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审计助力领导干部履职精准评价体系落地

2022-02-24 00:09于佑杰田梅林周华刘亚鹏
中国内部审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数字化

于佑杰 田梅林 周华 刘亚鹏

[摘要]本文以某集团省分公司建立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负面清单》为基础,创新建立基于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的评分规则体系,尝试提供统一的审计评分标准,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借助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的开发部署,探索审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和系统构建方法,以调整与改善审计作业模式、促进审计工作的标准化与数字化,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数字化   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体系

一、创新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在保障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赋予经济责任审计新内涵、新理念的同时,也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尤其是审计结果运用提出新的指引与要求。审计结果能够得到有效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果的最佳體现。

某集团省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考核标准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作为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的基准,力图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位领导干部,从而降低评价的偶然性和偏差度,提升审计的权威性。

《负面清单》中的评价指标聚焦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并且省分公司基于风险对于《负面清单》中的评价指标赋予了不同的评分权重,实现了标准化和量化的评价目标。但是在实际审计业务中,一线审计人员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对具体业务操作问题的挖掘和证据收集。而基于此的审计发现与负面清单评价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领导责任认定、评分方式等,比较依赖审计实施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从而容易出现“同一审计发现,不同审计人员,不同评价结果”的现象。此外,由于审计作业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和操作规范,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也受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质疑。

二、建设数字化审计平台助力经济责任审计作业提升及评价指标落实

公司本年度创新建设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以经责审计为试点,力图实现“审计作业标准化”“审计评价科学化”“审计结果公正化”的目标,从而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提升审计质效、增强审计评价结果权威性。

(一)审计作业标准化

在现阶段的经责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被审计单位的历年各类专项审计发现,以及被审计领导任期内的个人述职报告,而忽略了经责审计中最应关注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推进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关键审计内容。通过经责审计标准化建设,明确了经责审计的作业流程、审计应关注的风险点、审计程序、审计发现与《负面清单》评价指标的匹配关系等具体问题,为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的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审计作业标准化包括“审计内容”和“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可以确保审计人员在应用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时,通过统一的风险点、执行规范的审计程序,输出标准的审计发现,关联正确的评价指标。从系统角度而言,审计作业标准化解决的是底层数据和系统逻辑的基础建设,其目的是确保不同经验、不同认知的审计人员,可以借助固化的系统逻辑,以统一的作业方式和作业内容,得到标准审计结果,进而固化审计结果与《负面清单》指标的关联关系,为《负面清单》评价科学性、准确性提供扎实基础。

1.审计内容标准化。为确保经责审计评价获得公平、公正、客观结果,需要统一审计人员对经责审计内容的认知,聚焦评价的各项指标。公司将风险点、审计方法(含审计程序、应用的数字化模型、非结构化报表等)、审计线索等关键要素进行标准化建设,构建《审计标准作业卡》并嵌入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形成功能模块,确保最终评价体系的基础数据规范。其中,风险点以公司历年审计总结积累的《问题库》为基础,通过系统内标签体系的设计,建立“审计问题”与审计项目类型的关联关系,以支持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审计快速提取对应的审计问题;审计方法则通过对传统审计程序的数字化转换,提炼审计所需的各类数据、检查逻辑和规则,进行数字化建模并与风险点进行一一匹配,以固化数据源、模型和执行结果(即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一线审计人员使用审计标准作业卡模块,可以确保不同审计人员通过统一审计内容输出相同的审计发现,为后期将审计发现匹配至《负面清单》评价指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审计标准作业卡》功能模块建设过程中,公司以负面清单指标作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设计不同的审计方法。其中,对于“战略决策类”“贯彻执行类”和“担当作为类”的指标集,其评价指标主要与重大政策、决策和“三重一大”事项落实,以及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相关,对应的审计方法以战略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为主,故在《审计标准作业卡》模块中通过建立非结构化数据收集报表的形式,配合定期填报、质量评价机制,动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履职企业的决策和战略进行追踪。而对于“管理控制类”和“廉洁从业类”两个类型的指标集,其评价指标主要针对具体业务运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因而充分利用各类业务、财务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数字化模型设计,通过数据层面发现审计疑点。

2.审计作业流程标准化。《审计标准作业卡》模块保障的是审计人员对各项负面清单指标通过统一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疑点输出。公司通过对现有审计作业流程的梳理,结合行业领先的审计模式对标,构建了“审计项目建立”—“标准作业卡”—“疑点工单”—“问题底稿”—“负面清单”的审计作业标准流程。审计作业标准流程,一方面规范了审计人员的作业方式,另一方面在系统中将审计作业、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的逻辑链进行构建,使《负面清单》的评价指标与审计问题、审计程序、审计疑点和审计底稿等要素能够具有科学的映射关系,确保不同审计人员在运用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时,可以得到统一的审计结果,并与负面清单各项指标形成标准化的关联。

