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在幼儿文化自信培养中的应用初探

2022-02-17 21:40张盛洁
科学咨询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传统节日传统

张盛洁

(昆山开发区珠江御景幼儿园,江苏昆山 215300)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许多应用[1,2]。生活即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3]。当前,为了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树立文化自信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中应用“行知”教育理论,通过多样化的举措对幼儿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以及情感认知进行渗透性传统文化教育,并达到促进幼儿文化自信、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幼儿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极其严重,导致缺乏中国文化自信。随着世界全球化后,幼儿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极其严重,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成为孩子主要的食物选择;圣诞节、万圣节等外来节日已经深入幼儿心灵。再者,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就使得许多中国人崇洋媚外,对国外文化的认同感远超过中国[4]。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举措,以提高全民文化自信,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带领幼儿从小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启蒙培养爱国情怀。采用“生活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在无形中感染熏陶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抓起,为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中华文化文明奠定基础。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5]。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6]。梁启超先生曾说:“春秋万法托于始,几何万象起于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对个人以后生命周期内的发展尤为重要。其中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将为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祖国未来公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健全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奠定良好基础[7]。

二、陶行知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也可借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在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不能以书本为中心,要以生活为中心,幼儿培养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也应充分考虑便于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避免完全从知识体系出发的教育。

(一)努力营造生活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依据教学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景,让幼儿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游戏让幼儿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结合当地及全国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活动角色,如:昆曲演奏、皮影戏表演、京剧表演、猜灯谜大赛等,使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幼儿在环境中去认识并感受传统文化的古韵,并且讲究传统节日的由来,在玩耍中学习和了解文化常识,培养传统文化认知与传承能力。

传统节日是中国自古流今的文化沉淀产物,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环境创设都有其不一样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因此,我们抓住每个节日的特点,根据节日由来而适时布置节日的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熏陶。如:在过春节时,在大厅、走廊、教室以及各个活动室的门上挂上红灯笼、鞭炮、剪纸等具有节日特色的手工艺术作品,给幼儿讲述有关“年”的传说与过“春节”的礼俗;在元宵节时,在大厅挂上亲手制作的花灯,供幼儿猜灯谜,可以根据幼儿的来源地不同,对比中国南北方在元宵节习俗的异同;在国庆节时,在墙上、大厅挂上幼儿自己制作的五星红旗等,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与国庆节由来,培养幼儿爱国情怀。通过创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生活教育环境,让幼儿逐渐感知传统节日的多样性与魅力,树立幼儿文化自信。

(二)细心设计生活化的传统文化活动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各个领域,我们要选择传统文化中美好的、符合幼儿的兴趣并且能让幼儿容易接受的素材,这些素材东西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授予幼儿。这正是 “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即幼儿教育和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借助多种载体和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还可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的“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教育”融合,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长幼儿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1.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

为了使幼儿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把传统文化与活动相结合,设计成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满足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等全方位发展的需要。例如,传统节日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主题,我们通过语言活动《年》、美工活动《漂亮的春联》、音乐活动《新年好》、社会活动《拜年啦!》等,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过年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有关的历史。又如“元宵节”这一主题活动,我们设计了生活活动《搓圆子》,绘画活动《团团圆圆一家人》,语言活动《花灯谣》等,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仅增加了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提高孩子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知识。

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时候可以让角色游戏中的点心店出售粽子、月饼等;而美工区则可以投放一些制作龙舟的材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教师在指导游戏的时候也可以以玩伴的身份介入游戏,帮助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教育”融合

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重要的五方面,也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关键点。将传统文化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结合,将助力幼儿全面发展[8]。

传统体育游戏与健康教育融合,滋养幼儿身心健康。将中国传统体育游戏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游戏融入幼儿日常健康锻炼中,如拔河、跳绳、花毽、放风筝、赛龙舟、爬花杆和抢花炮等。

传统技艺活动与科学教育融合,提高幼儿科学认知与思维智力。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选择如泥塑、木刻、竹编、剪纸、织布等工艺日常活动,引导幼儿科学探索,以培养幼儿思辨能力。

传统德育活动与社会教育融合,塑造幼儿美好品德人格。在一日生活中,要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使幼儿从传统文化中懂得做人的道理[9]。比如孔融让梨中我们懂得了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向他人学习,谦虚好学。在平日的晨谈、午休、自由活动等时间也会给幼儿讲述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幼儿在不断的熏陶后有所改善。以前,幼儿来园时不会和老师打招呼,现在经常听了这些小故事之后,每次来园都会主动地和老师问好,幼儿学会了尊敬师长;以前,幼儿在集体活动时经常不会坐椅子,男孩子要么经常翘椅子,女孩子穿着小裙子还不把小腿并拢,但是现在幼儿集体活动时椅子坐正了,背也挺直了,女孩子都像小淑女一样把腿并拢坐着;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在自由活动时也经常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玩猜谜游戏、说绕口令等;念歌谣《小黄狗》《过家家》等;讲神话故事、美德故事,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着幼儿,陶冶着幼儿的情操,从小培养集体荣誉感,不怕困难精神,乐意奉献精神。

传统经典文学与语言教育融合,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与文学素养。根据幼儿年龄与学习接受能力,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讨论中华传统经典书籍,丰富文学素养。例如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动画片和其文学作品,幼儿被孙悟空的顽皮与善良所吸引,然而未知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初衷以及该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哲理。教师可借助本地特色,如连云港贯以花果山出名,并从实际生活引导幼儿感知传统文化,所以就以“花果山”为主题,引导幼儿探索。先切入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动物——猴子,引出水帘洞,认识花果山,再扩展了解认识,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

传统艺术与艺术教育融合,助力幼儿怡情养性。将中华传统的琴棋书画融入幼儿每日生活教育,启蒙幼儿艺术认知与欣赏,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理性认知外来文化,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接纳之前要有理性认识。在设计和组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应合理介绍,例如,拿幼儿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和农村小吃煎饼、手抓饼等相比较。使幼儿更好地把握传统饮食和外来饮食。引导学习外来文化,但也要教导幼儿不能忘记本国文化。就拿食物做例子。例如,鸭血粉丝,小鱼煎饼,徐州凉粉,连岛的海鲜,手抓饼等放在多彩的外来文化中,让幼儿体验不同文化,加以区别并弘扬传统文化。

(三)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传承文化美德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不仅要将传统节日同各个习俗相结合,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挖掘潜在的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除了平时幼儿在学校的一些活动,还可以多开展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亲子活动,社区活动等,利用“走进来”“走出去”形式开展。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与孩子们互动,发动家长来幼儿园,让家长参与亲子游戏,使幼儿对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并从活动中得到快乐;同幼儿一起走出幼儿园,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带着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一些场所进行传统节日活动,这样可以使节日活动更丰富。

在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设置的活动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主张做上教,做上学,即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的不同,在进行传统节日活动时设立不同的活动目标。以重阳节活动为例,小班的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有限,动手能力较弱,则在活动时应更倾向于认识重阳节,初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中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则在活动时可以主要侧重在一些动手方面的活动,如给爷爷奶奶制作贺卡等;而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尊老爱幼的意识,则在活动时可以带领大班的幼儿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集体表演节目让老人欣赏,给老人说祝福的话等。

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通过在日常幼儿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更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共同架起一座教育的桥梁。

三、结束语

针对幼儿教育,有必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树立幼儿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教师不断深入探索适合幼儿年龄段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实施方案,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认知和肯定,健全幼儿“德智体美劳”的系统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中华文化自信,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将为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祖国未来公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健全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传统节日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