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回顾、特征与前瞻

2022-02-21 00:56李铭函苗苗姚蕾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铭函 苗苗 姚蕾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是推进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回溯发展历程,分析演进特征,审思不足,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深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认为:立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视角,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经历了恢复与重建、调控与完善、拓展与深化三个变迁阶段。其演进脉络呈现出价值定位从模糊到明晰,育人目标仍待全面渗透;文化逻辑从内隐到外显,文化特质尚待充分彰显;载体形式从单一到多元,内容体系亟待有序衔接的特征与不足。以体育学科课程图谱工具为研究方向,未来应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明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价值定位;完善课程理论建设,重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材编排模式,优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呈现方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案例素材。

关键词: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 808.1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houlder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bridge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tra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viewed the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t finds tha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adjustment and recovery,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In its evolution, value preset ranges from indistinct to clarification, whose education goals still need to be fully penetrated; cultural logic goes from hidden to obvious, who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till need to be fully demonstrated; carrier form develops from single to diversified, whose content system needs to be orderly connected. Guided by the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mapping analysis t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guidance, and clarify the value positioning; improve the curriculum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 the content system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novate the teaching material arrangement mode, and optimize the presen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build a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and integrate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case materials.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黨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跃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学校教育系统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发展。2021年初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明确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纳入中华传统体育内容[2],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势必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在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学科教学内容调整一直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占有较大比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创新较少。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具有何种演进特征,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如何生成,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落地与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本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制定的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及出版的相关教材为分析文本,回顾中小学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当下,尝试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方略。

1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演变历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作为国家级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彰显国家意志,其历次修订都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3]。在此框架下,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编原则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考察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演化逻辑。关于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学界多依据我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并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期[4]77-127。因此,本研究在借鉴现有分期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相关政策要点,将我国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演变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

1.1  文化归位(1949—1978年):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着力恢复学校教育秩序,同时也高度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以苏联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蓝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具体实际,直接表现为学校体育课程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资源缺失[4]93。教育部于1950年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提出了中小学体育各项目的教学内容、课时与考核要求,但是仅在教材纲要的说明部分提及“条件具备的学校,五年级可加拳术”[5]34。此后,1956年《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可以增添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教材。直至1961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选编原则中才明确提出:“为了发挥我国行之有效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的作用,特选编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武术教材”[5]76。此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体育教材》已将武术的基本动作、武术操、初级拳、青年拳等列为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4]96。自此,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性项目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体育教材中[6]。武术教学内容经过整理改编,主要以套路为主,课时偏少且师资较为匮乏,武术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与大纲要求相差甚远,现实境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的开展与传播[7]。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间,随着学校教育秩序步入正轨,学校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经历了从移植借鉴到本土化探索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于以武术为代表性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复归。虽然武术教材经过改编后武术的技击性稍显淡化,其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少有涉及,但是在这一阶段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内容从“隐匿”到“重现”,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的肯定,更体现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意识的觉醒。

1966—1976年的曲折探索时期,学校教育系统遭受重创,体育教学大纲缺失,教学秩序混乱。学校体育一度陷入停滞,体育课被劳动和军事活动所替代,体育教材中的武術内容也如同虚设[8]。直至1978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重新将武术作为规定性内容列入体育课程之中,学校体育系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才得以传承。《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强调要保留武术本身的风格和特点,还要注意发展和挖掘其他的民族体育项目,并使其进入体育课堂[5]555。

1.2  规范确立(1979—2000年):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调控与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劳代体”“以军代体”的教学导向得到了及时纠正[4]111。在此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简单的套路学习为主,武术特有的技击性式微。1988年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中提出:“对现有武术教材,尽可能简化其套路,适当增加攻防动作的实用技能”[5]650。高中学段更为重视武术的技击性,以单人、双人攻防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体现武术的本质属性。对于武术教学的发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不仅如此,大纲还提出,各年级教材都要在原有武术内容的基础上拓宽,增加我国传统养生、保健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健身术。随着基础教育“一纲多本”政策的落实,体育教材也由“国定制”转变为“审定制”[9],中小学体育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学内容的选编来源也更为丰富。

