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思政课程教学初探

2022-02-18 08:46刘香芝张春晓张会敏陈艳红姚媛媛
化工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工育人思政

刘香芝,张春晓,张会敏,陈艳红,姚媛媛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

0 引言

中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担,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需要思考的最基本的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此社会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5]。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课程建设。课程安排需要深入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相互融合、协同前进、相辅相成,实现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6]。同时,也要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7]。

1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前景

化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却安全事故频发。相关统计结果表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误操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8]。同时,高校教育对学生化工安全素养和职业安全习惯的培养对今后的化工实际生产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就是未来走向社会后的化工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实际参与者、实践者和维护者[9]。因此,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在化工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化工安全技术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目的一方面是传递化工安全知识,增长学生的安全知识,规范安全生产操作,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是教会学生理性地、全面辩证地看待化工产业,而非“谈化色变”,认识到到位的安全管理可以避免或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化工安全技术的教学内容从化学品出发,针对化工生产可能遇到的安全生产技术,从“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与管理、防火防爆技术、工业毒物技术、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压力容器安全、化工装置安全检修、职业危害”这七个模块展开。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内容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利用其中的思政元素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和辩证思维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10]。

2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我校化工安全技术任教老师均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学识渊博、科研水平也很高,但是理科生大多存在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偏低的问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往往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课程的思政教育并未贯穿课堂教学的建设的全过程,对课程也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设计。三是思政课程缺乏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当前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侧重于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老师进行考察,而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分数,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评价,尤其是课程在对学生思想道德、使命担当、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缺席导致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3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探索

3.1 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和学院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思政示范课建设的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外出进行经验交流。为调动教师们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学校先后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立项、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思政教学课堂评选等活动。化学工程学院还邀请思政课程学科带头人解读相关政策、指导交流思政课程的建设。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不定期研讨、资源共享等形式领悟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教师自身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

3.2 突出价值引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应当落地于课堂教学,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建设的全过程中。

3.2.1 明确育人目标,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明确育人目标,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思政教育元素,覆盖“价值引领、知识拓展、能力构建、思维创新”四个维度,开展事故预防、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文化、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等专题活动,聚焦“立德树人”,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OBE)为理念导向,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改进课堂管理与考核方式。

3.2.2 凝练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挖掘梳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

深入挖掘专业理论知识,探究当中能够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点。突出思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结合我国应急与安全里程碑事件。如通过2018年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这一事件,进而深入认识我国应急管理发展的基本历程,了解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通过鲜活的历史引导学生树立从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对我国安全管理所获进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将国内外安全领域的学科前沿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如将报警管理与工艺灾害预警技术、安全联锁仪表(SIS)技术、石化生产风险分析、安全防护技术等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凝练成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了解到我国安全管理的现实处境,鞭策学生用于突破和创新,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时代重任。

(3)引入近年来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警示性案例。事故不同于“天灾”,是人际互动的结果。在学习事故的成因、经过、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行政问责等基础上,同时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提高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从学科发展史、“工匠精神”的传承、宪法法制教育、探寻科学家事迹等方面入手,介绍国家重大工程,突出中国元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法制观念、职业荣誉感。

化工安全技术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如图1所示。

图1 化工安全技术思政元素切入点

3.2.3 重视教学模式创新,全方位打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代表性品牌栏目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课堂组织计划的过程。在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整合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教材、讲义、课件等资源,落实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目标。

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利用网络创新教育方式,积极推动“互联网+”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多元渠道创建喜闻乐见的品牌性栏目,拓宽知识传授渠道,并促进内隐知识的外化。

3.3 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评价反馈机制

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和校正、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学生的成才成人都是长期的过程。因此如何避免对“德”的评价的过于主观化,如何避免学生为应付考核而隐藏真实的自我,这些都是我们针对反馈系统应当思考的问题。课程思政的评价反馈应该是隐性的、多维度的、多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布置专题案例讨论等具有思政特色的大作业,同时在原有过程中加入“思政”的隐性考核。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鼓励同学表达其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看法,采用显性评价的方式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依此适时调整。最后,应注重社会反馈和日常生活反馈。学生在日常生活场域中,在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都应纳入反馈体系,从而更有针对性和聚焦性地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11]。

4 结语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就是当代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完成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的内生融合的关键,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还需要对课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实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全程贯穿,创新教学手段,根据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化工育人思政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