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沁河流域中游的工商业经济研究

2022-02-22 01:38张文广
经济师 2022年1期

摘 要:沁河流域中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地质量低下,煤铁资源却很丰富。白巷里耕地总面积较小,铁矿蕴藏量却非常大,且质量好,埋藏浅,还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这些都给白巷里冶铁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依靠丰富的煤铁资源,明清时期的白巷里形成了发达的冶铁业和较为繁荣的商业。

关键词:沁河流域 工商业 白巷里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138-03

白巷里是明清时期山西省阳城县上、中、下三庄的统称。白巷里地处沁河流域中游。沁河,又名沁水,古称涅水,是一条自北而南流向的河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明一统志》记有:“沁河,源出沁州沁源县,南流经岳阳、泽州界,至河南怀庆府入黄河。”沁河流域中游主要包含现在的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沁水县和陵川县。这片区域在明清时期称为泽州。洪武二年(1369),泽州为直隶州,下辖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四县。雍正六年(1728),泽州升格为府,下辖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五县。

一、丰富的煤铁资源

在沁河流域中游,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小。万历《泽州府志》记载,泽州府“第其土不甚沃,高岗多而原隰少”,“州介万山中,枉得泽名,田故无多,虽丰年人日食不足二甫。”泽州府内的各县县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如“高平四面皆山,中有平地,然土瘠民众,无可得食”(同治《高平县志》),“沁境田土跷确,地瘠气寒”(康熙《沁水县志》),“(阳城)县居深山,民贫土瘠,稼穑尤难”(同治《阳城县志》),“陵为僻壤,山倍于地十,九地既跷确,……岁稍歉即贫乏不能自”(乾隆《陵川县志》)。

在沁河流域中游,虽然土地资源匮乏,但煤铁资源却非常丰富。在今晋城949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含煤面积约占53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37%,煤田范围遍及全市六个县区,泽州、高平、阳城、沁水等地[1]。阳城县位于沁水煤田腹地,煤炭储量巨大,主要煤种为3号煤,无烟无臭,向有香煤净炭之称。同治《阳城县志》记载“石炭:户代薪爨,价贱而多用,近城产者无烟臭。”光绪《阳城乡土志》记载“煤炭有香臭之别,火石有黑白之分。山之石白,其炭香,山之石青,其炭臭。火石白者,其性柔,火石黑者,其性坚。”[2]除了煤炭资源,在沁河流域中游还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和硫磺矿。“(阳城)县地皆山,自前世已有矿穴,采铅、锡、铁”(乾隆《阳城县志》),“史山,(阳城)县东北三十里,产铁矿”(康熙《阳城县志》)。陵川牛金山“其山出铁矿、煤炭”(光绪《陵川县志》)。阳城、沁水、泽州、陵川都产硫磺,但阳城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和沁河流域中游的其他地方一样,白巷里的耕地总面积较小,土地质量不高,但铁矿蕴藏量大,且质量好,埋藏浅,还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这些都给白巷里冶铁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在三庄,开采过的煤窑窑口有30多处,如在上庄境内的,有龙章沟、手帕场、老窑沟、东沟、瓦窑坪、西地后、干灰窑、杏树底、后窑溝等。在中庄境内的有青杨沟、张公庙、寨后、小狐沟、槲叶沟、玉皇沟、小道坡、上伏岭、龙王坪等。在下庄境内的有冬淋沟、饮牛沟、北岭口、桥沟、黑煤沟、池井沟、砂崖底、后坡、小后坡、青山崖、圪涝坡沟、庄河口等。各处窑口多少不等,以每处一二口为多。但也有几处开口多的,如青山崖窑口在20处以上。以五六平方公里的面积,竟有这么多的采煤点,足以证明煤藏遍地而丰腴了。

