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天赋之下,没有捷径

2022-02-21 04:53李冰清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2年3期
关键词:女高音歌剧

李冰清

1995年,黄英被选中在法国导演弗莱德里克·密特朗执导的歌剧电影《蝴蝶夫人》中扮演蝴蝶夫人“巧巧桑”一角。演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海选,亚洲演员只占候选人的极少数,黄英是最后一个入选的。除了嗓音和演唱表现力之外,她的发音也几近完美,但其实当时黄英根本没有学过意大利语。

“我纯粹就是模仿发音,但后来自己开始学习语法规则。即使是聪明人,凭小聪明也是不够的。”如今,身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教授,黄英常常会和学生们强调一个学习的道理,“要理性地学习语言的规则。意大利歌剧中那么多讲述爱恨情仇的故事,那些关键字和词根至少都该背出来,然后用语法连起来。”

她自己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所有要出演的作品,她都会按自己的理解一字字重新翻译一遍。“你可以死记硬背,但这样是记不住的,第二天又忘了。”这种方法固然辛苦,但她相信“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的老话,“到了台上,一张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水平,准备到了什么程度。”

在国外求学时,黄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钱都花在了学习上。“以前请老师的价格是单小时100-200美金,就记得一张张支票递了出去。”她曾经连续两年的夏天去意大利上语言学校,上午四节课,下午参观博物馆,闲暇时就在街头和人聊天,练习语言的感觉。“唱歌剧,中文之外,主要还要唱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在学校里除了声乐主课和其他理论基础课,每一种语言都要学习。”每一部新的剧目,她的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至半年。“你要理解每一个场景的意义。我的笔记上从来都写得密密麻麻,都是只有我自己看得懂的记录。但必须这样‘磨’,后面背起来才容易,都是先苦后甜。”

她一直把自己的嗓子视为乐器,不管是在音乐学院学习的阶段,还是之后在世界各地剧场演出的时候,她都不断在打磨这款“乐器”。“嗓子是天赋条件,但你要有悟性。”她知道十年磨一剑,没有捷径可选。

黄英总说自己“幸运”: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葛朝祉教授,到1992年刚毕业就被选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得第二名,在出演电影《蝴蝶夫人》之后,又与指挥家詹姆斯·康隆合作与伦敦交响乐团录制了她的第一张独唱唱片,由索尼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一路可谓顺风顺水。

而在她的定义中,“幸运”还包括“没有走弯路”。“从小我就知道自己喜欢唱歌,一路上又不断受到肯定,不断碰到伯乐,得到的都是正确的指引。”特别在纽约拜在丹尼尔·费罗门下后,她突破了瓶颈,进步神速。费罗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曾是著名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的老师,他认为黄英不仅有神似巴特尔的声线,而且是最适合他声乐教学理念的学生。

现在她也会告诉自己的学生,不要被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困住,要明智地面对自己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老师。后来她有些后悔,应该再早些去拜师费罗。“就像运动员长期训练会带伤,嗓子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我知道,肯定是方法上还不够科学,基础还不够扎实。声乐这条路不好走,它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和艺术,能走下去的人,都靠‘悟’。不是老师说的就都合适或者都正确,自己要有判断力。”

对于自己的强项,她一直都有敏锐的洞察力。她在索尼录制的几张唱片都充分发挥了嗓音的特色。“歌唱家对录音话筒的敏感度都很高,不是每个在台上唱得好的就能在录音棚里一样出色。”她清楚自己的声音在不同阶段的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声音会不断变化,会变得成熟、厚实,而同时你的身体也会变化,气息也会变得不同,曲目也要跟着转换。”

之前黄英偏花腔女高音多些,现在更偏抒情,而无论哪一类,都属于“小号”。她以“蝴蝶夫人”一角闻名,但始终认为那不是属于她的角色。“普契尼的歌剧本来就是写给大号女高音的,而且演出的时候没有休息,四幕都要站在上面。如果让我唱其中的一两首咏叹调没有问题,但演全版舞台剧,我肯定不行。”

她—直对自己的学生说,学习除了用功,也要用巧劲。“审美的理念非常重要。你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音响效果,包括怎样选择自己的曲目,都需要判断。”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但希望他们能理解一个基本的方向。“有些学生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总觉得唱‘大歌’才能到达高峰。但我坚持不要唱太大的作品,声音适当拉开是好的,但如果拉得太过,就回不去了。”

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她一直都坦然拒绝。虽然黄英已经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但每次参演新剧目之前,她仍然会进行面试。曾有人把谱子直接递给她,意思是这个角色非她莫属,但她还是照常走了面试的流程。

“你要对演出的质量负责、对艺术负责,不能让整个制作冒风险、出状况。不是说有点名气了,你就什么都可以唱。”她已经习惯了非常简单直白的人际关系,没有什么后门,也不说什么人情,“唱得不好,你在台上是站不住的。”

演出前,她对自己有严格的作息、饮食要求,所以迄今为止遇到最严重的问题,也无非是感冒。“我会尽力把症状压下去。但剧院都会要求演员报备身体状况,确认你可以按计划上场。”主要演员出问题时,还有替补演员确保演出质量,黄英也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过许多次替补的角色。“其实替补更难,你根本没有时间排练,一切都要很快就位。你一定要是准备好的状态,这就全靠平时的积累。”

身为亚洲人,在竞选角色的时候的确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她也遇到过不公平的现象,但她会选择先接受这个局面。“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演出。”黄英并不为此感到忿忿,她知道,更重要的是之后用实力证明自己,“你要比别人更好、更有特色、更有信服力。”

虽然女高音是隶属西方的表演方式,但黄英的代表作中也包括《牡丹亭》《白蛇传》等中国曲目。即使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她觉得“异曲同工”,音乐无国界,所有的作品最终要表达的都是人类共同的主题:爱和希望。“我一直遵循一个原则,不管什么作品,不管什么语言,它最终表达的都是真善美。”谭盾为黄英量身定做了《牡丹亭》,她曾在纽约用英语演唱。“我做资料研究的时候,发现汤显祖在1598年完成了这部作品,而当时差不多正好是巴洛克时期,其实是可以互通的。”她在古典的西洋唱法中加入了一些京昆剧的唱腔,又辅以巴洛克的装饰音,“就是中西结合,说到底,你就是要浸泡在文化中。”

黄英知道自己的天赋,“你能在一个行业里脱颖而出,天赋的确会起到百分之七八十的作用。”但多年來她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夯实专业技能,才让她不断拥有向上攀登的空间。“我非常愿意去尝试新作品。就算演唱以前唱过的作品,我的理解力、声音的特质、人生经验都已经不同,一定会有更成熟的演绎。”

不管教学和演出任务多繁忙,她依然定期准备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如今“黄英”已经成了女高音歌唱家乃至歌剧领域最为人认知的名字之一,她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带动更多的人了解歌剧,传播和传承这种艺术,也是一种正能量。“我有这个责任。现在在上海音乐学院任职,行政、教学工作对我来说也是新的锻炼。在保持自己本色的前提下,我有激情去开启自己的‘新的一面’,好好生活,好好教学,好好创作。”

猜你喜欢
女高音歌剧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家乡的月亮来看我
论声乐演唱中混声比例与女高音声部演唱风格特点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