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师:感觉良好

2022-02-18 22:23善来
智族GQ 2022年1期
关键词:时装设计师设计

善来

提到中国时装设计师,你最先会想到谁?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这个创意产业中的细分群体的?在物质基础尚不发达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时装”被更大众化和实用化的“服装”所取代,以蔽体保暖的功能性为最大原则,劳动是最大的潮流,干净朴素是最值得标榜的形象。而改革开放后,国际时装流行趋势的随风潜入,吹醒了国人对时尚的懵懂认知。

彼时的中国,人们对美的认知刚刚被“西风”复苏,前卫的观念和着装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设计师”作为一种舶来品尚未发展出属于本土的教育与发展体系,一切标准都在向西方看齐,趋向于努力融入西方时尚话语体系的状态。1986年,上海市服装研究所选派陈珊华代表中国服装设计师出席巴黎国际时装节,以“红与黑”系列的主题在巴黎的舞台上亮相,也成为中国时装设计师走入国际视野的高光时刻。

从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时装与服装之间始终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服装产业的加工中心,而另一方面,“时装设计师”的名号在这个阶段,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模特与服装表演的兴起、国际时装品牌陆续进入中国而为人所熟知。本土培养出的第一批设计师们,如王新元、吴海燕、张肇达,开始在国内越发完整的服装教育与选拔机制中脱颖而出,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效力于本土服装企业,将振兴中国的野心与抱负彰显在设计的一针一线之中,让中国时尚成为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镜子,照亮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前路。

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设计师在对外交流与传播的路径和渠道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设计师们的个人意识显著提升,单枪匹马创立品牌,甚至是同名品牌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从2006年设计师谢峰携个人品牌Jefen登陆巴黎时装周后,通过各种形式在四大时装周亮相已然成为为中国设计力量提气的集体共识,无论是以伦敦为起点,一步步辗转米兰、纽约,在各大国际时尚中心留下进步的足迹,还是勇闯时尚之都巴黎,可以说自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每季四大时装周上,我们都能看到中国设计师的亮相。

伴随着怀揣着时装设计师梦想的年轻一代中国设计师接踵而至,他们的发展轨迹则反映出了本土创意力量的“中西结合”,拥有中国成长背景与海外时装院校的就读经历,在国际知名品牌实习和就职,羽翼渐丰后下定决心成立自己的品牌,这样的路径让中国设计师的视野更为开阔,不再单纯以所谓的“中国元素”和“中国使命”傍身,因而存在的形态与表达的方式变得前所未有地多元,天马行空的想法寄托于时装之上,使中国时装设计师的风格无法被简单归类。

而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国设计师与中国时装品牌所表现出的快速应变与顽强生命力令人惊艳,即便受到运输、沟通等诸多限制,但中国设计师品牌在设计、制造、发布、销售上已经可以几乎完全依托中国本土的资源进行周转、形成闭环,这不仅是中国设计师本身的成熟,也是中国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审美意识,以及与中国时尚产业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通力合作的结果。当走向国际的危机变为扎根本土的时尚转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时装设计的发展潜力如今已无须单纯依赖以西方为中心的时尚批判。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社会比较机制”理论中提出,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评价自己的状态,并明确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定向,是建立在明确自我评价和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评价基础上的。因此,与其借他人之口为每一位中国设计师贴上“成功”的标签,不如让他们追溯一番自己来時的路,在今昔对比中看见自己的成绩。我们将与之相关的问题发给了正在加速成长的6位中国设计师,而他们的回答也恰恰印证了当下中国设计师骨子里的坚定、自信和直抒胸臆,大家的回答出乎意料地简明、随性、不加遮掩,放下了包袱,无所谓别人怎么看,“自我感觉良好”才最重要。

同时,在各自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让这6位设计师写下了自己最想提问其他设计师的问题,他们的具体回答会在后续的GQ社交媒体平台中揭晓。

2012年,非科班出身的孙小峰创立个人品牌Sean Suen,将时装设计作为自我表达的出口。2015年,在GQ Presents项目的支持下,Sean Suen两次登上伦敦时装周,并在2016年成为首位登上巴黎男装周官方日程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10年后,凭借着对传统正装元素的不断深挖、变形,Sean Suen的标志性风格越发深入人心。面对着近年来街头时装的流行趋势,孙小峰依然坚持着设计的初衷,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摸索。从一开始单枪匹马了解这个行业的运营规则,到走进实体商业,让创意经受市场的正面审视,孙小峰与他的Sean Suen逐渐告别了初出茅庐的青涩懵懂,走向更为扎实和稳定的阶段,表达的主题也越来越倾向于“向内看”:继末代皇帝与“鬼城”丰都的设计灵感之后,SeanSuen通过服装传递的情感力量变得更加细腻与沉静。在以“Ephemeral ”为名的2022春夏系列中,孙小峰将以某个瞬间滚动和炙热的感受为灵感来源,通过人与人之间短暂而灿烂的爱欲来表达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理想,觉得自己可以。

