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1980年代的大连文学印记

2022-02-18 01:31曲圣文
海燕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雪新叶中文系

文 曲圣文

1980年代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人们思想活跃,创作氛围浓郁,新人不断涌现,佳作迭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选,应运而生,推波助澜,极大地鼓舞了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文学生产力空前发达。如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时代,人才会以集群的方式集中出现,或者出现后因某个因由而聚集。

在大连,我关注到两个现象,一个是大连师专文学人才集群出现,产生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作家、学者;一个是辽师新叶文学社的建立,刊发一篇轰动全国的评论,产生一位鲁奖得主。两个群体,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呈现形式有别,却各具风采。

“师专作家群”的崛起

确切地说,应该叫“师范学校作家群”,因为七七级入学时,校名为旅大师范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专科,校名相应改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后来,在1981年,随旅大市改名为大连市,校名也随之改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再后来,到1986年,在合并了其他几所学校之后,形成了现今的大连大学。

也就是说,在恢复高考之初,它还只是一所中专;直到1986年,它还只是一所专科学校。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即便放在大连,也属“非著名”高校。置诸全国,更是“不上数”。90年代毕业于大连大学的周立民,在报考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入学面试环节,曾反复向考官解释“大连大学”。也就是说,这所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们,对大连大学所知甚少,或者竟至全然不知。

1982年6月10日,七八级毕业前夕,“新叶”文学社诗歌组成员合影,前排左三为诗人林雪,后排左二为时任社长巩其庄,中排左三为本文作者

正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在一个时期,产生了一批国内知名的作家、学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代表性人物是:散文家素素,曾获鲁迅文学奖;著名鲁迅研究家、作家孙郁,曾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著名编剧高满堂,曾获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多种奖项。而且他们在学校时,竟然是同一个班级。这实在令人刮目。还有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车培晶,入学时学的是美术专业;还有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商报》总编的马力;还有入学时已是知名作家、后来担任《海燕》副主编、主编的沙仁昌;还有知名评论家、作家王晓峰,入学时专业为数学专业;还有写诗的孙严厉。等等。不错,他们都是在1977年考入旅大师范学校。

其实说“考入”也不是很确切。他们中的很多人,报考时并未报这所学校,而是被“捡漏”“捡”了进来。比如孙郁,是因为家庭问题;素素是因为遭遇车祸,影响了录取。而他们在入学之前,即已有作品发表,是复县文化馆的重点培养对象,报考的学校都很知名。

另一个方面,搞文学创作的人,通常不擅长考试,报不了大学,只能退而求其次报中专。大连当时只有师范学校有文科,这些有文学特长的人,没有别的选择。旅大师范作为地方中专,招生范围是本市,于是水到渠成。而他们中的这些人,都在入学以前有作品发表。尤其沙仁昌,当时已是知名作家。他所在的新金县(今普兰店区),文学创作气氛活跃,有“新金帮”的说法,盛行一时。他自然是其中重要一员。而高满堂当时也下乡在新金,与一班文友熟稔。还有他问师张崇谦的故事。高满堂的故事当中,还有一个或可一提。1977年恢复高考之际,他们下乡知青几个好友合影留念。很巧的是,合影的三个人当年都考了出来。其中的周其波考入“瓦师”,擅写散文,有作品发表。

1977年的高考,在辽宁省,大学、中专是一张卷,可以同时报考大学和中专。而刚恢复高考之际,很多人在懵懂之间,尚弄不清大学和中专的区别,志愿填报缺乏科学严谨。所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大学录取的考生,就被一众中专学校所“收留”。我当时所在的三堂公社,最后被旅大卫生学校录取了5人或7人。

我想也许是这样,被卫校录取的应该都是理科考生,而被师范录取的大多为文科考生吧。因为是中专,所以,后来他们也都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比如孙郁,在1982年考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他们应该比普通考生,多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取得文学创作成就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学历,再次证明了自己。

今天看来,那确实是个特殊的年代,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所谓因缘际会,大抵如此。但作为一所以培养教师为职责的中专学校,在当时一定也不会感到是一种幸运。对待一批有文学创作才华、入学前即已有文学作品发表的青年,老师“看到我们写的东西,只感到十分惊讶,在我们面前都不敢轻易说什么”。(素素语)

