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斯·坎泊钢琴“整体性”发展理念研究

2022-02-23 10:04王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整体性节奏钢琴

王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社会的变迁以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波及下的教育改革,对于钢琴教学理念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麦克斯·坎泊是这个时期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钢琴教学与心理学的研究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乐感、乐智和乐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形成基于心理学的教学体系。

美国钢琴教育家麦克斯·坎泊(Max.W.Camp,1935-1996) 教授是20 世纪末美国现代钢琴教育的领军人物,于1970 年至1993 年间执教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钢琴及钢琴教学法课程。他还是杜塞尔多夫大学神经学学院的一名研究员,同一群研究神经学家和心理学的专家共同研究钢琴家精神知觉与钢琴演奏运动之间的关系。他将自己的教学理念经过系统的整编,著书《发展中的钢琴演奏教学观》 《发展中的钢琴演奏指南》以及《钢琴教学脑耳身心的协调》等,在大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达到脑、耳、身、心的协调。

一、理论基础

坎泊的教学理念深受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钢琴的学习过程必然遵循人类对一切知识和技能获取的普遍的认知过程,钢琴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发生过程,在钢琴教学中应当对发展的学习理论加以借鉴和运用。他明确指出:“现在还是将来,钢琴教学都应当去参考教学理论。吉姆斯·默赛尔、让·皮亚杰、杰罗姆·布鲁纳以及其他发展心理学的倡导者们在认知过程方面所提出的杰出而深刻的理论和见解,均可被应用于钢琴教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思想在坎泊的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默赛尔的“音乐成长观”、皮亚杰智力发展理论、杰罗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都对其教学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理论认为学习成长过程并不是由各部分孤立的因素发展成互相间的联系,而自始至终就是一个整体;重视儿童阶段性特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位学生个体,明确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不同之处,掌握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不同特征,不能违反智力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是“适时教育”;主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学科原理,而不是直接获取正确的结论和答案;强调学生主动地发现,并非被动接受的学习,强调探究性的思维模式和自主性的探索过程。

二、核心理念及教学特征

坎泊深受上述心理学、教育学的先进理论的影响,大胆地借鉴其观点并将其融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中。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坎泊钢琴教学理念的核心出发点。

(一)整体性概念——核心观点

坎泊认为,键盘学习包含着对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以及演奏技术、音色的质量、句法、平衡、音乐风格等一系列知识的认知,这是一个集身心、思维、情绪、动觉、触觉、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综合过程。那么,对于教学当中的首要关注点是什么,要选用怎样的教材等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用教学的整体性理念将学习过程的多种因素融汇在一起去分析。从学习伊始到贯穿整个学习各阶段的提升都是一种整体性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全方位、循序渐进地由低级向高级推进,要建立起学习过程各因素间的联系。随着学生在不同的音乐语境中,具有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音乐文本的经历和经验后,学生的音乐智力和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

整体性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被忽视,W.纽曼曾指出:“演奏中的整体性概念是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和演绎时最容易忽视的方面。”他解释道:很多演奏者往往极度地将精力投注在细节上面,忽视了大的部分之间、构建整体形态的结构关系。如此一来,在演奏相同的主题句时,演奏者经常注意不到对比部分中的高潮所在,或是失去对普遍速度的掌控,或是每次的主题反复都以相同的方式演绎,又或是突然做作(用力过猛)的表情演绎,造成和弦的音量过大。可以说,这些常见的表现均是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音乐作品。缺乏整体性观念就会在音乐理解或者节奏控制方面有所缺失,易导致演奏平淡无味,或是过于散漫。

坎泊认为,音乐学习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感知能力,他的整体性教学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控:听觉控制、节奏控制以及技巧控制。“20 世纪钢琴教学方面的专家,如萨莉亚·布兰特(Celia Mae Bryant),卡尔·莱默(Karl Leimer)等也都一致认为,内在的音乐天赋可以通过听觉、节奏、技巧控制等协调地发展到最完美的状态。”真正的钢琴艺术需要个体的音乐性思维以及表现音乐理解的身体运动之间密切结合。

(二)听觉控制

听觉控制涉及了乐音产生和接受的整个过程,这种自我聆听对于音乐的学习和演奏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由于音乐是门无形、抽象的听觉艺术,犹如声波一样,是无法看到和触摸的,很多时候,学习者会对具体听什么以及如何听感到迷茫。坎泊提倡的聆听首先强调的是内心听觉,要求对音高、速度、力度、旋律以及音色等因素在头脑中形成听觉形象。内心听觉直接影响着预知的音乐(prehearing)和产生的音乐(posthearing)。

在头脑中预先想象要达到的声音,可以更好地引导演奏者向预想的声音上去靠近;当演奏的声音奏响后,只有通过“听”,才能及时修正不足,进行调整,保证演奏的良性循环。

根据坎泊对听力控制的理解,学习者应当培养以下“听”的能力:

(1)给出的速度间的关系;

(2)发力与放松;

(3)不同层次的表情处理;

