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创新的形成及对创新成果作用机制研究

2022-02-18 08:43俞立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突击成果效应

俞立平

(1.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2.浙江工商大学统计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 310018)

1 研究背景

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企业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如果不能进行持续创新,即使在某一时刻能够创新成功,但创新带来的优势也会快速消失。

择机进行突击创新同样是企业的重要创新策略。企业创新必须根据产品的需求或创新的阶段适时地进行资源投放,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所谓突击创新,就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根据情况在短期内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等各种创新资源投入,以求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持续创新与突击创新均是创新时间效应的体现,如果说持续创新是企业的长期创新战略,那么突击创新就是企业的短期创新策略,两者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

关于突击创新的研究非常薄弱。在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熊彼特[1]指出,创新不是按照概率论那样连续均匀分布在时间序列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有时群聚,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创新的周期性波动。突击创新是一种短期分析视角,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相关问题包括: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如何?突击创新与持续创新的关系?突击创新对创新的影响机制?高技术企业突击创新的绩效如何?高技术企业突击创新中存在哪些问题?高技术企业突击创新呈现出哪些特征与规律?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应用突击创新?

研究高技术企业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代表了我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坚持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好突击创新,对于高技术企业发展无疑大有裨益。开展突击创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持续创新理论,同时能够发现高技术企业突击创新中存在的不足,防止出现短视行为,而且可以给国家出台相关高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于持续创新的研究比较丰富,涌现出一批成果。对于持续创新的界定,Teece 等[2]认为,持续创新是一种及时响应和快速产品创新能力。Boer 等[3]指出持续创新是经营运作、渐进性改进、学习和根本性创新的结合。Peters[4]将持续创新定义为企业在第t年进行创新的情况下在第t+1 年也进行创新的概率。向刚等[5]综合考虑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将持续创新界定为企业在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的过程。

关于持续创新的作用及相关实证研究,Cole[6]指出,只有持续创新才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可靠源泉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Haned[7]发现约75%的企业至少在2~3 个商业周期内进行了创新。Raymond 等[8]研究了高度垄断的行业和拥有很大需求的市场对持续创新的影响。何郁冰等[9]研究发现,创新持续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关于持续创新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狭义的角度,即从创新本身界定持续创新,二是广义的角度,持续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等,以后者为主。关于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充分。在持续创新的实证研究领域,也有不少成果。总体上,关于突击创新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无论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迫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

本文在从理论上分析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突击创新对创新的影响特征和影响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BP 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理论基础

2.1 突击创新的产生机制

突击创新的产生机制包括创新周期与动态创新效应、政策波动效应、技术追赶效应、密集创新与创新强度效应4 个方面。

第一,创新周期与动态创新效应。从长期看,创新是有周期的,创新周期理论最早由熊彼特[10]提出。熊彼特主要研究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比较容易进行突击创新,而在经济危机时由于企业生存困难,难以进行突击创新。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在经济危机时意味着创新成本低,突击创新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战略。

创新过程是连续动态的,这对突击创新无疑具有重要影响。Utterback 等[11]认为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必须尽快解决生产工艺问题,以加速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突击进行工艺创新。其实在产品设计阶段,也是可以根据情况在某个特定阶段进行突击创新的。

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由技术创新孕育、渐进性技术创新形成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三个环节构成[12]。在技术孕育和渐进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一般不适宜进行突击创新,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可以适当采用突击创新。

第二,政策波动效应。所谓政策波动效应,就是指经济政策与创新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状态,而是处于波动状态。创新政策其实也是非线性的,当政策有利于创新,处于波峰时,其实是可以采取突击创新的,比如前几年刚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时,采用突击创新,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无疑是有益的。

第三,技术追赶效应。Aghion 等[13]研究认为,在创新破坏过程中,创新不断涌现,机会窗口被创造出来,使得后发国家有了技术追赶甚至超越先发国家的可能。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会遇到技术间断问题,技术间断对在位企业具有创造性破坏效应。企业要跨越技术间断,其解决思路一是树立异质化的创造性思维,初创引领或快速追随技术环境变化;二是设立独立性组织机构,打破既有障碍,孵化和培育间断性创新。要做到这两点的重要基础就是适时进行突击创新,以寻求突破。

第四,密集创新与创新强度效应。密集创新和短期内的创新强度提升本质上也是突击创新的体现。孤立看创新强度其实与突击创新无关,但如果引入时间要素,单位时间内的出现较大的创新强度提升其实就是突击创新。

2.2 突击创新对科研成果的作用机制

(1)基于创新类型的突击创新作用机制。本文将创新类型分为渐进创新、颠覆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四大类。按照这个分类,熊彼特提出的新的产品、新的材料半成品来源属于渐进、颠覆或集成创新,新的生产方法属于颠覆创新,新的市场属于管理创新。这里有必要重点提一下颠覆性创新,也称为革命性创新、原始创新、突破性创新、突变创新等。Costa 等[14]认为突变创新是指在技术上发生根本性或显著性变化的创新,这种创新应用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下面根据创新分类进一步剖析突击创新的作用机制。

