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索

2022-02-20 01:00李金莹
活力 2022年24期
关键词:智化会计专业应用型

李金莹

(广东培正学院,广州 510830)

近年来,数智化转型速度加快,企业的财会工作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应用型本科的会计专业教育也开始面临极大的挑战。2018年,《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工、商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提出高校财会学科专业知识要融入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校要结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跨学科的财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财务人才。高校在本科阶段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改革路径,为未来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数智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技术的推动

大数据技术是众多财务分析工具之一,其客观性较强,提供的经济数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准确性与及时性,这些都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吻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图1),近三年来,财务云技术与电子发票技术一直稳居第一,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跃居第三位,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也跃居第五位,同时新出现的智能流程自动化(IPA)在2021年成为十大影响技术之一。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要紧跟技术进步,在传统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

图1 2019—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

(二)企业财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数智化技术的变革促使财务运行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未来企业会计的发展方向也将逐步向“财务数智化”靠近。在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进程中,专业知识与数智技术交叉融合是企业会计人员的核心能力,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财务知识,还要会将一些看似呆板的数据进行数智化分析和整理,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可利用的建议。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果“掩耳盗铃”“不思进取”,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其培养的财会人才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数智化转型促使企业寻求新时代的财会人才,同时又推动了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二、数智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当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直接影响后续人才培养的方法与手段。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还是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所以仍旧存在各种形式的问题,如不太关注学生的思政素养、不够重视学生法人实训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等。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落后,这就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在后续工作时面对变化的环境难以迅速适应,需要做出决断时优柔寡断。正是缺少这些核心竞争能力使这些会计本科人才在面对数智化时代的挑战时无法与时代迅速接轨,从而导致其缺少可持续的职业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更多体现在分析、预测与决策上,会计人员不仅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还要为企业提供创造更多利润的建议。在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达为:本专业培养爱国、爱党、理想信念坚定、守法、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合格公民,主要培养面向某地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具备管理、会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在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大数据时代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并且具备“精通业务、能让数据说话、擅长数据分析”的岗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有缺陷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多数院校开设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等传统会计专业课程,但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同时也缺少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导致学生对关联学科及新技术不熟悉,偏离了培养高质量综合型新商科人才的目标。第二,多数院校虽然引入了如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应用、RPA机器人等课程,但没有将这些课程与会计的相关实务课程进行无缝隙融合,这样不利于学生把握其中的关联并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第三,在财务智能背景下,财务造假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复杂,而从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加强对会计人才的道德培养刻不容缓。

(三)校企合作不深入、产业对接不明确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能充分发挥校企优势,准确把握会计人才的需求,做到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完美匹配。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数智化会计人才提供重要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促使企业加速进行数智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校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的美好局面。然而在当前,一些高校的校企合作并不深入,只是浮于表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校企合作开展并不是很顺畅,既因为合作企业对人才比较挑剔,需求较少,又因为校方与行业产业对接较少或对接不明确,导致即使院校把数智化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也缺少足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所学专业知识难以在市场上进行应用;其次,在校企合作中出现一些“僵尸企业”,根本没有实习生进入,或者连续几年没有实习生进入,高校应及时清理“僵尸企业”。

(四)“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不高

优质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培育优秀会计人才的必要条件。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社会与市场对适应数智化转型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应用型本科高校想要培育出这样的高质量人才自然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但当前,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只有单学科教育背景,缺少会计实战的“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一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考取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但还是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历,难以向学生展示真实的会计实务状况。也有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脱离企业时间较长,对智能财务共享、云会计平台等新技术不是特别了解,即使后续有机会进入企业,企业也不会让其加入财务数智化转型的一线工作中。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的师资力量在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数智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但在技术的加持下,数智化转型使会计的职能逐渐向分析、决策等其他衍生职能倾斜。目前来看,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需求,所以如何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改革步伐的关键。在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准人才培养方向。比如,可以根据数智化背景下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的特征来设立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与可实现性,能为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指导性意义,有效推动数智化财务人才培养进程。

其次,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特征。比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来培养产学兼修、理论与实践同行的高质量数智化会计人才,同时明确数智化人才在创新精神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清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智能平台业务处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数智化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应对企业数智化转型、面向社会服务并促进新时代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高素质数智化人才。

最后,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考虑专业技术水平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需要进行多方交流和论证,更好地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现代市场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技术的会计专业人才。同时,数智化时代所展示出来的特征对企业现代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导向,结合现代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紧跟数智时代的步伐,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跟数智时代的步伐,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色,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匹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数智化时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能力的衡量标准,以及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知识与数智技术的充分融合。例如:在通识理论课程模块中加入一些与数智化转型背景有关的课程,如Python基础理论、计算机C语言、数据可视化等;在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模块中增加与数智化技术相关的实践性课程,如财务RPA机器人、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集团公司管理会计模拟实训等,强化学生在数智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数智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当地经济发展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自身的特色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大胆取消一些落后的课程,同时增加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决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课程,如高级管理会计与实务、经营决策分析、信息检索、业财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等,通过体系再造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最后,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及时整合优秀的网络资源供学生使用,同时要大力打造数据智能平台,实现数智化教育平台与学校线上与线下课程的顺利对接,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会计行业的前沿技术与理论,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校企合作继续深入,加强行业产业对接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要进行数智化转型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与专业的智能软件公司开展大量合作,与企业一起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专业课程开发、合作开班、智能实验室建设等。一方面,这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见识更多场面,有更多的就业出路。通过数智化的实践平台,师生也更加了解真实的业务操作场面,更有利于向数智化转型企业输送高度适配的会计人才,避免人才供与求脱节。

(四)提升高校教师数智化融合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应积极响应数智化转型的时代号召,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前沿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增长,不断磨砺并提高学术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强化对数智财务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和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授课方法和技术,并将其熟练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中,实现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内容的深度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应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接受能力等制定适配的师资培训制度,如统计并增加中青年教师的数量,为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数智化程度高的企业或数智化平台合作企业考察,做好学习交流。同时,高校也可以出台一定的奖励政策,奖励那些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和校友资源,为其他教师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的教师,从而发动一切力量提高全体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结 语

在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正视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匹配企业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设定适用数智化时代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按部就班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持续不断地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除旧立新,重塑会计教育教学过程,助力企业的财务工作顺利启用新技术,平稳过渡到新时代,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充分做好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促进高校财务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能财务人才保障机制,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智能化财务人才而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智化会计专业应用型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闪闪发光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