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地区“大青眼”异育银鲫“中科5 号”养殖初探

2022-02-17 02:12邓际华梁成斌程士杰林子楠
科学养鱼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科鱼苗鲫鱼

邓际华,梁成斌,杨 晔,关 欣,袁 野,程士杰,祝 帅,林子楠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小兴安岭地区20 世纪采金潮过后留下了大量的“大青眼”(采金坑)未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林地资源。2009 年以来国家封山育林政策出台,天保工程启动,大林业概念下多种经营逐渐兴起,随着国家复垦恢复生态政策,不少实验在采金坑开展,取得了一定效益。在生态复垦背景下,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19 年在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抗病性强、长势快、耐粗饲、饵料系数低、易饲养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并于同年5月投放养殖。

一、放养条件

1.“大青眼”概况

在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精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的采金坑,金坑1 号面积0.25 公顷,水深 0.1~3.8 米,金坑 2 号面积0.31 公顷,水深0.3~4.4 米,周围均有山水渗入,池底平坦,沙底少淤泥,附近有河流通过保水性持久,水位线与附近水系持平保持稳定,附近植被为稀疏低矮实生桦木,通风条件良好,水质清澈,条件受限没有增氧设备,两坑最近直线距离36米。

2.清塘、施肥

放鱼苗前用电鱼机清除杂鱼,5 月5 日亩用生石灰100~150 千克湿法清坑,后施用发酵好的农家肥200~550千克/公顷肥水,10天后用废豆渣每天浅滩处泼洒200 千克/公顷,持续1 周,水体逐渐呈浅绿色,满足育苗营养需求。

二、放养情况

1.放养方法

根据金坑条件选择放养鱼品种与放养密度,1 号金坑选规格为200 尾/千克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夏花鱼苗,每亩金坑放养300~400尾,配套放养地产品种柳根鱼1 500~1 800 尾、本地鲫鱼400~500 尾,上层放养规格为20 尾/千克白鲢200~400 尾。2 号金坑选规格为200 尾/千克的异育银鲫“中科5 号”夏花鱼苗,每亩金坑放养400~500尾,配套放养地产柳根鱼 2 000 ~2 500 尾、 本地鲫鱼400~600尾,上层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白鲢500~700尾。

2.鱼苗放养

放养的异育银鲫“中科5 号”鱼苗规格统一,活泼健康,无伤无病。在鱼放入金坑之前用2‰的高锰酸钾水浴30 分钟,鱼苗入坑前要检查仔细,由于运输时间长,袋内温度与金坑温差很大,缓慢调节鱼苗袋中的水温,使温度缓慢趋于一致,避免出现应激,把鱼袋放入金坑30 分钟后,温差一般以不超过1℃再放开口袋。选择顺风区、浅水处打开鱼苗包装袋, 让鱼苗从袋中缓慢自由游向池中, 并注意放苗时要轻缓,避免带起底沙,本实验选择晴天阳光最充足的下午2时左右放苗。

三、饲养管理

1.水花前饲喂

放养前全坑泼洒自磨豆浆3~4 天,培养水中的浮游植物和肥度,在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入塘5天后, 可将熟豆渣或废弃豆饼配比专业的开口颗粒饲料泡发后攥成小块投放在金坑朝阳的浅滩处, 每天两次, 刚开始每天按鱼苗重的5%~7%投喂,并在投喂两小时后观察鱼苗吃食情况, 鱼多吃多投, 少吃少喂。待鱼苗到4.5厘米长时,就可进入投喂驯化饲养阶段。

2.驯化饲养阶段

定点投喂驯化每天4 次,即9:00、10:30、12:00 和13:30,选择粗蛋白质水平高、粒径在0.5毫米左右的颗粒料,投喂时固定一地,投喂前敲桶5 分钟,开始的时候少量多次,后逐渐增加。一般投喂9~14 天异育银鲫“中科5 号”较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一旦成群在投喂地点抢食, 就标志着驯化成功, 说明异育银鲫“中科5号”进入了正常管理阶段。进入正常饲养阶段, 每次投喂量以剩余饵料多少为标准。

3.饲料营养选择

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投喂的饵料主要在7、8、9 月3 个月,6 月多以颗粒料为主配合青饲料,7、8 月为鱼的主要生长阶段,逐步提高饵料的蛋白质比例,由20%提高到25%,投饵次数增加到每天5~6 次。9 月逐步降低饵料的蛋白质比例,由23%降低到18%,减少投喂次数到每天3 次,即10:00、11:30 和13:00,9 月中旬一直投喂到鱼不吃食停止。

4.水质调节

采金坑水体比较深,水体量较大,渗透性好,坑底主要是沙底,对水体有一定的自净作用,水位调节主要靠地下水和自然雨水,水体总量变化随着河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一般8月汛期达最大值,7、8 月不定期全坑泼洒海水晶或粗盐4 千克/亩,在浅滩区大量引种水草,为鱼提供躲避环境及食物来源的同时净化水体。全池泼洒海水晶或粗盐分两次隔天进行,利用温度差及晚间对流充分消毒杀菌。生长情况详见表1、表2。

表1 1号坑异育银鲫“中科5号”每月生长情况 克

表2 2号坑异育银鲫“中科5号”每月生长情况 克

5.病害防治

异育银鲫“中科5号”抗病力较强,金坑的环境相对封闭,病害比较少,本实验的预防工作主要是预防孢子虫病,定期泼洒消毒剂或杀虫药,泼洒药物分两天进行,第一天泼洒药物的一半量,第二天泼洒另一半量,按照平均水深3 米泼洒。6-8 月每隔15~20 天泼洒两次10%二氧化氯消毒剂900~1 000 克/公顷,预防细菌和病毒性鱼病;每隔15~20 天,泼洒两次优马林800~900 毫升/公顷,预防寄生虫性鱼病。

四、讨论

1.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生长速度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光照比较充足、水温比较高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很快,而本实验的生长环境金坑地处山区,地理纬度比较高,金坑比较深,金坑的水体因阳光直射,只有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水体常年维持在一个相对低温状态,异育银鲫“中科5号”又属于中底层鱼,温度过低可能是导致其生长缓慢的因素之一。

2.生长速度较本地品种快

2019 年10 月通过捕捞异育银鲫“中科5 号”称重规格,平均体重分别为57.56、55.47 克/尾,不同的坑中养殖增重差距不显著,亦可能1号坑浅水区比较多、温度同比2 号坑略高生长快速所致;两个坑平均成活率均达80%以上。通过本实验数据表明异育银鲫“中科5号”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且生长同比本地品种具有速度较快的特点。

3.对饲料有一定要求

9月投喂饲料蛋白质水平降低,可能也是影响异育银鲫“中科5 号”9、10 月生长曲线变化及后期生长乏力的因素之一。

五、结论

经过4~5 个月的精心养殖,当年放养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1号坑平均规格为57.56克/尾,2 号坑平均规格为55.47 克/尾,1 号坑对比本地鲫鱼平均规格36.35克/尾、2号坑对比本地鲫鱼平均规格33.54 克/尾,异育银鲫“中科5 号”生长速度是本地鲫鱼的1.5倍以上。通过本试验表明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金坑中能够正常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比本地鲫鱼增重快、料肉比高,经济效益比本地品种有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中科鱼苗鲫鱼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 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鲫鱼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中科招商之退场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鲫鱼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