不仅因为是中专,还因为是师范学校,文学创作并不会受到特别的眷顾。但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机勃发的青春,还有全社会对人才的期盼,种种因素形成良性刺激。他们在这里已然崭露头角,个人才华熠熠生辉。虽然学校里没有文学社团,但他们自发形成的文学沙龙仍然是有效的文学场。

两年的中专生活很快就过去了。素素毕业留校,孙郁去沈阳读书,高满堂被分配到大连第51中学教书,车培晶被分配到大连第52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其他同学也都各就其位。当时大中专毕业都是分配工作,大部分同学都是到中学担任老师。

素素工作四年后,1983年12月,调到《大连日报》文艺部做编辑,“一直干了27年编辑,到退休,从未挪过地方。”(素素语)这27年也是个大题目。用素素的话说:“我一直感恩。而我也培养了无数业余作者,许多人的处女作是我编发的。”2004年,以散文集《独语东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任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

孙郁在沈阳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先后在《北京日报》文艺部、鲁迅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曾担任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担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著有《鲁迅与周作人》《新旧之变》《在民国》《民国文学十五讲》《聆听者》《往者难追》等30余部。

高满堂从中学进入大连电视台,开启了他电视剧创作事业。代表作品有《闯关东》《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老农民》《老中医》《老酒馆》等等。获遍诸如飞天奖、金鹰奖等众多重要奖项,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领军者。

车培晶离开中学后,跟随儿童文学家滕毓旭创办《少年大世界》,后又到大连教育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工作。1996年,以短篇小说集《神秘的猎人》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沙仁昌毕业后到大连市文联工作,在《海燕》杂志,先后任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等。其间也出版多部作品。曾担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晓峰从数学专业毕业后到中学任数学老师,1981年考入辽师中文系。毕业后工作不久,调入《海燕》杂志任编辑。后到文联理论室任副主任、主任等。出版多部文艺评论著作,成为大连市重要的文艺评论家。曾担任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马力后来担任《新商报》总编、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孙严厉后来担任过瓦房店市副市长。

这些应该还不是全部,但已足够惊艳,也足以令我们这座城市感到自豪。

辽师的新叶文学社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里面学生的文学社团十分活跃。辽师也是这样,学校的文学社新叶文学社成立的时候,中文系很多班级也有自己的文学社。七七级、七八级学生中不乏各路高手,手写、刻钢板,都具专业水平。在主楼的东侧、食堂的对面,有一座小印刷厂,那座建筑的外墙,就成了作品发表的园地。每到吃饭的时间,学生们都会聚集那里去看最新的出品。我还收藏一本不知哪个班级的文学社油印刊物叫“蜜蜂”。作为覆盖全校的社团,新叶文学社成立是大事件。聘请了老师作为顾问,除第一期是刻钢板、油印之外,其后出版的都是铅印本。杂志的封底还印着“工本费”或“纸墨费”,价格从0.25元到0.30元。

1979年出版的《新叶》创刊号比较有意思。除常规的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这里还有一个“外院校作品选登”栏目,发了两篇作品,其中一篇是沈阳师范学院宁珍志的诗歌。他是我们大连人,大学毕业后在沈阳工作,历任《小学生》《文学少年》编辑,《鸭绿江》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文学大观》主编等,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著作多种。

这一期还有一个栏目是“中国古代画家介绍”,介绍的是魏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而作者是编委之一宁稼雨。不仅如此,当期刊物的封面设计、插图也出自他手。中文系同学有美术才华本不足奇,有意思的是,若干年后,他考取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后来留校任教,所授专业正是魏晋南北朝文学。

稍显遗憾的是,创刊号为油印本,线描图案尚可一看,略复杂点的图象,便模糊难辨。当期刊物一首有些唯美品格的诗歌《路灯下站着一个少女》,配图形象难以辨认。出刊后,社长巩其庄发了一句感慨:“这哪里是什么少女,这是‘路灯下站着的魔鬼’。”

1982年6月,《新叶》出版第六期,在“算做后记”中,对编委会变动做了交代:原主编巩其庄,副主编王鸣铎、田明府因毕业而离开编委会。同时,组建新的编委会:刘兴雨(主编)、董学仁(副主编)、李昀(小说编辑)、林雪(诗歌编辑)、师晓伟(评论编辑)、曹宇(戏剧编辑)、魏进臣(散文编辑)、高凤伟(美术编辑)。

