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传播力”的尝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解析

2022-02-20 01:57欧亚戈郑蓓蓓陈少虞贾斯瑾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科技馆寄语科学技术

欧亚戈 郑蓓蓓 陈少虞 薛 珂 贾斯瑾

2020年9月19日,中国科技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正式向公众开放,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与此同时,项目组积极开展后续活动,不断总结项目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

一、 项目起源

(一) 对于“吸引力+传播力”的理解

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是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实际工作中,常面临现场观众少、媒体关注少的双重压力与困境。为此,设计制作展览展品和策划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有吸引力,吸引观众参与,吸引媒体和社会关注。其次,展览展品或教育活动还要有传播力,观众在参与后获得知识和启迪且乐于分享传播,而相关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容易形成二次传播和多次传播。吸引力和传播力相辅相成。此外,“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1]在当前互联网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不仅包括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及其新媒体,还包括海量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至2021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短视频推动知识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2]。顺应传播方式变革,充分发掘各类媒体传播潜力,将有助于科技馆的展览展品或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其影响力亦将得到大幅提升,甚至是指数级的增长。简言之,科技馆设计制作展览展品和策划开展教育活动,如能处理好“吸引力+传播力”,将有助于提高其社会效益。

中国科技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以下简称“科学家手模”)项目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围绕着“吸引力”和“传播力”不断积累势能,使得项目最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力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选择合适时机推出项目

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选择好主题是科技馆成功策划展览、开展活动的第一步。2004年7月,为配合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工作,中国科技馆推出了主题展览“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篇——大自然的警示和启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7天报道,获得巨大成功[3],是“吸引力+传播力”的成功尝试。

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科技馆的职责所在。近几年,中国科技馆每年都通过策划和实施多个有影响力的科普展览、教育活动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手模”项目于2018年底开始酝酿,策划之初,相关人员敏锐地觉察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科学家的宣传、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策划和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相关项目容易引起重视,有利于吸引更多力量参与进来,进而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4]。2019年9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的“共和国勋章”首次颁发,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有5位是科学家。中央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视程度上升到新的高度,实施“科学家手模”项目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 围绕杰出科学家展开策划

为什么要围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展开策划?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科学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最为引人关注的科学家群体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199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最高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截至2020年,共有33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获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社会关注度高,项目如能成功实施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有助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此外,中国科技馆围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制作有相关展项,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坚实基础。2009年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时,设计制作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与青少年共话未来”展墙,通过科学家漫画(见图1)、简介、寄语以及背景装饰的方式,介绍当时获奖的吴文俊、袁隆平等14位获奖科学家,反响良好。

图1 科学家漫画

至201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增添了8位科学家,中国科技馆决定对该展项进行增补更新。更新方案采取原展墙维持不变,新增一面展墙进行展示的方式。新展墙展示内容包括科学家的肖像及其科研成就漫画、生平简介和寄语;展示风格略有变化,改为每4位获奖科学家组成一幅2.5m×4m的科学壁画(见图2)。对于今后新增的获奖者,拟每两年增补一次。

图2 科学壁画效果图

新展墙采取灯箱照明的方式,色彩鲜艳,引人注目。然而,科学家形象略显雷同,科学家的介绍语和寄语内容依然偏长,不利于传播,展项整体上不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且不便于更新。

2019年,中国科技馆对以上两个新旧展项进行改造,联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同开发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展项。制作过程中,将展项内容的可更新性作为重要制作原则,以显示屏、多媒体配合图文为主要展示形式。展项整体设计为庄严的肖像画风格,并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展现,通过扫码引导公众深入了解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背后的科学故事[5]。新制作的展墙解决了此前不便于更新的问题,引人注目。

(四) 公众喜闻乐见的手模形式

采集名人手模进行展示,打造荣誉殿堂,是一种常见的成功做法。其中的著名案例包括:好莱坞星光大道、中国香港星光大道等,这些地方往往会成为当地的著名景观。

好莱坞星光大道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于1960年2月正式破土兴建。60多年来,星光大道上镶嵌的“星星”已达2500余颗,“逐渐成为好莱坞的地标”[6]。“星星”代表着对娱乐产业有杰出贡献的人的永久纪念。入驻人选由专门机构提名,整个流程较为严格,迄今为止,华人影星中仅有李小龙、成龙等4人获此荣誉。另外,星光大道中国剧院广场的地面上留下了上百位名人的手印、脚印和签名,以水泥制成,经常更新。该剧院和星光大道没有关联,留印行为更多是出于商业宣传目的。韩国首尔也建有星光大道,展示近百位韩国明星的手印与签名。

