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域下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现象探析

2022-02-18 00:05原子煜
新闻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鸿沟群体受众

原子煜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引发大家关注,工作人员声称:“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自己在手机上支付。”与之相对的是,江苏无锡火车站专门开通“无健康码通道”,为了解决老年人使用老人机、没微信,智能手机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导致老年群体通行不便的问题。短短数月,由健康码引发的问题已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日前,为了确保老年群体能更好地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带来的生活便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2021年底前,推动老年群体在通行、医疗、消费、休闲等日常生活中更加普遍地享受智能化服务,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到2022年底前,明显提升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便利性,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基本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老年群体产生“数字鸿沟”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了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数字鸿沟”的概念。后来学者认为,数字鸿沟可能更多地表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并将这四种差异简单的用“ABCD”四个字母来概括:A(Access)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突出的优势。B(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用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Desire)指的是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这些差异会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Access:通信技术差异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但是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的人仅仅占到10.3%,由此可见,我国仍有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参与互联网。造成上述占比的原因,从主观条件来看,我国大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心理障碍而不愿意拥抱数字媒体环境,设备多以老年机为主;从客观原因来讲,老年人在家没有无线局域网的接入,在外没有移动数据的充值;再如贫困边远地区没有4G、5G基带的嫁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差异。

(二)Basic skills:基本技能差异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上网的网民学历结构,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的仅占有18.8%,如今个体皆是信息风暴中心的当下,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和应用使用缺乏熟练性。以“健康码”为例: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对拼音的不熟悉导致打字困难,同时语音输入的误差,在健康码填写信息时十分困难,纵然信息被填写好,外出时的出示健康码由于需要进入微信或支付宝软件,多数老年人会因为程序繁琐而产生错误。老年人自身在数字媒体时代所缺乏的媒体通信意识和大数据意识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根本解决。因此,在媒体时代和社会脱节是情理之中,这种技能鸿沟需要社会更多理解和支持,一味地泛化技术,会让老年人的“社会抛弃感”更深刻,这是目前的燃眉之急。

(三)Content:受众取向差异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传播学家克劳斯将受众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第二个层次是对特定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第三个层次是不但接触媒介内容,而且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上文提到,网民年龄结构中20-49岁的群体占比59%,这就是克劳斯所说的第三个层次受众,这个层次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内容生产者的生产运营取向,受众趋近年轻化的特点导致互联网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时尚化,而对于第一层次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受众——这些能够接触到互联网内容的人来说,由于受众定位和主体受众偏好差异,符合他们的内容少之又少,外加各类运营主体监管把控的不严格以及老年人自身没有的信息“把关人”意识,各种流程的繁琐程度足以让老年受众抛弃智能手机。这是互联网时代内容话语体系愈趋年轻化的必然结果,老年人群体在这个话语体系中还没有呈现出较大优势。

(四)Desire:欲望需求差异

因为互联网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偏好,导致老年人群体的接受内容和接收方式单一,从内容反哺用户来说,极大可能造成老年用户的流失,这是老年人上网缺少极大需求的客观原因。从主观来讲,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有限、学习新知识能力有限,导致老年人上网可能仅有简单的查看天气气温、刷抖音、被动接视频等功用。再比如,从上网的交友动机分析:年轻人上网倾向于扩大交友圈,认识更多的人,老年人的心理已经趋向安稳,不会频繁使用社交软件交友,认为陪伴好身边的人才是更重要的。欲望需求差异从根本上讲是在数字媒体环境下两代人代沟属性的显现和互联网生产者没能考虑老年人的切身需求。

二、如何更好地拥抱数字时代

老年人在数字媒体背景下所遇到的困境,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下令发表文件表明整改态度,但是老年人群体的智能意识的觉醒和改变,则需要社会、家庭、个体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人性化关怀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现在随便走进一个办公大厅,为了提高办事效率,随处可见二维码收款和机器排号等操作,人工服务窗口日益减少。近日,为了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时代,小度智能屏进行了软件内测,新开发了“长辈模式”,聚合了老人常用内容、使用了更大字体、设置了专属咨询热线、加上了全语音声控体验,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使用门槛。社会其他部门和互联网生产者要从中汲取优点,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二)家庭:正确性引导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忙于工作,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到忽视。一方面是空巢老人的无人陪伴、教育和指引,另一方面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被疏忽,那么家庭成员就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教会老年人如何上网,如何辨别信息真假等技能。作为家庭成员,在教他们使用和学习智能终端的时候,不仅要教会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引导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和分辨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筛选意识能力,必然会在智能化时代受骗。虽然社会的人性化调整已经倡导,但更应明白,家庭成员的指引是必要的补充。

(三)个人:主动性学习

除了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的帮助之外,老年人群体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弥合自我在数字媒体环境下与社会之间的鸿沟。相比被迫和机械地学习,我们希望出现的场景是一种积极的老龄化,就是老年人积极地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步,争取自己不被社会抛下。在后疫情时代,许多地区都开设了智能手机学习班,就像老年大学一样。在课上,可以教会老年人怎样生成健康码、怎样使用健康码、怎样进行电子支付,并且还讲授了更多有趣的内容,比如短视频拍摄和编辑的技巧,让老年人也能和年轻人一样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乐趣。可见,我们的社会已经相当注重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而老年人也应该对自己抱有巨大信心,破除心理障碍与科技恐惧,加快融入智能社会的便利之中。

结语

老年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不应该被科技、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的发展遗忘,不应该被边缘化,不应该被冰冷的机器冻结他们的基本权利,他们也有享受科技成果红利的权利,纵然无法跟进,也应被人性化对待。技术的发展从本质上是便利我们的社会,推进其高速发展,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则需要更多的包容。时代洪流奔涌向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代替人类服务社会,“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粗暴,“为人民服务”更不该成为挂在墙上简单的口号,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处境,这样才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理想化社会。■

猜你喜欢
鸿沟群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鸿沟为界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让学生都跨过说话的“鸿沟”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