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冲击式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2022-02-18 01:09李建霞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清孔护筒成孔

李建霞

(山西省公路局晋城分局,山西 晋城048000)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为当地在建的重要施工项目,其中有17 座桥梁,规模非常大。

1.1 水文情况

现场施工区域内的水系发育比较明显,河网紧密交错设置,以树状形式分散开。有一条主要河流,分布着多条支流,对于当地的居民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经过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区域内降雨量比较充沛,每年6—9 月为丰水期,10 月至次年5 月的流量较小,变化幅度较小。同时,地下水含量丰富,能给当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1.2 地质情况

经过现场勘察后确定,该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明显构造痕迹。经过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确定桩基数量626 根,采用端承桩、摩擦桩的形式,其中钻孔灌注桩为504 根,采取冲击钻孔作业方式。

2 冲击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艺流程

现场施工中,桥梁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包含成孔、清孔、下放钢筋笼、导管下放、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等多个工序。在此次桥梁工程建设中,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导管法进行,应用跳桩法作为主要的施工方式。

2.2 施工准备

现场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按照轴线、桩位等情况,在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并结合控制网的精确性进行各个桩位点的测放作业。此外,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并进行夯实处理,达到密实度的要求,再搭设钻孔作业平台。平台距离地面表层1m 左右,确保内部的水压力符合要求,且进行浇筑钢板的铺设施工,使结构受力面积符合要求,预防在浇筑时出现塌陷等问题。

2.3 泥浆制备

在此次工程现场的施工中,选择使用黏土或者膨润土制作,通过自然造浆的方式护壁处理。在施工前经过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参数,明确具体的指标,并加强管理和控制,具体指标如表1 所示。在指标检测中,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检测结果,适当加入外加剂,以调节泥浆指标,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1]。

表1 泥浆指标要求

3 施工过程控制

3.1 埋设护筒

冲击式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选择应用钢护筒作为施工工具,并按照工艺方案的要求合理埋设护筒结构,工艺过程如下:首先,护筒的内径应超过设计桩径20cm,护筒长6m。其次,要想提高护筒的刚度,避免发生漏水的问题,就要通过电焊方式连接两节或者多节护筒,形成稳定连接的整体,焊接方式加强钢板连接,并展开密封性检查。再次,在孔内埋设护筒,保证坐标放样达到精度的要求,并设置保护桩,深度超过1.5 倍桩径,护筒顶部与平台高度相差0.3m 左右。最后,在护筒周边填充黏土,并埋设十字护桩的结构,通过砂浆或者混凝土加固[2]。

3.2 钻进成孔

护筒埋设工作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钻孔作业,工作流程如下所示:首先,确定具体的桩孔中心,达到精度的要求,通过使用护桩检查桩孔中心精度合格,且桩孔中心准确性达标,根据要求设置钻架,在上部设置起吊滑轮线、冲击锥中心、桩孔中心线,三者处于同一条垂线上,误差在20mm 以内。其次,安装钻机,首次钻入采取小冲程的方式,确保孔洞达到平顺、圆滑的要求,防止存在位置偏移过大的情况,保证孔口的稳定性。钻进达到平稳的状态后,开始应用4~5m 的大冲程施工,不能超过6m。最后,钻进环节要随时进行排渣处理,保持泥浆的密度与黏度符合要求,同时要观察地层变化的情况,及时取样渣体进行检测,确定地质条件,与剖面图对比分析。

3.3 检孔与清孔

在成孔后及时检查,包含孔深、孔径、垂直度等,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应用钢丝绳展开深度的测量,检孔环节应用钢尺校核,与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其次,通过井径仪、探孔器等设备检测直径与垂直度参数,确保垂直度的偏差不超过1%。冲孔符合设计标准后,要将孔底的沉渣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确保结构承载性能合格,及时清孔是关键。

在此次工程中,清孔按照如下措施进行:其一,通过泥浆泵直接从平台的桩孔插入,深入底部使用小冲程运动方式,预防发生钻渣沉淀的问题。其二,泥浆泵抽取泥浆,泵入孔底,并将沉渣吸出,然后注入新的泥浆与清水,直到最后吸出的全部是新鲜泥浆为止。其三,清孔作业环节要保持泥浆的稳定性,沉淀符合要求,并落实桩孔部位的检查,确保成孔倾斜度符合设计标准,达到上述要求再下放钢筋笼。

3.4 钢筋笼下放与声测管安装

钢筋笼下放选择使用整体方式施工,台座要满足使用的要求,达到下放安全性标准,且周转操作便捷,导管安装与下放同时进行,具体工艺方案如下:首先,通过护筒顶部标高反算钢筋笼顶标高,偏差范围不超过±50mm。其次,固定钢筋笼,使其中心线与护筒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钢筋笼稳定,防止浇筑时发生浮动的问题。再次,声测管安装与钢筋笼同时进行。声测管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方式分段安装施工,保证声测管达到平行要求,并且埋设到桩底。最后,声测管连接效果合格,并且在顶部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存在杂物进入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3]。