中国香港星光大道建于2004年,效仿好莱坞星光大道而建,香港电影界杰出人士的姓名与手掌印镶嵌在特制的纪念牌匾,根据年代依次排列在星光大道路面上,还设有多座以电影拍摄及香港知名艺人为题材的塑像,建成开放后一直是香港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2019年1月,改造后的香港星光大道重新开放,原本印在地上的掌印被移至星光大道木制扶手栏杆上,便于观众观赏和拍照[7]。

我国以科学家手模为主题设计的展项和景点较少。北京中关村“科学家手迹手印墙”建于2003年,以科学人生为主题,收集了工作生活在中关村的数十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铜铸手迹和单手手印,在他们的手印旁是这些科学家一生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实践证明,采集明星手模进行展示为公众喜闻乐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科学家中的明星,采集他们的手模将会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更重要的是,采集手模不占用科学家太多时间和精力,便于实施,容易获得科学家支持。而采集科学家手模本身,就是对科学家的一种认可。2020年时值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20周年,是采集相关科学家手模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 项目实施过程

(一) 精心采集,确保手模清晰美观

项目启动前,中国科技馆邀请负责组织评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这使得项目更加权威,联系相关科学家变得更为顺畅。屠呦呦在采集手模时即表示:“这是国家任务,我会大力支持。”

“科学家手模”项目得到了相关单位和科学家的大力支持,手模采集过程比较顺利。前后用时约3个月,当时健在的19位获奖科学家的手模全部采集完毕,其中有3位是在医院病房采集。项目组曾在4天之内在3个城市采集了5位科学家的手模,这也反映了科学家手模项目易于实施的特点。

为使采集到的手掌印清晰、美观,采集时尽量压深。采集过程中为每位科学家准备了两块手模印泥,最终选择更美观的一块进行制作。采集过程中,注意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以便于后续宣传。为了确保视频和照片质量,特意请了专业机构进行拍摄和录制,还专门为2位科学家拍摄了肖像照。

(二) 整理科学家寄语,传递科学家精神

采集手模的同时,向每位科学家征集寄语,勉励全国青少年热爱科学、刻苦学习、茁壮成长、报效祖国。与科学家沟通的过程中,希望寄语简洁、凝练、有特色,原则上不超过35个字。如果内容过长无特色,不仅版面容不下,且公众不易记住不便于传播。此外,寄语尽量避免大而空,注意可执行性、给人以启迪。

通过这些方式,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相对抽象的科学家精神,借助简短、具象的科学家寄语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刘永坦寄语:“能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贡献,是我最大的动力和使命。”表现了“爱国”精神。王泽山寄语:“我这一辈子就想做好一件事。”表现了“奉献”精神。

(三) 录制寄语视频,提高传播力

为扩大传播效果,顺应短视频便于传播的时代趋势[8],项目组在采集手模时积极争取相关科学家将寄语录制成视频。最终,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学家录制了寄语视频。采集手模,是把科学家当作“明星”,对科学家是一种认可。采集手模结束后,科学家心情愉悦,会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录制寄语视频。

向科学家征集寄语,就是希望科学家对全国青少年说一句他最想说的话。为此,很多科学家说出了一生中感受最深的科研经验总结或人生感悟。录制视频时,这些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90岁,寄语视频就像饱经风霜的智慧老人对后辈语重心长谆谆教诲,极具感染力。

例如,袁隆平在寄语视频中对他的八字成功秘诀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进行了阐释,情绪饱满,抑扬顿挫,非常精彩。这“八字秘诀”,袁隆平在其他场合也曾说过,但都没有这次正式、完整,拍摄的画面质量也没有这次清晰。可以说,这段视频是他晚年最珍贵的影像资料之一。由于袁隆平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这段寄语视频非常具有传播力。寄语视频正式发布后,引发海量传播,中央电视台报道:“豪华天团寄语后浪”,这一表述是非常准确的。

三、 内容展示方式

(一) 整体设计:打造“国家荣誉墙”