体育教学大纲中大力提倡各地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并适合当地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在学校的开展更加趋于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在理论教学部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早在1988年就纳入了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知识或理论与方法。在1992年,小学体育大纲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健身常识。不难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时代性与传承性,更加注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导向作用,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武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10]。2000年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武术列为必修内容,同时增加民间体育项目、养生与健身方法为选修内容[5]835。

改革开放后至新课改之前,随着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在载体形式、内容选编、课程形态等方面皆有所突破。诸如拔河、角力、踢键子等各类民间体育游戏均可作为教材内容。在这一阶段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几部教学大纲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础,也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折射出学校体育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中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不断反思,学校体育系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发展形态基本稳固。

1.3  价值延展(2001年至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拓展与深化

得益于第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教育部赋予了地方各级各类学校更大的教育自主权。新课改以目标引领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不再受制于大纲规定的固定模式,而是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中就提倡大力开发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例如: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补充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1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从早期单一的武术项目内容扩展到自编自选的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短棍以及其他器械套路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范畴,并将民间体育项目、养生与健身方法列为选修内容。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12]。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比以往更为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普及与弘扬[13]。

教育的功能之一便是作用于文化的发展,赓续民族文化血脉。随着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声渐涨,学校教育系统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主阵地”备受关注。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14]。2018年颁布的中华优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中提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力图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于体育学科,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纲领[15],并将武术与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项目作为必修选学(运动技能类)的六大模块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体育品德而言,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16]。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在开放现代体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活动[17]。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对话交流多以文化问题为表征。在文化强国战略推动下,我国学校教育系统内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日渐被赋予深层意涵。在这一阶段,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已不仅局限于体育教育层面,更关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载体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增强。这也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逐渐从“自信”走向“自觉”。

2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演进特征与不足

2.1  价值定位从模糊到清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目标仍待全面渗透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西方体育教育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课程历经数次改革,体育教育的目标与功能也越发清晰。随着学界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本质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追问,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解也趋于多元化[18]。因此,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价值取向的底层逻辑逐渐摆脱了“工具价值”的观念束缚,回归于对文化内涵与内在价值定位的观照。从教材选编原则中提出初步体现“民族特色”到直接指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从单一的武术必修内容到传统养生术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拓展,无一不体现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观照。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例如:表现出公平、诚实、友爱、尊重等;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9]。

由于教育具有价值负载的属性,在不同的育人观、文化观的主导下,教育目标的定位也会随之转变。虽然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指向越发清晰,但是受到课时和教材容量的制约,目标的体系化和全面性需进一步统筹调整。毋庸置疑,在“五育”目标中,“体”育目标是核心,其他维度目标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展。梳理课标与教材不难发现,当前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建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主要集中体现于“德”育目标和“体”育目标。其中:在“德”育目标的落实上,课程标准对个体性和社会性2个层面的道德培育均较为重视。在“体”育目标的落实上,课标中主要体現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学习目标。这也是对体育教育本体价值的彰显。在学习动作技术时,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项目背景知识、比赛规则、养生与保健知识等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虽然武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习练与目标达成要求中也内隐地体现了“智”育和“美”育目标,但是就目标的系统呈现而言,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还有待进一步系统衔接与贯通。特别是在目标中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对文化自信的提升这2个维度还有待显现。从文化传承的视角而言,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表达隐喻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哲学思考[20]。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从本质上而言是对中华民族自身价值观的自信。杜威在对科目的价值进行评价时,首先注重科目的内在价值——是否提供丰富而完善的经验,然后再考虑不同科目在特定的情境中的工具价值[21]。通过学校教育传达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旨要,既符合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应。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延续关键要以其文化内涵为核心。

