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职教+信息化软件”在生理学金课建设中的应用

2022-02-24 05:46贾国倩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理学金课职教

贾国倩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通过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利用多种信息化软件,依托网络多媒体,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及学生的学习效果[1],促进教学顺利进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智慧职教网站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可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以云服务的方式,为职业院校开通专属频道,在频道中构建不同专业的专属在线课程,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

各高职类院校均以智慧职教平台为依托,结合多种信息化软件开展混合式教(导)+学—专业思政—全人教育的金课建设。我院也引进了智慧职教平台资源,大力提倡教师和学生充分运用智慧职教优质资源。我院生理教研室教师在运用该平台过程中,一致认为平台资源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课下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将面临挑战和考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在2020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在智慧职教平台的助力下,结合依能智慧平台的微讲师,腾讯课堂,钉钉等录课、直播软件,在课前发布预习资料,直播授课,课后有知识点检测和掌握情况的即时反馈,充分秉承“混合式教(导)+学—专业思政—全人教育—打造金课”理念,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网络信息教学有机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而言,开展金课教学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家提高了学习效果;对教师而言,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也是一个新的考验和不断深入探索的课题。

生理学教学团队根据“智慧职教+信息化软件”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实际,在校内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混合式教(导)+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反馈,提出生理学课程金课建设中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策略,并针对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优化教学模式,使其更贴近教学实际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新生91人,均为高中起点普招生。

1.2 方法

1.2.1 生理学教学团队开展金课教学情况 2018年,教学团队在学院各专业生理学课程中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导)+学”模式教学。紧密结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核心问题,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先后邀请南方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等学校的优秀教师来院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导)+学”理念,打造新时代专业课金课的讲座,“混合式教(导)+学”教改学术交流会以及示范课展示;在全学院开展以“混合式教(导)+学教学交流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实践金课教学。2019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等学校医学类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大赛中,教学团队一名教师荣获大赛二等奖;团队申报的“课程思政之《生理学》教育教学初探”课题立项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此基础上,团队以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为引领,修订课程标准,深度挖掘单元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9年,团队青年教师在学院首届“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20年,在学院举办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团队一名教师荣获一等奖;在省第八届青年教师(高校组)教学技能竞赛医科组中,团队一名教师获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团队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1.2.2 具体实施及评价方法 对生理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目标,对每章每单元内容进行针对性选取。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搜集智慧职教平台资源,上传现有资源,并在平台发布预习资料。课中运用发布资源授课,并运用头脑风暴、讨论交流模式不断巩固知识点;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课中阶段性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通过平台题库完成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教和学的双向反馈。

采用的评价方法有:(1)调查研究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混合式教(导)+学”模式的认可和接受程度,采用非常同意/非常喜欢、同意/喜欢、比较同意/比较喜欢、不同意/不喜欢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2)行动研究法:针对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整和完善,并在今后加以改进[2]。比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大,而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简化搜集、整理资料的步骤,使学生容易把握重难点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回顾法:对具体教学过程采用录像、直播回放等方式,进行同行之间、同课程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点评,做到查缺补漏。

(4)经验总结法: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金课建设中可以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比如将重难点知识以短视频、代表性人物的事迹、朗朗上口的歌谣、生动有趣的故事、漫画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便于记忆,也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富有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果

利用麦可斯教学管理平台发布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混合式教(导)+学”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很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3 讨论

(1)打造生理学金课,在教学改革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做到理念融合、方法融合、学科融合。通过“混合式教(导)+学”模式在生理学金课建设中的应用,使医学教育实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2)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可以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反复学习线上优质资源,线下结合生活实际、临床学科发展动态,基于对多种信息化软件的充分使用,更加关注课堂上教师讲的每一项生命活动规律,对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和实践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3)把线上教学系统优势与线下课堂教学系统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的全过程学习[3]。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情况,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指导。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在与学生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教学过程始终不偏离教学目标[4]。在线辅导,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答疑,教与学达到了双向反馈。

(4)“智慧职教+信息化软件”在生理学金课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而且使更多自主学习和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生理学金课职教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