采集完成的科学家手模,确定在中国科技馆显著位置集中展示,以打造一面“国家荣誉墙”。项目组制定了三个设计原则:庄重美观、便于观众触摸、易于更新。

在深化设计过程中,为更好传播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手模墙背景色确定为“中国红”。造型方面曾经尝试流线型方案,虽具备动感,但庄重感不足。最终确定“科学家手模墙”整体呈长方形,更显严谨平实、庄重大气。基于同样原因,手模的排布方式舍弃了错落排布的形式,采用更加紧密、整齐有序的品字形,下宽上窄,既显稳定庄重,又节省了空间,为未来5年获奖科学家预留下位置。为保证科学家肖像的完整性,最终采用传统长方形来展示。最终方案(见图3)设计思路如下。

图3 设计方案定稿

1. 展示面积为3m×10m。整体呈长方形,为打破平直造型和排布带来的古板感觉,采用“红星破角”。右上的红星引领全局,有“红星照耀中国”之意。五角星内部增加一个小五角星,一大一小呈放射状,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象征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领导和团结,也象征科学家们建设祖国的伟大成就。同时红星突破了长方形的条框,也蕴含着科学家们在困境中力求突破、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 展示主题由最初的“共和国最闪耀的星星”确定为“星汉灿烂 光耀寰宇”。

3. 33位获奖科学家模块呈品字形,排成三列,按照获奖时间先后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排列。同时为未来5年获奖科学家预留了展示空间,即在每一排的左右两侧共计预留了10个位置。每一排科学家模块之间的距离为8厘米,不至于过密或过疏。为避免预留空间过于空旷,用装饰纹样补白。

4. 颜色方面,主体手模采用金色,背景色确定为“中国红”。制作前选择色卡时,选择了“200u”,该色号小面积看起来正合适;但大面积展示时略偏粉色。今后进行更新时,应选择颜色更深的红色。

5. 为了让观众了解国家最高科技奖,增加了奖项介绍文字,使展墙显得更加庄重。

6. 科学家手模墙右下角,内置电视屏幕,循环播放科学家寄语视频和手模采集花絮视频。秉持“少即是多”的理念,没有播放各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视频。

(二) 科学家牌匾:传递科学家精神

每位科学家设置一面牌匾,由于版面有限,最终保留了科学家姓名、肖像、出生年月、获奖年度、科学家研究领域和科学成就简介、给青少年的寄语、科学家手模或签名(见图4)。牌匾底板采用纯铜材质,用螺丝固定,便于更新。为便于观众认识科学家,肖像选用水晶材质制作,颜色鲜艳,栩栩如生。

图4 科学家牌匾设计稿

科学家手模镶嵌在牌匾上,原计划采用纯铜材质,但制作出来后表面凹凸不平效果不理想,遂改用玻璃钢材质,表面平整,手模还原度高,且非常有质感。为便于观众观赏和拍照,最下面一排手模距离地面1.4米,6岁儿童伸手就能触摸到。

项目实施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已有14位去世。其中刘东生、王忠诚生前留有手模,项目组进行了复制。另外12位已故获奖者,由于生前没有留下手模,最终以签名代替。虽有遗憾,但签名带着科学家强烈的个人色彩,且一排排手模中间出现几个签名,为整面墙增加了变化,富有艺术美感。

由于大部分公众对相关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成就并不是特别了解,牌匾上设置了相关内容介绍,采取客观描述的方式,不使用“著名”“国际著名”“之父”“大师”等。如对袁隆平的介绍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成就介绍与寄语一样,字数原则上都不超过35个字,制作时文字末尾的标点符号都予以删除,力求简洁。这部分文字最终都经过了获奖科学家本人或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确认,如王选院士的介绍,由他的夫人陈堃銶教授亲自定稿。各方层层把关,使得“科学家手模墙”上的文字表述更加准确、权威。

四、 项目影响

(一) 社会反响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9]。中央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视程度上升到新的高度。8天之后,“科学家手模墙”揭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科学家寄语视频同时发布,响应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社会热潮,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这也反映了项目策划之初,项目团队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和超前预判。

