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为之卫”理论辨治痹证

2022-02-15 16:13李佩珊王树东
江苏中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邪卫气痹证

李佩珊 王树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沈阳 100847)

痹证是中医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历代医家论治痹证多从祛除外邪和滋补肝肾入手。然而,如今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过食膏粱厚味,最易助湿伤脾;再者,由于病程较长,痹证患者需久服药物,极易因药毒而损伤脾胃。脾承卫士之责,其“为卫”之功的正常与否与疾病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将“脾为之卫”理论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痹证的辨治思路。

1 “脾为之卫”的理论认识

1.1 涵义疏解“脾为之卫”出自《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脾为之卫……”[1],即脾司护卫机体之职。《类经·藏象类》言:“脾主运化水谷以长肌肉,五脏六腑皆赖其养,故脾主为卫”,指出脾以其运化功能濡养脏腑周身,补充元气,发挥卫外功能。“脾为之卫”是以中医学脾之生理功能为基础,对脾防病抗邪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作用的高度概括[2]。

1.2 “脾为之卫”的内容

1.2.1 脾为五脏之本,脏安难伤《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脏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证治汇补》亦云:“五脏之精华,悉运乎脾。”可见脾在五脏中的核心地位,与其余四脏相互滋生,相得益彰。脾化生气血津液,充养五脏六腑,推动和维持其余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而五脏功能正常是人体抗病祛邪、保持健康的前提。故“脾为五脏之母,以母之气,濡养诸脏,使其不受邪侵”乃“脾为之卫”之内涵也。

1.2.2 脾为气血之源,抵御外邪《景岳全书·脏象别论》曰:“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亦有记载:“气全则神旺……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人之有身,全赖气血。气血之成,本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生,赖于脾运化之功。因此,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机体抗病有权;脾伤则气血亏虚,“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脾为之卫”乃脾生气血以充正气而不受邪的体现。

1.2.3 脾为卫气之所,卫外防御《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3]曰:“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言明卫气具有固护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乃防病之本。卫气由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脾乃卫之源。脾健则卫气充盛,肌表固密,外邪难侵;脾伤则卫气失充,“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故一言以蔽之:“脾坚则卫气实而体魄健,脾虚则卫气不固而百病生。”

1.2.4 脾为肌肉之主,肉坚御邪《灵枢·经脉》提出“肉为墙”,是指肌肉像墙垣般保护脏腑,抵御外邪。肌肉的营养来自脾运化之水谷之精,其壮实与消瘦取决于脾气的盛衰。脾健则肌肉坚,“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而“脾病脉道不通,则筋骨肌肉无气以生”,以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故“脾为之卫”的内涵为“脾化水谷而生气血以养肌肉使之为卫”。

2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痹证的中医病机

“脾失之卫”是脾虚致“脾为之卫”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是“脾为之卫”的病理表现[4]。《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联合“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若无“脾失之卫”之内因,人体亦不会因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痹[5]。故痹证的主要病机即“脾失之卫”。

我们以“脾为之卫”理论为基础,结合痹证的病理表现和特性,将主要病机“脾失之卫”的理论内涵概括为以下2个方面: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湿浊内生,痰瘀互阻。

2.1 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脾气健运,气血充盛,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连,联络脏腑,运行不息,不但能滋养肢体经络,而且还具有卫外防御的功能。正如《灵枢·本藏》所载:“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筋肉骨节失于濡养温煦,致使肌肉萎软,筋骨不坚,即“脾气虚则四肢不用”;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不畅,日久涩而生瘀,瘀邪痹阻经络,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再者,脾伤失运,营卫不充,卫气不固,卫外防御功能低下,风寒湿三气乘虚内袭,留于筋肉骨节,气血循行不利,瘀血内生,经脉阻滞,发而为痹。如《类证治裁》云:“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之气逆乱是痹证发生之内因也[6]。

2.2 湿浊内生,痰瘀互阻《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湿”是痹证的主要病机,素有“痹必夹湿”之说。湿者,一因外感,二因脾虚湿盛。外湿发病,常先困脾,致脾伤失运,不化水湿,湿浊内生;而脾虚则卫外不固,又易招致外湿侵袭。内湿外湿相互影响,同气相求,使湿邪浸淫筋脉,流注关节,致使肢体关节沉重酸痛、麻木不仁,发为痹证。故概而论之,湿必归脾而害脾,脾伤湿生发为痹。

脾气亏虚,气机失调,瘀血内生;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滞脉络,则血必瘀滞;津为血余,血瘀阻滞,津液停留,则为痰饮。《血证论》云:“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痰浊与瘀血皆源于脾虚,既可因痰致瘀,又可因瘀致痰。痰瘀胶结,由经入络,由筋入骨,发而为痹[7]。且痹证日久,正气愈伤,脾胃愈损,痰瘀愈甚,出现关节疼痛肿大、强直变形并伴面黄肌瘦、心悸气短等表现。