二、发达的冶铁业

沁河流域中游的冶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隋书·百官志》记载,北齐在今天的阳城县固隆乡白涧村设有冶铁局,委有专门的官吏,这里还是北齐的七大冶铁局之一。北宋时期,泽州为全国著名冶铁区之一,境内的“大广冶”为冶铁官炉,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钱)。庆历六年(1046),泽州知州李昭遘因“阳城冶铸铁钱,民畏山险,输矿炭,苦其役,为奏罢铸铁。”[3]到了元代,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设立河东提举司,掌管河东路的八处铁冶,其一为益国冶,就在今天高平市西北十里的王降村。洪武、永乐年间,益国冶是全国13个冶铁所之一,年产铁50万斤左右。在洪武年间对冶铁实行了短暂的官方控制以后,明政府最终允许民间自由冶炼,促进了民营制铁业的发展[4]。

明清时期,阳城在全国冶铁业中占有显著地位。洪武初年,阳城全县生铁产量为115万斤,居全国各省铁产量第五位。到天顺年间,阳城“每年课铁不下五六十万斤。”成化《山西通志》中记载:“(铁)唯阳城尤广。”明中叶,阳城冶铁业达到高峰:“在山西,仅阳城一县在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的产量,就相当于明初山西全省每年铁产量的七八倍。”[5]同治《阳城县志》载:“近县二十余里,山皆出矿,设炉熔造,冶人甚伙,又有铸为器者,外贩不绝。”此时的润城“居民开炉鼓铸,以广货殖,商贾辐辏,遂成巨镇”,“铸为器者外贩不绝,从润城起始经周村、岸村、南坡、望头、南岭、冶底,至上犁川、东岭口、天水岭、天井关、晋庙铺、碗城,入河南”,商业手工业十分繁盛。阳城清代著名诗人延君寿有一首题为《打铁花行》的诗歌,其中写到:“并州产铁人所知,吾州产铁贱于泥。”“铁贱于泥”反映了阳城冶铁业的发达,产量的过剩。

金末元初,白巷里村民在伐树修房,伐林为田的过程中,发现了浅层煤铁矿藏,冶铁业也由此发展起来。在明代,白巷里的人口大量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尖锐。耕地不足体现出的人口压力也成为当地发展冶炼业的重要原因。明清两代是白巷里冶铁业的兴盛时期。白天铁炉相望,夜间火光烛天, 因而又有“火龙沟”之称。下庄五帝庙内还有一间为“炉神殿”,炉神为铁像。光绪《阳城乡土志》载:“明正德七年灞州贼刘六、刘七至阳城东白巷里等村,村多业冶,乃以大铁锅塞衢巷,登屋用瓦击之,贼被创引去。”以大铁锅拒贼,可见这一带冶铁铸造业之盛。

白巷里的铸铁、制铁技术既高且精。这里不但能生产一般家庭日用杂件和工农业日用工具,而且大的如千斤以上至数千斤之钟、鼎、香火盆、狮子、神佛肖像,小的如烟盒、蒜皿、砚台、笔架以及小孩玩具都能铸制和打造,且玲珑精巧,花纹细致。海会寺塔院之睡佛像,下庄五帝庙之炉神像,还有周边寺庙之大钟,也均为白巷里打造。

三、繁荣的商业

在沁河流域中游,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地域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并逐渐形成一个为数众多的商人阶层。白巷里所产的铁和生熟铁器,远销晋南、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在铁货交易的过程中,各个字号派人外出推销商品,也有很多外地商人来此定货。中庄汤帝庙开有招待顾客的饭店、客店,时候长了,后来就把它叫成“馆庙”,而把馆庙以西一大片院落称为“馆西”。现在下庄的“正兴号”“东升号”“三同号”都是当时铁货炉的字号沿叫至今的。

白巷里所产的铁器,除了供本地人使用外,其余基本都是用来进行贸易交换,从而造就了一批携货外出贩卖的商人。为了推销本地的产品,他们走南闯北,父带子,兄带弟,乡亲朋友,互相吸引,还有才十四五岁就外出学徒的。有些商人由于经营得法,发财致富,家资钜万。中庄李国廉曾单独出资白银600多两,重修张仙庙,修缮中庄汤帝庙、下庄五帝庙。下庄李思孝独出白银6000两创修海会寺13层佛塔和塔院全部佛殿、僧房、客舍二三十间,自号“双塔主人”。

