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分析

2022-02-22 23:28申屠石磊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4期
关键词:商用救援消防

申屠石磊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余杭大队,浙江杭州 310000)

0.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地下空间的应用受到充分重视,商用地下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因为其中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可燃物品数量较多等特点,一旦有火灾事故发生,极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当前诸多商用地下建筑中未落实完善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所以商用地下建筑中的消防风险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进行消防救援的难度较大。为了避免诸多不良后果出现,应该积极探究商用地下建筑中的整体情况,并提升其中的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促使商用地下建筑中的消防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相关工作可以得到全面落实,方可优化商用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1. 商用地下建筑的特点分析

商用地下建筑属于一类较为常见的建筑形式,但是相对于地上建筑或是非商用地下建筑来说,其在人员安全、疏散、空间放置物品、装修材料、管理工作以及电气设计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必须针对其中的特点进行充分把握,才能有效开展商用地下建筑相关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从而起到保障商用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的作用。

1.1 人员流动性大

对于商用建筑来说,不论是地下还是地上,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属于一项十分显著的特征,并且商用建筑内的人员还具有方向性差、盲目性强、体质不一、素质参差等多方面情况,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可能出现恐慌现象,进而导致人群混乱,甚至可能引起踩踏事件,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出现。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部分城市的商场中,特别是大型商场,每日流动人数可以达到20万人以上,而双休日或是节假日可以高达25万人次,人流高峰状态时,同一时间段内,有4万人左右同时处于商用建筑之中,可见人员集中和流动性大属于商用建筑中十分典型的一个特点[1]。

1.2 可燃物品数量多

商用建筑普遍具有可燃物品较多的特点,如服装、食品、百货、电器等,其他类型的产品虽然自身发生燃烧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其包装包含塑料、纸张、木材等,同样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另外,商用建筑中部分商品属于易燃易爆的类型,如发胶、摩斯、杀虫剂、清新剂等,此类物品一旦遭遇酒精或是其他易燃易爆液体、气体,将有可能发生爆炸,并引起严重火灾。并且,部分商用建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选择于安全通道位置设置柜台或是临时安排促销货架,导致出口以及安全通道被大面积占据,一旦此时发生火灾,逃生难度将大幅度提升,也就更易引起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

1.3 格局复杂

商用地下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位于地下,呈现出格局复杂、内部纵深较大。由此,在其中进行购物及娱乐活动的顾客时常出现认不清方向的情况,如果商用地下建筑的设计成环形,则更易导致顾客方向模糊。并且在此类型的设计当中,出口以及通道通常为单向型、近端型,不利于顾客顺利明确通道和出口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逃生效率难以提升,发生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就更大。特别是在部分商用地下建筑中,通道中以及出口位置均大量摆放货物,可能在事故发生时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1.4 电气设备多

商用地下建筑获取自然光难度较大,为了保障经营发展效果良好,必然需要大量安装照明设备。部分商铺需要采用具有装饰性的照明设施渲染气氛。在商用地下建筑之中,照明设备数量较多,需要进行敷设的线路也就更加复杂,从实际上来看,商用地下建筑中的照明工具或是装饰灯多安装于墙壁或是顶棚,主要采用分组安装以及带状安装的模式,线路则隐藏于吊顶之中,导致同一区域内的线路复杂程度较大。另外,部分柜台、展示台和橱窗中需要大量应用临时性的装饰灯具,如射灯、霓虹灯等,此类灯具通常需要应用临时连接的电源插座,也就导致商用地下建筑整体上呈现出了十分复杂的立体线路网络,且其中并不具有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难以保障其中的安全性[2]。同时,部分商户的安全意识不强,地下建筑中由于电气设备较多的情况导致火灾发生的概率上升。

2. 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措施

2.1 依法完善组织制度

应该由单位内的法定代表人或是主要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负责人,并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相关内容,合理构建起专门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以单位实际情况为根据,组织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对单位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领导,并起到全面推动的作用。如果商用地下建筑的面积已经达到5000m2或是以上,则应设置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若在5000m2以下,则应安排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兼职,主要工作内容在于单位内日常的防火工作,而如果商用地下建筑的面积已经达到10000m2甚至更多,则应构建起专门的消防队,以强化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规定,单位内应制定逐级的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构建起可以全面落实的并且可行性良好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其中责任明确,使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能够在不同的层级清晰划分,并落实于每一名工作人员,特别是需要在商用地下建筑全面采用禁烟制度、施工安全制度、电气安全管理制度、销售商品种类管理制度以及重点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原因在于,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导致建筑内部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为吸烟和电气火灾,商用地下建筑中必须注重控制吸烟以及电气方面所引起的火灾[3]。另外,“一边营业一边施工”也属于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必须在营业过程中进行施工,则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工作,特别是严格限制施工用火,以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2.2 加强防火救援宣传