以上所论湿痰浊瘀皆可归为“脾失之卫”:以脾虚始,脾虚为湿痰浊瘀之初,湿痰浊瘀为脾虚之渐,本虚标实,为此病也。

3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防治痹证

3.1 补脾培元,益气养血脾乃正气之源,正气乃抗邪之本,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痹证亦如此。因此,治疗痹证应以补脾培元为要[8]。清代叶天士在辨治痹证时重视健脾补脾,补益中焦[9]。路志正教授以“持中央,怡情志”为理论核心,应用健脾和胃、调理情志之法来治疗风湿痹病[10]。刘健教授以从脾治痹为根本治疗大法,运用扶正气、养气血及护脾胃、补后天的方法治疗痹证亦取得良效[11]。故概而论之,治痹应以培补脾胃元气为根本,通过强胃健脾,进而培育正气,既可实现“脾旺不受邪”,达到未病先防之效,又可使正气充盛,御邪有力,邪不能传,达到既病防变之目的。在处方用药上,可选用党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等。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合而为四君子汤,健运中焦,固本扶正,使外邪难侵。当归、黄芪合为当归补血汤,当归养血和营,黄芪健脾补气,调脾胃与调气血双管齐下,达到补气通痹、荣血活络之目的。亦可选用黄芪益气汤,于健脾诸药中佐以藁本、川芎等祛风散邪之药,使脾胃健运、气血旺盛,以托祛邪之药而驱邪外出。针刺亦有良效,应以补脾扶正作为针刺治疗的基本法则。在选穴上,可选取偏于补脾益胃的穴位,如足三里、脾俞、气海、阴陵泉、梁丘等穴,有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之效。在手法上,可选用复式手法烧山火,如《金针赋》所说:“烧山火,治顽麻冷痹”,或者选用郑魁山教授在“烧山火”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复式针刺手法——热补针法和温通针法[12-13]。此两种针法均具有扶助正气、温阳散寒之功。还可应用火针等施治方法,火针有温补脏腑、激发经气、助长正气之功[14]。王兵等[15]发现火针扬刺治疗膝骨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以上数法并进,共奏健脾扶正之功,同达善治痹证之效。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之一,在痹证的治疗方面亦有一定优势[16]。张建斌等[17]认为,运用艾灸对人体特定部位施以温热刺激,产生“以温达补”的效应,从而达到益气养血、温中补虚、升阳举陷等功效。因痹源于脾虚,故治痹之法,当大补脾胃之虚,使气血盛,营卫和,可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神阙、气海等健脾和胃、扶正培阳之穴灸之。艾灸擅补,然擅补脾者,宜选隔姜灸,生姜有温中散寒、健脾暖胃之功,辅以艾灸的温热刺激,共奏固本培元、健运脾胃之效[18]。

3.2 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知营卫不和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19]。因此,调和营卫之法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汉代张仲景创立的桂枝汤为调营卫之要方。方中桂枝为君,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二药相合,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营卫和调,则营血可滋养筋骨,卫气可御邪外出,痹证之“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均可治之。故先世医家依不同之证,选桂枝汤裁之以调荣卫而治痹证。对于风寒外袭、卫阳被遏之痹证,可予柴葛桂枝汤,该方可疏邪透表、解肌退热、和营通痹,对痹证发作之初期确有良效;对于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痹证,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此方祛风除湿、通阳行痹、和营止痛。对于营卫气血俱虚、外邪乘虚而入之血痹证,则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该方有和营卫、益气血、通经络之功,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与桂枝汤相合以调营卫,营卫冲和,气血通畅,痹证得治。

3.3 健脾利湿,祛痰化瘀痹证者,脾虚湿盛者为轻,痰瘀痹阻者为重。轻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医宗必读·痹证论》云:“治着痹者利湿为主……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由此可知,于治痹之时,应重视健脾祛湿之法,俾使脾之运化复常,水谷得化,水湿得运,痹证得除。对于湿邪偏重之痹证,新安医家持培土以制水、土强则胜湿之论,运用薏苡仁汤等化湿之方治疗,并且常配伍苍术,共奏健脾祛湿之功[20]。对于脾阳不振之痹证,常予实脾饮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临床上常配伍枳壳、豆蔻、陈皮、砂仁等芳香醒脾化湿理气之品。

明代医家汪蕴谷[21]有言:“况痹者闭也,乃脉络涩而少宣通之机,气血凝而少流动之势,治法非投壮水益阴,则宜补气生阳,非急急于救肝肾,则惓惓于培补脾土,斯病退而根本不摇也。”指出痹者有瘀血也,以培补脾土为要。故痰瘀胶结为重者,治疗上应攻补兼施,健脾扶正与祛瘀化痰并重。因此,在处方用药上,可予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防风、赤芍、川芎、牛膝、鸡血藤、木瓜、防己等,或选用三痹汤,以益气活血、祛风除湿。亦可在双合汤中配伍补脾之药,脾健则气血调和,水湿得运,痰瘀自化,经脉通利。

4 结语

本文以“脾为之卫”理论作为治疗痹证的切入点,阐明了痹证是因脾虚无以扶正气、生气血、和营卫、养肌肉而卫机体,致外邪侵袭,酿痰生瘀,痹阻经络,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的一类疾病。病机总为脾失之卫,治疗须以健脾复卫为主,内治法与外治法并重,共同达到正气固、气血生、营卫调、痰瘀化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痹证患者的关节症状,还能够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但有关健脾复卫治疗痹证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并且对于晚期严重骨质破坏、关节僵直畸形患者的疗效研究较少,未来需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基础实验、临床研究,以期为痹证的治疗提供新靶点与突破口。

猜你喜欢
外邪卫气痹证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