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性高职院校“适合的教育”校本化育人机制的研究

2022-02-16 08:33刘顺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行业性适合的教育一体

■刘顺传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1],明确指出要围绕学生,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氛围,打造适合的教育。江苏省教育厅首先加入“适合的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行列[2],在2017年分别举办“适合的教育”讨论会、新闻行动、全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研讨活动等,目的在于将“适合的教育”真正落地。当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适合的教育”理念如何根植于高职教育,以“适合的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内外并进,围绕“适合的高职教育”展开探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行业性高职院校开展“适合的教育”的现状

(一)专业开发建设不适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开发建设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进行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在专业开发建设和专业课程开设时过于重视其基础性,却没有重视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甚至没有结合行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没有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由此造成学生毕业后所具备的能力无法与实际岗位需求良好衔接,甚至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在专业开发建设中良好地融入“适合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体系构建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定位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适合的高职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不够深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并没有植入“适合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适合的教育”所具有的实际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在教学中有机嵌入“适合的教育”的要素,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改革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了虚拟构架,存在着课程设置较陈旧、课程更新稍缓慢、课程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综合以上问题,由此可见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定位,从而导致“适合的教育”的实效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学生个体发展

在“适合的教育”视角下,所谓“适合学生个体发展”,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针对性,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了研究与探索,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普遍还存在问题,如: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定位、不适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不适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等,开展“适合的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忽略了对专业特殊性的考量,课程安排也缺乏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要多元化,当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教学案例的运用上,教师普遍选择教材上给出的经典案例,虽然确保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案例缺乏普遍适用性,未能与实际相联系;其次,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也相对固化,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研究

(一)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背景

教育的适合性,最终的衡量标准还是学生,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需围绕教育发展规律和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加快学生主动发展的脚步。江苏所提出的“适合的教育”发展理念,一经面世便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尽管目前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成果和案例较少,但是在国内教育界专家的重视度以及实践研究中,“适合的教育”实践成果开始面世并得到了媒体的报道。江苏省教育厅长葛道凯曾言教育的适合性,他强调,“适合的教育”需站在教育对象和个体角度,前者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而后者则要围绕学生开展教育事业[2]。笔者提出的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正是结合行业高职院校的行业性特点、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特点,将“适合的教育”理念根植于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开展研究与探索。

(二)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思路

1.何谓“一体”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中的“一体”主要是指对行业性高职院校工科男实施“阳刚教育”为主体。近年来,“娘炮形象”在影视界和娱乐圈愈演愈烈,成为一种社会问题[3]。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小鲜肉”“花美男”等词语甚是流行,本应该阳刚、成熟、正气的工科男,在影视界和娱乐圈文化的影响下,价值观出现扭曲。笔者认为,“阳刚教育”正是遏制“娘炮文化”的利器,行业性高职院校以工科类为主、男生居多,围绕“阳刚教育”构建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是快速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是行业性高职院校开展“适合的教育”的新路径。“阳刚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科学健康的教育机制,逐渐帮助男孩养成阳刚之气和君子之风,帮助男孩进行性别、性格教育,并向男孩传输男女差异性教育。

2.何谓“三翼”

基于“适合的教育”视角,“适合”两个字,从学生个体角度来说要适合学生,从职业教育属性来说要适合职教定位,意味着我们要把教育放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去办,从行业属性来说要适合行业需求。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提出,是以行业性高职院校为对象,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开展“适合的教育”的现状,旨在解决行业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衍生的各种问题。根据“适合”两字的定义,围绕学生个体、职业教育属性、行业属性,“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以“适合”为核心,不仅要适合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也要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定位和社会、行业需求,“三翼”即为适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定位、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4]。“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

(三)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价值所在

1.理清行业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人才是行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出发点,采用“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开展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阳刚教育”主体,始终把握住适合学生个体、职教属性、行业属性三个关键点,不仅能够使学生高质量就业,更是行业性高职院校理清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所在。

2.创新行业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葛道凯厅长强调,“适合的教育”要适合学生、适合社会、适合国家(区域)[5]。本文所提出的“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源自于“适合的教育”理念,是“适合的教育”理念在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校本实践,是行业性高职院校办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有利于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同时,“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推行,各行业性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企业学院、共建校企实训基地等方式,整理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强化校企深度合作,让企业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官”“监督官”和“反馈官”,借力企业,助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提升行业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推行,使行业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是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在校学生就有深入到企业一线的机会,通过工学交替、企业实践、企业课堂、顶岗(跟岗)实习等教学实践性环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用人单位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三、“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强调,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而非理论,教师应明确这一概念,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行业性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专业与岗位的对照工作,细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中有明确岗位标准的,教师授课应牢牢把握岗位标准这条主线,塑造逼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企业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展示经典案例,实现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其次,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分层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从而为正式上岗奠定良好基础;最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应单单以学生为参照物,教师还应充分考量学校当地本土化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丰富的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项目当中,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找准自身定位,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科学合理编制校本化教材

教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而行业性高职院校校本化教材,更应突出自身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行业性特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校本化教材都是在其他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修改,对于理论的描述存在空洞泛化的特征,显然无法适用于行业性高职院校推行“适合的教育”,更无法与“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构建思路相匹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编写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引导相关领域的企业技术专家或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到决策工作当中,为教材的编写出谋划策,杜绝各版本教材雷同及抄袭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定上,要突出企业工作情境的还原,对各项教学方案的实效性进行求证,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构建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建设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推行,关键在于具备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第一,行业性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将企业技术型人才通过“引进来”、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等方式引进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派出去”的方式,将实践经验比较少的教师派到企业中进行实习[6]。第二,行业性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导师制度的探索工作,一方面,不仅在校内需要配备相应的导师,在校外也应该配备专门的导师,同时要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另一方面,企业导师的选聘,应选择一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校内外导师能够共同制定课程方案、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校内外有机配合、交替协作指导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采用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是否适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最直观的数据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真实的评语就是企业对实习生及毕业生的评价。因此,行业性高职院校可以按照能力本位、开放式、过程考核三大原则,采用校企联合多元化人才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方式如下:一是学校的学业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用工企业的素养评价,包括遵规守纪、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7];三是学生自我认知与激励评价,包括对课程掌握程度、岗位适应能力、高职发展规划等方面。

(五)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8年联合发文,就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出了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三个对接”,一是专业开发与建设要对接产业需求,二是课程体系构建要对接职业标准,三是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对接工作过程[8]。从“三个对接”的内涵来看,不难发现,行业性高职院校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推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学校可根据产业需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开发与建设“适合的专业”,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采用共建企业学院、校企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

当前,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较为丰富。笔者认为,任何模式和路径,其核心离不开“适合”二字,“适合的教育”校本化“一体三翼”育人机制的提出,准确把握住其核心,强调适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定位、适合学生个体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必将助力行业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助力行业性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行业性适合的教育一体
影音智能集成行业性综合大展 CIT2019展会综合报道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行业性、专门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