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对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2-02-15 19:40蔡芳周敏周晓倩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蔡芳 周敏 周晓倩

[摘要]目的:研究認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对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2例面部瘢痕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体象障碍[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ody image rating scale,BIRS)]、躯体自信[躯体自信量表(The body-esteem scale,BES)]、幸福水平[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CL-90、BIRS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CD-RISC、BES、GWB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能够改善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健康,提升其对自身的信心及幸福感。

[关键词]认知行为;正面激励;瘢痕整形;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体象障碍;幸福水平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2)01-0149-04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ositive Motiv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Scar Plastic Surgery

CAI Fang,ZHOU Min,ZHOU Xiaoqian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and Burns,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ositive motiv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scar plastic surgery. Methods Totally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scar plastic surgery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ositive motivation). The mental health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body image disorder [Body Image Rating Scale (BIRS)], body-esteem [Body-Esteem Scale (BES)] and well-being level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CL-90 and BI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P<0.05).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CD-RISC, BES and GWB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ositive motivation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and enhance the body-esteem and well-being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scar plastic surgery.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 positive motivation; scar plastic surgery;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ody image disorder; well-being level

颜面部是人体较为特殊及复杂的组织部位,在医学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日常生活中各种意外伤害给颜面部带来损伤后,容易形成瘢痕,患者会由于面部美观受到影响而产生心理负担[1],从而发生焦虑、抑郁等问题。火焰、化学等不同原因均可对人们造成伤害,出现面部瘢痕,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Lkazzxcd整形手术也成为医疗美容外科的常见手术,可通过药物、医疗器械、手术及其他医学技术手段对人的外貌及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或再塑,通常具有创伤性及不可逆性[2]。目前手术是治疗面部瘢痕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患者的心理负担会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且瘢痕整形修复是较为复杂持续的治疗方法,临床需协助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3]。本研究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探究其对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现将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2020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2例面部瘢痕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84±5.71)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及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6例。对照组男12例,女24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31±5.95)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例,初中及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确诊面部瘢痕,并行手术整形者;②年龄≥18岁者。

1.2.2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合并心理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其他慢性疾病或严重躯体疾病者;④具有认知障碍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普及、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并清洁瘢痕处皮肤,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皮瓣血运和引流液情况,并给予饮食和口腔护理。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

1.3.2.1 认知行为干预:①认知转变:采用贝克认知疗法,向患者讲解认知、行为及情感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的思维及认知会影响其情感及行为,正性思维使人的行为积极、情绪平和,负性思维使人消极应对,情绪低落。通过谈话分析患者自动的思维模式,并记录下来,根据患者的自动思维模式进行交谈,认同其感受,通过角色扮演、提问等方式帮助患者识别自身的自动思维模式对现实的任意推断或扩大,并非真实的事实,然后通过更为接近现实的解释来代替错误认知,促使患者理解自身问题的本质并转变认知;②行为调整:根据治疗进展制定相应任务表,进行监督并指导患者记录完成情况,任务完成后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否在实现新的、更接近现实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心情,促使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变;③情绪调整:指导患者进行放松治疗,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取自身感觉舒适的体位,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调节呼吸。同时指导患者来应对自身的不良情绪,如采取听音乐、与病友交流等方法。

1.3.2.2 正面激励:①激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应用森田心理疗法,激励患者顺应自身情绪进行发泄,然后帮助患者分析负性情绪发生原因及本质,鼓励其正视自身负性情绪,利用语言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例如“我会顺利度过”等积极的语言表达,同时给予患者行为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到被关怀;②激励患者积极应对:列举手术成功的病例,安排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及消极态度对病情的影响,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应对方式。介绍一些同种病情但仍然坚强的典型病例,使患者在其中得到激励,学习榜样的坚强精神。培养患者亲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理能力;③激励完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家属、好友等多来探视,与患者谈心,劝导患者,加深患者与社会的联系,使其没有被家庭或社会抛弃的感觉,增强家庭社会给予的力量支持;④设立奖励机制:每周组织活动会,票选出最乐观最配合的患者,鼓励其向大家分享自身的体会,并给予表扬。

1.4 评价标准

1.4.1 心理健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4]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9个维度共9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心理越健康。

1.4.2 心理韧性: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5]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坚韧性、自强及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心理韧性越好。

1.4.3 体象障碍:采用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ody image rating scale,BIRS)[6]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自感缺陷度、情绪受损度、体貌关注度、体貌认知度等8个维度,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24分,分数越高表示体象认知偏离度越高。