2.2  文化逻辑从内隐到外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尚待充分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核集中体现于“体用一元”的哲学智慧[22],即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思想和精神为“体”;以运动技术、技艺为“用”,两者缺一不可。随着学校体育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倾斜与关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系也更为独立和清晰。在1988年,《体育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注重“武德”教育,同时还以介绍运动项目文化为主列入了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就提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健身术讲究“意念”[23],打破了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习练桎梏。以武术为代表性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身体练习,也不仅是技能技艺的表达,更是通过身体语言诠释其深层的文化意蕴[24]。《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中重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养生方法的教学,同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25]。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转变,外在变化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编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深层变化则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从“育体”转变为“育人”的逻辑更加凸显。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一项重点任务,并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体育教育等各环节[26]。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依托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传承,也可以以其他路径进行传承与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精神品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会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而文化教育最深层的意涵就在于将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的文化结构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文化意识与信念。这既是文化从外铄到内化的过程,又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前者常是显性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27]。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主要通过运动项目这一载体形式得以呈现,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身体实践表达。特别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科书中仍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技术的解析为主,介绍武术项目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等,能使学生获得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但是,相较而言,对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和动作技术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的普及力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陷入形式与内容脱节的困境。如何摆脱机械地学练的桎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呈现于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并落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是当下需要强化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攻克的突出难题。

2.3  载体形式从单一到多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亟待有序衔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历了从“缺位”到“在场”的曲折发展历程,体育项目载体也更为多元。在新中国成立伊始至1988年这一阶段,体育教学大纲一直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此后以“民族传统体育”代替“武术”命名传统体育项目名称。到2000年体育教学大纲正式将武术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并列为教学内容,游艺类、养生类多种形式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大纲中并存。一方面,从课程管理层面而言,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校本课程产生的“赋权增能”,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大地活跃了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氛围。另一方面,从课程形态而言,为实现中小学体育课内外联动,一些地方、学校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运动会、大课间活动,全面提升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28]。

虽然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但是不同学段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不足,直接导致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的共生困境[29]。当前,不同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内容的割裂等问题折射出不同学科理论建设的薄弱之处。由于体育学科体系庞杂,并且尚未建立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纳入体育课程标准中的众多运动项目之间也缺少紧密的学科逻辑关联[30]。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也是如此。从不同版本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体系的纵向衔接不连贯、系统性不足。例如:“人教版”教材内容中的七至九年级武术项目分别为长拳、南拳和短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仅在八年级列入了竹竿舞和踢花毽。高中教材内容中列入了武术、竞技和娱乐表演类、养生健身类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当前教材中,初中学段教材内容中的武艺类项目以武术项目为主,游艺类项目以民间游戏为主,养生类项目则未涉及;高中学段教材内容中以上3大类项目均有呈现。可见,在构建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时代要求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问题也同步凸显。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有其内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推进要体现“循序”推进的原则。这一原则至少包含2层深意:一是遵循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秩序;二是兼顾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框架内,亟待构建较为周延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形成不同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3   新时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新方向

课程与教材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如前所述,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症结,纾解困境的前提则需要精准把脉“十四五”时期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现实诉求。为此,通过体育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图谱分析工具(以下简称“课程图谱”),对照课程图谱的目标维度与内容维度(见图1),尝试探索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深入推进的新方向。

在目标维度上,课程图谱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采用“主线”与“副线”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凸显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育人目标,“主线”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目标出发。在现有的体育学科体系中,充分提炼体育学科特质,并进一步确定体育学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五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其中:“德”育目标旨在以体载德,提高青少年学生品性修为;“智”育目标旨在以体益智,促进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体”育目标旨在以体强身,增进体质健康;“美”育目标旨在以体塑美,提升体育审美素养;“劳”育目标旨在以体助劳,增强劳动能力。“副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要素体系,包括4个部分,即修身(人格修养教育)、齐家(社会关爱教育)、治国(家国情怀教育)、兼济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内容。

