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共为,做好“双减”背后的“加法”

2022-02-22 13:03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校亲子双减

“双减”不僅仅是“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背后做“加法”,减法是纠偏勘误,加法是正源立本,要让教育在科学合理的加减运行中走向整体优化,“双减”工作才能真正落地有声。

一是学校要“加”,疏浚增效源头。要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校要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要求,深入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提升在办学理念、教育目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积极程度、活跃程度、效能程度,不断激发学校的生命力、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营造和谐、蓬勃、正向的教育生态;要健全改革评价体系,学校要实质性地推进评价体系改革,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基于自身的个性特点获得“适合的教育”;厚化人文关怀氛围,“双减”给学生减负,也意味着教师身心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的体验感受,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专业培养、待遇提高、心理关怀、生活帮助等各方面出实招,让教师安心、舒心、专心从教。

二是教师要“加”,淬砺德业素养。要强化担当意识,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责任感、高站位,提升担当作为精神,始终坚守教育人的良心,勇于面对压力和挑战,不断涵养立德树人的情怀,平和、理性、辩证地对待教育改革的责任,在教好书、育好人上下功夫,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棵苗,确保“双减”取得真正的成效;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创生教育智慧,教师要保持创新精神、开拓品质,积极发挥创新潜能,以专业的思维方式、现代的教育理念、创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改进教书育人实践。

三是家长要“加”,回归家庭责任。要多些亲子陪伴,“双减”的到来,让亲子时光终于回归到了正常健康的状态,如今每个温馨的夜晚、周末和节假日,为家长提供了大把陪伴孩子的时光,家长要真正“蹲下来”“静下来”“慢下来”,近距离地多观察、多了解、多陪伴孩子,好好审视家庭教育方式,用心聆听孩子的内心,认真沉淀自己的教育理念,让亲子时光变得有情、有序、有意义;要多些责任精神,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定位,保证家庭教育不缺位、不滞后,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家长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要进一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提高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要多些共育意识,当教培机构退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显得更为迫切,这条路需要家校携手坚定地往前走,让家校真正协同起来。家长们要进一步重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育人理念上要达成共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紧密融合,与学校一同共谋、共建、共享教育的新生态。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1日第二版;作者:赵璐玫)

猜你喜欢
家校亲子双减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