与七七级编委不同的是,新一届编委全部为中文系同学。此前的第五期《新叶》“致读者”中,有对七七级离校的告别,和编委会变动的说明。其时,七七级的王宗绍、高原、刘越、姜洪海、韩春明、刘淑荣不再担任编委。新的编委由巩其庄、王鸣铎、田明府、刘兴雨、董学仁、林雪、李昀、刘大伟、师晓伟组成。

最初的出版物上并无编委成员的介绍,到1980年第一期封底,开始有这部分内容。其时,主编为巩其庄,副主编为王宗绍、王鸣铎,编委有高原、刘越、韩春明、姜洪海、田明府、刘淑荣、宁稼雨。其中,王鸣铎为外语系学生,其他均为中文系七七级和七八级学生。

除此,还有顾问:代一、李体秀、汤家康、季福林、高云。其中,代一为中文系老师,后担任系主任。李体秀为学报总编。汤家康为《大连日报》编辑。季福林为工人诗人。高云为《海燕》编辑、诗人。

编委中,姜洪海曾在浙江省刊《东海》发表评论,在校园引起轰动。高原的小说在《新叶》发表后,又荣登《海燕》,并在当年国庆节的晚上,于大连电台播讲,也在校园反响强烈。还有一些作品,在《新叶》发表后,又得到在文学期刊发表的机会。

新叶社成员中,林雪是最为成功的诗人。她的诗歌作品在学校的征文发布即引起极大反响,成为知名校园诗人。后参加过1988年诗刊社第八届“青春诗会”,诗集《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诗作被选入《朦胧诗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精粹》等多种选本。2006年被诗刊社评为新时期十佳青年女诗人。出版有《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大地葵花》《半岛》《林雪的诗》等数种。

2005年,“纪念大连解放60周年”《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诗歌卷就收入林雪在校时所写诗歌《某个今晚(外一首)》。

其《某个今晚》写于1981年3月,时为大二学生。诗如下:

这是快乐的初春吗?

没有鸽翅

没有嫩草

甚至晴空里响亮的雁叫

我猜着了苹果园隐隐的春意

树枝包围了他

他遮住了横笛

我宽容地一笑,就不再停留

那是他的王国和王国里的自由

但假如,假如我宁静地歇在那儿

沉默,让竹管的快乐融进我甜蜜的忧愁

我必须离开吗?离开那片园地

让身后的寂寞重做我的前驱

我们哀怨多却总是缺乏动作

用孤独窒息自己。一枚

占不住枝头的病果

她的诗被认为是“朦胧诗”一派,既是诗人才华的显现,也是时代的产物。她最初引起校园轰动的诗歌作品,是辽师1981年的五四征文。她的获奖诗歌为《跷板与草坪》(组诗五首)。在年底出版的1981年第五期《新叶》集中刊发获奖作品的同时,还配发了署名“尧兰”的诗评《沉静的思索,蓬勃向上的诗情》,给林雪的诗歌以积极的评价。比如,作者认为,林雪的诗,“健康、明快、蓬勃向上”“喜欢并热烈地赞颂着‘伟大的沉静’和‘高贵的单纯’”。应该是抓住了林雪诗歌的要害,切中肯綮。而“尧兰”当是“摇篮”的谐音,喻意明显。

《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王晓岗《诗人林雪笔下的他乡和故土》从一个角度对林雪的诗歌给予评论:“诗人林雪善于在感性直觉中捕捉审美意象,又善于在叙述与抒情中表现深刻哲理。回顾故乡的历史、展现故乡的现在、思考故乡的未来,在视觉和味觉中全面感知故乡景象,并对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给予理性关注,这是林雪诗歌的重要特色。故乡之外的活动即是旅途,林雪的旅途就是诗歌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林雪展示了她对祖国大地、山川、河流,以及人民一如既往的爱的思索,这种爱与思索同故乡之爱是一致的。”

申平如今也成为国内小小说创作的翘楚,毕业后曾任赤峰《红山晚报》副总编等。后南下广东,任职《惠州晚报》副总编、惠州市文联秘书长。出版有中篇小说集《追赶太阳》,短篇小说集《独狼》,小小说集《怪兽》《头羊》《红鬃马》等。多次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2002年,获郑州《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八大家”称号。中国作协会员。

宁稼雨大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于200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文言小说、文学史与文化史的关系研究。主要著作有《名著漫话丛书》(主编)、《传神阿堵,游心太玄》、《魏晋士人人格精神》、《水浒别裁》、《诸神的复活: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等多部。