在内容维度上,体育学科内容体系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主要划分为武艺类、游艺类和养生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则通过文本系统、助学系统和练习系统三大板块呈现。其中:文本系统主要是指教材内容中的文本描述部分,是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通过文字描述呈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和基础理论知识。助学系统包括音视频、插图和拓展知识,属于教材内容中的“支架”部分,补充文本系统部分的未尽内容。其中音视频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生动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动作技术;插图搭配文本解说,更为直观形象;知识窗、拓展链接等的设置,图文并茂,可丰富教材的内容素材和视觉效果,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练习系统则涵盖了常规课时之外的多种体育锻炼方式,包括课外体育鍛炼、视频模仿和体育家庭作业,为学生课后的知识与动作巩固与提高提供抓手。三大系统的内容呈现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4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路径前瞻

纵观我国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已积累了有益经验。任何教育实践都有认知原因和动力机制,而教育实践机制创新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基于课程图谱,亟需明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预设、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推进机制,进而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化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载体形式与传承路径。

4.1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明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价值定位

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组织领导是体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政策引导是提升课改实效的关键措施[31]。因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提升政策落实效果。长期以来,由于体育与教育两大系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分野[32],运动员学生未能充分得到全面发展。在深化体教融合的新时期,势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育人价值及其在體育与健康课程乃至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全面统筹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体系,并且有必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除了体育的本体价值外,还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育人目标维度上凸显全面性。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要素的目标层面,有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所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应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以体现。再譬如通过身体教化,从外在培养学生的举止修养,从内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道德培养、爱国情怀培育、文化自信心树立相结合。通过习练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技巧,促进青少年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创新意识,而且要重视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习的生活化迁移、情境化迁移,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创造性劳动意识。还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所展现的身体美、运动表现美、艺术创造美、表演鉴赏美,提升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审美素养。例如,武术套路、养生功法中所展现的身体姿态、节奏劲力、精神气韵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

4.2  完善课程理论建设,重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

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根基,关键要能充分认识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标志和育人价值意蕴。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核,并联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系统和行为系统,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知识表征转化为内在素养的关键机制[33]。概言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发展,其核心是将隐匿于文化记忆框架中的“凝聚性结构”融入中小学体育教育场域之中[34]。基于此,可以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专家智库,吸纳我国高校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与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骨干教师,立足于体育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进一步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编撰教材,并在体育课程标准中选入1~2项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特质的体育项目加以推广。同时,要鼓励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当前,构建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体系势在必行,而与之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构成应按照形式逻辑学顺序排列还是按照心理学顺序排列,是教育学中被广泛探讨的一个问题。著名课程理论学家泰勒曾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3个基本准则[35],由此可见,就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课程教材的内容结构优化而言,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一步探讨:1)纵向学段衔接,提高不同学段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序列性。根据体育项目特点以及不同学段(年级)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分梯度划分某一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内容。2)横向教学内容连通,科学布局同一学段(年级)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容量。按照武艺类、游艺类、养生类分别归类,既要考虑不同体育项目之间技艺技能的迁移,也要考虑某一个体育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全面性。例如:通过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抢花炮等体育项目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通过抖空竹等体育项目促进青少年学生集中注意力,锻炼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通过珍珠球、赛龙舟等体育项目培养青少年学生团结拼搏和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以上教学内容同时也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素的凝练。

4.3  创新教材编排形式,优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呈现方式

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最高层次的抽象表达,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校园内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36],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势必要立足当前的社会环境来实现创新性发展。

在教材的编撰上,要兼顾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的地方特色,可以分别编写全国通用教材和校本教材。以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践为基点,鼓励我国各地学校通过“一主一辅”或“一主多辅”的模式丰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育教材选编内容[37]。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各学校可结合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各学校的体育特色,选择性地将多种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本教材。此外,也可以编撰系列性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读本和课外读物,例如,出版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课外绘本。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创编内容既要体现体育项目的教育性和文化性,同时也要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与娱乐性,还要兼顾青少年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学校的具体实际,有必要转化或改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与技术动作,使其适宜在当前的学校中开展。此外,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载体,教材的文本系统、助学系统和练习系统的内容要尽可能丰富。一是教材各系统的呈现形式要合理,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图画绘本的形式激发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初高中阶段可加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文化内涵等知识,逐渐丰富初高中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知识体系。二是要统筹编排教材各系统的内容,以文本系统为主线,以拓展知识、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育家庭作业为补充,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背景、运动技术列入其中,使各系统功能相辅相成。三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可通过现代化媒体技术开发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电子教材、数字教材,凭借其能刊载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素材和课程资源开放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的落实。

