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校报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报》为例

2022-02-22 23:4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报网络媒体冬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周 暹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生态格局以及传播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高校线上教育教学呈现井喷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加剧了校园受众对于网络媒体的依赖,使得网络媒体迅猛发展,也促使高校校报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严峻的生存危机,积极探索升级转型之路,在充分发挥校园主流媒体的辐射和示范效应的同时,也加速与校园网络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全新的校园融媒体传播平台。

高校校报的起源和现状

自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创刊,我国高等学校校报历经时代发展和变迁,至今已走过127年的发展历程。高校校报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者、记录者,也是传统纸媒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据中宣部传媒监管局统计,2020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主办的校报有713种,是我国报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高校校报多属高校党委的机关报,由高校党委宣传部主办,办报实体既是行政部门,也是编辑部门,人员构成也是行政与采编两者合为一体。高校校报一般都有国内统一刊号,多为对开或四开单张的周报或半月刊,读者群由高校教职工、大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构成。由于在版面、广告、发行、经营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高校校报不同于一般专业性报纸,具有内部报纸的某些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校报的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发展困境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线上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形式。众多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在推动校园网络媒体强势生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校报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使得高校校报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

一是生存空间狭窄,传播效能弱化。一直以来,高校校报的“势力范围”仅限于校园内部,属于传统纸媒中的小众与冷门,长期处于“坐冷板凳”的窘境。如今受疫情影响,足不出户、享受居家阅读的校园受众更加偏爱网络媒体,校报则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同时,一些高校把校报当成记录学校历史资料的“档案”,使校报作为报纸在正面宣传、价值引导、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退居二线,从而大大弱化了校报的传播效能。受办报水平、版面数量、信息面窄等限制,高校校报普遍存在风格雷同、版式僵化、内容空泛、信息量少等问题。加之校报的采编周期长、缺乏时效性,使得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校园受众纷纷转向新兴网络媒体,读者对传统校报的关注度持续走低。

二是造血机能不足,运行捉襟见肘。发行和广告是报纸赖以生存的两大法宝。然而,高校校报受体制机制方面的种种限制,既不能面向社会定价发行,也无广告经营权,更不能投放任何商业广告。长期以来,多数高校校报执行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内部派发的发行方式,属于免费赠阅性质。发行与广告这两大造血机能的“先天不足”,造成许多高校校报的办报经费紧张,运行举步维艰。目前,高校校报的办报经费是由学校行政划拨,办报的经费来源十分有限,因此,国内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因办报经费不足而导致的办公场地狭小、设备严重老化、留不住人才等问题。

三是专业人才稀缺,发展停滞不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都是集记者、编辑、校对、发行于一身,有的还要承担学校日常行政工作。这种杂而不专的工作状态,难以保障采编人员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到办报上,因此很难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校报。同时,高校校报采编人员由于缺乏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除此之外,许多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记者证、无新闻职称、无专业背景,缺乏新闻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这些因素影响了高校校报的办报水平。

四是传播形式单一,缺少交互反馈。数字化时代,网络媒体以海量信息、自主便捷、即时互动、多媒体传播等显著优势,迅速取代依托文字、图片这类静态传播手段的传统纸媒,高校校报也不可避免地被校园网络媒体抢了“风头”。高校校报有着传统纸媒在传播形式上呈现单向线性传播的“先天缺陷”,这种平面的单向灌输,使受众无法与传播者进行实时互动,缺少交互反馈。尤其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个年轻、活跃的群体而言,动态、立体、及时、个性的传播形式更具吸引力,他们习惯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参与信息的传播与评论,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快餐。

高校校报走融合发展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首次站在受众立场,提出受众的社会及心理属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媒介接触的方式。在“疫情防控+媒体融合”的时代框架下,高校校报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适应疫情下校园受众的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大力推动报网融合向纵深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才能牢牢把握高校主流传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校园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

立足自身优势,重塑核心竞争力。面对众多新兴校园媒体的冲击,高校校报只有认清优势、善用优势、发挥优势,才能使校报继续以主流媒体身份在校园内引导正确舆论、塑造主流价值观。作为校园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者,高校校报具有校园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一是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所在。作为传统的校园媒体,高校校报在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对于各类校园网络媒体而言,“短平快”既是优势也是劣势。由于制作周期短、篇幅小,其传播内容往往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一些内容没有经过打磨,缺乏营养。高校校报坚守“内容为王”的办报思路,担当着信息深度加工和权威发布的重要角色,为校园受众提供更有深度、更为全面、更具高度的优质内容,这是高校校报的最大核心竞争力。二是质量第一。高校校报依托学校党委宣传部,在政治站位、政策把握和严控质量等方面更具优势。一直以来,国内许多高校校报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实行校报编辑部初审、党委宣传部复审、分管校领导终审的逐级上报的审核制度,对所有稿件的政治方向、社会效益、文化价值进行严格审核,严把导向关、内容关、文字关,这种审核制度为提升报纸质量提供了高水平的监督和保障。三是人才优势。高校人才济济、精英辈出,高校校报有着天然的人才优势。一方面,因为隶属于学校党委宣传部,高校校报的编辑记者多为宣传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他们既能第一时间发布学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政策文件等权威信息,又能立足学校发展建设,敏感捕捉师生学习生活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高校校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经过一代代高校宣传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校报采编流程,培养了大批专业水平高、文字功底深厚的新闻人才,从而保障了高校校报的优良品质与专业水准。

