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家长如何助力孩子成长

2022-02-23 01:54郭旭荣南瑞
青春期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家长孩子

文/郭旭荣 南瑞

“双减”是党和国家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素养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双减”减的是孩子的负担,没有减家长的责任,“减负”的同时是让家长回归教育的本心。“双减”政策下,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家长,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坚信教育的力量,不要只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教育者,更要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孩子的未来真正要比的不是课本知识,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品行如何、意志力如何,健康素养怎么样,创造力、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怎么样。这些往往都是很多家长所忽视的。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人,而是有能力、有创造力、有人际沟通能力的人。

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如何让孩子面对不可预知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未来世界,唯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所以,这次“双减”政策就是要求家长,不能只用一个指标来评价、衡量孩子。父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双减”政策有个系统、深刻的了解,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学会倾听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父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角色,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成为了父母,同时责任和义务也就随之产生。然而,家长却是一个后天习得的角色。作为父母,如何当好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如今,孩子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得到满足,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精神陪伴。因此,家长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家长要平视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

从沟通的角度而言,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父母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在倾听之中,融入对孩子的爱、理解、宽容、耐心和激励,从而给孩子创设一个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孩子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环境来培养。当父母能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诉说的时候,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这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使沟通变得顺畅。

所以,要想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就必须先有一种倾听的意识,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所想所思。孩子有了向父母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成长。

降低期望,提升自我

期望是指为孩子定下标准,以此来衡量他们的行为。家长持有或设定期望与目标时,应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及孩子本身的愿望,而不是只考虑家长的主观愿望,如果对孩子持有过高的期望值与要求,当孩子不能实现目标时,家长就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孩子会因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而自惭形秽,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而从根本上动摇自信心。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适度,并及时加以鼓励,会使他们充满活力和自信,也会产生自愿多做一点的动力。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孩子的成长来看,孩子休息得好,身体健康、精神头足,性格发展、心理上也会更加健康。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反过来孩子也希望家长能够去学习和进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双减”的实行无疑是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同样面临着新挑战。“双减”让那些自主自律、爱学习的孩子进入学术研究型大学。同时为那些可能学科成绩不那么理想,喜欢动手、热爱技术的孩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通道。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成为有个性的人才。

家长终其一生,都是希望孩子幸福,而孩子真正的幸福是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价值感、成就感、获得感。希望家长能够在这次教育改革中,重新梳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能够切实帮助孩子,给孩子创造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孩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