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研究生“3+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2022-02-16 08:33刘怡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硕士导师

■赵 彤,刘怡辰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及这些方面组成的整体活动过程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1]。在分析整理文献时发现,目前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方面入手治疗和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2-8]。社会工作的介入是结合硕士研究生自身特点、潜在能力和所处环境,来预防其心理健康产生问题[9]。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消极情绪凸显

硕士研究生的抑郁情绪表现为处于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落,丧失对生活、学习的热情,对个人前途不抱希望[10]。研究生的焦虑状态体现在课程安排、考试、实习、论文、科研等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在家中无法与导师针对论文进行当面沟通,难以与导师达成有效的学术交流,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来进行论文写作,心理压力倍增。更有甚者,缺乏自身情绪的管理可能导致其存在狂躁的表现。

本研究以辽宁省S大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样本中,男生占69%,女生占31%,符合S大学研究生男女比例,研究生各年级均有覆盖。对于“您是否经常感觉到消极情绪产生?”(多选题)这一问题,112名研究生(占58.3%)表示自己经常产生负面情绪(见图1)。

图1 “您是否经常感觉到压力过大?”(单选题)

对于“您是否经常感觉到压力过大?”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近期压力过大的占总人数的68%,认为较小或没有压力的仅仅只占2%。可见,硕士研究生总体来说心理压力状况值得关注。

(二)自我认同度较低

自我认同一方面是与在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是通过父母的赞许而产生的[11]。硕士研究生在做了数次试验后、在改过数次论文后,仍无法达到导师的要求与标准,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毕业年级的学生时间相对紧迫,对于自己的论文送审及答辩有一定程度上的担忧,认为自己会延期毕业,不仅辜负了导师的期望,同时还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当危机出现时,常常会否定自己,产生自我怀疑。

对于“您是否经常感到不自信?”这一问题,192名硕士研究生中有105名研究生(占比26.04%)表示存在此现象,导致她们存在不自信的心理因素分别为对未来的迷茫、学习成绩科研进度、自身内外形象、家庭情感因素、经济条件(见图2)。

图2 “您认为自己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对于“您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多选题),各项比例为:“课程安排”(29.32%)、“实习安排”(26.12%)、“职业规划”(20.84%)、“课堂汇报及演讲”(19.47%)、“其他”(4.25%)。

二、新时代背景下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学业、科研压力

研究生群体在校期间不仅需要修完必修课程、参加实习、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各类比赛,还要协助导师完成一系列的课题研究。部分研究生的导师是校外导师或导师事务繁忙,无法与导师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减缓了科研进度。此外,硕士研究生阶段所招收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跨专业报考,他们在备考之前从未接触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吃力,认为自己远不及本专业有功底的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使得跨专业学生在学习知识、做科研时容易产生认知方面的偏差,产生负面心理情绪。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见表1。

表1 产生消极情绪原因统计表

(二)人际交往压力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对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上大部分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研究生群体组成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要复杂,年龄、工作经历、社会经验等都存在着不同,因此该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局限在同寝室或同门的少数群体中,甚至还有孤身一人的情况出现,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每天除了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和实验室,几乎不去别的地方,社交圈子越来越小,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的扩招使每个导师所带的学生有所增加,造成研究生与导师情感交流不足,可能会出现导师不能顾及所有学生的情况,造成导生间关系紧张,研究生会误会导师的做法并且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容易导致心理落差和挫败感的产生,易影响该群体的心理健康。

(三)就业压力

部分研究生是为了逃避本科毕业找工作考取的研究生,随着研究生群体规模的扩大,工作岗位和毕业生数量不能成比例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基于上述硕士研究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厘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完善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及提升该群体能力。建立“3+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见图3)来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可以调动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及学生家庭共同参与预防和治疗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

图3 “3+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构建“3+3”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一)三方联动,多元预防

“三方联动”是指在预防硕士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家庭、社会工作者和学校三方联手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心理出现偏差,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创新。预防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不是某一方能解决的,要提高学校对该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专业的方法来引导该群体及其家庭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1.高校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当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有了明显的改变,然而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其工作重点是帮助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障碍,而忽视了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预防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发展性需要。因此,开展研究生心理教育的前提是高校首先正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建立心理问题筛查机制,提高该群体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并且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测。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对于问题“您平常如何消化研究生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或负面情绪?”(多选题),63.22%的研究生选择“跑步或出游散心”,仅仅有3.9%的研究生选择在产生负面情绪时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见图4)。