主动求变求新,扩大传播影响力。在这个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影响力、竞争力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是高校校报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后疫情时代”校园传播媒介在内容、时间、形式、手段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传播内容趋于个性化,它是指校园传播媒介通过个性化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与校园受众进行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性化连接。二是传播时间趋于碎片化,它是指具有微型化、移动化特点的校园传播媒介把传播时间和空间分割成碎片,使得传播更加自由。三是传播形式趋于可视化,它是指校园传播媒介以图形、图表、视频、Flash等形式来传递信息,便于受众在阅读时理解,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四是传播手段趋于交互性,它是指校园传播媒介通过交互式传播手段,使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特点,从而增加受众的参与度,发挥良好的传播效能。

为适应新的校园传播趋势,国内许多高校校报主动求新求变,积极创新传播理念,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扩大校园传播影响力。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报》(以下简称《公大校报》)为例,近年来,《公大校报》在办报的理念、内容、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一是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提升原创性和艺术性。《公大校报》一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在选稿、编稿、排版等工作环节上严把政治关;同时,推出了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原创精品,既满足了校园受众的阅读感受和审美情趣,也提升了报纸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品味。二是摒弃固有模式,杜绝官样文章。《公大校报》坚持导向为魂、创新为要,努力改变过去的“行政面孔”,在讲政治、讲规矩的同时,注重有情怀、有温度,增强趣味性、服务性,形成了生动活泼、贴近读者、服务师生的良好文风。三是丰富报纸语言,创新办报形式。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与传播,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开始出现在《公大校报》的标题和新闻报道中,一些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网络用语跃然纸上,一改《公大校报》严肃古板的形象,赢得了校园读者的青睐。

共融共生共赢,强强联合谋发展。“后疫情时代”,加快高校校报升级转型、整合优化校内媒体资源、实现报网深度融合,这是国内许多高校校报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面对疫情冲击,《公大校报》发挥传统主流校园媒体优势,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与校园网络媒体形成宣传报道合力,共同营造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报网融合,共筑抗“疫”平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公大校报》快速反应,联合以公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大官微)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在公大校园内构建起多渠道、全天候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向广大师生传递正能量。疫情期间,各媒体平台分组投入抗“疫”报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启了全员居家实时在线的工作模式,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抗“疫”宣传报道,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纸媒网媒的联动之势,将镜头和笔触聚焦校园疫情防控一线,深入挖掘感人的故事和人物,一批原创或媒体首发作品登上热搜。这些宣传报道形式各异、各具特色:《公大校报》及时发布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全面展示群防群控的经验做法,生动讲述全体师生员工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大量刊载公大教师创新线上教学的学习交流文章;公大官微等校园网络媒体发挥其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运用图片、视频、Flash等形式,通过网络隔空向广大师生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和心理疏导知识,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共克时艰。这种报网融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校园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携手并肩,共庆建党百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同庆。“七一”前夕,《公大校报》开辟了“党建之窗”专栏,并在校园内网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报网联动,及时传达学校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展示各系部、各学院党建工作推进情况,学习交流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工作经验。同时,《公大校报》通过线上线下,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稿件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一系列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优秀征文分别在《公大校报》、公大官微等校园媒体上连续刊发。《公大校报》还联手公大官微等各校园媒体,精心组织了一场千人“快闪”活动,唱响党的赞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当天,《公大校报》与以公大官微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立体布局、多维视角共同推出了《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公大人共庆党的百年华诞》《庆祝大会幕后的公大人》等新闻报道,集融媒体的“规模报道”、《公大校报》的“重点报道”、网络媒体的“直播报道”于一体,运用实时同步、在线互动的传播方式,在公大校园里营造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喜庆氛围。

三是聚焦热点,共赴冬奥之约。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召开前夕,《公大校报》和公大官微等校园媒体迅速搭建起一个集报纸、微信客户端、官方抖音、快手号于一体的冬奥融媒体平台,联合推出了一系列由公安大学安保专家撰写的有关北京冬奥会安保的文章,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提供参考和借鉴。盛会期间,公大冬奥融媒体平台与公大冬奥志愿者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从冬奥会前方驻地获取第一手信息,并通过校报、官微、抖音号、快手号等各个校园媒体及时发布。在冬奥会开幕、闭幕式当天,以《公大校报》和公大官微为首的冬奥融媒体平台在最短时间内重磅推出了反映冬奥会盛况的《冬奥会开幕式,公大再次站在国之盛会的舞台》和《公大人续写冬奥盛会华章》的新闻报道。随着冬奥盛会的召开,公大冬奥融媒体平台又相继推出了《揭秘:冬奥开幕式上的公大执旗手》《他们是冬奥开幕式上燃烧的雪花!》《公大学子是冬奥赛场上最美的大国名片》《解锁这份公大冬奥色卡,一起奔向多彩未来》等一系列冬奥新闻报道。3月10日,公大冬奥融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公大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致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一封信》,为公大冬奥新闻宣传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次新闻宣传工作中,《公大校报》借力媒体融合,组建融媒体平台,拓展传播阵地,与其他校园网络媒体一起,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公大师生呈现了一场冬奥盛宴。

“后疫情时代”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依然是高校校报的核心优势和职责所在。作为高校传统主流媒体,高校校报要怀着为师生做好服务、为学校敢于发声、为国家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配合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发挥自身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创新传播理念,拓宽传播渠道,生动鲜活地讲好校园故事,齐声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成为“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践行者。

猜你喜欢
校报网络媒体冬奥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基于协同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校报发展路径研究
网络媒体“四力”提升进程中的“圈人计划”
20年的校报情缘
试论新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特点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