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县级融媒体平台的“战疫”内容生产
——以昌乐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2022-02-17 21:33徐海芹
传媒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昌乐昌乐县战疫

徐海芹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融媒体中心利用各自媒体平台和资源优势,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耐心为群众解疑释惑、推动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与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役”中展现了媒体融合的“战疫”新高度。本文从生动实例出发,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利用县域内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主动创新,互融互通,充分发挥正确的“战疫”导向作用,达到党委政府在防控疫情、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目标要求。

一、传统媒体创新传播形式,提振民众士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宣传“喉舌”,昌乐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其作为权威专业主流媒体的优势,不断开拓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表达方式,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充分挖掘昌乐县域内各镇(街、区)和部门单位在联防联控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成效,生动地报道了“战疫”一线的诸多感人事迹和故事,展现了昌乐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面貌,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凝聚起了强大的“战疫”力量。

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电视的宣传报道实力和优势,创作推出160余条新闻视频。昌乐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站共同开设“全民总动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 我们在行动”“抗疫一线风采”等“战疫”栏目,实时播发疫情动态,加强正确舆论引导;深入报道抗疫典型事迹,展现伟大抗疫精神;形成宣传教育服务合力,筑牢主流舆论宣传阵地;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联动,在昌乐传媒网开设“保供应保民生”“心理健康服务”等便民专栏,在“今日昌乐”微信公众号开设“疫情实时数据”“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抗疫电话义诊专线”等专刊,推出多种便民利民措施,提供全面细致的媒体服务。

昌乐融媒主持人出镜拍摄公益宣传片《牢记|昌乐融媒主持人告诉您应该这样做》《预防病毒48字原则》,直播连线最美逆行医护人员——《昌乐融媒主持人连线最美逆行者张晴晴》《昌乐融媒主持人与县人民医院护士郑爽视频通话》,邀请昌乐县人民医院、昌乐县疾控中心的专家解读最新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昌乐日报数字版开辟专版报道昌乐本地疫情防控做法,一个个专题专栏,一次次策划报道,一篇篇重头稿件,坚定了昌乐县广大干部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批优秀电视新闻稿件诞生。“战疫情” 栏目共收录了《战疫情│昌乐营丘田家楼村的“口罩书记”》《战疫情|鄌郚普通村民义务担当“快递员”》《战疫情|昌乐一位校长的值班日记》《泪目!昌乐一线医师张晴晴:“要传染就传染我自己!”》等稿件。这些作品中既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展现了他们逆行而上的担当和奉献;也有在各镇街区的退役军人、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聚焦“战疫”宣传、复工复产,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基层抗疫工作的方方面面,营造了声势浩大的全民抗疫宣传氛围。

二、新媒体践行移动优先,当好权威发布厅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及时迅速、受众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明显优势,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讲好疫情防控故事,通过文字、画面、图片、H5、海报等新媒体产品,制作和发布疫情防控相关新闻信息和通告通知以及防控知识,并通过粉丝群和朋友圈的积极转发,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自己想知道的疫情信息。特别是主流新媒体,更是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成为“战疫”信息的传播者和舆论的引导者[1]。在新冠疫情防控报道中,昌乐县融媒体中心积极践行“移动优先”战略,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将主流声音、权威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群众中去。

新闻客户端彰显快速、海量、可互动、易复制的传播优势[2]。目前,“爱昌乐”APP作为昌乐县群众获取权威信息的重要媒体平台,累计用户量已达14万。昌乐县融媒体中心发挥“爱昌乐”APP平台反应迅速、无限发布的优势,做好一线疫情信息的第一时间推送。“爱昌乐”APP开设“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专栏,一线全媒体记者每天坚守全县各个疫情防控哨点,进行实时动态、准确权威的报道;首页上线“实时动态”专栏,主要推送县委防疫防控指挥中心发布的各项疫情通告和通知等信息。

昌乐县融媒体中心还积极搞好各平台资源的互融互通,联动作战,统一发布。疫情期间,“今日昌乐”每周七天不间断,每天发布疫情最新进展和全县各地防控形势6~8条。“爱昌乐”APP首页置顶推荐疫情防控一线记者采写的重点报道。2020年2-4月,“今日昌乐”微信公众号订阅量、“爱昌乐”APP注册用户数平均增加2万人。

昌乐县融媒体中心优化组合最精干的编采力量,依托“闪电云”全媒体用稿平台,改变原来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稿件高度重合的状态,对全媒体记者一次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精心的打磨和包装,标题高度凝练,可视性倍速上升,更有精心策划的内容作为保障,彰显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活力。疫情期间,一大批有温度、接地气、有深度的新媒体产品,受到群众的纷纷转发和点赞。“爱昌乐”APP的15条稿件单条点击量突破10万人次,《昌乐向全县居民发出紧急倡议》点击量突破24万人次,《昌乐人别出门!别出门!千万别出门!》点击量突破18万次,《辟谣|昌乐关于网传疫情不实信息的通报》,点击量高达12万人次,《昌乐确诊病例王某某活动轨迹发布》《昌乐确诊病例孙某芬活动轨迹发布》等分别突破10万人次。《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给昌乐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点击量突破8万,《权威发布丨昌乐确诊1例,最新情况通报来了》《再次强调丨昌乐人别出门!别出门!千万别出门!》点击量突破3万。

昌乐县融媒体中心落实县委、县政府“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企业复工复产、农业生产恢复等方面出现的难题,高度关注和报道生产一线的信息和相关动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助推工农业生产迅速进入正常轨道。“爱昌乐”APP及时上线“宅在家不出门买买买”网上购物功能,链接佳乐家新昌店、佳乐家昌盛店和全福元等大型超市及有关镇(街、区)果蔬合作社等商家,通过线上或电话下单、线下配送方式,为在家避疫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网上购物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助力农副产品销售。配合昌乐县2020年大型电视网络招聘会直播节目,开通闪电云用工平台,高频发送企业招聘信息,宣传好用工政策,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三、“村村响”发挥大作用,疫情防控“声”入人心