憧憬vs坦然。

自己vs团队。

没太多区别,基本听不太进去。

做梦想vs做自己。

开心是能做自己,遗憾是不够做自己。

疲了。

黑龙江出生,辗转于北京和香港学习,后前往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攻读服装设计,如今辗转于柏林和上海两地,可以说,李东兴的生活经历就是当下全球化趋势的缩影,在不同的地区汲取养分,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XIMONLEE的设计能够跨越国度和人群的限制,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击力。2015年入围LVMHPrize青年设计师大奖后,李东兴于2016年正式成立了同名品牌XIMONLEE,并在GQ Presents項目的扶持下登上伦敦时装周的舞台。从第一个系列“列宁格勒的孩子”,到与艺术家合作的“Master of Mess”系列,XIMONLEE的视角横跨现实与想象、过去与未来,大胆的材质运用与造型感演绎为品牌树立了鲜明的风格。2022春夏系列“双城幻事”中,柏林街头和上海地下风格的结合与重组,将他的暴力美学与先锋概念进一步推向高潮。

因为赢得了一个奖项并且被鼓励做了第一次Showroom,感觉效果还不错,从而希望可以开始做自己的系列。

当时更多的是创意的表达,而现在会注重产品和受众群的互动。

一直保持着小团队的运作规模,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利用了很多行业内的其他专业人士去兼职或做不同项目的顾问。这样使工作室的工作始终专注于设计和开放上,而非琐碎的流程和管理上。

早期更多的是表扬和赞赏,毕竟初出茅庐,不过当下更多的是提出客观评价、疑问甚至批评。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角色是一个品牌的主理人,而非仅仅是一个设计师。

创立品牌时希望提供更多别具一格的男装风格和设计语言,而当下在此基础之上,也希望与更多的人产生交流、达成共识。

把自己觉得做不出来的系列在巴黎时装周前按时搬上了托运带,当时感觉无比地骄傲。而这一程的终点也变成设计生涯中最难过的一件事,4件行李中要在秀场上展示的作品和配饰在被海关开箱后不见了。最终在我们秀结束后的第3天才运到了巴黎。

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处事不惊了。

我觉得我设计的东西还蛮JUNLI的。如果有人觉得我的设计很棒,我会说谢谢。如果有人觉得我的设计很烂,我会说这是风格化品牌的必然现象,我完全接受不同的意见,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审美偏好。跟自己风格还不够明确的时候比,我觉得自己还蛮不错的啦。当初有人说我不好好学习,浪费生命浪费时间,但现在的我依然还在坚持浪费生命浪费时间。

第一眼看到李隽的设计,冷峻、克制、锋利的感觉便会立即地占据感官。2014年在伦敦成立的JUNLI将电影、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元素不动声色地融入自己的设计语言中,在西方剪裁设计之下展现着中国设计师含蓄细腻的意象表达,2016年,JUNLI成为首位被全程赞助进入米兰男装周官方日程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在2022春夏系列中,李隽以David Lynch指导的电影《双峰》为灵感,将隐喻、分身、超自然现象等概念置于精致且实穿的时装单品中,进一步深化他特有的含蓄意境。

买不到自己想要穿的衣服。

2016年米兰首秀时虽然压力很大,但没有太多杂念,很专心地去完成了一场标准的秀场发布。品牌发展至今,对于表达这件事我还是想多做一些突破,2022春夏系列发布会延续了2021秋冬的戏剧式表达,区别于传统的走秀形式,用相对沉浸式的空间和表演去做presentation,让观众能从更立体的维度去理解和感受。