由明末到清末的300多年间是白巷里居民外出经商最多的时期。从三庄现存众多的碑文中,可以看到白巷里商人在外地经商的情况。以下庄五帝庙为例,五帝庙位于下庄村北,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记记载,明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五十年(1711)重修、补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勒石于大清道光六年(1826)六月,庠生李谷城撰,祀生杨桂芳书的《重修社庙记》记载了道光五六年间下庄重修五帝庙事。碑文中记载:

“外募布施列后:

李谷城归德两次募:公裕盐行银二十两,商丘当行银十八两,丰泰盐行银十二两,恒聚典银六两,集腋盐行、裕泰钱店、庠生刘明良各银四两,义盛典、全盛钱店、宏昌钱店、从九李瑛各银三两,大昌盐行、循源盐行、义顺缎店、同义钱店、聚昌钱店、天锡钱店、广庆钱店、介宾张令文各银二两,元隆钱店、元生钱店、合义钱店、正泰茶店、从九刘正身、监生王举章各银一两,共募银一百零二两,内有代龙兴庵化银卅二两,经手生息银二十八两,总共色银一百三十两。除嘉庆四年本庙修舞楼用银卅两,净存色银一百两换钱一百一十千文,内龙兴庵本利银换钱五十五千文归本庙用。”

为了重修五帝庙,李谷城前往归德(现为河南商丘一带),向白巷里在当地经商的商号和商人进行募捐。此次募捐共募银130两,这个数量无疑是很大的。从募银的对象来看,白巷里商人在归德主要从事盐行、钱店、典当行等,还有开茶店、绸缎店的。

除了河南归德,河南周口也是此次修缮五帝庙的主要募资地。

“李孔芝周口募:张兴盛钱五千文,永兴和、裕隆局、雷信基各钱三千文,永泰典、裕丰典、三合典、渊泉典、升顺典、恒泰典、裕隆典、同裕典、裕祥典、王同典、康大成、張全兴、闾裕局、升顺局、交泰号、德盛绪、福盛号、三合局、恒泰局、雷庆成、韩永恒、辉盛号、盛隆行、谦盛店、广泰号、恒益号、永义号、广生号、王相、杨偀,各钱二千文。陈合顺、于盛义、兴盛泰、义泰兆、兴盛永、延蓝盛、公正号、裕泰号、闰益恒、和顺正、康三和、杨二合、赵增盛、杨广泰、广源馆、裕源馆、宝源馆、吉泰号、杨大伦、李梦麟、李广居、王斌、贾光临、张存财、康天位、孟继孔各钱一千文。共募钱一百零二千文。

……

李有梓周口募:三元号,纹银五两。西九兴、贾天来、新盛统,各银二两。会义号,钱一千一百文。东统顺、西统顺,各钱二千文。共募银稍家换钱十七千五百一十二文。”

李孔芝、李有梓前往河南周口进行募捐。从募银的对象可以看出,白巷里商人这里开设的商号众多,其中典当行占了很大比重。

募资者还前往江苏邳州进行募捐。“杨卫恒邳州募:永顺号、际昌号、义昌号、杨大成、王秀生各钱二千文,马三顺钱一千五百文,王公兴、冯辉所、冯介亭、冯裕傋、丁景阳、同心永、新泰号,各钱一千文。冯祥宾、冯朝干、许天申,各钱五百文。共募钱二十千文。”杨卫恒前往邳州(今属江苏徐州)进行募捐。从募捐的资金来看,在邳州的白巷里商人实力远不如河南归德和周口的白巷里商人。

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勒石,由庠生杨叔雅撰文,拔贡杨念先书丹的《重修葺社庙碑记》记载了同治末光绪初年下庄村修葺社庙事,文中还记叙了光绪三年(1877)大灾,白巷里在外经商的商人救济家乡的事情。自道光六年(1826)下庄重修五帝庙之后的几十年里,庙宇墙壁倾颓,栋宇摧折。于是下庄计划重修五帝庙,但不久光绪三年(1877)大灾爆发,工程被迫停止。在此次大灾中,“饿殍相望”“人相食矣”。大灾之后,阳城“所余人口不过十之三四。”白巷里由于有很多在山东、河南做生意的商人,“幸吾村贸易于青豫者众,挽粟移粮,藉资补救,所伤人数较他处为差”,他们纷纷向家乡伸出援手,因此,大灾对白巷里的影响不及其他地方。