1981年第五期《新叶》重点编发当年“五四”征文获奖作品,封面设计为中文系七九级董学仁

刘兴雨在杂文写作领域有一席之地,担任《本溪晚报》副总编。著有杂文集《追问历史》,在国内颇有影响。该书出版后,多次再版,并荣登各地畅销图书排行榜。还有杂文集《刘兴雨集》,这是一套“中国杂文百部”当中的一本,入选作家在世的仅有37位,涵盖了从鲁迅、胡适等现代作家到当代作家的权威选本。这本书被作为向中学语文教师推荐的读本,也已重印多次。

“新叶”社成员后来坚持写作,并有一定成就的还有一些。比如中文系七九级的董学仁,曾在无锡的《太湖》杂志连载《自传与公传》,颇有创意,受到好评。中文系七八级的邹广桓,毕业后任职大连广播电台,写诗不辍,自成风格。中文系七七级的王宗绍,毕业后任职《大连日报》,后来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在本市也有影响。同为中文系七八级、都写诗歌的李阳、张玉珠,后来都做了文艺领导,曾先后担任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而张玉珠则开启了歌词写作,屡获大奖,并出版了歌曲专辑。中文系七八级焦永权毕业后,在写诗同时开始歌词创作,成绩可观。

《新叶》文学社贡献了一位全国知名的诗人,以及一批文学人才,还有另一个贡献,就是在1982年,即七八级毕业离校之后,刊发了诗人徐敬亚的长篇诗论《崛起的诗群》。长达4万字的篇幅,以新锐之气,以全新视角,以丰沛的才华激情,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反响。在当年与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和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被誉为“三个崛起”,对以“朦胧诗”为代表的全新审美观做理论建构。

由徐敬亚的雄文,《新叶》一战成名,引起广泛关注。据时任《新叶》主编刘兴雨回忆,2007年8月24日,《辽宁日报》“文化观察”版以将近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编辑许维萍的长文《为诗潮激荡的大学岁月》,在“校园诗歌为新诗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一节记述了《新叶》的概况。“在第七期上刊发了《朦胧诗选》编者之一的高岩推荐的诗论──一篇徐敬亚写舒婷诗歌的万余字评论《她的诗,请你默默读》,《新叶》由此开始在大学生中产生影响。接着,在1982年12月底出刊第八期诗歌专号,刊发了北岛、顾城、王家新、梁小斌、骆耕野、高伐林等人的诗歌作品,同时刊登了徐敬亚的诗评《崛起的诗群》。旋即在诗歌界产生了巨大反响,接到了大量要求订阅的信件。不仅有大学生的,还有诗界专家学者的。甚至,他们还接到了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系主任、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毛姆奎斯特教授,即马悦然(中文名)的来信。信中专门谈了对新诗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反对新诗的呼声根源于“代沟”的存在,但如果没有“代沟”,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2008年,评论家丁宗皓在《30年诗歌的三个角度》中写道:“大学生诗歌是一个重要景观,并在80年代成为辽宁诗歌的生力军。辽宁大学生诗歌发展较早,和中国先锋诗坛有特殊渊源。1982年,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董学仁、刘兴雨等在文学社刊物《新叶》上发表了徐敬亚的毕业论文《崛起的诗群》,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诗歌编辑罗继仁在接受姜红伟采访时提到80年代的大学校园诗歌,在历数了东北三省诗歌写作比较活跃的一些大学和校园诗人之后,说道:“我还要提一下辽宁师范大学的刊物《新叶》,它在1982年第六期上刊发了校园诗人徐敬亚评论女诗人舒婷诗歌的万余字文章《她的诗,请你默默读》,接着,该刊又组织一期诗歌专号,刊发了顾城、王家新等人的诗歌作品,在当年12月底出刊的第八期上,又全文刊发了徐敬亚的诗评《崛起的诗群》。徐敬亚的诗评与孙绍振、谢冕的另两篇文章,在当时的诗歌界和评论界引爆了激烈的争论,一时间风云骤起,波涌浪翻。《新叶》的编者和文章的作者,都因此而付出了刻骨铭心的代价。”

猜你喜欢
林雪新叶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Goodbye, Mr Hollywood (I)by John Escott
Goodbye, Mr Hollywood (VI)
Goodbye, Mr Hollywood (V)by John Escott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黄振东作品
美丽的新叶古村
亭语
芳林新叶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