3.5 导管下放及二次清孔

在导管下放之前要进行水密承压与接头抗拉试验检测,在下放后立即开展二次清孔,此时应及时给护筒内补充泥浆,保护护筒内水头,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将风管与吸泥弯头撤掉,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3.6 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是否合格,对于基础结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严格落实浇筑环节的管控,各个工序都处于管控范围内,灌注流程如下:首先,初次灌入混凝土要按照实际桩径计算确定。灌注作业环节,漏斗颈部设置一个隔水木球栓,下部设置隔水球,防止混凝土和泥水接触而影响结构的质量。其次,首批灌注工作完成后,经检测符合要求,每一次灌注前都必须检测塌落度,且灌注环节保持内部泥浆超出水位2m 的结构。再次,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测量出表面高度,精确计算导管埋入的深度,确保在埋入深度的2~6m 之间,在超出该范围后,及时拆除导管。最后,要想使混凝土强度合格,在现场浇筑施工环节的顶面超出设计要求的1m 后,其他部位就要在承台上拆除。灌注符合设计方案要求,立即停止施工,并拆除导管[4]。

4 成桩质量评价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以及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对于基桩实施100%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d 后,即可应用超声设备检测桩体结构的质量。本文的桩体结构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桩基检测结果

5 成孔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5.1 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对于桩体结构承载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有相应规范标准要求,水下灌注桩施工的沉渣厚度对端承桩控制在100mm 以内、摩擦桩300mm 以内,但是很多工程现场都难以达到上述要求,造成工程的质量不合格。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泥浆的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给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和性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比重与黏度,如果泥浆的黏稠度不足,携渣能力就比较差;如果泥浆的黏稠度比较大,在灌入后就会在孔壁表面形成泥皮,这就使得桩径尺寸缩小。因此,加强泥浆的比重、黏度控制极为重要,确保地层结构的稳定性。而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坍塌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大比重与黏度,但是不能过大,将比重控制在1.1~1.2 之间、黏度在18~25s之间即可满足施工的要求。钻孔工作全部完成后,监理人员立即展开监督和检查,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并且持续给内部补充新鲜的泥浆,并将内部含砂量大、性能不足的泥浆及时置换出来。清孔工作时也要持续性补充新鲜的泥浆,如果通过正循环方式清孔,则应排出岩渣与泥土,合理地增加泥浆的比重和黏度,同时要降低清孔作业的速度。钻孔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检验,保证各方面的尺寸符合要求[5]。

5.2 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其形成原因是复杂地质条件、钢护筒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泥浆黏度不合格、护壁质量不达标、孔口周边的排水效果比较差、钢筋笼下放时存在触碰孔壁等情况。坍塌事故的发生影响力较大,如埋钻、卡钻等问题,所以必须对现场坍塌事故有所了解,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监理人员首先进行现场地质条件的勘察,对于地层的情况有所掌握,预防发生恶性事故。其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分析,并执行设计方案开展钢护筒埋设施工,确保孔口排水效果达标,在下放钢筋笼时保持平稳性,预防发生倾斜的问题。再次,特殊的地质条件下使用优质冲洗液进行护壁处理,并通过正循环方式钻进、反循环方式排渣处理,防止在不平衡的部位上发生坍塌的问题。最后,现场地层条件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立即组织人员灌入混凝土,可以减少沉渣时间,从而达到桩身的质量合格。

5.3 扩径和缩径控制

扩径、缩径是因成孔环节存在不规则操作而引发的,多数都是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扩孔通常是因为钻头振动较为严重、偏位或者孔壁坍塌而引发的,缩孔则是因为钻头磨损严重,焊接不到位、地层内部遇到有膨胀性的软土、黏土所引发的。缩径问题的发生,极易造成结构承载性能的不足,而扩径则会造成项目施工成本的升高,所以必须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处理。为了预防发生扩径的问题,监理人员要在施工前进行钻机检查,达到固定、平稳的效果,且要检查钻进施工,避免出现钻头的摆动、偏位等问题。成孔环节要降低钻进的速度,保持良好的护壁结构,并且选择合适的泥浆比重,保证孔内水位符合要求。泥浆对于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后及时清孔,组织人员及时展开灌注施工,缩短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浸泡的时间;要想预防发生缩径问题,钻孔前技术人员就要对现场进行地质勘查,确定是否存在遇水膨胀的不良地质条件,如果存在,则应及时进行泥浆护壁处理,并要进行钻头的校正处理,使其符合现场施工要求。

6 结论

本文以某公路桥梁为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出桥梁基础结构采用冲孔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方案,并进行无损检测处理,发现桩基结构的质量合格,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钻进成孔的环节,考虑到地质条件的因素,分为小、中、大冲程钻孔施工。同时,在该环节要及时排渣处理,保证泥浆的密度、黏度性能达到施工标准。

第二,在灌注混凝土环节,泥浆指标极为关键,各项指标都会影响灌注的效果。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进行二次清孔,防止发生沉淀层厚度过大的情况,否则会导致承载性能不合格。

第三,通过超声波的方式进行检查,确定桩体结构质量,发现整个桩体的性能合格,没有严重的质量缺陷,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完全达到桥梁的通行标准。

猜你喜欢
清孔护筒成孔
在既有线市政道路桩基施工中冲击成孔的应用分析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水中桩基施工平台钢护筒纠偏对策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建筑旋挖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