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

2022-02-18 03:47李娜马骁驰田红蕾
建筑与装饰 2022年3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交通

李娜 马骁驰 田红蕾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引言

站城一体化是一个以公共交通、环路设计、功能混合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全国各地应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组织的先进做法,建立以土地开发、交通为中心、地方轨道空间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确定功能定位。

1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

1.1 站城一体化是新时代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城市交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以公共交通为目标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更多地参与绿色城市交通,充分利用大城市地下空间和交通建筑,优化客运疏散,加强配套资源建设,完善政策,引导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1.2 站城一体化在未来城市主要扮演着有温度、有魅力的角色

站城一体化城市结构和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成功的绿色交通系统的关键。城市未来通过改变城市的地面结构,利用占主导地位的绿地和交通工具,最后形成运输网络以及促进深入整合运输和土地使用系统,提供当地公共交通便利,实现综合车站发展目标。

1.3 站城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

通过整合邻近城市的综合发展设计,以满足设计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组成部分的要求,并最大限度地促进站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城市中心的职能,加强了两个地点之间的联系,减少了资源损失,提高了区域一体化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并为今后的土地销售和投资促进提供了指导,以此提高土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3]。

2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实现路径

2.1 城市复兴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

克服项目规模限制,整合城市中心,改进发展概念,制定城市交通恢复计划,提高城市区域质量。城市车站一体化,释放土壤价值,促进区域公共汽车运输,建立多层次运输网络,扩大城市地铁的影响。城市复兴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适宜性,建设文明城市。在沿线交通区建立“城市更新”模式,规定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发展交通枢纽经济,促进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的集约和有效利用,并呼吁整个交通管辖区域明确整合的立体运输,以促进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对土地使用进行职能控制,并根据原则协调规划城市交通一体化。

城市轨道交通有两个主要概念,一是坚持“人与线”、“线与人”的规划,以及地铁发展模式。通过在道路沿线地形规划、协调和标界方面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建立发展机制、制定做法和规划一个城市间交通项目,将城市车站纳入城市发展新动力。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适用高质量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进入城市综合发展的新时代。利用立体交通人车分流、安全便捷,打造慢行系统,为营造宜人的生活空间,盖上区域分层设置人车动线,打造安全舒适慢行空间,并兼顾机动车便捷出行需求。盖上露天层(15.5m标高)、车库层(8.5m标高)南侧均为步行空间,露天层为承载社区生活的主要平台,利用南北向的步行主街,将住区、学校、商业以及配套串联起来,并向南北延伸,利用扶梯、垂直电梯、人行天桥解决与地面层、地铁站点的互联互通。打造安全舒适的学童接送、生活购物流线,以及便捷的归家路线;完美解决机动车停车问题——利用盖上车库层解决配建机动车停泊,并利用盖上车库层东、北侧道路连接匝道,解决与周边道路交通互联[4]。

2.2 站城融合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

地铁和公共交通中心的运输便利化,并与城市贸易相结合,打造覆盖运输中心的三维空间,从而加强了城市交通运输的综合能力,树立新的地标,在以公路运输功能为主的地区,建立站城融合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综合发展模式。站城融合型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实施了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交通中心建设理念,从东向西快速进入车站,并保持独特的形象和城市功能规划。通过城市景观与城市交通的立体整合,实现城市景观与城市交通的有机结合,为城市的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落实创造了“暂停”。从土地到交通的过渡,建立了一个城市的三维空间,三维站城一体化设计旨在创造健康的交通生态,促进城区之间沟通一体化,补充区域工业和公共服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交通为基础、以工业和文化为导向改善城市交通中心的服务,促进区域发展,并建立交通便捷门户。

例如,借助功能规划,建造多元化生活社区,打造一站式生活综合体社区,为目标客群提供涵盖居住、商业、教育、托老、休闲生活、配套服务在内的多元设施。项目由居住组团、商业组团和教育组团构成,商业配套设施全面,沿街商铺、商业楼、生鲜市场、图书馆、老年之家等一应俱全,教育组团包括1所托儿所、1所幼儿园、1所小学。

2.3 组团邻里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

为响应发展传统商业区的要求,提高道路沿线社区的质量,改善商业步行环境,提高有组织交通流动的质量,服务设施、绿地和智能社区系统的多样性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充满活力的“新商业街”建立枢纽和会合点,组团邻里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为道路沿线的“街区群”建立了改进的模型[5]。

例如,城市铁路的发展应以综合规划为指导,以现有铁路资源的运营为基础,以公共交通运营的基本模式为指导,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综合运输,如地面空间协调、线路走廊、车站位置、发展覆盖面、城市车站一体化等。坚持根据“财政支持”原则,在实际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进程指导站城一体化发展和改善服务,合理选择标准,逐案设计项目。要抓住机遇,开展互利合作,走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交流、政治主导的新交通发展之路,建立强有力的城市交通协调机制,综合开发工业站+铁路+社区+城市,这需要包括综合利用城市场地资源、综合城市场地贸易、创新工业发展、数字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应用、新能源社区应用等。

2.4 片区中心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

建设“城市交通式客厅”,重塑城市景观和片区中心交通,整合土地空间和地面空间,更新智能交通综合功能,以“城市客厅”的激励措施促进了整个地区的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城市中心的站城一体化已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退出游戏”的重心所在,每一个提出城市中心一体化的项目都必须确定一个明确的工业地点,要么参照新经济,要么参照总部经济,要么建造新的消费中心,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和生活的新面貌。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发展,制定高水平的消费情景、可居住的生活情景、新的交通运输情景和当地文化景观,同时认识到,片区中心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综合发展项目,是一个多层面动态情景设计项目,是城市空间形态和工业设计优化的“无形之手”,培训指导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城市发展模式的重组以及地理和城市经济的重组。片区中心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需要重点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整合两地片区商业景观和定位。例如将行人与视觉系统连接,维持专业发展的核心交通商业模式,打造新型片区中心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轨道及配套设施[6-9]。

浙北综合体站城一体化的建设(如图1所示),便是借助片区中心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形成优质生活空间,富有活力的城市界面,沿项目南侧盖上空间与地铁站互通,既是通勤归家主动线,也是项目的展示面。设计结合“两轴+两心+三组团”主题与地铁站点位置,沿展示面布置沿街商业步行街,并在组团入口设置结合销售展示、社区主入口、户外影院于一体的展示中心,以及社区商业广场。不仅丰富了城市界面,更将主题功能与空间形式完美结合。结合车辆段规划布局中轴对称的九宫格布局社区,形成南北向80m宽、东西向300m宽的超视距景观空间,带给居民超越项目定位的空间尺度[10]。

图1 浙北综合体站城一体化设计图

3 结束语

站城一体化目前在大多数地区仅仅是一个规划和新想法,而不是具体的模式,规划进一步解决目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的价值,以及更加理性的交通路线分析,以此成为城市交通定位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城市交通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和城市健康的可持续性,需要运输方式和运输地点之间的平衡。站城一体化设计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指向的城市发展策略,真正促使轨道交通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轨道交通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基于智能导向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繁忙的交通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小小交通劝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