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 如听一席话

2022-02-24 03:38肖文君赵卓雅冉伊可
大学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废话流行语语言

肖文君 赵卓雅 冉伊可

在所有流行语中,缩写系列是当之无愧的使用率Top.1。“xswl”“kdl”“nsdd”等缩写词已经渗透于各大网络平台。这些热词有些活跃于聊天窗口,有些在评论区里刷屏。比如“nsdd”,即“你是对的”,当你遇到杠精时,与其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不如来一句“nsdd”;而“xswl”即“笑死我啦”,相当于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同时它也是古早流行语“23333”的替代品;而“kdl”即“磕到了”,这个词是弹幕区常客,当一对cp营业时,满屏五颜六色的“kdl”呼啸而过,覆盖屏幕的每个角落。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一定行,除非不行。”“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具体什么情况,还得看情况。”这些“脑筋急转弯”似的话语,统称为“废话文学”。

有人开玩笑说,“废话文学”的开山鼻祖是大文豪鲁迅先生,他在《秋夜》开头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句“废话”被传颂至今,大家读着读着,就有了天马行空的灵感:“我家洗砚池边树,挨着吾家洗砚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庆历五年”……

经典的“废话文学”用单位转换来组建句子。比如“每呼吸了六十秒,就过去了一分钟”“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有的则是语态转换,例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却被后浪推”;还有的是同义词替换,譬如“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完全无关”。一言以蔽之,你会发现“废话文学”里说的全是废话(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废话文学”)。

面对焦虑和压力,“emo”“破防了”“一整个大无语”这些丧系词汇,时常被当代大学生挂在嘴边,或是调侃,或是发泄,或只是单纯地表达内心正在“六月飞雪”。“emo”这个词有多元的含义,一般来说代指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我抑郁了”“我傻了”“我非主流了”或者“我情绪上来了”等。

“emo”最早是一种说唱风格,即emotional hardcore,意为情绪硬核。这种音乐听起来像是被乌云遮住的月亮、黑色黯淡无光的长发、北风呼啸压低的枝条,这种红极一时的艺术形式,以冲动、伤感为特征。网络环境以此表达“丧”文化,也是恰如其分。

“家人们……”是群聊新宠,来源于带货主播。随着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为了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家人们”已经成为许多主播的新口头禅。

而微信里更是“家人们”泛滥,除了公众号文章标题和朋友圈到处充斥着“家人们”的身影外,群聊里也随处可见。谁的手机群里没有几十条以“家人们”开头的闲聊呢?

网络流行语对我们的语言使用习惯造成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是“语言匮乏”“标新立异”,还是“简单快乐”“开心就好”?

网友Coca-Cola说:“我很少使用网络流行语,甚至会刻意避免使用流行语。不可否认,流行语给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达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不太喜欢这些时效性短和过于大众化的事物。当所有人的朋友圈对某件美好事物的表达都是千篇一律的‘yyds(即永远的神)’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具体表达那对我来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美好。春天柔柔的风和樱花,夏天的海滩和冰淇淋,秋天的长款大衣和焦糖拿铁,冬天的糖炒栗子和烤地瓜……这些都是美好的事物,它们带给我的雀跃是不一样的,如果只用一句‘yyds’来形容,是对美的一种辜负吧。”

网友Zm则说:“我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我觉得与朋友聊天、发朋友圈,本来就是休闲行为,没有必要那么在意用语规范。大家都在用,我也就跟着一起用了,因为看得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自己的表达体系中,而且也是一种彰显自己fashion的方式。其实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流行语,只是现在网络发达,流行语的迭代变得很快,我们才会格外关注这个问题。流行语很多时候都很精辟,用简短的几个字就能把我想表达却又难以表达的内容,甚至于情绪都表达出来。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流行语促进了我们的表达,它给了我们一种选择,但使用权还是在你自己手上。”

网友“笔尖上沉浮”说:“我基本持积极态度。虽然流行语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确实会造成汉语语法混乱的现象,但是流行语终究只会流行一阵子,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对于汉语语法体系整体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有限的。然而,在使用流行语的时候带来的快乐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支持流行语的发展。”

网友“东风渐起”说:“我认为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还是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对于它们的使用,適量为好,不能滥用。网络流行语的初衷是帮助人们融入交际圈,它们弥补了传统语言在网络交流中的不足,其生动形象性能够增强我们的表达欲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灵活。但是,不要因此丢失自己原本的语汇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是外界联系年轻人的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因其自身的幽默风趣、简洁明了以及通俗易懂的特性,与年轻人不谋而合。通过这道桥梁,也可进一步窥探到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流行语的趣味性能在交流中起到非常好的“润滑剂”作用,拉近交流双方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对于社恐人士来说,网络流行语这种自带的“破壁”效果,能够很好地缓解社恐人士的紧张心情。如果是长辈在与自己交流时,突然冒出来一两句流行语,我们会觉得长辈活泼可爱了起来。

其实这种“破壁”效果的本质在于群体认同心理。作为一种“梗”存在的网络流行语,其中包含的情绪特点、价值观导向等因素,与群体认同中的归属感、身份性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使用同一类流行语的人群会得到“TA懂我”“TA和我是一类人”的心理暗示。同样,当一个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说流行语时,迫于寻求群体认同的压力,会不自觉地从众,也开始使用流行语。

在流行语的使用中,我们总是或多或少有些担心其对传统语法的颠覆与解构是否会让我们“失语”。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往往不能产生长久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无法撼动传统语言的地位。

而且,网络流行语几乎都是作为感叹词、语气助词等,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使用场合多为私人沟通,一般不会在正式场合出现。因此,从场景适用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也不会完全颠覆传统语言的地位。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放任网络流行语,任其自由野蛮生长,还是得遵守一定的规范。这样,网络流行语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有趣,具有价值。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废话流行语语言
舒服的关系,是可以说“废话”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废话”里也有不“废”的“话”
巧借 流行语
废话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先验的废话与功能的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