“微及至光绪五六年间,麦禾收成、流亡渐复,且有各处募化陆续寄至,于是葺其未备,补其缺略,乃无功亏一篑之憾焉。是举也,赖诸公乐善不倦……外募布施列后:

杨宗元周口募化:振德恒、舒盛合、魁源行、蔚盛长,各银二两。馨聚茂、侯全盛、协丰泰、李铨、双合行、义顺店、义合店各钱三千文。祥泰店、梁惟金、李春荣、广兴号、永昌义、裕盛魁、敬泰行各钱两千文。

李谷年周口募化:桂芳斋、恒茂合各钱三千文,新聚坊、全兴昌、丁鸣盛、范凤举、隆顺店、王来祥各钱二千文。广顺祥、李肇芳、同兴协、同顺福、永顺恒、义顺店、玉泰号、陈东源、万顺坊、源盛合、德典玉、三顺德、复兴和、丰盛泰、徐永寿各钱一千文。馨聚茂又捐钱一千文。

杨诗品滑县募化:滑县当行捐钱十千文,毛益啚、东统兴各钱三千文,恒兴典、大泰典、文和号各钱二千文。三泰云捐钱两千五百文。万兴和、永盛岐、际盛号各钱一千五百文。张朋泰捐钱一千文。

李畬周口募化:兴隆泰、复兴通、复兴义、义兴公、积义魁、锦义隆、天福麟、李锦、梁朝栋、协盛通、义盛成、聚兴店各钱二千文。德成英、敬兴隆、同兴泰各钱一千文。

曹逢琨陈州府募化:李清蘭捐钱四千文、公昌福、德元公、刘树锦各钱三千文。张永顺、张文忠、启泰公、刘兴盛、丰盛德各钱二千文。

李有文周口募化:万兴隆捐钱二千文,众客帮捐钱十三千文。

共银八两换钱十四千六百八十八文,共钱一百六十六千文,二共钱一百八十千零六百八十八文。”

光绪五六年(1879—1880)间,村庄渐渐从大灾中恢复了元气。杨宗元、李谷年、杨诗品、李畬、曹逢琨、李有文又前往河南募捐,靠募捐的资金,重修了五帝庙。从本次募捐的地域范围来看,主要以河南周口为主,也有河南淮阳、滑县等地。

从五帝庙的捐银碑可以看出,白巷里商人的经商地域主要在河南、山东、江苏等省。河南的商丘、周口,江苏的邳州更是白巷里商人集中的地方。白巷里商人的从业范围遍布各个行业,特别是盐行、钱店、典当行等。从他们给家乡捐赠银两的数额看,他们的生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由于冶铁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清代白巷里已经成为阳城较大规模的商业市镇。勒石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的《阳城县额设商税银碑》记录了当时全县额设商税银两的情况。碑文记载:“按阳城阖县额设商税银二百三十两。顺治十二年四镇分认:在城分税银六十两,润城分税银一百一十两,白巷分税银二十两,章训都郭谷镇分税银四十两。”顺治十二年(1655),阳城全县上交税银230两,仅白巷里就上交了20两。

可以说,明清时期,沁河流域中游地区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有利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凭借资源优势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市镇,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商人团体。白巷里凭借煤铁资源优势,形成了发达的冶铁业和较为繁荣的商业,在此基础上,白巷里在清代成为规模较大的商业市镇。白巷里的例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明清时期沁河流域中游工商业经济的理解和研究。

[课题项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院规划课题“明清时期沁河流域望族的婚姻与交游——以山西阳城白巷里为中心”(YNYB202119)]

参考文献:

[1] 温小国等.走近沁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63.

[2] (光绪)杨念先.阳城乡土志[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88.

[3] 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9582.

[4] 杜正贞,赵世瑜.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J].史学月刊,2006(09):67-80.

[5] 白寿彝.明代矿业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會科学),1956(00):95-129.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太原 030032)

[作者简介:张文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红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史、宗族史。]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