图4 “您平常如何消化研究生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或负面情绪”(多选题)回答情况

2.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促使了学校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模式,学校安排心理教师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线上授课,线下由社会工作者对学生开展活动来提升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大多数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依靠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以及辅导员来展开工作,发挥着补救性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能够将该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其成长环境结合起来,运用专业方法组织活动来挖掘潜能、促进发展,发挥着预防性的作用,要将社会工作者和心理教师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保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1)各年级硕士生配备心理教师授课

心理教师可以针对研究生所处年级实际情况来进行心理健康授课,例如,学生研一对于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教学制度难免有焦虑的情况发生;研二学生由于需要发表论文、参加调研而产生紧张、烦躁、厌学的情绪;研三学生面临着毕业论文和实习的双重压力等。需要心理老师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上授课。

(2)社会工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开展“研途同行”活动

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来使团队形成合力,改变原有偏差的行为及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社会工作者根据各年级研究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研究生量身打造合适的活动内容。例如,研一新生出现的环境适应以及对未来迷茫等问题,可以开展“如何规划和适应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等主题;针对研二的学生开展“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身经历”等主题来提高该群体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经验;针对临近毕业的研三学生,开展“正视毕业压力,走向美好未来”等主题来缓解其正值毕业季和论文答辩的焦躁心情。心理健康产生原因与年级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心理健康产生原因与年级分布

3.开展线上的家庭小组活动

家长普遍认为该群体已是成年人了,有了一定的抗压能力,应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家人对研究生日常生活上的关心也会减少。长此以往,该群体的部分心理压力也来源于家庭,家庭对研究生大多都寄予厚望,这种期望在无形之中给研究生增添了心理压力,而且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不能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要预防和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家校合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以专业为单位来建立微信群,每个群中配备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定期在群中为家长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更新家长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引导家长如何跟子女进行有效沟通。在研究生上学期间的周末,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展线上小组活动,通过游戏环节彼此敞开心扉,同时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困扰与社会工作者共同来对此制定科学合理并且能被子女接受的消除困扰计划。

(二)三维布局,全面营造

“三维布局”是预防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创新模式之一,该群体在校时间远远多于在家里的时间,因此通过在学校内推进环境、文化、平台三个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预防(见图6)。

图6 三维布局模式图

1.校园环境营造

研究生在校生活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是可以促使研究生塑造良好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研究生,导师都是读研期间最亲近的人,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多和导师沟通。参加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还可以将近期对某件事产生的困惑与导师进行交流,来缓解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维持良好满意的人际关系圈,定期与导师、同门、寝室成员等聚会。在寝室也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同寝室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校园文化营造

很多学校仅通过知识讲座来进行群体性科普,没有充分地让研究生有效地发挥自身能动性,高校应为研究生营造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举办心理健康专题沙龙,能够让该群体自由阅读并分享自己对心理学书籍的感悟。举办心理戏剧节,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心理学。学校还可以组织研究生春游、秋游等活动,既能使该群体在活动中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该群体放松一下长期以来在校做科研、写论文的紧张心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促使研究生更好地把自己从局限的状态中释放出来,发挥潜能,增强社会竞争意识的同时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2]。

3.校园平台营造

高校建立心理健康公众平台,在平台上发布相关心理测试,实现对学生隐私进行高度的保密,后台的分析结果仅本人可查看并存入系统中,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按照等级分类标准科学地分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先进的记录方式能够使心理问题个案保存较长时间,也能客观反映硕士研究生普遍的心理特征,从而有目的地化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多媒体应用上打造创新教育模式,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在短视频中普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心理健康小故事,分享心理电影等,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设置不同的栏目,将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以化名的形式发布出来以供硕士研究生群体借鉴,收集学生日常的小问题并匿名发布,可以让大家来互动帮助,设置一个信箱为该群体提供一个说心里话的地方,从而促使研究生能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大多来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研究生自身,其中家庭和学校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对其身体上进行“严防控”,更要对其心理进行“有效导”。除了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治疗外,还应该多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筛查与预防问题。通过开创“3+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平台,促使三方联动、三维布局,多元预防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硕士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弹性。此外,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不仅能够提升研究生自我同情、自我教育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解决和预防自己的心理问题,还能够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社会工作者通过链接资源,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环境、文化、平台三个维度上,共同推进对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工作,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动态,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