第一个系列至今的设计团队规模其实并没有扩张过,除了一个设计助理以外,目前还是我个人完成所有的设计工作。

没有太关注,而且好像大家不怎么评价我的设计。

一直都是好好做衣服。

每当能设计出当下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满意的作品不被市场认可。

变得逐渐可以理性地去理解商业化和设计的平衡。

让Lady Gaga、蔡依林等中外明星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或许是每个设计师职业生涯中的终极梦想,但对于李思齐而言,2019年刚刚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他就已经和这些天后级的艺人合作,以至于这些理想实现得太快太近,令人有一种职业生涯被倒叙的感觉。当人们开始慢慢认识这个“戏剧化”的设计师时,一系列更加反传统与戏剧化的设计正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滋长、生发,最终成为让秀场上每位嘉宾都大呼过瘾的狂欢秀。

李思齐将Windowsen 2022春夏系列命名为“MonsterHeart”:在Windowsen创造的地下世界中,贪婪的狩猎采集者带着250万颗Preciosa工艺水晶,利用其颜色方式和形状的无限可能性来点缀他们的面孔和身体,随着劲爆的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发光发热。

就是莫名其妙地成立了。

每一次的感受都很满足,从无法呼吸的紧张感直到抵达高潮般的刺激。

没太大区别。

没在听。

存活下去。

走秀当天vs没有。

更加贫穷了。

在创立品牌之时,Yu就对配饰设计的功能性有着清楚的认知,这种寄托情感和审美的配饰,或许在实用性上是徒劳的“in vain ”,但正像人每一次调动器官与身体力量的咳嗽声“cough”,是一种郑重其事的、充满仪式感的强调和亮相。

不同于设计师品牌常规的传播与推广思路,2016年创立的Cough in Vain在行事作风上相当低调,设计师Yu在回答问题时也习惯了点到为止,反而给大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通过艺术表演、展览、“Cough Project咳计划”等更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方式,促使每个人去洞察Cough in Vain与自己身体之间产生的奇妙互动。

想开始一件可以用作表达的事情。

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持续在用不同的形式承载不同的表达。

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从一个小的工作室变成一个大的工作室,条件变好了,制约变多了。

没有太大区别,评价即评价。

初期只是完成自我表达和保证品牌收益,当下及未来希望和团队共同追求及完成彼此及品牌的更大价值。

看到有心人感受到品牌的真诚是最开心的时刻,目前没有什么遗憾。

初期是主观地跟随自己的意愿,后者是在市场和团队里做一位更好的带领角色。

无法定义“Untitled”与创新实验室“Lab”的结合体,Untitlab在国内开辟出一个专注于鞋类与配饰设计的新路。不同于传统的设计师运营模式,由CEO Zen、艺术指导田才、设计师Sans合作共事的创始人组合,从2019年开始为Untitlab快速建立了商业、风格与设计的调性,使品牌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如今在各大中国设计师的秀场上,那些令人啧啧称奇的鞋履与配饰设计,其中有不少就来自Untitlab的设计与创意。

品牌将2022春夏系列发布会选择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舞台上的表演者们穿着新一季概念鞋款,在旋律与肢体的配合下,呈现一场构建与瞬时毁灭的行为演出,呼应着Untitlab关于“毁坏即是无差别的构造”的理解。

感觉来了。

第一次是2020年9月在建国宾馆举办的两周年活动,感受就是累死了,但是也高兴。最近这次是2021年的11月在上海交响音乐厅的演出,因为我在伦敦没有办法和团队一起线下干活,只能远程对接,表演那一天我一直用手机跟大家了解最新动态。

第一个系列就我们3个创始人,那时田才在北京,我和Zen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室就是在家里,现在团队已经十几个人了,上海的工作室也马上要搬去更不错的地方了,也在英国成立了分部。

好像我沒有怎么去听哈哈哈哈。我感觉大家都比较客气,都在说好话,不过我们好像也不太想听。

我们团队比较制衡,Zen作为CEO的角色会带领大家朝着这些目标前进:未来5年中国最具创意号召力的鞋履品牌,带动观众的自我文化认知;未来10年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时尚品牌,带动中国可持续时尚产业的发展;未来20年国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带动国际可持续时尚产业链的创新与进步;未来50年成为时代文化变革的引领者。这些是我们的愿景,每周周会都会提醒大家一遍。我可能是比较盯着当下的人,好像对我来说,享受好当下的设计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想很多以后的事情。

和团队把想象的产品变成现实,看到街上有人穿我们鞋子的那一刻就特别开心;看到街上的人穿我们盗版的鞋子就很无语,不过也没有太难过,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难过、遗憾的事情。

有一天照镜子发现有法令纹了,但也无所谓。

猜你喜欢
时装设计师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BUBA台灯设计
创意设计师
时装
漫画&时装请签收你的儿时梦
有种设计叫而专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激活时装新形态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