(4)音高与音色;

(5)不和谐到和谐的解决;

(6)在不同结构中的旋律走向、和声进行、节奏型。

这是一种在内心中将不同结构层中的声音模式(比如不同的节奏群)作为一个完形去感知,并能够“听出”在完形的内部具体细节之间进行与比较的能力。

在钢琴学习中,听觉控制的“自我批评式”的聆听能够在细微之处控制各个音乐元素的变化,又不失宏观上的结构把控,是使音乐达到最后需要产生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节奏控制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它好似人类的脉搏一样,是音乐的脉搏。或者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旋律不能离开节奏而单独存在,但是节奏却可以脱离旋律的音高。奥地利音乐家汉斯力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曾指出:“在自然界中没有旋律,也没有和声,唯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

坎泊认为,节奏贯穿了音乐的始终,它是一种时间的运动,按照均衡时值的原则将其划分成若干个节奏单元,从而建立起律动的组织结构,这种律动组织根据作品的不同,可以是单一模式,但更多的则是拥有复杂节奏层次的集合结构。美国学者莫里·叶斯顿的音乐节奏分层理论是将音乐作品看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整体的节奏结构是由若干个子节奏型(rhythmic sub-pattern)组合而成,这与坎泊的观点不谋而合。如节拍韵律、旋律节奏、和声节奏、小节或乐句中张弛的起伏等多种节奏性因素会交织成的复杂的节奏层次,造成各层次节奏的不一致性。对于节奏控制,坎泊要求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节奏结构,演奏者都要能够有全方位的控制,从小到音型的律动、每小节的律动,扩展到跨小节的小节群、乐句以及更大的组合的节奏,要能够有清晰地辨识和精确的处理。

在节奏控制中,重视身体在音乐中的参与是坎泊所主张的。坎泊曾指出,“尽管从来没要求钢琴家做出过分的身体动作,但是所有的钢琴家都在回应节奏结构,要么是外在动作,要么是内在感觉。无论哪一种情况,同步是必需的”。

对于在教学初级阶段,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和听觉对节奏产生反应,对强弱节奏律动进行感知。对初学者来说,简单的“身体韵律操”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比如跟着节奏拍手、跺脚、点头、走、跑等。对于年纪尚小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弹奏时身体随着节奏韵律的“摇摆”做出反应。除此之外,多数教师会要求学生初学时边弹边唱或是数拍子,但坎泊认为小朋友在对数字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以1、2、3,1、2、3 的方式数拍子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因此,可以运用平时讲话发音中的常用词进行填充。例如,在进行音符时值的教学中,用各类音符时值的名称去数拍子——Quar-ter(四分)、Quar-ter(四分)、Half-note(二分音符)。教师必须确保学生有节奏地念出对应的名称并要保持与其实质相等的时间。在朗读这些词语时,引导学生感受其强弱,便于在之后的弹奏中体会类似的规律。同理,在学习音型时,也可以用初学者熟悉且感兴趣的词语代替,例如用“猫和老鼠”来代替四个十六分音符,用“苹果”来代替两个八分音符,用“巧克力”来代替三连音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训练节奏律动感。

当学生对节奏律动和肢体的同步协调有了一定掌握后,教师便可以选择风格更加多元的作品作以穿插,比如爵士、流行、民歌等。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听觉思维,拓展和巩固对多种复杂节奏型的掌握,并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技术控制

坎泊的技术控制指的是用确定的音色在正确的时间演奏出所期待的声音。技术控制可以控制精神和肢体的协调,以达到音乐性的意图和演绎。它是肢体、智力以及音乐性方面的因素的集合体,绝不是以单纯的肢体动作而存在,技巧不能脱离音乐而存在。

很多学琴的孩子会养成眼睛看谱、手指直接敲击的习惯,这其实是一种机械的弹琴,在这种弹琴方式中,手指的技术成为最终目标。“钢琴演奏者使用脑和耳朵在演奏,并不是手指。”坎泊反对机械弹琴以及身心分离的练琴,只注重手指技巧的练习和演奏是无法很好地表现钢琴的音乐艺术性,而且也不符合整体性概念的原则。他要求的技术控制是对作品的音高、乐句、和声、旋律、节奏等基本要素掌握准确,与内心听觉相对应地形成正确的音乐概念,肢体做出相应的回应动作。这个过程在反复练习后会使得音乐进行、内心听觉、肢体动作相互之间协调统一。这是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

从整体性出发,坎泊对肢体的运动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认为演奏者要把身体视为一个整体,不应该把手指、手腕、手臂、肘、上肢、腿以及脚分开,将肢体各部分开看会引起错误的整体关系,不连贯的动作将会导致不连贯的声音。坎泊在技术控制中再次重申了肢体的动作必须在节奏的组织中产生,否则产生的动作将缺乏音乐性。