(二)审计评价科学化

1.科学区分“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规定》第40条和第41条对“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出具体规定,直接責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核心有三个要素,即在问题中领导干部承担的角色(本人直接违背还是管辖范围内管理问题)、违反的依据(是国家政策决策、法律法规还是部门、单位内部管理规定)、以及决策的过程(民主决策过程中,是否违背多数人意见)。因此,公司将上述要素提炼并固化至系统中,在审计底稿中帮助一线审计人员辅助判断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

2.科学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合理容错机制。设计经责审计评价规则时,将领导干部动机态度以及问题的性质程度、后果影响等情况纳入评价考虑范围。

首先,考虑领导干部的动机态度是否符合改革发展方向。只有符合国家改革发展方向的改革及举措,出现失误错误才有可能容错。因此,涉及重大政策、决策或“三重一大”相关指标评价时,结合决策目标、工作方案、工作成效等进行综合判断。

其次,考虑问题是否触碰纪律法律红线。如果改革创新事项、推动发展举措触碰了法律和上级文件禁止性规定的,应当考虑让领导干部承担责任。如果地方、部门在推动发展过程中,突破现有一般性制度,没有触碰法律和上级文件禁止性规定,且符合改革发展方向,可以考虑容错。对于领导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违反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等行为,应当考虑追究责任。

在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建设时,在系统中设定定期应填报的信息或相关文档,以“看动机、审程序、管行为与评结果”的思路,将“三个区分开来”的综合评价考量因素通过系统功能进行规范,由系统提供自动判断结果,由审计人员辅以人工判断,从而最终获得相关审计指标的得分。以《负面清单》中“不严格执行中央或上级重大决策部署,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指标为例,见图1。

(三)审计结果公正化

经责审计结果认定过程中,定量与定性分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法主要适用于《负面清单》中“管理控制类”和“担当作为类”指标。此类指标多以审计问题为导向,以问题的金额为客观事实依据进行评价扣分。定量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兼顾不同被审计单位规模和性质,以及指标影响的业务专业和财务科目,确定扣分的金额阈值。对于法律法规或集团制度禁止行为,如“小金库”或“线外客户”,定义为红线问题,不适用于任何金额阈值,违反即扣分。定性分析法主要适用于《负面清单》中“战略决策类”“贯彻执行类”和“廉洁从业类”的指标。此类指标多以综合的评价为导向,以评价结果如上级决策落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为扣分依据。定性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同指标,建立导致“重大负面影响”的场景和标准。系统中可通过模糊评判法,对定性的“是否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进行分层打分,结合定量分析法确定最终扣分结果。

(四)以智能化系统支撑经责审计创新的落地实施

公司已建设了良好的审计数字化资源基础,有后台系统存储审计问题库以及各类审计作业模型等审计资源。本次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前台作业系统,规范审计作业流程,并通过中台审计业务逻辑的建设,在前台审计作业系统中自动化推送或者可选择性地调用恰当的后台审计资源。思路和主要的功能点见图2。

中台业务逻辑为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的内核,通过审计标准作业卡、审计发现与负面清单指标的关联关系标准化、细化的系统打分规则,将前台“审计作业流”的结果标准化,并与“评价功能”相关联。在打通审计业务逻辑链的同时,有效地将各类审计资源进行串联,从而真正将系统从效率型工具转变成为具有业务价值属性的数字化智能平台。通过上述系统建设思路,最终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整体架构见图3。

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是以风险为起点,通过自动化的审计流程和标准审计作业卡的建设,规范审计作业的过程、统一审计作业的结果,并最终以科学的评价功能提升整体审计项目的应用价值。

三、启示与建议

在项目尝试中既要注重数字化工具对经责审计的支撑,也要注重经责审计本身的审计方法提升。只有练好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功,以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作为审计起点,规范审计内容、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审计流程,系统审计标准,推进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效果最大化。采用数字化审计方法,将审计业务规则融入系统逻辑中,实现审计内容确定后的审计程序自动推荐、审计线索配套推送以及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确保经责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如果两者不能同步进行,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就不佳。如果仅开展数字化建设,则只有形而没有实。如果仅有经责审计传统工作内容的标准化,缺乏数字化支撑则可能造成审计人员承担不了新的审计要求下的巨大工作量。因此,公司在项目团队中结合了经责审计专家和数字化专家,共同研讨、开发、落实了系统建设方案。

当前,公司智慧审计作业评价系统已完成一期部署,审计人员持续测试、完善。诚然,该系统在开发阶段尚有颇多不足,后续仍需大量的优化和调整工作,但其建设思路和整体架构,将能带来探索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邮政编码:730030,电子邮箱:375990352@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贺静倩.油品销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8(3)

[2]雷增弟.公路行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交通财会, 2011(1)

[3]张浩.基层央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南方金融, 2014(3)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