1.4.4 躯体自信:采用躯体自信量表(The body-esteem scale,BES)[7]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对外表的感知、对体质量满意感、社会评价3个因子共23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躯体自信越高。

1.4.5 幸福水平: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8]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共18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幸福水平越高。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健康(SCL-90)、心理韧性(CD-RISC)、体象障碍(BIRS)、躯体自信(BES)、幸福水平(GWB)。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健康比较:如表1所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CL-90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理韧性比较:如表2所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CD-RISC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体象障碍比较:如表3所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IRS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躯体自信比较:如表4所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ES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幸福水平比较:如表5所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GWB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颜面部受到创伤后,虽经过治疗创面容易愈合,但体表的瘢痕仍难以恢复,患者会过度关注缺陷部位,因此患者会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的状态中,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面部瘢痕使患者回避社会交往,影响社会功能[9]。患者对于自身心理问题重视不足,也常被临床忽视,单纯进行美容手术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产生医疗纠纷,因此临床治疗同样需重视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心理健康。

认知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行为,认知行为干预是给予患者自身认知行为问题的干预,其以患者为中心,以交流的方式促使患者认知行为改变[10-11]。正面激励是发挥人内在潜力的有效方法,能够使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水平低于对照组,CD-RISC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明显改善,提升心理韧性。分析其原因,认知行为干预中认知转变过程能够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健康宣教,满足了对疾病信息的需求,降低其疾病的不确定感,在掌握相关信息后患者对手术、预后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均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调节自身心理应激,改善心理状态。情绪放松中的肌肉放松能够通过松弛肌肉配合深呼吸改善躯体及心理的紊乱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同时肌肉放松训练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占优势地位,患者可在放松后获得轻松愉快的心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在肌肉放松的同时加以音乐辅佐能够加强放松效果,同时可舒张血管,改善心脑血管供血,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缓解精神压力,达到消除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效果。正面激励能够兴奋大脑皮质,不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同时提升机体心理应激能力及心理韧性,进而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面部瘢痕患者可能由于认知失调导致出现体象困扰或体象障碍,对体貌给予否定或不当的评价,丧失躯体自信心[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体象障碍评分明显降低,躯体自信明显提升,幸福感也显著提升,顾钰[14]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口腔正畸临床体象障碍患者的体象满意度,同时王燕[15]等的研究结果中,经过认知行为干预的胶质瘤患者主观幸福感明显提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佐证本研究论点。另外,干预后观察组幸福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重建患者认知,在干预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及理解,帮助患者控制行为及情绪,从而提升患者幸福感。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面激励在面部瘢痕整形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升患者体象满意度及幸福感。

[参考文献]

[1]Oji T,Hayashi A,Ogino A,et al.Modified lengthening temporalis myoplasty involving an extended lazy-s incision to avoid facial scar formation[J].J Craniofac Surg,2018,29(3):572-577.

[2]刘聪,徐冰,聂芬,等.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急诊面部外伤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7):62-66.

[3]白翠翠,康海燕,毛丹,等.對颜面部烧伤女性患者实施系统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5):1915-1917.

[4]刘媛媛,武圣君,李永奇,等.基于SCL-90的中国人群心理症状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5):437-441.

[5]张丹梅,熊梅,李彦章.心理弹性量表简版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0):942-946.

[6]伍廷芸,杨栋,王德堂,等.青年大学生不同错牙合类型与体像障碍的相关度探讨[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11):85-88.

[7]林小敏,李欣,张燕丽,等.女大学生述情障碍与自尊、身体自尊及进食态度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4):244-246.

[8]史梦雯,刘玲玲,刘啸,等.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及与自测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学,2020,41(3):350-353.

[9]侯珍珍,熊阳,蔡艳丽,等.颌面部创伤后缺损修复中护理配合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4):134-136.

[10]刘小柳,梁云.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青年女性头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体象认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5):153-156.

[11]栾德春,高倩,马成鑫,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不同记忆力人群营养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5):42-45,72.

[12]陆骆,周莹霞.患者激励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5):373-377.

[13]许翼翔,陈珏,肖泽萍.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及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2):207-212.

[14]顾钰,任国琴,朱旭霞,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口腔正畸临床体像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8,31(2):99-102.

[15]王燕,陈桂花,汪永新.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负面情绪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8):122-125.

[收稿日期]2020-11-18

本文引用格式:蔡芳,周敏,周晓倩.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正面激励对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49-152.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