三、教学体系

坎泊的钢琴教学体系分为六个阶段,从学生学琴起步开始设计,各个阶段由初级到高级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递进式的整体教学体系。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听觉控制、节奏控制及技巧控制这三个方面内容的训练,并会根据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结构和风格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曲目难度增加的反馈情况,来检测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尽管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音乐的感悟力有所不同,学习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是连续性、发展性的特定学习阶段是所有钢琴学习者都要经历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六个阶段的称谓,笔者引用周薇教授在《钢琴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所提出的“多层同心圆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名称。

第一阶段是对大量的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和训练,此外,重视对音乐性思维的培养。在初级阶段,教师必须将音乐理解和读谱演奏并重的观点嵌入学生的意识中去。创造和想象是此阶段培养音乐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他们自己的音乐,依靠听觉去启发他们在键盘上“绘画”,比如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音型,配合声音“大”“小”来创作他们喜欢的,诸如描绘打雷、下雨、河流等声响。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音乐潜力做出评估后,就要安排第一阶段的教学大纲,以下是坎泊对第一阶段教师教授基本内容的安排:介绍和展示钢琴如何发声;键盘的分布、音区、与对应谱面上的音符间的关系;弹奏的指法;如何做Pre-reading 的导读;怎样念出节奏;曲调记忆;唱念单音,明确线、间、级进、跳进、音程、钢琴大谱表、高低音谱号以及音名、唱名等概念;键盘上的音符位置(如C、G);如何进行“想和做”,比如手放置的位置、如何唱念自己作品的节奏、如何弹连奏、断奏等。当然,在这个阶段学习者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积累经验。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很好地掌握和控制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如果一个学生总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确实一直在进步,就会比总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那些学生进步起来快得多。当教师发现教学进度总是被影响的时候,就需要为学生补充额外的练习材料。在选择补充材料的时候,尽量找一些简单好听的曲目,而不要牵涉更加复杂的知识。千万不能在学生已有的问题上面再制造更多问题,曲目也应该尽量避开那些需要两手合作的曲子,因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困难。

如果说阶段一是将“音符性”放为重点,第二阶段则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着重“音乐性”。曲目选取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入高八度、低八度记号,手指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

(2)更多临时变音记号出现;

(3)旋律进行的走向更加多变;

(4)打破固定手位——按照手指排列顺序弹奏的模式(例如弹奏C、E 不仅可用1、3 指,随着音域的扩大,可用1、2 指)。

随着选曲难度的增大,此阶段的教学任务扩充如下:节奏律动的发展以及弹奏速度的加快;手指跨度的扩展;音乐性理解的引入以及对作品音乐性处理要求的增加。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坎泊提倡加入钢琴伴奏和重奏的内容,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内在的节奏感和乐句感,帮助学生感知作品的音乐性。这些新要素的引入,对于学生既是一种挑战,又能很好地鼓励学生并激发其兴趣。

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在乐谱的记谱以及音乐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进阶标准,随之对于节奏、听觉以及技巧方面的要求必然增多。教师选择的曲目节奏更加复杂、手位继续扩展——五指固定手位扩张成六度手位、甚至七度、八度、引入音阶过指、引入和声伴奏、增添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如爵士)、注重音色控制以及踏板运用。当然,随着曲目难度的增加,学生容易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却来不及一个一个解决。处于第三阶段,尽管织体仍然可以被音型化,但是节奏、听觉和弹奏的难度都上升了。为了防止学生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教学应该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布置练习任务。在选曲上仍然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曲子,但是切勿过于急躁。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一阶段中学生的问题,否则学生很容易因为曲子难度而影响到其练习热情,延长了不必要的练习时间。

第四阶段在音乐复杂性方面,相较于之前阶段来说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阶段三仍然在强调基础和记谱难度,对于音乐的复杂性维持在较小的限度。第四阶段的学生将会体验到非音型化的音乐,在键盘上的跨度更大。第四阶段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这也提供了教师非常宝贵的观察机会。如果是十分优秀的学生,那么可以放心让他尝试新曲目;如果不是很适应,那么不妨选择与阶段三相近的曲目。另外,学生是不可预见的,不要根据他过去的经验就妄加评论他的钢琴演奏能力。

第五阶段是学生进阶的一个分水岭,此阶段中新知识已经不多,重点是对过去知识进行总结,既是对过去知识的总结,也为阶段六打下基础。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对学生有耐心,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过渡。

第六阶段要弹奏不同风格的曲子。虽然这些曲子的难度很高,但其实分开来看都是熟悉的知识点。教师要从整体来观察学生,为学生弥补、巩固遗漏和缺失的知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材施教是贯穿六个阶段的重要原则。

四、结语

坎泊的教学体系是在多种心理学教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从整体性理念出发进行系统地教与学。不同于传统钢琴教学法中只注重技巧训练,坎泊将学生的脑、耳、身、心协调发展作为教学核心观念,将听觉控制、节奏控制和技巧控制贯穿整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发展过程,顺应了20 世纪教育发展的大潮流,也值得后人进行研究、借鉴与学习。

猜你喜欢
整体性节奏钢琴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YOUNG·节奏
纸钢琴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