“科学家手模墙”揭幕当天,中国科技馆被授予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牌匾。观众踊跃参观,媒体予以海量报道。48小时之内关于科学家手模墙和寄语视频的报道与信息达3.2万条,仅微博浏览量就超过3.2亿次。公众的反响非常热烈:“一面满是荣誉的墙”“我也想去摸一摸”。科学家寄语引起了广泛共鸣:“说得好朴实,都是真知良言”“立马给我九岁女儿、五岁儿子看,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偶像”。

项目取得成功,可谓“一个项目,两个爆款”,线下科学家手模墙成为观众打卡地,线上寄语视频引发海量传播,线下线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力弘扬了科学家精神。项目从启动到正式亮相历时6个月,投入经费50多万元,投入产出比非常高。

(二) 后续影响

鉴于展示效果良好,全国多个科技场馆表达了复制科学家手模的愿望。为此,中国科技馆特别制定了《科学家手模复制管理办法》,并对科学家手模进行了数字化永久保存。2021年9月,黑龙江省黑河科技馆和北安市科技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复制项目完成。2021年12月,复制的袁隆平、孙家栋、屠呦呦、黄旭华等8位科学家手模随科普大篷车配发黑龙江、广西、青海、新疆等12个省区。2021年6月,采集的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三位科学家手模赴香港参加“‘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家寄语视频作为自带传播属性的优质短视频作品,在网络上持续传播。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去世,举国哀悼。媒体将袁隆平寄语青少年视频进行了再次传播,以表深切悼念,网络浏览量数以亿计。其中,央视新闻主持的微博话题“袁隆平生前给青少年的寄语”累计阅读量超3亿次。人民网抖音、快手账号相关视频阅读量合计超过1亿次。科学家寄语视频的广泛传播,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广泛宣传了中国科技馆。

科学家手模项目也是一项抢救工程。手模采集时,科学家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99岁。手模采集后一年内,袁隆平、吴孟超、郑哲敏3位院士相继离世。随着时间的流逝,采集的科学家手模和录制的寄语视频愈发珍贵。2022年1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科学家寄语青少年专题活动”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百项精品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之一。

五、 经验探讨

如前所述,科学家手模项目由于推出时机合适,争取了权威机构、相关单位和科学家的大力支持,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吸引力+传播力”展开。

(一) 吸引力

项目围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一当代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群体展开,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手模形式,“科学明星+手模”,拉近了公众与科学家的距离,引人注目,先声夺人,产生了项目最核心的吸引力。而科学家手模,本身也成为一种珍贵资源。

(二) 传播力

科学家手模要想有传播力,首先要为公众喜欢。为此,采集手模时,力求清晰、美观。设计科学家手模墙,力求庄重、美观,使用了醒目的金色和“中国红”。制作的科学家手模采用玻璃钢材质,掌纹清晰,富有质感。如参考以往类似项目采用水泥、青铜材质制作手模,很难表现出掌纹,且艺术感差,容易雷同。各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打造出了一面庄重大气的“国家荣誉墙”。而科学家寄语的设置,丰富了项目的内涵。由于美观、庄重、有内涵,使得观众愿意驻足观看,品味,拍照和分享。

科学家寄语是杰出科学家对各自精神财富的总结与凝炼,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极具传播力。而科学家视频的录制,顺应了当下短视频流行的传播趋势变革,自带传播属性引发广泛传播,使得科学家手模项目大大突破了科技馆的时空限制。科学家手模墙揭幕之时,48小时之内关于科学家手模墙的报道和转载为1000多条,而关于科学家寄语视频的报道和转载高达3.1万条。

六、 结语

自策划实施伊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的核心“吸引力”和各方面一点一滴地不断积累、不断锦上添花的“传播力”相互叠加,使得项目最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科学家手模项目的内涵不断延展,科学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弘扬。

项目实施至今也有遗憾。“科学家手模墙”上科学家的手模,尽管每次更新时通过获奖时间先后顺序正序或倒序交替排列,但仍有一部分科学家手模观众不容易触摸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科学家寄语视频的版权保护存在不完善之处。此外,如何持续发挥“科学家手模”的影响力,不断彰显“国家荣誉墙”的荣耀,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后续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中国科技馆寄语科学技术
玉泉小学与中国科技馆共育英才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新年寄语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外科学教育馆数字化发展对策初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探究式学习单开发中的应用——以中国科技馆电磁学学习单《奇妙的原电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