第一,渐进式创新中的突击创新。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渐进、连续式创新,重点在于改进现有产品市场领域。渐进式创新又包括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两大类,自主创新就是通过渐进式创新开发新产品,而模仿创新是指向其他企业学习,最高境界是通过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对于自主创新而言,其创新过程包括知识积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初期以产品创新为主,然后产品和工艺创新并重,而后期则重点进行工艺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在产品创新阶段和工艺创新阶段均可以进行突击创新。

模仿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积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三个阶段。技术积累是模仿企业的学习过程,技术积累过程对于后发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创新,是企业学习补缺的过程。消化吸收阶段也是学习过程,本身并没有太大创新,相反如果技术积累不够,消化吸收本身可能都难以做好。只有二次创新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往往也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做到。由于前期基础稳固,消化吸收效果较好,因此在二次创新阶段可以进行突击创新。

第二,颠覆性创新中的突击创新。颠覆性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境界,Clayton[15]首次提出颠覆性创新的概念,指出颠覆性创新是一种通过颠覆性技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功能,满足非主流顾客需求的创新。颠覆性创新过程同样包括基础理论和技术积累、技术研发、技术攻关。颠覆性创新对基础理论和技术要求很高,一般在这个阶段不宜采用突击创新。但是在技术攻关阶段,如果条件允许,其实是可以进行突击创新的,可以尽快取得突破,将产品投入市场。

第三,集成创新中的突击创新。有些研究也将集成创新称为模块化创新,Lansiti 等[16]认为集成创新是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将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技术集成,从而为提高R&D 的绩效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在集成创新的某些关键环节,需要进行突击创新,比如组织网络建设、系统集成后的综合调试、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尽管也非常重要,但不宜进行突击创新,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2)基于创新目标的突击创新作用机制。创新目标无疑对突击创新具有重要影响。Baldwin 等[17]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目标,不仅仅是对新资源、新知识的探索。本文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对创新目标进行分类。创新目标分为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宏观目标是从地区或产业层面提出的创新目标,往往与政府有关。微观目标是企业的创新目标,包括企业生存、垄断竞争、发展转型、获取利润等。

宏观目标一般集中在产业和区域层面,其创新目标主体是政府。20 世纪80 年代,日本为了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赶超美国,集中全国力量,联合各大主流的半导体公司进行合作,经过10 年左右的努力,一跃战胜美国。

在企业微观创新目标中,企业生存、垄断竞争、发展转型等对突击创新的偏好是较强的。第一,企业生存目标,如果不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企业就没有出路,必须进行突击创新。第二,垄断竞争目标,对于依靠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在某个领域竞争白热化时,也需要进行突击创新。第三,发展转型目标。企业在重大发展战略方面会面临重大变化,比如索尼公司原来是一家以家用电器为主的公司,通过努力成为一家以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长期的持续创新与短期的突击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获取利润目标,突击创新意味着短期内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对于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可以选择进行突击创新。而对于利润水平较低甚至亏损的企业而言,选择突击创新必须慎重。

(3)突击创新对创新的负向影响机制。突击创新应该是在持续创新大背景下,必要时采取的一种短期突击行为。突击创新并不总是有效的,可能面临知识不足、技术薄弱、因小失大、管理滞后、创新风险等方面的负向作用机制。

第一,知识不足机制。技术创新一定是在科学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对技术创新的原理掌握不深,没有充足的基础理论积淀,贸然进行突击创新会面临较大的失败概率。第二,技术薄弱机制。技术是知识深化应用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技术积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技术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采用突击创新容易面临失败。第三,因小失大机制。就是指突击创新时不能坚持创新目标,遇到困难时产生目标偏移,导致创新走向容易的目标,结果取得小小的进步,但却耽误了本来的较大目标。第四,管理滞后机制。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创新管理往往是对持续创新的管理,当需要进行突击创新时,在短期内面临着研发经费、研发设备、研发人员的大量投入,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管理经验可能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产生研发投入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创新失败。第五,创新风险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行为,创新失败是正常现象,技术开发过程包含着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突击创新对创新同时具有正向作用机制和负向作用机制,其最终作用效果取决于哪种效应更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也会犯错误,可能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突击创新,或者难以把握好突击创新的时机,这样就容易导致突击创新失败。如果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合理进行突击创新,那么突击创新就容易取得较好的绩效。

2.3 创新成果对突击创新的反馈机制

创新成果对突击创新具有反馈机制。突击创新的最大奖励,就是取得了良好的回报,比如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更多的订单、取得更好的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等等。如果突击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那么企业往往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包容失败,相反如果突击创新效果不佳,企业也会变得更加谨慎,对突击创新产生抑制。