4.4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案例素材

我国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编撰过程中选择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各类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建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资源库,搭建全国中小学师生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一是以体育项目类属为逻辑起点,收集武艺类、游艺类、养生类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案例,按照以上3个类别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群,并建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审核机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充分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民族传统项目纳入资源库。在统计与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既要考虑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中已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元素,又要结合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二是以育人目标的全面性为逻辑主线,按照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侧重的培养目标要素进行归类。进一步从育人目标的整体性而言,要厘清当前不同学段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已体现的“五育”目标要素,力求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项目在教育价值方面的相互补充。例如:整合滚铁环、抖空竹等富含运动元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侧重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运动素质的培养;整合富含娱乐元素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资源,激发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享受运动乐趣;整合富含审美元素的民族舞蹈类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多样化学习体验。

5   结束语

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现代化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审美意趣和文化底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体育课程的教材中,最终将其落实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步骤。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演变历程,在价值定位、载体形式、内容要素上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经的时代变迁。这其中也体现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教育价值的省思。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与互鉴的新时代,学校体育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更应立足于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体育课程与教材之中,增强中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中国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落实体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学校体育也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之重任,只有使体育课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转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推动者”,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课程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 (2021-02-03)[2021-7-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3]  季浏.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 体育科学,2018,38(2):4.

[4]  买佳. 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王占春.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下)[J]. 中国学校体育,1999(6):10.

[7]  王智慧. 我国学校武术百年嬗变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8]   高鹏. 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发展演变与历史经验[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1):60.

[9]  杨九诠. 1978—2018 年:中国课程改革当代史[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0):13.

[10]  王晓晨. 学校武术教育百年变迁研究(1915-2015)[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12]  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J]. 人民教育,2004(9):2.

[13]  王建华,高嵘. 学校武术[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1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14-03-28)[2021-07-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15]  邵偉德,李红叶,齐静,等.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目标对接的方式、困境与策略[J]. 体育学刊,2020,27(6):93.

[16]  马德浩. 具身德育: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理论视角[J]. 体育学刊,2020,27(4):3.

[17]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 (2018-01-10)[2021-7-27]. http://www.sport.org.cn/search/system/gfxwj/qzty/2018/1108/191885.html.

[18]  刘昕. 新中国70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嬗变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1):49.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9.

[20]  王智慧.文脉赓续与民族复兴:传统体育文化的基因传递与文化自觉——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论的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1):8.

[21]  李雁冰. 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4-45.

[22]  崔乐泉,张红霞.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缘起与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19.

[23]  蒋宏宇. 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24]  王岗,陈保学,马文杰. 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中国武术的“再出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8):10.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5.

[2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2021-07-27].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7]  吴文涛. 傳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J]. 中国教育学刊,2018(3):41.

[28]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6-02)[2021-7-27]. https://www.sohu.com/a/318085813_99896012.

[29]  冯发金,王岗. 困境与出路: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共生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2):133.

[30]  于素梅. 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多元内涵与基本特征[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2):23.

[31]  彭泽平,李礼,罗珣. 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5):378.

[32]  刘波,王松,陈颇,等.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11.

[33]  陈玉芳.学校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90.

[34]  翟志峰,董蓓菲. 文化记忆视角下语文教科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21(4):80.

[35]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4-117.

[36]  王智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何以成为可能?——基于文化自信生成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的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19,40(1):30.

[37]  姚蕾,李铭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材的历程回眸与困境纾解[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120.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