商用地下建筑在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导致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难度大,并且,建筑结构一旦固定,难以进行改变。因此,需要针对商用地下建筑的相关人员强化防火救援宣传工作,促使其防火救援意识得到提升,进而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进行有效应对,从而尽可能减少由火灾所引起的损失,同时使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防火知识水平提升,降低火灾的发生率,或是避免火灾发生。

在商用地下建筑之中,应该积极开展防火救援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发放消防宣传手册,并要求各方面人员细致阅读,以促使其消防意识增强,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于各个防火细节的重视程度。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该项宣传工作的强度较大,但是属于降低火灾发生率或是杜绝火灾中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商用地下建筑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逃生路线,并要求全部工作人员对逃生路线全面了解,且应针对逃生路线设置明显的引导标识,严禁商户遮挡标识,以能够在出现火灾事故时,提高建筑内人员的逃生效率[4]。另外,在对逃生方式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不仅应针对各个商户开展细致的宣传工作,也应设置宣传栏,帮助商用地下建筑中的消费者掌握可以在建筑内应用的逃生方式,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的概率。

2.3 在装修时期强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1)保障安全疏散在商用地下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在商用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顺利疏散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各个方面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对商场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降低人员伤亡的概率,同时也可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便利。

(2)禁止使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可燃材料的应用应严格控制,同时要求全部商户严格按照《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相关内容开展装修工作,且尽可能避免装修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3)保障电路安装规范。因为电气火灾属于近几年的火灾中占比较大的一个类型,所以应该针对电气火灾予以充分重视。在商用地下建筑中,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设计电气线路,并完善安装工作,要求为电气线路设置金属管保护,并实施防火处理,以对火灾的蔓延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降低绝缘材料燃烧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概率,更有利于降低人员伤亡的概率,避免对消防救援工作造成不利影响[5]。

(4)合理设计安装消防设备设施。根据近几年的火灾原因统计结果可以认为,如果未能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则有可能导致其不能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进而降低火灾扑灭效果,未能有效控制火灾蔓延,进而可能导致人身财产损失情况更加严重,消防救援工作的难度也可能因此增加。因此,在开展商用地下建筑装修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针对消防设施进行合理设计和全面施工,同时各个商户的货架、柜台以及装饰性摆设等均应完全符合相关规定,不可阻挡消防相关的标识,或是导致消防设施使用不顺利。

(5)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对于商用地下建筑来说,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安装应急照明,属于保障建筑内人员快速逃生的重要装置。因此,在开展装修工作时,必须保障指示标识以及应急照明设计的科学合理,以及安装的稳定有效,严格禁止其他设施物品对安全照明进行遮挡,特别是因为火灾发生时烟气上行,可以选择在地面上设置抗踩踏的标识,以避免火灾发生时标识被烟雾遮挡而不能发挥自身作用[6]。

2.4 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因为商用地下建筑具有人流量大、物品数量较多的特点,所以任何角落均有可能隐藏火灾隐患。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率,应该开展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将全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以提升商用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性。应该在商用地下建筑内组织火灾检查小组,每日针对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细节位置、隐患之处进行严格检查,并定期开展建筑内的全面检查工作,同时联合当地消防部门同步开展检查工作,由消防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建筑内的消防安全工作予以指导,使建筑内的火灾检查小组成员能够持续掌握消防工作重点,不断增强防火意识,并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更有利于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7]。另外,消防部门有必要针对商用地下建筑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督促商用地下建筑积极落实国家下发的各项相关管理规定,也应该针对商用地下建筑开展定期的检查工作,保障防火检查机制充分落实,并针对各个隐患位置进行重点检查,以进一步实现商用地下建筑中防火安全效果的提升。

3. 结语

商用地下建筑相关消防监管问题,不仅是商用地下建筑自身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也是消防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因商用地下建筑中具有人流量大、可燃物品多、电气设备多等多方面特点,极易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还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商用地下建筑进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消防安全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强化相应的监督管理力度,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针对商用地下建筑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消防组织制度,同时强化消防宣传工作,使各项消防设施得到充分应用,以降低其发生火灾的概率,还可以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不良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商用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2022 年《商用汽车》回顾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