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霞:为“山里娃”铺一条希望之路

2022-02-22 23:52秦风明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艳霞中心校全镇

秦风明

她,像一朵山花,不甘渺小,傲然怒放,在荒僻的大山里,用青春铸就梦想,用汗水灌溉希望,为“山里娃”铺就充满希望的人生大道。她,就是沁源县王和中心校王凤教学点的负责人宋艳霞。

2013年9月从运城学院毕业后,怀揣着教育梦想,宋艳霞成了沁源县王和中心校王凤教学点的教师,希望在这里可以有一番作为。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初到王凤教学点的她,面对的学校状况不可谓不“凄凉”。一方面,学校的校园面积虽然很大,但是3640平方米的土地上满是杂草,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没有暖气。另一方面,学校的学生外流现象也很严重。当时,该教学点仅有5个教学班,每班学生平均数不足2人;有教师3名,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全是包班教师加复式教学。“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孤独的行者,想要搭建一座教育的金字塔,却连根基都无法奠定。”宋艳霞感慨地回忆道。

宋艳霞认为,一切成功都要在艰苦的奋斗中获得。秉持着这个信念,她开启了自己的奋斗之路。为了方便照顾学生,宋艳霞直接搬到教室居住,前面用来上课,中间用一块帘子隔开,自己则住在帘子后边的狭小角落。到了晚上,空旷的校园里只有一间间寂静而漆黑的房间,她也感觉到害怕,但为了孩子们的上学梦,她咬着牙默默坚持。

2014年2月,王凤教学点原任校长调离,这让原本就师资不足的教学点陷入窘境。在此情况下,王和中心校领导对宋艳霞委以重任,让其担任王凤教学点负责人。

走马上任后,招募新的教师成了宋艳霞面临的第一大难题。800元的微薄工资难以吸引到新的教师,但开全开足课程是她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为此,她让仅有的3名教师坚持“包班+复式教学”模式,让每个教师都兼任音体美学科教学工作。宋艳霞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除担任三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外,还承担起了其他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各项事务。

宋艳霞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刚来这里时,她发现三年级学生小娅的脸和手经常是黑乎乎的,衣服也常是脏兮兮的。宋艳霞了解到,小娅是单亲家庭,母亲在她六个月的时候就抛弃了她,她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这些情况让宋艳霞真切地体会到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悲苦和辛酸。她特意挑选了一些自己的衣服带给小娅,并教她如何正确洗脸、洗衣服,还时不时找她聊天谈心,给了她母亲般的温暖。

宋艳霞除了在思想和生活上十分关心学生,在学习上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学生、感化学生。学生小珍纪律散漫,常常完不成作业。宋艳霞耐心地进行教导,却总收不到明显效果,于是她改变思路,决定进行鼓励式教育。她发现,每次劳动,小珍同学总是特别积极,干得很起劲儿;同学有困难时,小珍也会热情地给予帮助。她感慨道:“这样一个好孩子怎么能抓着她的缺点不放呢?”于是,当小珍做好事时,她就及时表扬,并适时问孩子:“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这种积极的鼓励让小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变得比以前用功了很多。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珍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加遵守纪律。小珍的爸爸十分激动,特意在“六一”儿童节为宋艳霞送来了锦旗。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一个个有了更好的转变,宋艳霞觉得自己的事业是如此地神圣而光辉。

在工作中,宋艳霞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他们慈爱的姐姐和知心朋友。天冷时,她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生病时,她上门探望;学生因故缺课时,她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习。七年来,正是凭着一颗善良且不计回报的心,让她的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从担任王凤教学点负责人开始,宋艳霞就着力破解资源紧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她和村委主任商讨,一起制定了“让王凤教学点起死回生”的计划。

第一步是改善校园环境。2015年,她带领师生清除杂草,平整路面,为坑洼不平的地面做了硬化,新建了篮球场和足球场,为教师宿舍接通了上下水,为师生修建了餐厅和澡堂。第二步是壮大教师队伍。宋艳霞聘请教师4名,并与村委会协商,把临代教师的工资涨为1000元,组成了7人教师团。

随后,宋艳霞又抓住中心校与沁源县实验小学建立联盟校的机遇,从2016年3月开始,每月主动邀请一次实验小学名师、骨干教师到王凤教学点送课、教研。

2018年5月,宋艳霞已怀孕9个多月,但她依然坚持工作。当她每天挺着大肚子在学校里奔走时,总有好心的家长劝她放下工作,早些回家休息。她却总是微笑着说一句:“没事,我还能行。”就这样,直到生产的前一天她才向上级领导请假。产假期间,总有家长向学校询问她的情况,并纷纷表示:“希望宋老师再回王凤任教。”产假结束后,宋艳霞顾不上过多休养,匆匆将孩子交给在老家的母亲,便重新回到学校,回到了课堂。正是她的坚守和努力,让王凤教学点渐渐好转,家长们也陆续把孩子从其他学校甚至县城转回了教学点。

虽然平时要忙于学校各项工作,但宋艳霞依然没有忽视教学方法创新。为了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上的宋艳霞尝试着变换不同的游戏,带领孩子们开展“弹钢琴”“萝卜蹲坑”“拍卡片”等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让学生们更加乐于学习英语。

有时,她还会将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头脑风暴”,拓展知识范围。在四年级的一节以“水果”为话题的课堂,她提前购买了芒果、樱桃,与孩子们自备的苹果、梨、橘子等水果一同带入课堂,与学生们一起观察感受,课后还让学生们一起品尝。

同時,以沁源县教科局启动的“青蓝工程”为契机,她主动向名师请教,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一起解决教学中的难题。经过几年坚持,她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青方”转变成“蓝方”,多次在中心校和全县公开示范课上登台,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学年度素质测试中,宋艳霞所任教的三年级语文由上学年的全镇第六跃居全镇第二;三年级数学以均分98分的优异成绩,从上学年的全镇第四跃居全镇第一;她所教授的各年级英语成绩稳居全镇第一。2017年9月,沁源县电视台对她进行了专访,主题是“大山里的孩子王”,并在长治教育电视台转播。2018年9月,宋艳霞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

宋艳霞相信,要用爱心和真诚点燃大山的希望,用激情和梦想诠释无悔的青春,扎根山区,甘于奉献,哪怕只是像那不起眼的山花,也要在大山里绽放出别样的美。

(作者单位:壶关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艳霞中心校全镇
画出思路,画出精彩
敬廉 守廉 践廉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沅江:聚焦课改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An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CA Corpu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奇幻塔罗岛之七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
全镇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