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正而行,自与吉会

2022-02-22 22:05苑天舒
环球人物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时天地间人世间

苑天舒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太子李承乾到了行冠礼(类似于现在的成人礼)的年龄,礼部提议选择这一年的吉月二月为太子举行冠礼。唐太宗说:“东作方兴,宜改用十月。”意思是每年的二月是春耕农忙之时,若此时举行太子冠礼,举国庆祝,势必影响到全国的春耕生产,应该改在农闲的十月再举行。少傅萧瑀认为不妥,劝说道:“据阴阳不若二月。”唐太宗答:“吉凶在人。若动依阴阳,不顾礼义,吉可得乎!循正而行,自与吉会。农时最急,不可失也。”意思是:吉凶完全在于人如何去做,如果动辄查看阴阳,而不顧礼义,吉时难道就是这样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吗?做事遵循正道正理,自然可以与吉时相遇。在当下,农时是最最紧要的,不容耽误错失。

唐太宗对太子李承乾可谓至爱,从小精心培养,寄予厚望。太子乃国家储君,行冠礼很重要,是国家的政治大事;但是民以食为天,守农时、保春耕也很重要,是关乎经济民生的大事。唐太宗坚持“循正而行”——前者为后者让路。最终,太子冠礼没能在所谓的“吉月”举行,却能因“正”而“吉”——无论延后到何时举行,都是自成吉祥,自与吉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至理要道,与愚昧世俗的迷信不可同日而语。

古人尚知“循正而行,自与吉会”,现在有些人追求吉利,却不知老祖宗讲的吉利里还有个更重要的“正”是不能忽视的。守“正”是致“吉”的前提。何谓“正”呢?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可谓之“正”,人世间的公平正义可谓之“正”。遵循着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和人世间的公平正义去做事,就叫“循正而行,自与吉会”;反之,违背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与人世间的公平正义,都是失正的,必有其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循正而行”是道德的,失正则是不道德的。

中国既是政治早熟的国家,也是拥有高度政治文明的国家。在汉语的语境里,政治的核心在于“正”。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做人要修身端正,如《论语》里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二是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有其本然的规律性,不能肆意妄为。《周易》里就讲过:“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管子》里也说:“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政治就是循正道而治,遵循万物应有的秩序。天地以自然规律正定万物之运行,人类以道德中正实现社会之进步文明。不正,不能为政,更不能为官。为政为官,惟有“循正而行”,方能“自与吉会”。

不仅仅为政为官要“正”,经营任何事业都不可以离开正义、正当。“正”“义”组词连用,是因为“正”与“义”具有相同的意思,即正当性。“义”与“利”相连,“利益”必须以正当合理为前提。《管子》里说:“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这是经营事业的三个原则,不是任何利益都可以要的,更不能为图利而放弃这三个原则。现如今有些人的生活态度,不顾礼义廉耻,不讲正当性,不理会天道,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计价,都可以与利益做交换,致使人格丧失和人性堕落。

《周易》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吉凶祸福观。做人要端正,做事要正当,吉凶祸福,全在人自身的修为。

猜你喜欢
农时天地间人世间
人世间
《人世间》: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爱在天地间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牵手天地间
花香伴春耕
画幅长留天地间
抢种暮春
采花椒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