广播电台曾经是我国人民获取各种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即使互联网同广播相比具有及时迅速、受众面广、交互性等优点,也不能取代广播收听便捷、随身携带和价格低廉等优势。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中老年人群居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互联网应用较少,他们对传统的广播有着天然的依赖和信任。而且广播信息接收随意方便,既不耽误干农活,又能满足各种信息需求。

近几年,基层广播迎来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如火如荼建设的大好机会[3]。早在2014年,昌乐就在全县各村(社区)和大中规模的企业安装了高音喇叭和音箱3120个,农村社区广播实现了全覆盖。社区广播身立足于本土地域特色,从群众的饮食起居等生产生活出发,主要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真正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昌乐县融媒体中心与昌乐县卫健局、疾控中心等部门沟通联系,紧急制作了一系列于疫情防控相关的音频。全县各镇(街、区)的“村村响”大喇叭(社区广播)准时响起,向居民循环播放防疫工作通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知识等注意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在城区重要路口、公园广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场所的“大喇叭”也滚动播放疫情防控音频,使疫情防控知识响遍昌乐的大街小巷。“村村响”大喇叭覆盖范围广,传播效率高,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群众能够快速直接了解到当前疫情发展态势、各种防控知识和政策,有效提高了群众的个人防护能力,助力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畅通民意通道,解决回应群众关切

随着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县级融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和愿望的最方便和最快捷的渠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融媒体中心更成为及时宣传党委政府、政策与传达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昌乐融媒体中心“爱昌乐”APP开通“网络问政”栏目,103个政府部门(单位)上线,倾听民声聚民智,汇集民意解民忧。平台依托App超12万的用户基数,对于网民反映的诉求,通过流程派单落实到10个镇街和93个相关部门(单位),处理结果在App上显示。一般情况下,涉及全县层面的问题,相关部门将在7天内给予回复;镇街层面的问题在5天内回复,村级层面的问题在3天内回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爱昌乐”APP “网络问政” 栏目还开通特别通道——收集疫情防控工作意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既有利于相关部门快速有效地获得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也便于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比如,昌乐市民通过“爱昌乐”APP问政平台反映某药店疫情期间乱涨价的问题。有市民留言称,在昌乐城区某药店购买一盒口罩,药店销售人员要求其付款50元,而两天前该市民购买了同样品牌的口罩,售价只有30元。“爱昌乐”App问政栏目收到帖子后,工作人员根据审贴规范,立即将此网帖向领导汇报,经过三审之后将网帖转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提供的情况,立即展开实地调查工作。经过暗访调查证实,群众反映的情况确实属实,随即对该药店作出行政处罚和处理,并将查处情况通过问政平台进行了回复,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疫情报道既要坚持权威,也要兼顾流量

做好基层舆论引导力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根本目标,因此,提升舆论引导力显得尤为重要[4]。自从昌乐县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后,市民高度关注他和他家人的情况,民间和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谣言和“小道消息”,市民产生了恐慌心理。为稳定疫情防控形势、主导疫情舆论场,昌乐县融媒体中心及时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发布《权威发布:昌乐确诊1例,最新情况通报来了》的通告和客户端推文,由于传播及时、时机掌握较好,通告的阅读量半小时就达到1万多,微信推文阅读量更是达到了10万+。

在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生态下,充斥着许多不实信息和谣言,需要主流媒体坚守初心和定力,守好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传播根基,生产导向正确、内容真实的高质量产品,传播普通民众所需的信息和服务,提高主流声音的引导力,抵御噪音的干扰,助力全社会齐心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初,在昌乐部分微信群、百度昌乐吧流传信息:“昌乐疫情进入高危阶段,昌乐县人民医院处于满额状态。”“爱昌乐”APP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求证、第一时间辟谣,得到广大市民一致认可。经调查核实,此信息为虚假信息,提醒广大市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微信群、朋友圈、贴吧论坛发布此类谣言信息,严守法律法规。

新媒体时代,追求权威的同时还要兼顾速度,争取流量。要重视发稿的速度,由多种方式层层推进。首先,采访得有备而来。在采访之前要按照轻重缓急,列举出问题。其次,要善用新媒体工具。一边开着手机录音,在电脑上记录,一边着手整理精简版采访问答,特别是口语表达出现的断句需要及时补上,这样可以缩短后期重听录音的时间。疫情报道中,有的采访赶得急,需要记者一个人担任文字、摄影、摄像。对于视频,以短视频为主,一分钟以内,即刻传送,这样传输速度快,后台剪辑也更加方便。

六、结语

作为疫情“宣传战”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多元化融媒形式,多层面传播效果,多类别的传播语态,昌乐县融媒体中心积极作为、主动发声,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正能量,也为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进行了一次积极探索。但是,仍存在值得反思和提升的不足之处,例如,如何更主动借力新媒体平台增强电视节目影响力;如何解决媒体转型过程中专业人才,特别是视频拍摄、制作人才的不足;如何加强策划,制作出更多既符合新媒体传播特色又能反哺传统平台的新闻产品,等等。向全媒体融媒体转型,县级融媒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昌乐昌乐县战疫
战疫秦川
团结战疫
Long A Sounds
县域农村公路规划研究
致战疫中的武汉
战疫魔
昌乐县营陵古城遗址
拧瓶盖的男生
昌乐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对策研究
昌乐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