3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知识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模型

一般而言,企业创新过程既是知识生产过程,也是技术生产过程,因此可以采用Griliches[18]、Jaffe[19]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来研究创新的投入产出关系。根据前文分析,突击创新作为一种创新手段,对企业创新同时具有正向影响机制与负向影响机制,因此在知识生产函数中进一步引入突击创新变量,用来分析突击创新的绩效:

式(1)中,Y为创新成果;K为研发资本;L为研发劳动力;α、β、γ分别为研发资本、研发劳动力、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A为全要素生产率,体现了企业创新的综合管理水平。

为了分析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的作用规律,进一步引入突击创新的2 次项,公式(1)经整理得:

本文采用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研究,鉴于研发资本、研发劳动力、突击创新之间一般情况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容易导致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故本文采用SYS-GMM 系统广义矩法估计,借鉴Blundell 等[20]选取工具变量的方法,采用各自变量的1 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

3.2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突击创新与创新成果之间并不一定就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或者说线性关系仅仅是非线性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借鉴Hansen[21]提出的方法,本文研究突击创新自身与创新成果的门槛效应。

以突击创新的创新成果Y门槛效应为例进行说明,以双门槛效应为例。如果存在2 个创新成果水平τ1、τ2,将创新成果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三类。对于这3 类创新成果,突击创新对它们的弹性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当Y≤τ1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θ1;当τ1<Y≤τ2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θ2;当Y>τ2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θ3。在此基础上,对比θ1、θ2、θ3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总结其特征和规律。

3.3 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

为了分析突击创新与创新成果以及其他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Litterman[22]在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借鉴贝叶斯推断理论,首次提出了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该模型拥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3.4 BP 人工神经网络稳健性检验

为了对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的作用进行稳健性检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并不宽裕,传统的检验方法往往失效,因此本文采用BP 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稳健性检验,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BP 人工神经网络一般由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组成,是一个包括隐含层的多层前馈网络。如果将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突击创新作为投入,创新成果作为产出,就可以构建一个由3 个投入变量、1 个产出变量组成的BP 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训练,就可以得到投入变量的相对权重,从而可以分析比较投入变量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新型稳健性检验方法。

3.5 变量与数据

创新产出:能够代表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变量较多,比如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由于发明专利滞后期较长,这会牺牲宝贵的数据。因此借鉴Griliches[23]的研究,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创新产出。

突击创新:根据本文对突击创新的定义,它是企业的一种短期创新策略,本文采用年度研发资本与研发劳动力的加权平均增长率表示。由于在突击创新中,研发经费往往增加较多,地位也比较重要,因此经过专家会议法研究确定,研发经费的权重为0.7,研发人员的权重为0.3,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变量包括研发资本、研发劳动力,分别采用高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等变量表示。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1998—2017 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在计算突击创新时,基年数据会损失一年。由于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和港澳台地区等存在部分缺失数据,因此将其删除。变量的描述统计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描述统计

4 实证结果

4.1 突击创新的总体分析

年度平均突击创新的计算结果如图1 所示,其变量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9年期间,高技术产业突击创新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处于调整期;第二阶段是2010 年至今,高技术产业突击创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说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更加稳健和理性,突击创新幅度变小。

图1 年度平均突击创新

4.2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首先基于面板数据,估计突击创新的平均弹性,投入变量为研发资本、研发劳动力、突击创新,产出变量为创新产出,估计方法采用SYS-GMM 系统广义矩估计,工具变量采用自变量的1 阶滞后,由于投入变量本来已经滞后1 期,因此工具变量的实际滞后期为2 期。首先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Hausman 检验,卡方值为37.172,P值为0.000,说明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 的固定效应1 所示。

表2 面板数据估计结果

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为0.912,投入变量均通过了统计检验,研发资本的弹性系数为0.780,研发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为0.324,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1.315,说明突击创新的绩效总体良好。

继续引入突击创新的2 次项进行估计,同样先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然后进行Hausman 检验,卡方检验值为32.785,P值为0.000,说明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3 中的固定效应2 所示。

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为0.899。研发资本与研发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均通过了统计检验,但突击创新1 次项和2 次项均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突击创新与创新成果之间并不存在2 次曲线关系。

4.3 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

突击创新的创新成果门槛效应与自身门槛效应估计结果如表3 所示,根据门槛检验及数据数量,突击创新的创新成果门槛模型采用3门槛进行估计,突击创新自身门槛效应采用双门槛模型进行估计。

