MR检出率较高尤其针对小病灶检测精准度更高,更有助于实现疾病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 Cho E,Cho HA,Jun CH,et al.A review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elderly patients focused on management and outcomes[J].In Vivo,2019,33(5):1411-1420.

[2] Feng J,Chen J,Zhu R,et al.Prediction of early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in the Milan criteria after radical resection[J].Oncotarget,2017,8(38):63 299-63 310.

[3] Teixeira AC,Brasil I,Torres A,et al.The evaluation of angiogenesis marke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recursor lesions in liver explants from a aingle institution[J].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2018,26(5):330-336.

[4] 张建平,连重平,陈万坤. 肝硬化分级诊断中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4):649-651.

[5] Chow PK,Choo SP,Ng DC,et al. National cancer centre singapore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iver Cancer,2016,5(2): 97-106.

[6] Mack CL,Adams D,Assis DN,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2019 practice guidance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J].Hepatology,2020,72(2):671-722.

[7] 张晶,董宝玮,梁萍,等.原发性肝癌超声鉴别诊断的病理基础[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7):25-28.

[8] 鲁雪红,张源,刘文亚.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与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5):749-752.

[9] 周燕,李丹,龙磊,等.混合型肝癌的增强模式分析及超声造影联合增强CT/MRI及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0,29(9):754-760.

[10] 朱旭娜,苏丹柯,刘丽东,等.增强CT定量分析在肝细胞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37(6):976-979.

[11] 蔡榆,李烨,黄辉,等.增强CT定量分析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细胞肝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3):390-393.

[12] 卓涛,陈海燕,李坚,等.早期肝癌患者在临床诊断期间使用肝脏超声造影诊断其病灶位置和转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6):528-531.

[13] 杨新焕,张斯佳.增强CT纹理参数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细胞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肿瘤學杂志,2020,26(6):551-555.

[14] 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2222-2224.

[15] 谢柳平,覃慧,邹异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23-224.

(收稿日期:2021-04-06)

猜你喜欢
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