表3 突击创新的门槛效应估计

先看突击创新的创新成果门槛效应,创新成果共有3 个门槛,分别为10.449、12.270、13.741,将创新成果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4 类,数据数量分别为32、95、116、243,以高水平数据数量较多。当创新成果处在低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352,通过了统计检验;当创新成果处在中低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113,在10%的水平上也通过了统计检验;当创新成果处在中高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014,但没有通过统计检验;当创新成果处在高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186,并且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只有当创新成果处在高水平时,突击创新的绩效最佳。

再看突击创新自身门槛效应,突击创新有2 个门槛,分别为4.331、5.074,将突击创新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三类,数据数量分别为35、365、86,以中等水平突击创新数量较多。当突击创新处在低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503,通过了统计检验;当突击创新处在中等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301,也通过了统计检验;当突击创新处在高水平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234,并且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对于突击创新而言,企业应该总体上持稳健策略,采用低水平的突击创新具有较好的弹性,当突击创新水平提高时,其边际绩效递减。

4.4 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下面建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滞后阶数采用滞后检验确定,设定滞后阶数为3 期,单位圆检验表明,所有数据均位于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是稳健的。

先看创新成果的脉冲相应函数(见图2)。来自研发资本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其影响最大,当期为0,随后快速升高,并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次是突击创新的冲击,当期为0,随后缓慢升高,作用时间较长。最后是研发劳动力的脉冲相应函数,同样当期为0,随后略有升高,作用时间较长。

图2 创新成果的脉冲响应函数

再看突击创新的脉冲响应函数(见图3)。来自研发资本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其影响最大,当期就达到极大值,随后急剧下降,经过调整后在第三期后区域稳定。其次是来自创新成果的冲击,当期达到极大值,随后略有下降并趋于稳定。第三是研发劳动力的冲击,当期达到极大值,随后几乎没有影响。

图3 突击创新的脉冲响应函数

4.5 稳健性检验

下面建立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学习。由于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结果受模型结构、训练方法和迭代次数等多种因素影响,每次结果均不一样。从提高稳健性出发,本文同时建立5 个模型,根据经验不断调整神经网络结构,总误差MSE 阈值设定为0.000 000 1,即当阈值低于该值时停止训练,得到权重结果。最终平均权重如表4所示。

表4 BP 神经网络权重

从BP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结果看,模型的平均拟合优度为0.932,相关系数为0.971。研发资本的权重为87.510%,研发劳动力的权重为8.122%,突击创新的权重为4.368%。说明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总体上是稳健的,尽管面板数据中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较高,但由于创新风险,实际突击创新的重要性被高估了。

5 研究结论

(1)突击创新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创新存在固有周期下企业动态创新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创新政策波动中企业的一种正常行为,也是企业技术追赶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单位时间内密集创新与创新强度提高的一种正常状态。因此有必要对突击创新开展系统的研究,从而丰富技术创新与持续创新理论。

(2)突击创新对科技成果具有明显的作用机制。从创新类型看,在渐进式创新中,无论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还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均有必要适时进行突击创新。在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攻关阶段,也需要进行突击创新。在集成创新的关键环节,同样需要进行突击创新。从创新目标看,无论是产业发展的宏观创新目标,还是企业生存、垄断竞争、发展转型的企业微观创新目标,均需要适时进行突击创新。即使在企业日常经营,创新仅仅是为了获取利润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进行突击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突击创新也具有负向作用机制,当企业知识积累不足、技术薄弱、管理滞后时,突击创新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此外,在突击创新中如果不能坚持创新目标,也有可能因小失大;创新固有的风险也是突击创新要注意规避的。

(3)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绩效显著。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的弹性系数为正数,并且通过了统计检验。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突击创新的冲击对创新成果的正向影响明显。BP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作用。以上不同研究方法的结果互相之间可以形成支撑,说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突击创新的绩效总体良好,并且这个结论是稳健的。

(4)创新成果较好的企业突击创新绩效最好。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创新成果较好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为正并且通过统计检验,而当创新成果一般或较低时,突击创新的弹性系数要么为负数,要么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这是因为创新成果较好的企业往往知识积累丰富,技术力量较强,并且拥有较好的研发资源,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突击创新的风险反而较小,容易取得成功。

(5)随着突击创新水平的提高其绩效有所降低。面板门槛回归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突击创新水平的提高,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弹性系数在不断降低,出现边际递减效应。这是因为,当突击创新水平较低时,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容易取得成功,而当突击创新水平较高时,突击创新风险变大。因此,合理进行突击创新,选择适当的水平非常重要。

(6)应注意持续创新与突击创新的协调。持续创新是贯穿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战略,持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在长期的持续创新过程中,如果能结合突击创新,把握好创新的节奏非常重要。应该注重持续创新与突击创新的协调。突击创新应该是企业的理性行为,不能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贸然进行突击创新。做好持续创新与突击创新的结合,才是企业保持创新之树长青的根本办法。

猜你喜欢
突击成果效应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蛟龙突击
懒马效应
验收成果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